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生物的分类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五单元 授课人 Xxx
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从种到界。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生物的分类》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第一章,在学习了动物、微生物之后,教材综合讲解生物的多样性,让学习理解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其中《生物的分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复习了第四章第五章的生物,还让学生学会对生物进行分类,对生物类群有更清晰的理解,进而引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教材中关于本单元的内容有《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和《从种到界》两部分,第一节《根据生物的特征分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观察尝试自行对生物进行分类,总结分类的依据;第二节《从种到界》主要讲解科学的分类方法和单位,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地分类。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课本教材。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和接受情况合理利用课本教材。生物的分类位置。目前各种生物都有自己明确的分类位置,如课本在p102-103页展示的狼的分类位置。学校和社会上的分类资源。目前,很多学校和社会场所都有对植物挂有分类标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双名法。网络资源。网络种有许多有趣的生物分类和命名等相关科普,如“网络热门生物鉴定”等。本单元教学重点:对植物、动物、微生物进行分类;从种到界的分类等级;林奈的双名法。本单元教学难点:(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植物、动物、微生物进行分类;(2)等级法的分类和学习。
2022新课标要求 本单元内容属于2022年新课标“生物的多样性”中的一个章节。(1)2022年新课标整体要求:依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的类群。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2)2022年新课标内容要求:2.1 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2.1.1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2.1.2 “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2.2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3)2022年新课标学业要求:①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②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单元学情 本单元涉及到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包含七年级植物的种类(如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等植物类群)、八年级动物的类群(如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八年级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知识,需要学生不仅对旧知识有印象,同时要有比较清晰的知识框架,本身有较大的难度,单个学生比较难完成,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在回忆前面知识的前提下,学生要能对生物进行比较仔细地观察,并能根据观察形成一定的分类依据,大部分学生在此时会较多依赖教师的讲解。目前,社会对双名法的应用广泛,在学习等级法和双名法时可以使用较多的故事、社会案例,让学生参与进来,会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寓教于乐,能更好地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单元目标 能尝试对植物、动物、微生物进行分类并有合理的分类依据;能学习并掌握分类的等级法,能对不同的分类等级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说出生物在分类中的位置;能理解生物命名的“双名法”及其意义。
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对生物的分类,让学生明确生物“进化与适应”的生命观念,理解生物的结构特性是为了适应当下的环境,并能根据结构特性的不同理解分类与进化之间的联系。科学思维:通过对科学分类方法的系统学习,模拟“狼王寻亲”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类的意义和依据,并学会对生物进行正确分类。科学探究:通过课后作业动手制作植物标牌,让学生应用观察法、调查法,加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社会责任:通过对生物分类的学习,增强学生生物多样性的观念,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加强学生保护生物、保护自然的责任意识。
达成评价表 生物的分类大单元学习评价总表
知识点 评价要点 教师评价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从种到界 学生课堂状态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知识点掌握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任务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堂练习成果 优秀 良好 一般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优秀 良好 一般
生物的分类大单元学习评价细表
关键问题 子问题 核心任务 评价设计
单元课时规划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课时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①能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并说出植物的分类依据;②能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并说出动物的分类依据;能尝试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并说出微生物的分类依据。 1课时
从种到界 ①掌握生物分类的等级法;②能说出生物在分类中的具体位置;③能学习并应用“双名法”。 1-2课时
分课时设计(第二节:从种到界)
课题 从种到界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从种到界》是动物的分类中的第二节,教材中科学地介绍了分类的方法和目的,并展示了狼的具体分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狼王寻亲”的小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在理解了生物的分类之后,让学生以狼为例子尝试自行整理出某个生物的具体分类,实际查找并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教材在最后一部分介绍了林奈和双名法,目前双名法的应用较广,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路边的植物标牌中有植物的双名,因此可以利用课后作业的实际制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双名法”。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的学习之后,对生物分类已经有了基础的了解,知道生物分类可以明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对生物的科学分类存在一定的好奇,可以借由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调查,对生物找到自己的分类位置。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积极好动,对于科学家的故事往往没有太大深入探究的兴趣,因此采用制作植物标牌让学生理解林奈双名法的实用之处。
3.学习目标确定 1、学生能通过学习分类的等级法,掌握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能理解生物分类的意义。2、学生能通过查阅生物的分类资料,增强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法、调查法的科学探究思维。3、学生能通过对不同生物的分类,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爱护生物、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感。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物分类的等级法。难点:能通过调查确定一个生物的分类位置,并找出该生物亲缘关系较近的其他一种生物。
5.评价量表 知识点“从种到界”的评价量表
任务列表 任务要求(总分21分) 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 教师评价
任务一:学习生物分类的等级法 ①能否说出等级法的几个具体的等级(总7分);②能否说出生物分类的意义(总2分)。
任务二:通过“狼王寻亲”理解分类等级 ①能否说出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一个分类等级(总2分);②能否说出与狼亲缘关系最远和最近的一种生物(总2分)。
任务三:通过查阅资料,找出生物具体的分类位置 ①能否完整地展示一个生物的分类位置(总7分);②能否找出一个和该生物亲缘关系较近的生物(总1分)。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学习生物分类的等级法
1.引入:教师询问学生,如果现在有一个特别大的地球地图,怎么样才找出教师的所在位置呢?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找教师的时候,是从大范围到小范围一级一级地寻找,我们管这种方法叫等级法。越大的等级,如亚洲,包含的人也就也多,人们之间的相似点就越少。越小的等级,如班级,包含的人就越少,越容易找到具体的生物。2.教师介绍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名称,且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生物非常接近但实际上是两种生物,很难找到具体的生物。科学家为了能更好地探究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利用一个一个地等级对生物进行了分类,我们也管这种分类方法叫等级法。3.教师介绍等级法。等级法包含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有植物界、动物界等,包含的生物最多,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不高。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最少,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最高,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也最近。 独立思考:学生思考怎么定位老师的位置?学生回答:先找到亚洲,然后找到中国,再找到教师所在省、市、学校、班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了等级法的概念和好处:可以更快地定位到生物。学生在教师的介绍下,理解了生物分类的方法——等级法,同时理解了生物分类的意义,可以更好地探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学习了等级法的七个不同等级,也进一步理解最大的等级包含最多的生物,最小的等级包含最少的生物。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级法,了解等级法的意义。【评价标准】①能否说出等级法的几个具体的等级(总7分):说出1个得1分;②能否说出生物分类的意义(总2分):说出1个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二:通过“狼王寻亲”理解分类等级
1.教师请学生扮演生物角色,分别有狼、郊狼、狐、虎、马、兔、蝙蝠、鱼、蚯蚓、桃等。2.教师讲解故事背景,狼王即将老去,由于没有直系后代,想从所有生物中寻找一位最亲的亲人继承家产。3.教师请扮演狼的同学依次根据自己的特征寻找自己的最亲的亲人。4.教师在黑板上依次写下狼的分类位置: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询问学生:①在同学扮演的生物中,谁是和狼亲缘关系最接近的?郊狼。②谁是和狼亲缘关系最远的?桃。③哪个等级含有的生物最多,但相似点最少?界。④哪个等级含有的生物最少,但相似点最多?种。 合作探究:十个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生物身份,带上课本;扮演狼的学生站在其他九个学生面前,依次说出自己的特征,从而寻找和自己最亲的亲人。①扮演狼的同学:我是动物。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依次回答,不符合条件的同学被淘汰,教师此时在黑板上写下动物界。②扮演狼的同学:我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依次回答,不符合条件的同学被淘汰,教师此时在黑板上写上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③扮演狼的同学:我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依次回答,不符合条件的同学被淘汰,教师此时在黑板上写上哺乳纲。④扮演狼的同学:我有尖锐的牙齿,我食肉。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依次回答,不符合条件的同学被淘汰,教师此时在黑板上写上食肉目。⑤扮演狼的同学:我的颜面部较长、吻端突出,我的瓜子不尖锐且不能收缩。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依次回答,不符合条件的同学被淘汰,教师此时在黑板上写上犬科。⑥扮演狼的同学:我的身体较长、框间部显著隆起。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依次回答,不符合条件的同学被淘汰,教师此时在黑板上写上犬属。学生根据刚刚的小故事理解分类等级。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似处,理解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关系以及每个等级间的相似程度。【评价标准】①能否说出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一个分类等级(总2分);②能否说出与狼亲缘关系最远和最近的一种生物(总2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任务三:通过查阅资料,找出生物具体的分类位置(信息课)
1.教师准备电脑。2.请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生物,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找出该生物对应的界、门、纲、目、科、属、种。3.教师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4.教师请学生深入查阅资料,找出一个和自己调查生物亲缘关系比较近的生物。 自主探究:学生选出一个感兴趣的生物。查阅该生物的相关资料,部分资料的分类不完善,学生根据找出的资料深入搜索。学生积极分享自己调查的成果。学生积极查阅资料,理解种的概念,搜索同种生物下的生物名单。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找出生物在分类中的具体位置,更好地理解等级法。【评价标准】①能否完整地展示一个生物的分类位置(总7分):查找的资料包含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得7分,少1个扣1分;②能否找出一个和该生物亲缘关系较近的生物(总1分):找出即可得1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
7.板书设计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动手制作一个植物标牌。参考示例如下:
9.教学反思
知识点“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评价量表
知识点“从种到界”的评价量表
目前生物多种多样,生物都有什么类别?
植物可以分成什么类别?动物可以分成什么类别?微生物又可以分成什么类别?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正确的分类是什么样的?
具体一个生物在分类中处于什么位置?
了解生物的分类,根据旧知识尝试对植物、动物、微生物进行分类。
总结不同生物分类的依据
学习科学的分类方法,掌握科学分类的等级,理解不同分类的之间亲缘关系
尝试说出生物在分类中的位置,能推算两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
生物是怎么分类的?
从种到界
生物的分类方法:
等级法
生物的分类意义:
研究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界、 门、 纲、 目、 科、属、 种
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
脊椎动物亚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