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关雎w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诗经》两首 你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w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风,指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
雅,是宫廷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诗经》六义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w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
比,以彼物喻此物也(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联想)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就表现手法而言分为赋、比、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
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
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
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译文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
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多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
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
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
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变心。
不要再想背盟誓,既已恩绝就算了。 实词 匪:通“非”。
将:读qiāng,愿、请,如,《将进酒》。
乘:登上。
贿:财物。
于:通“吁”。
说:通“脱”。
渐:读jiān,溅湿、浸湿。
爽:差错。
极:标准。
德:心意、情意。
罔:无。虚词 以: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表承接,无义)
秋以为期(把)
其:其黄而陨(代落叶)
其叶沃若(代桑树)
士贰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语助词,无义)
不思其反(你)
之: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无实义(桑之未落
桑之落矣 女之耽兮 总角之宴)
静言思之(这件事) 活用 尔卜尔筮(卜、筮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龟板、蓍草占卦) 士贰其行(贰数词活用为动词,对…不专一) 成语 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兴夜寐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的哪几个阶段?明确:恋爱——婚变——决绝 追问:结婚前后,诗中男女发生了什么变化?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到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比兴起句,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男 子女 子婚前婚后虚伪热情、善良、多情凶暴、蛮横勤劳、刚强、清醒感情不专、薄情寡义 总结:男女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时候还体现在性格上,但诗中女子的最后决绝,又使我们看到中国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情感流变:情节 恋爱热情、幸福 怨恨、沉痛 清醒、刚烈婚变决绝章句 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第六章诗句 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 无与士耽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亦已焉哉基调 1、《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这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的比方就是“比”。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美 2、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全诗以叙事为主,不过女主人公在回忆中的感情变化不时打断叙事,加入一些感慨和议论。例如,当她讲到两人由恋爱到结婚时,就中止叙述,用形象的比喻劝告女性不要过于相信男子的爱情,表现了他后悔、痛苦的心情。第四章讲到婚后男子行为蜕变的时候,她怨愤的骂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最后一章则全是女子的感情表白,抒情性强。采 薇——《诗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采 薇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猃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猃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1)字音
玁狁(xiǎn yǔn) 不遑( huáng ) 不来( lài )
孔疚( jiù ) 靡盬(mí gǔ ) 喧嚣( xiāo )
寰宇( huán) 神裔( yì ) 肴馔(yáo zhuàn)
宅邸( dǐ ) 逃遁( dùn ) 象弭( mǐ )
归聘( pìn ) 四牡( mǔ ) 骙骙( kuí )
小人所腓( féi ) 雨雪霏霏( yù fēi )
载渴载饥( zài ) 整饬( chì ) 字解(2)字形
靡(靡费) 聘(聘请) 霏(烟霏)
遁(遁词) 睽(众目睽睽)糜(糜烂)
骋(驰骋) 菲(芳菲) 循(遵循)
骙(四牡骙骙) 遑(不遑) 戍(戍守)
戎(戎装) 弥(弥漫) 饬(整饬)
徨(彷徨) 戌(戊戌) 戒(戒严)
弭(消弭) 伤(伤感) (3)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 不遑启居(空闲)
载饥载渴(又) 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 忧心孔疚(很,非常)
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雪霏霏(下雪) 我行不来(慰劳,劝勉)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 维棠之华(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 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采薇》作
柔
刚 (薇菜刚刚绽出芽尖)
(薇菜叶片肥嫩)
(叶茎将老而粗硬) ——春 天
——夏 天
——秋 天 乡愁日深 诗歌的情感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分别表达什么不一样的情感?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
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总结: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
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
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
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
来表现的。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
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
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和思归的情愫,这里
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
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
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
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
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
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
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
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
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
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
特有的音乐之美。艺术特色拓展延伸:???? 你读过那些写乡愁的诗句,介绍给同学们听听,并说说你的理解。?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