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
开场白: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7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的内容,本单元一共四篇课文,都是和大自然相关的,学习本单元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的精神,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本文主要讲了在野外迷路后辨别方向的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告诉我们只有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活跃,会积极回答问题,乐于参加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但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又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力仍占主要地位,所以课上遇到难题易走思。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用简单的语言和多样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稀、稠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几种“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天然指南针“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五、说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和新课标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我将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创设情境法、指导朗读法、游戏法、合作讨论法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引导的同时,帮助学生一边养成好的学习方法,一边掌握相关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在本环节,我会提问学生:如果在城市里迷路了,他们会怎么办?并预设学生会说看指示牌,找警察叔叔求助等。接着我会说,那如果在野外迷路了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同学们,今天啊,老师想问大家一个生活类的问题,如果你在城市里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呢?请大家快速思考,一会请同学们来回答。
这样的问题既贴合实际生活,又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环节二、游戏巩固,探索未知
在本环节,我主要从生字词和课文内容两方面入手,先创设以要是在野外迷了路”为主题的野外生存活动的情境,然后通过以下两个活动来开展,详情如下:
活动一:玩转“重点生字词
首先,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听课文的范读录音,并给自己不认识的字标上“指南针”小标志,
然后,请他们同桌间互相帮助,解决不会读写的生字词,假如学生不会读“积”,我会给学生强调它的声调是一声。接着,引导全班同学齐读课后生字,再以帮生字寻找迷路的朋友的游戏形式,给生字组词,如:导,组词:向导,意思是指引方向;特,组词:特别。
最后,通过读课文,师生共同总结出:在野外迷了路,一共有四种“天然的指南针”能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活动二:巧识“天然指南针”
在引导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础知识后,接下来,再引导学生探索:“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首先,我会提问:晴天时,谁是“天然的指南针?通过课文内容,学生不难答道是太阳。接着,我会问道:根据太阳的提示,怎么判断方向?引导学生答出中午的太阳在南边,树影指向北方,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随后,我会继续请学生找一找夜晚的指南针,在学生答出“北极星"后,我会顺势问道:你是怎样理解“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句话的,并说说原因。通过我的小提示,这是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学生很容易想到这是用了比喻的修辞,由此得出因为它和灯一样,一直不动,所以可以当人们的天然指南针。接下来,我会请学生找第三种天然指南针,当学生找出是大树时,我再问道:大树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在此,我预设学生能把书上“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这句话找出来,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会总结出“稠南稀北”的口诀。但当学生表达不出“稠的意思时,我会引导学生结合“稀的意思来理解“稠'是多而密的意思,最后,我会问道:雪天,谁又是天然的指南针呢?当学生找出“沟渠的积雪时,再次问道:该如何使用积雪所给的提示辨别方向呢?引导男生答出:雪化得快的是南,引导女生答出:雪化得慢的是北。
环节三、小结作业,知识拓展
在本环节,我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课下查阅,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天然的指南针?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不仅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重点,又能帮助教师查漏补缺。
结束语: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