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8: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鸦、晕”等9个字,会写“红晕、萤火虫”等12个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独特”。
3.能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歌咏四时晨昏之美,是古往今来文学家们的爱好,我们体会过春天的生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感悟过夏天的绚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欣赏过秋天的心旷神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领略过冬天的惊喜--“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笔下,领略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四季之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发现“独特”。
1.自由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完后说说你的发现?作者用了排比结构法。所以它的结构很独特。
2.同学们,如果让你写四季之美,你会写什么?作者从哪里写出了四季之美?作者只写了这个季节的某个时间段。不同季节的时间段不同,这是作者一种独特的视角。
三、精读课文,体会动态描写
1.从词语到短语,学习把事物写具体。请你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写了四季的哪些景物,圈出来春:天空红晕彩云指导书写:晕。
夏:细雨萤火虫秋:夕阳 归鸦 大雁冬:落雪 白霜 炭火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字里行间,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这些景物独特之美的呢?出示
鱼肚色的天空 无数的萤火虫 斜照西山的夕阳 紫红紫红的彩云 一只两只的萤火虫 闪着朦胧微光的萤火虫 点点归鸦 蒙蒙细雨微微的红晕 你发现了什么?你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把事物写具体。带着你的理解,边读边想象画面,让我们一起感受最美的景致。
2.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PPT出示第一自然段)(1)刚才同学们都关注了这些短语,那你们谁关注到了这三个词语?生:泛着、染上、飘着。
师:加上这三个词语,自己来读读。读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那是一种动态的变化。(板书 动态)这些都是在细微之间慢慢变化着,那我们在读得时候,就要读得——柔 一点、轻一点、慢一点。自己先来试一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引:春天最美是黎明--(配乐读)
(2)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写了哪三种夜?作者是怎么写这三种夜的。
师:对呀,作者只用了寥寥数语,却让夏夜的美印到了我们心里。这种表达也是很独特的。这情景着实迷人,你们觉得是什么把清少纳言给迷住了呢?
师;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宁静的背景,映衬出了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啊,漆黑漆黑的暗夜, 她觉得也美, 就算是蒙蒙细雨的夜晚,我们都不想出门了,她觉得还美,在这夏夜里,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夏天,读——
(3)像这样宁静的背景之下写动态之美的句子,在文章里还有,你能找到吗?这三个句子都在写什么?(飞)他们飞的状态不同,给人 的感觉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美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读起来并不感觉乏味、枯燥,反而感觉增加了一份韵味和独特。“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在清少纳言眼中是那么温柔,就让我们凝望着这秋色,秋天,读——
(4)春天美在黎明,夏天美在夜晚,秋天美在黄昏。那冬天美在哪里呢?在这样寒冷的冬晨,当你手捧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生接读)
总结:走过冬天的早晨,我们再一次走进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去感受那宁静背景下的动态美。(深情音乐起),从同学们的朗读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四、升华情感、推荐阅读。
作者就是选择了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结构,用独特的表达,写出了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那作者是怎么写出这么美的文章呢。我们来看清少纳言的生平。王国维曾说过: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清少纳言坎坷的经历,让她看尽了世间的所有悲欢和苍凉。普通的景物在她的眼中,就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推荐阅读《枕草子》。
五、仿写美景
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只属于清少纳言,别人看不到,也学不来,我们的心中也会有一处难忘的景致,它也只属于我们自己,那么就请你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能用上动态描写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