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22:0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学习语言文字表达。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两兄弟,感情好,到哪都是手拉手,竖看就像数字8。指名说(生答:葫芦)出示葫芦(谜底)实物,介绍葫芦功用及在传统文化中的寓意。(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等图片)
2、齐读课题:14 我要的是葫芦重点讲解“ 葫芦”的轻声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指导。朗读提示: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标出自然段。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概述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hú lú téng xiè yá葫 芦 藤 谢 蚜
dīng a sài gǎn guài 盯 啊 赛 敢 怪①生自由朗读,对有困难的学生,师相机指导;②同桌之间读一读、评一评,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同桌互读)③谁能大胆地站起来,声音响亮、正确、流利地读好这些生字?(生个别读)齐读。师相机指导。
(2)出示 “加一加,减一减”小挑战果+()= 棵射+()= 谢相+()= 想丁+()= 盯信-()= 言令+()= 邻台+()= 治圣+()= 怪
(3)游戏:开小火车送生字宝宝回家
(4)再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生边读边思考:这幅插图描写的是第几自然段的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2、老师利用简笔画、绿叶、小花、葫芦等道具指导学生理解“满”
“谢”“ 每天”“几 次”等重点词句,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欢。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请学生思考: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怎么想?
2、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感叹句可以反映他对蚜虫满不在乎的态度。
3、请学生上台表演种葫芦人的表现,深刻理解“盯”“自言自语”等关键字词。
4、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盼小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读邻居说的话,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态度。
2、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奇怪?他是怎么想的?
3、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 。相同之处:这两组句子,上下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第一组第一句是感叹句,第二组第一句是反问句;每组中上一句所表达的语气比下一句更强烈些。(四)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
2、老师摘下教具小葫芦,演示“一个一个都落了”,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并且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要想得到可爱的小葫芦,就应该精心呵护植物的各个部分,果实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在生活当中我们也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带田字格的“谢 怪”。
2、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3、生描红一个,书写一个。
4、展示,评价。
五、续编故事
试着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多了 叶子黄了 小葫芦落了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