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人性论,根基于仁义之道。儒家对于人性的论证与说明,目的在于要为其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于现实之出路。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然孔子之论“仁”,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何为“仁”、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
孟子对于孔学之发展,主要在于“为仁之方”方面的发展。孟子自觉地将孔子“仁”学的终点作为自己“仁”学的起点,并通过对“为仁之方”的论述,建立了自己的心性论。
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相同的因素是人之性,人之性所表征的是人的先天性的因素,这种先天性的因素实际上亦是人的本能、人的本性,人的本能和本性在很大意义上是与动物相类、相通,以至相同的。人性所表征的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因素。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正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人性。“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因此,人之本性就其本原意义而言,原本就是善的。这种本原的、先天性的善,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基础;人本身原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正是人为仁向善的发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道家的人性论不过是其道论的自然延伸。在道家看来,更应当强调道与德,即强调自然与真诚,诚的基础是自然。道家强调自然,突出的正是道德行为真诚无伪、真实无欺的性质。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原、本根,亦是万物之本体。道在具体物上之彰显,即“德”。德来源于道,得自道。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在老子看来,道之本性即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之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纯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社会丑恶现象。
(摘编自罗安宪《儒道人性论之基本差异》)
材料二:
究竟以何种天赋因素为性,同一种叫作“性”的因素该称为善还是恶,孟、荀往往各执一端。蔡元培认为“性善之说,为孟子伦理思想之精髓”。孟子的性善论着重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界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
首先,孟子从天人关系方面理解人性,主张人性是人的天赋中可以自主的成分,即与人成德作圣、声色之好相关的欲求。孟子认为,上天化生人类时,不但赋予人以形体,而且赋予人以维持其个体生命、种类繁衍和组成社会群体的本能。这些天赋本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人追求仁义礼智、成德作圣有关的道德属性,是人所固有的东西,其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自我决定与否;另一类是与人追求声色之好、富贵利达相关的自然属性,是外在于人的东西,其能否实现由上天主宰而与主观努力无关。
其次,孟子又从人禽关系方面解释人性,认为人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即人所具有的能派生伦理道德或仁义礼智的东西。有许多学者误以为,孟子所谓人性就是“人异于禽兽者”。其实,孟子不以“人异于禽兽者”为性,而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为性。在孟子看来,圣人所有之性也就是人人所有之性,人异于禽兽的共同特征在于人有相同的体貌、感性能力以及心对伦理道德或仁义礼智的认同能力。其中,只有心对伦理道德或仁义礼智的认同能力,才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特殊本质,因而是人的本性。
再次,孟子还从心性关系方面来界定人性,认为人性是心天生具备的并伴有确定价值取向的识别理、义的能力,也是心在待人接物时产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能力。在孟子那里,所谓“心”具有两重含义:一是能思维之器官,二是心在待人接物时所产生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当一个人待人接物时,心灵趋向于善,人之本性使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油然而生。
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规定不同,荀子的性恶论则从下面的维度来规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
首先,荀子从性伪关系方面解释人性,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荀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论的缺陷在于混淆性、伪之分,把后天积习而成的仁义礼智当作性。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荀子指出性、伪之分,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伪则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得来的东西。荀子说“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其次,荀子又从可能关系方面理解人性,强调性是排除一切后天积累和先天因素中那些可以为善的能力的能力。为坚持性恶论,反对孟子以人天生可以为善的能力为性,荀子又强调可、能之别,认为可以为善不等于真能为善。
(摘编自蔡陈聪《孟荀人性论渊源、互补及其历史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主张仁义之道,他对何为“仁”、如何行“仁”进行了重点论述与说明,为仁义之道奠定了根基,指明了方向。
B.孟子认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他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论述了实行仁德的途径,建立了自己的心性学说。
C.老子认为,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以证明自己有德行。
D.蔡元培认为对人性的善恶问题,孟子、荀子各执一端,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其性善学说成为孟子伦理思想的精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与禽兽的本性差异微小,在很大意义上与动物相类、相通,以至相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一个“善”字。
B.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原,它突出的是道德行为真诚无伪、真实无欺、廉耻谦让的性质,德源于道而又得于道。
C.虚伪、狡诈、贪欲等社会丑恶现象源于人之有为,老子认为人之有为破坏了人原始的自然纯朴,违背了万物之本的规律。
D.孟子认为人性是人的天赋中可以自主的成分,一个人能否具有高尚道德品质完全取决于他自己;而富贵利达等自然属性则由上天主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性论”范畴的一项是( )
A.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B.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性善论”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思想史上争辩不休的一个大问题。先秦儒家认为“义”和“利”是对立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们认为,对利的追求是造成社会混乱、国家动荡的根源。实际上,儒家也并不是根本不言利,只是要把义放在首位,反对后义而先利罢了。
在这个问题上,墨家和儒家有所不同。由于墨子把“利”作为实践“兼爱”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墨子那里,“利”也就是“义”,“重利”也就是“贵义”,二者是统一的。这里有一个对于“利”的不同理解的问题。孔子和孟子所谓的“利”,指的是专“利吾国”“利吾家”“利吾身”的狭隘“私利”。虽然他们也提出什么“天下为公”,但这个“天下”只是封建君主的“家天下。”。
墨子所谓的“利”,则是“爱利万民”“天下之利”的“公利”。维护这样的公利,正是仁义的要求、道德的标准。很明显,在墨家那里,“天下之利”“人民之大利”,是最高的伦理准则。墨子认为“义”就是“利”,“利”就是“义”,主张贵义重利,追求义利合一。
墨子认识到,人类首先必须求得生存,为了生存,就不能不追求物质利益。所以,避苦求乐、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恶也”。
利和害、苦和乐都是相对的,人们通过比较权衡,利中取大,害中取小,趋利避害,此种行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如此。墨子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对人们的求利动机给予了有力的辩护。墨子认为公利,即社会的整体利益是至上的,个人只能作为群体的部件而行动,任何人只有维护并实现了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显现。在他利与自利之间,应该从他利出发再到自利。
虽然墨子重视天下之利,把“亏人”“自利”视为人们互不相爱的思想根源,但是墨子并不是笼统地反对“自利”,墨子反对的是“亏人”而“自利”、损人而利己的行为。至于不“亏人”、不“损人”的“自利”,他不仅不反对,而且加以保护。这里的界限就看是不是自食其力。被墨子视为“赖其力者”,都该有应得的“自利”。反之,“不与其劳,获其实”,诸如偷窃、就是“亏人”而“自利”,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这最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劳动者的功利观和墨子这种先人后己,先“利人”然后“人亦从而利之”的思想,一方面表明了劳动者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是个体劳动者依赖集体力量以保护“自利”的思想反映。
墨子既重利,又贵义,把义看作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为义可以获利,“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既肯定了“利”是目的,又倡导贵“义”,维护了道德的尊严,实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这种追求义利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把利国利民之利视作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不像其他学派那样要么重义轻利;要么贵利贱义,而是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它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关系是极有借鉴意义的。
(摘编自《墨子重天下之利,从“兼相爱,交相利”解读义利合一的道德价值观》)
材料二:
墨家一向以“贵义”自许。如《贵义》有言:“万事莫贵于义。”然墨家所论之“义”,其实为“利”。《经上》说“义,利也”。但墨家所说之“利”,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种天下之公利,又具体表现为人口之众、国家之富、刑政之治等治道现实。《经说上》进一步解释说:“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这也就是说,墨家既重视为义者要以“兴天下之利”作为自己的本分,也强调为义者要培育自身兴利除害的才能,前者是为义者应有的动机与德性,后者是为义者当有的资材与德行。止楚攻宋的义事,正是墨家义利统一、德才兼备的为义之道的一个经典示例。
墨家所孜孜以求的“天下之利”,其实就是对民生民利的一种维护,也是对统治阶层只顾自利而罔顾民利的一种抗议。墨家所述的“兼爱”等说,在根本上还是为了维护民生民利。同时,墨家还为统治者树立了能保民、爱民、利民的以大禹为典范的古时圣王形象,作为统治者爱利万民的义政义事之历史经验。而对那些极端戕害民生民利的如桀、纣一般的暴君,墨家又提出了“不非诛”的革命主张,从而保留了以武力来维护民生民利的底线。
爱民、利民还是墨家最为根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在先秦诸家中,墨家一向以重视科技而为中国科技史家所推崇。但墨家对技术活动的认识与实践是为了便利民生。《公输》所载的公输削鹊之故事,正体现了墨家这种以爱民、利民为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墨家极为贬低那种为了单纯展示技术之“巧”而从事的技术创制活动,转而强调技术之“巧”的根本就在于其能“利于人”。在墨家看来,哪怕再精巧的技术,如若不能利于人,也都是“拙”。《墨子》中的城守诸篇所记载的守城之术,也都是对其“兼爱”“非攻”主张的实行,故而也是本之于爱民、利民的价值立场而来。
(摘编自张万强《“利民”与“明故”:墨家哲学的基本精神》)
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的“天下为公”和墨家的“天下之利”谈的都是“利”,二者在认识上相差不多,都为人们所赞同。
B.墨子在止楚攻宋一事中,反对楚国发动战争,体现了墨子之德,而能够制止楚国攻打宋国,则体现了其才。
C.偷人桃李、抢人马牛等不仁不义的行为,都具有“亏人”而“自利”的思想,墨家认为这一思想是人们不“兼爱”的思想根源。
D.墨家对技术活动的认识和实践都在强调爱民、利民,反对只有“巧”之名而无“利”之实的技术创制活动。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墨子看来,“利”是实践“兼爱”的行为准则,因为“兼爱”,所以“利”就有利他的行为特征。
B.儒家所认为的“利”,指的是专“利吾国”“利吾家”“利吾身”的狭隘“私利”,因此应该被摈弃。
C.墨子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此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是合理的,不“亏人”的“自利”也不应该被反对。
D.为了维护民生民利,墨家一方面为统治者树立了古时圣王形象,另一方面又对暴君提出了“不非诛”的革命主张。
8.下列发明,不符合墨家最为根本的技术价值观念的发明的一项是( )
A.黄道婆发明了在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纺车。
B.马钧发明了“龙骨水车”,结构新颖简便,省力,效率高。
C.秦朝时期,人们用黄金打造了一只大雁,像活的一般,能在天空翱翔。
D.郭守敬发明了一种类似浑仪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9.两则材料谈的都是墨家的义利观,二者在侧重点上有何不同?
10.材料一中提到“它(墨子义利合一的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关系是极有借鉴意义的”,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处理当今社会的义利关系。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基因是中国人在特殊地理环境中所产生的,通过一套礼仪制度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社会秩序、道德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它是由历史长期锤炼和完善而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特质。
乡土性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中国东西临海,西南面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西北面则为茫茫沙漠和大草原。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一个地理单元。这个地区在古代居民的概念里是人类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块土地,因而被称为“天下”,但其所指的“天下”,并非今天人们所认识的整个世界,而是一片相对封闭的大陆。居住在这片大陆上的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和游牧业、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封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因为农业属于定居性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重视查看天象、掌握节气,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生产生活所高度依赖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生存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观念也大都是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先秦时,人们曾大量开发土地,后来发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意识到面对大自然必须要有节制,要在有限的资源里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在此后的发展中,渐渐形成了“知足者常乐”,限制技术无限发展的文化理念。
当认真研究乡土性这一文化基因的特点时,就可以发现,钱穆、梁淑滨等一些民国时期的学者把中国文化看成是早熟的文化是有道理的,这种早熟的文化特征让中华文明具有发育不上全的一面,因而造成了后来某些技术方面的脆弱;但另一方面,早熟又让中华文明具有直觉体验的先见性和超前性,而这正是当下研究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珍贵资源,也是未来中国可以在世界领域里有所贡献的文化因素之一。“和”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这种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和完善是在先秦时期。当时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和学派众多。其中,孔子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在《论语 学而》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这里所说的“礼”是一种社会秩序,其落脚点主要是在人与人关系的相处上。老子主要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管子关注的是人与天地的关系,他说:“天地生人,以和而生;人于天地,以和为本;天地人和,各得其正”,他综合了孔子与老子等人的思想,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以一个“和”字来揽括纵观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其强调的任何关系都离不开一个“和”字,这个“和”也就是“和谐”的“和”。环顾整个世界便会发现,当今人类社会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因为“天、地、人”不“和”,人和自然发生了矛盾,人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发生了矛盾,等等。因此,要做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做到“天地人和”,这是未来人类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中国文化基因讲究“和”,而中国古人是怎么做到“和”的呢?这必须从以“礼乐”为核心的儒学文化体系来理解。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中国古人制礼作乐的本意。中国古人把“乐”的根源追溯到人的生命深处,即心灵中。音乐源于心,乐的基本要素是直接从心发出的,是从人的生命根源处流出的。因此,中国古人认为,心是世界的本源,亦是艺术的本源,而所谓“心”,就是儒家的仁与德的流露与显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礼乐”就是通过仪式的规范来让人达到情感的、心灵的相通,从而达成一种“天地人和”的社会秩序。
此外,“修身”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中国文化重视人心境界的陶养和塑造,读书人不论为官或无官,都信仰一种通过文艺手段流露自我性灵的方式,尤其是借诗、书、画来表达。中国人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就是自我的心灵陶养和塑造。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总是把人生的修养放在对于经济的追求之前,而且认为“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因此,其对经济人生总采取消极态度,对文化人生则采取积极态度。从中国的文化基因来讲,由于其对精神的追求超过其对财富的追求,因而中国文化是一种重视人文超过重视科学、重视人生超过重视宗教的文明类型。这样的文化基因不能产生西方的宗教,也不能产生西方的科学。这曾经是其短处,但在更高一层的追求高人文的时代,也许这一基因的优长能够得到发展。
(摘编自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
1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质,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具有鲜明的特点。
B.与当今“天下”的概念相比,中国古人所认为的“天下”范围要小得多,它只是当时中国古人所居住的一片相对封闭的大陆。
C.虽然都强调“和”,但孔子和老子主要关注的角度并不相同:孔子强调人与人的关系要和谐,老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和谐。
D.强调对精神的追求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重视人文超过重视科学的文明类型,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是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这个特点使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和”的重要性。
B.从中国文化具有乡土性的文化基因来看,中国文化是早熟的,而这种早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
C.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和”基因。
D.中国古人对“和”的追求,不但有孔子、老子等名家的理论阐释,而且还有如何做到“和”的具体方式。
13.文章认为“‘修身’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墨子倡导:“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B.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孔子认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庖丁解牛时追求“道”,“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使文惠君由此“得养生焉”。
14.中国文化为什么会形成乡土性的文化基因?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说明。
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中国文化能为“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供哪些“精神的力量”。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删减)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五石之瓠》,有删减)
16.有关下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喻于利 喻:明白、知晓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伐者无功 伐:批评
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1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后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的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C.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下的人。前者与“大人”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
D.士,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也泛指读书人。
18.《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三字一句、押韵易读的方式编撰而成。《弟子规》源于《论语》等经典,内容上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相对应。下列《弟子规》的句子中,与《论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相应的是( )
A.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B.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C.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D.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孔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太申》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信能行此,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恶辱而居A不仁B是犹恶湿C而居下也D如恶之E莫如F贵德而尊士。
2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治其国家”与“欲治其国者”(《大学之道》)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
B.“由是观之”与“自是者不彰”(《老子》)两句中的“是”字含义相同。
C.“贼其君者也”与“贼爱其身,不爱人”(《墨子》)两句中的“贼”字含义不同。
D.“不足以事父母”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武力假借仁义征伐天下,虽可以称霸,但一定要凭借强大的国力;而用道德来实行仁义却可以使天下归心,不必凭借强大国力。
B.在国家没有内忧外患时去追求享乐,懒惰游玩,这等于自己找祸上身。“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C.孟子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前提,推导出“不忍人之政”,进而强调以“不忍人之政”来治理天下,就如“运之掌上”那样容易。
D.孟子指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与仁、义、礼、智的关系,最后用比喻论证强调了“恻隐之心”对国与家的重要性。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四、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文章大国,中国散文更是源远流长、 ,在殷商时代初具特质,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门类。自由、开放、包容、博大,是中国散文的独特气质,它植根中国大地,元气蓬勃, 。
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散文 喷薄的生产态势、磅礴的创作力量、多元的文化禀赋、厚重的文学积淀,是中国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由此我们想到编选一套新世纪以来的优秀散文选集,并且以“观”与“天下”之间的动静、起承、转合,命名为《观天下·新世纪散文精品文存》。
观天下,其实亦是一种天下观。江山盛文藻,风流亦吾师。昔者,老子观道,张衡观天地,陆羽观茶茗,鬼谷子观兵势进退,司马迁观史海沉浮,徐霞客观山川纵横,曹雪芹观人情厚薄……但有如兰之心,如炬之眼,世间万物,莫不可观,每观一物,莫不有所得。因此,中华文化时有天光迸射,奇绝突进——( ),观天下事,察世间理,洞幽烛微,豁然开悟,由此写下 篇章。
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在广袤大地的某个角落,忽然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灵感驾临
B.忽然在广袤大地的某个角落,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灵感驾临
C.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在大地广袤的某个角落,忽然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驾临的灵感
D.忽然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在广袤大地的某个角落,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驾临的灵感
24.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与画线句子中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他说:“我……我不是你的……朋友。”
B.有春天的太阳,夏天的向日葵,还有……
C.成岗说:“老许,你……”
D.这个呢……呃……我也不太清楚。
2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浩浩汤汤 淋漓酣畅 呈现 灿烂
B.浩浩汤汤 淋漓尽致 展现 辉煌
C.熙熙攘攘 淋漓酣畅 呈现 灿烂
D.熙熙攘攘 淋漓尽致 展现 辉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使得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说明了孟子的仁爱精神。“为仁由己”“推己及人”“扩而充之”施之个人的修身养性未尝不可,但是欲“以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借此来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成为“圣君明主”,并“施仁政于民”,“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显然( ① )。况且,他的“民本、民贵、君轻”之说也有( ② )。既然“君轻”,何以终其一生, ,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而不似墨子游走于臣民之间呢?听其言,观其行,庶几近之矣。纵观中国历史,“暴君、昏君”史不绝书,而“圣君明主”却 。孔孟之道( ③ ),而对其“兽性”却过于低估;殊不知,没有约束的制度或权利必然导致专制与滥用。这种泛道德化和道德先验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本体预设,将人性之善的可能性推导为必然性,将使然视为当然;无不令人 ,可望不可即。
——《孤独的孟子》
2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句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7.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主张人性是人的天赋中可以自主的成分,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是人心天生具备的并伴有确定价值取向的识别理、义的能力的有关人性的一种观点。 5.①材料二采用“总一分”式的行文结构。②第一段,总说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差异,然后以蔡元培的观点引出孟子人性概念的三层内涵。③第二至四段,分别从天人关系、人禽关系、心性关系三个方面论述孟子性善论人性观。④第五至七段,论述荀子性恶论人性观。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A.“对……如何行‘仁’进行了重点论述与说明”错,原文是“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
B.“孟子认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错,由“然孔子之论‘仁’,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可知,“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别人”是孔子的观点。
D.“蔡元培认为对人性的善恶问题,孟子、荀子各执一端”错,材料二“究竟以何种天赋因素为性,同一种叫作“性”的因素该称为善还是恶,孟、荀往往各执一端。蔡元培认为……”,可见不是“蔡元培认为”。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之本原,它突出的是……廉耻谦让的性质”错,由“孟子认为,人异于动物之根本,正在于人先天地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所谓人性”可知,“廉耻谦让”是孟子的思想观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儒家对于人性的论证与说明,目的在于要为其所张扬的仁义之道确立一根基于现实之出路”可知,“人性论”是儒家的观点。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得失观,老子属于道家。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这种下定义的题型。一定要围绕核心信息。进行信息重组。组合时一定要以单句的形式呈现。先找出主干,再添加次要信息,这些次要信息或做定语或做状语。
本题中应先找主干:由“孟子的性善论着重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界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可知,性善论是一种观点。
然后再使用添加枝叶法补充信息,由“孟子从天人关系方面理解人性,主张人性是人的天赋中可以自主的成分,即与人成德作圣、声色之好相关的欲求”“孟子又从人禽关系方面解释人性,认为人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即人所具有的能派生伦理道德或仁义礼智的东西”“孟子还从心性关系方面来界定人性,认为人性是心天生具备的并伴有确定价值取向的识别理、义的能力,也是心在待人接物时产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的能力”可知,这是“性善论”的主要特征。
最终形成答案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主张人性是人的天赋中可以自主的成分,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内在根据,是人心天生具备的并伴有确定价值取向的识别理、义的能力的有关人性的一种观点。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究竟以何种天赋因素为性,同一种叫作“性”的因素该称为善还是恶,孟、荀往往各执一端。蔡元培认为'性善之说,为孟子伦理思想之精髓’。孟子的性善论着重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界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可知,第一段,总说孟子和荀子人性观的差异。然后以蔡元培的观点引出孟子人性概念的三层内涵。
由第二段到第四段“首先”“其次”“再次”可知,第二至四段,分别从大人关系、人禽关系、心性关系三个方面论述孟子性善论人性观。由“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规定不同,荀子的性恶论则从下面的维度来规定其人性概念的内涵”“首先”“其次”可知,第五至七段,论述荀子性恶论人性观。
所以,材料二采用“总一分”式的行文结构。
6.A 7.B 8.C 9.①材料一侧重于辩证地阐释墨家义利合一的义利观,认为墨家在主张义利统一的同时,不反对“自利”。②材料二侧重于从价值立场的层次探究墨家哲学的义利观,认为爱民、利民是墨家哲学的价值立场。 10.①“利”是个人追求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脱离了“利”而谈“义”是空洞的、没有现实基础的,人们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是合理的。②“义”是社会稳定的砝码,应通过调动积极性等来发挥心理作用,脱离“义”的“利”是低级的,社会离不开“义”。③应坚持墨子义利合一的道德价值观,不管是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都是失之偏颇的。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二者在认识上相差不多”错,由材料一第二段第一句“在这个问题上,墨家和儒家有所不同”可知;再由后文“虽然他们也提出什么‘天下为公’,但这个‘天下’只是封建君主的‘家天下’”可知,儒家所说的“利”是个人之私利;而由“在墨家那里,‘天下之利’‘人民之大利’,是最高的伦理准则”可知,墨家所说的“利”是公利、他利。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文中信息的能力。
B.“应该被摈弃”错,儒家对于“利”的学说在历史上有其作用,“应该被摈弃”之说没有历史地看问题。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材料二中“墨家对技术活动的认识与实践是为了便利民生”可知,C项中的发明,和材料二中的公输削鹊一样,都是单纯为了展示技术之“巧”,而不是为了便利民生。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①由“墨子认为‘义’就是‘利’,‘利’就是‘义’,主张贵义重利,追求义利合一”“虽然墨子重视天下之利,把‘亏人’‘自利’视为人们互不相爱的思想根源,但是墨子并不是笼统地反对‘自利’,墨子反对的是‘亏人’而‘自利’、损人而利己的行为,不‘损人’的‘自利’,他不仅不反对,而且加以保护”可知,材料一侧重于辩证地阐释墨家义利合一的义利观,认为墨家在主张义利统一的同时,不反对“自利”。
②由“墨家既重视为义者要以‘兴天下之利’作为自己的本分,也强调为义者要培育自身兴利除害的才能,前者是为义者应有的动机与德性,后者是为义者当有的资材与德行”“爱民、利民还是墨家最为根本的技术价值观念”可知,材料二侧重于从价值立场的层次探究墨家哲学的义利观,认为爱民、利民是墨家哲学的价值立场。
10.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墨子认识到,人类首先必须求得生存,为了生存,就不能不追求物质利益”“墨子从人性的角度,论证了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对人们的求利动机给予了有力的辩护”“墨子反对的是‘亏人’而‘自利’、损人而利己的行为,不‘损人’的‘自利’,他不仅不反对,而且加以保护”可知,“利”是个人追求和社会发展的动力,脱离了“利”而谈“义”是空洞的、没有现实基础的,人们追求正当的物质利益是合理的。
②由材料一“墨子既重利,又贵义,把义看作达到‘利人’‘利天下’的手段”,材料二“墨家既重视为义者要以‘兴天下之利’作为自己的本分,也强调为义者要培育自身兴利除害的才能”可知,“义”是社会稳定的砝码,应通过调动积极性等来发挥心理作用,脱离“义”的“利”是低级的,社会离不开“义”。
③由材料一“墨子既肯定了‘利’是目的,又倡导贵‘义’,维护了道德的尊严,实现了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这种追求义利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把利国利民之利视作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不像其他学派那样要么重义轻利;要么贵利贱义,而是追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可知,应坚持墨子义利合一的道德价值观,不管是重义轻利,还是重利轻义,都是失之偏颇的。
11.D 12.A 13.C 14.①中国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使得中国古人的生存环境是相对封闭的。
②中国古人以农业生产为主,过的是定居性的生产生活。 15.①节制自己的欲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限制技术无限发展。
②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把“天地人和”作为追求的理想境界。
③强调“修身”,重视心灵的陶养和塑造。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错误。从原文尾段“这样的文化基因……也不能产生西方的科学”来看,“强调对精神的追求”是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但是否为“主要原因”,从原文看不出来。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这个特点使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和’的重要性”错误,强加因果关系。根据原文第二段,“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是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要节约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孔子强调了如何对待德义和富贵。生活清贫,但能精神富足,乐在其中;对于通过不义的手段而得来的富贵,则视若浮云。这和文章尾段所阐述的“中国人总是把人生的修养放在对于经济的追求之前”等观点一致,因而能够作为论据。
其他三项都和“修身”无关。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中国东西临海,西南面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西北面则为茫茫沙漠和大草原。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了一个地理单元。这个地区在古代居民的概念里是人类得以生息的、唯一的一块土地,因而被称为‘天下’,但其所指的‘天下’,并非今天人们所认识的整个世界,而是一片相对封闭的大陆”可知,中国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使得中国古人的生存环境是相对封闭的。
结合“居住在这片大陆上的人们以农业生产为主”“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封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因为农业属于定居性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生活于其中的人们重视查看天象、掌握节气,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生产生活所高度依赖的自然环境”可知,中国古人以农业生产为主,过的是定居性的生产生活。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先秦时,人们曾大量开发土地,后来发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意识到面对大自然必须要有节制,要在有限的资源里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在此后的发展中,渐渐形成了‘知足者常乐’,限制技术无限发展的文化理念”可知,节制自己的欲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限制技术无限发展。
结合“他综合了孔子与老子等人的思想,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以一个‘和’字来揽括纵观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其强调的任何关系都离不开一个‘和’字,这个‘和’也就是‘和谐’的‘和’。……要做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做到‘天地人和’,这是未来人类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可知,追求“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把“天地人和”作为追求的理想境界。
结合“此外,‘修身’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中国文化重视人心境界的陶养和塑造,读书人不论为官或无官,都信仰一种通过文艺手段流露自我性灵的方式,尤其是借诗、书、画来表达”可知,强调“修身”,重视心灵的陶养和塑造。
16.C 17.B 18.D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C.“伐”:夸耀。句意: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说法有误。“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A.句子意思是不是存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能够把过失改正过来,就归于无了。如果不肯改,甚至还要处处替自己开脱掩饰,这是过上加过,罪加一等。强调的是“过而能改”。
B.句子意思是赞叹别人的善行本身就是善行。因为被赞叹的人知道了,他会受到鼓舞而更加努力向善,其他人听到赞叹也会效法,这是对大众的勉励。宣扬别人的过失本身就是恶,如果指责别人指责得太过分了,灾祸临头也是有可能的。强调的是对他人善行的赞扬和恶性的宽恕。
C.句子意思是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别人对我们有恩德要铭记在心,常思报答;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则应宽大为怀,不老放到心上,要尽快忘掉。抱怨永远只是一时的,报恩才是一辈子的事情。体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
D.句子意思是凡见人说话行事都是善的,就想与他比齐,纵离着远些,要是渐次的稍进,也就升到那善的地位。凡见人说话行事,都是恶的,自己心里要随时的省察,倘自己也有恶处,就赶紧改悔,如果没有恶处,也应当多加一层警戒。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相对应。
故选D。
参考译文: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有删改)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它的坚固程度太脆弱而无法举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越国发兵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五石之瓠》,有删改)
19.BDE 20.B 21.D 22.(1)用武力使人服从(征服人),人家不是心中诚服,是因为他实力不够;用道德使人服从(征服人)的,人家才会内心高兴而真诚归服。
(2)这不是因为要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要在同乡中博取名誉,也并非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讨厌耻辱却和不仁义在一起,这就好像讨厌湿却居住在比较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不如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
第一个“而”字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连接“恶辱”和“居不仁”,中间不能断开,故第一处断在B处;
“是……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且“恶湿而居下”与前文“恶辱而居不仁”句式结构一致,中间不能断开,故第二处应在D处断开;
“之”是代词,是“恶”的宾语,应在“之”后断开,故第三处应在E处断开。
故在BDE三处断句。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两个“治”都是“治理”的意思。句意:能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字含义相同。
B.“含义相同”错误。代词,这、此/认为正确、对。句意:由此看来。/自以为是的人反而不能显明。
C.正确。损害、伤害/盗贼。句意:是损害君主的人。/盗贼只爱他自己,不爱别人。
D.正确。侍奉/做事。句意:就连侍奉父母都成问题。/做事勤勉,说话谨慎。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D.“强调了‘恻隐之心’对国与家的重要性”错误,原文是“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用比喻论证强调了“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重要性。
故选D。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第一个“服”,使动用法,使……服从;“赡”,足;“非心服也,力不赡也”,判断句。
(2)“所以”,表原因;“内”,同“纳”,结交;“要”,求取;“然”,这样;“非……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孟子说:“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做‘霸’,要称霸,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力。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做‘王’,要称王,不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家;商汤凭借七十里的土地(创王业),文王凭借百里的土地(创王业)。靠武力使人服从,并不是真心服从,只是力量不足以(反抗);凭借道德使人信服,(百姓)心悦诚服。”孟子说:“有仁义就会光荣,没有仁义就会耻辱。如今讨厌耻辱却和不仁义在一起,这就好像讨厌湿却居住在比较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耻辱,那最好是以仁德为贵,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处于一定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并且趁国家无内忧外患的时候修明政治法律制度。这样做了即使是大国也会畏惧你。孔子说:‘能治理好他的国家,谁敢侮辱他?’如今国家没有内忧外患,追求享乐,懒惰游玩,这等于自己找祸上身。《太申》也说:‘天造作的罪孽,还可以逃掉;自己造作的罪孽,却无处可逃。’正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尊重贤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让优秀的杰出的人有职位,那么天下的读书人就会都很高兴而愿意在这样的社会供职。对于耕田的人,只要他按井田制出人力助耕公田,就不必再交田税,那么天下的农民就会都很高兴而愿意在这样的田野里耕种。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邻国的人民,就会像对父母一样敬仰。像这样,就会无敌于天下。天下无敌的人,是代表上天管理人民的官员,若是还不能称王行王道,那是没有的事。”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并非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损害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侍奉父母都成问题。”
23.A 24.B 25.A
【解析】2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
根据前文“中华文化时有天光迸射,奇绝突进”语意,此处应该强调出现的偶然性,“忽然”应放在“就会有人”前面,由此排除B、D;“在大地广袤的某个角落”语序不当,“默默积累”与“驾临的灵感”字数不一样,由此排除C。
故选A。
2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划线句中作者在列举了老子、张衡、陆羽、鬼谷子、司马迁、徐霞客、曹雪芹的事例后使用了省略号,此处省略号表省略。
A项,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B项,表示列举的省略;
C项,表示话未说完;
D项,表示语言断断续续。
故选B。
25.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
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子。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此处根据“源远流长”的语境,应选用“浩浩汤汤”。
淋漓酣畅:形容非常畅快。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很彻底。此处是形容中国散文喷薄的生产态势应选用“淋漓酣畅”。
呈现:显出、露出。展现:显现出、展示。此处指散文显出某些特征,应选用“呈现”。
灿烂:形容光彩鲜明耀眼。辉煌:指光辉灿烂、显著、卓著。此处两词皆可。
故选A。
26.①是期望值过高(无异于缘木求鱼)
②本末倒置之嫌
③对于统治者的“性善”寄予厚望 27.惶惶不可终日 凤毛麟角 高山仰止 28.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有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
【解析】26.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强调孟子的思想对于个人修身养性是可以的,但是想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是不可能的,因此填写“期望过高”“无异缘木求鱼”等句子。
第二处,语境是说孟子的“民本、民贵、君轻”之说将百姓放在第一,将君主放在第二,自己却“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可见其学说是颠倒了本末,因此填写“本末倒置之嫌”一类的句子。
第三处,由后文可知,与“兽性”相对的是“性善论”,根据后文“而对其‘兽性’却过于低估;殊不知,没有约束的制度或权利必然导致专制与滥用”可知,语境是说孔孟之道片面重视统治者的性善方面,忽视了“兽性”的方面,因此填写“对于统治者的‘性善’寄予厚望”一类的句子。
2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是说孟子一生都在游说君王,内心惊惶不安,填写“惶惶不可终日”。惶惶不可终日,形容惊慌不安,连一天都过不下去。
第二空,语境是说自古以来,暴君和昏君很多,而“圣君明主”却很少,填写“凤毛麟角”。凤毛麟角:比喻人或物稀有珍贵。
第三空,语境强调孔孟之道的性善论让人仰望,填写“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28.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以下语病:
第一处,“使得可贵的……内容”不符合句子表达的内容,语境是说孟子的“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包含了“民贵”“民本”内容,因此改为“这里有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
第二处,搭配不当,“说明了仁爱精神”应改为“体现了仁爱精神”。
故原句改为: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有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