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文档属性

名称 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16: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五石之瓠》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与“天命”最高贵最伟大处,便在能把他们两者和合为一。离开了人,又从何处来证明有天。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一切人文演进都顺从天道来。违背了天命,即无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
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是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个场面来讲,“天命”与“人生”分别各有所归,此一观念影响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天人合一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
所以西方文化显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作他们讨论人生的前提。而中国文化,既认为“天命”与“人生”同归一贯,并不再有分别,所以中国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国思想,“天”“人”两者间,并无“隐”“现”分别。除却“人生”,你又何处来讲“天命”。这种观念,除中国古人外,亦为全世界其他人类所少有。
读《庄子·齐物论》,便知天之所生谓之物。人生亦为万物之一,人生之所以异于万物者,即在其能独近于天命,能与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说“天人合一”。此义宏深,又岂是人生于天命相离远者所能知。果使人生离于天命远,则人生亦同于万物与万物无大相异,亦无足贵矣。故就人生论之,人生最大目标、最高宗旨,即在能发明天命。孔子为儒家所奉称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颜渊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离于天命远近为分别。这是中国古代论人生之最高宗旨,后代人亦与此不远。这可以说是我中华民族论学分别之大体所在。
以过去世界文化之兴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则不易兴,而中国文化则屡仆屡起,故能绵延数千年不断。这可说,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我以为此下世界文化之归结,恐必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宗主。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材料二: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人,同其他动物一样,本来也是包括在大自然之内的。但是,自从人变成了“万物之灵”以后,顿觉自己的身价高了起来,要闹一点“独立性”,想同自然对立,要平起平坐了。这样才产生出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练的表述。
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人不能把其他动物都视为敌人,要征服它们。人吃一些动物的肉,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古至今,东方的一些宗教,比如佛教,就反对杀生,反对肉食。中国固有的思想中,对鸟兽表示同情的表现,在在皆有。最著名的两句诗:“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是众所周知的,这种对鸟兽表示出来的怜悯与同情,十分感人。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酸雨到处横行,淡水资源匮乏,大气受到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海、洋、湖、河、江遭到污染,一些生物灭种,新的疾病冒出,等等,威胁着人类的未来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这些灾害如果不能克制,则用不到一百年,人类势将无法生存下去。
现在全世界的明智之士都已痛感问题之严重,但是却不一定有很多人把这些弊害同文化挂上钩。然而,照我的看法,这些东西非同文化挂上钩不行。西方的有识之士,从上世纪20年代起直到最近,已经感到西方文化行将衰落,钱穆先生说:“最近五十年,欧洲文化近于衰落。”他的忧虑同西方眼光远大的人如出一辙,有没有挽救的办法呢?当然有的。依我看,办法就是回归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人们首先要按照中国人、东方人的哲学思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彻底改恶向善,彻底改弦更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
(摘编自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为一的,“天命”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天命”,同归一贯,并无分别。
B.中国古代文化起源时没有产生宗教信仰,是因为中国人持“天人合一论”,不需要用天命来作讨论人生的前提。
C.只有在“人生”的基础上才能讨论“天命”,这种观念不仅中国古人少有,全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也少有。
D.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只是万物之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向大自然索取,但这种索取必须是友好有度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人生的最大目标和最高宗旨,是知晓天命并努力与其合一,因此,一个人的人品德性的高低决定了他离天命的远近。
B.“天人合一”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哲学主张,使中国文化具有了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必将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C.佛教出于对鸟兽的怜悯与同情,反对杀生,反对肉食,这是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表现。
D.人类要克制灾害,让自己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只有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取代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这一条道路可走。
3.下列关于材料一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以“天人合一”为话题展开议论,都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来辨明概念并讨论其价值。
B.材料一转述《庄子·齐物论》、材料二引用“劝君”两句诗,均采用引证法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材料二通过列举大自然遭遇破坏、人类生存堪忧的事实,证明了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思想是错误的。
D.季羡林引述钱穆等人关于西方文化衰落的论述,为自己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和钱穆相比,季羡林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新在哪里?
5.钱穆和季羡林都论及了西方文化的衰落,但对衰落的原因观点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物是“物”,即有生命力的自然物。这种生命力,在古人那里,主要指气。《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生存在于气聚。“气聚”包括两层内涵:作为生命力的气的出现和作为材质的气的聚集。前者指神,后者指形。荀子完全吸收了传统的生命观,他举例说,古代有个叫做涓蜀梁的人,不仅胆小,而且愚昧无知,“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失气即断气,断气便没有了生命力。气是人生的生命力。有气便是生物,无气便不是生物。荀子曰:“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如果能够治气便可以养生,从而能够长寿。生命在于气。这种气不仅仅是生命力,而且蕴含着形体气质。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金木水火土等属于构成生命的材质,但是其本身并非生命物。草木有气,故而有生命。
万物生生不息。万物不仅因天地之和而出生,而且也会顺自然之和而成长。其中,万物生存的本原便是性,或者说,性是万物生存的初基,性是生之初。荀子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即万物的“自然的禀赋”,是生物的最原始的禀赋,是生物的天生状态。荀子称之为“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朴,《说文解字》曰:“木皮也。”木皮即材质。性即原始之材,是物的原始的、自然的禀赋。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禀赋,并无本质属性之义。人性即是物性,人欲即是物欲,或者说,荀子以物性言人性、以物欲言人欲:“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这段经典文献,多数学者按照现代观念予以解读,如李晨阳教授认为“说先王制作礼的目的是让人的欲望不受现有物资的限制,同时欲望的满足不应耗尽物资供应,物欲两者互相扶持,双双增长。”其实不然,他讨论的是物与其活动即欲的关系,其中,“物”是主语,“欲”是谓语。他探讨的是物之欲,而非欲之物。“欲必不穷于物”的意思是欲不能够超出物的能力范围、不能让物困穷。“物必不屈于欲”的意思是物不能屈从于自己的欲。欲是物之欲,属于生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最终决定于物本身。物欲或人欲要适可而止。物或人天生有欲。这些欲求虽然很重要,但是一定不能超出人自身的限度。用现代人的话说,人要做自己的欲求的主宰,而不能颠倒。
事实上,在先秦时期,不仅荀子以物性解释人性,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牛山,作为自然物,属于一种“生物”。这种“生物”的最初形态便是性。牛山之性,在孟子看来,未尝不美。它之所以变成荒芜的样子,原因在于后天的砍伐。生物有自己的本性。这些本性便是其天生的自然禀赋。《庄子》也有曰:“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席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数人将此文本中的“物”理解为无生命的物体,如王博先生把物理解为事物,从而无法解释“物之所同是”的内涵。物乃是能够认知之生物,属于行为主体,而非行为对象。
荀子曰:“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人性能知。这种知的能力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荀子曰:“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血气之类的生物都有知的能力,这是其自然禀赋,是性。当荀子从性的角度来思考人时,他仅仅将人视为一种生物。荀子曰:“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责也。”从性知能力来看,荀子对人与禽兽不加区别,认为人和禽兽天生具备一样禀赋或能力,这种禀赋便是性。因此,从初生之性的角度来看,人与禽兽等物没有本质区别,人之性即物之性。这便是荀子性概念的核心内涵:性仅仅指称物性,即生物的自然禀赋,它不分人禽。
这种物性,既可以称之为无规定性的自然禀赋,也可以视为物的规定性,但绝不是人的规定性。因此,对于人来说,此性是无规定性的自然禀赋,是生物的初生形态。
(摘编自沈顺福 乔建宇《人性即物性:荀子性论新说》,《中国哲学》2023年第3期)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朴,《说文解字》曰:“木皮也。”这可谓是对荀子“自然的禀赋”的形象化解说。
B.李晨阳认为先王制定礼是因为厌恶祸乱,目的是调养人的欲望,满足人的要求。
C.孟子认为牛山有自己的本性,这本性便是其天生的自然禀赋,此观点与荀子相同。
D.有血气的生物都有“知”的自然禀赋,荀子认为生物的无规定性的自然禀赋不分人禽。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在于气,调理血气可达到养生的目的;要想名声与古圣贤齐名,还得修养品性。
B.世间万物因天地之和而生,顺乎自然而长,其生生不息的本原是性,性是生之初。
C.啮缺问王倪说“你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吗”,这里的“万物”并非生命之物。
D.荀子认为人和动物都有知,动物有知无义,而人兼有气形知义,世上最可贵。
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玉篇》曰:“凡生天地之间皆谓物也。”
B.《性恶》曰:“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C.荀子曰:“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D.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9.结合文本,试以庄子的“气聚说”来简析涓蜀梁身亡的原因。
10.根据文本,简要分析荀子“物与欲”的关系。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鲍鹏山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及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的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有删改)
1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幻化无方”“意出尘外”“落崖惊风”是作者告诉我们读一篇美文的感受。
B.文章引用“庄子钓于濮水”的故事,是为了表现庄子拒绝楚使的聘请,不愿意做官,追求自由。
C.文章引用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直钩钓鱼,其意在钓文王的故事,目的在于表现作者对他的不屑一顾。
D.文章从作者阅读庄子的感受开始,到对庄子才智的评价结束,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空间。
1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多采用整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强烈地表达了庄子的卓绝才华和永恒魅力。
B.文章引用胡文英评价庄子的话,强调庄子哲学内外两面的特点,体现了庄子的“哲学困境”。
C.“曳尾于涂中”采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庄子宁处恶劣环境,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特点。
D.作者写庄子,发思古之幽情,表达对庄子的推崇。语言风格委婉含蓄,深沉典雅,朴素无华。
13.“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有何妙处?请赏析。
14.面对无路可走的人生困境,古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屈原投江,陶渊明归隐,项羽放手一搏……人生道路不总是一帆风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可能面临许多困境,文本中庄子的选择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5.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陪护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D.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空大宽阔的样子
16.下面句子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克己复礼为仁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
17.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石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跟庄子是好朋友。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
C.“石”,计算容积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实五石”意为能容下五石的东西。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中“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客得之,以说吴王。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材料二: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节选自《五石之瓠》)
1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B.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C.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D.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意思是友善、交好,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字含义相同。
B.“搏髀”指拍打大腿,与《谏逐客书》“弹筝搏髀”的“搏髀”含义相同。
C.“让”指责备,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的“让”含义不同。
D.“以为”意思是认为,与《五石之瓠》 “剖之以为瓢”的“以为”含义相同。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向冯唐询问李齐的情况,冯唐认为李齐不如廉颇、李牧,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那样的大将,也不会任用。文帝大怒。
B.冯唐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朝廷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归来再奏报朝廷,朝廷不干预。
C.魏尚厚待军吏,威慑匈奴,因没有上报战况而被削去爵位。冯唐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
D.汉景帝即位,任命冯唐为楚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召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但冯唐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23.冯唐认为能够充分任用贤才的君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说明。
五、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好寓言,好大言,而他的朋友惠子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对庄子的荒诞不经很厌烦。他正告庄子:子言无用。惠子是一个老实人,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惠子说:有棵大树,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长在道路旁,木匠也不看。你大言炎炎,大而无用,也没有人看你一眼吧。
庄子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谁规定了那在荒野上摇曳生姿的树,其生命的意义,就是作栋作梁,作门作框?即便是为人所用,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庄子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岂不也是为人所用?只是此等用途,何等“凌空蹈虚”!人生若只是一味填踏为实,不懂得腾空成虚,不仅容易自暴自弃,也往往容易暴殄天物,荼毒生灵。
我们不仅要懂得“有”之用,还要懂得“无”之用,这样才能全面理解“用”,否则即便是大智慧者恐怕也会如犀牛望月。天地广大,人行走之时,所用的只是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罢了。( )
脚踩着的地方是“实用”,脚没踩到的地方为“虚用”。只知实用,不知虚用,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人之蒙昧,莫过于此。
2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
B.他很实在地把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C.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得出庄子大言无用。
D.他很实在地以经验为依据来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
2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又何必一定是作栋作梁这般‘实用’”中“实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一下就令人想起李白的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云是天上的“招牌”,人们通过云的形状和变化可以判断天气的阴晴变化。
C.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景色雄奇壮美。
D.有些人只顾自己,该做的不做,该管的不管,如此作为,也算“无为而治”了。
2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而,倘若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B.然而,即使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C.而且,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你还能款款而行吗?
D.但是,如果只留下双足踩踏的那一小块,把其他的全都挖掉,一直挖到黄泉,你还能款款而行吗?大地还有承载之用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庄子对于现象界有深刻尖锐的洞察力。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把一切都看得太透彻了。如茫茫人海,各人也 像乌龟似的爬来爬去,忙忙碌碌像耗子似的东奔西窜,然而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为得着什么。一旦省悟时,便会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如此的 ……看开了,一切都不过如此罢了,于是你就会不屑于任何事物,任何行动。然而这样的社群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如果每个人都像庄子笑声下的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进入到“答焉似丧其耦”的境况,那么个人和社会岂不近于静止?因而,庄子哲学如何处理及适应这情况,便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了。尤其是今日的世界——已被纳入了一个庞大的动力系统中,缓步或停足都有被抛弃的危险。然而,我们必须了解庄子绝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道行者,也非逃离现实生命的乌托邦理想人。他的见解是基于人类无止境的餍欲与物化的倾向所引发出来的;同时,( )没有这种感受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庄子。因而庄子哲学对于读者来说,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无法得到大众一致公认的,同样的一句话,有人会视如智慧之言,有人会以为是 。事实上,庄子的哲学不是写给群众看的,庄子的说话也不是说给群众听的,他的声音有如来自高山空谷。
27.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
B.鉴于个人的独存性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人类的处境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
C.遂于洞察个人的独存性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鉴于人类的处境已消失与被吞噬。
D.鉴于人类的处境已消失与被吞噬,遂于洞察个人的独存性中安排自我的适性生活。
29.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选择下列两组词语中的一组造句。
第一组:依乎天理 游刃必有余地
第二组:因其固然 进乎技以达道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 ①钱穆把“天”理解为“天道”“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生合一; 季羡林则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天人合一”指人与大自然合一。②钱穆出发点是个人 的德性修养,强调人生顺从于天道;季羡林出发点是人类生存,强调人类同自然交朋友。 5.①钱穆: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分别各有所归,因此天命不能体现于人生,人生不能顺 应天命,便不能得到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②季羡林: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分析的思维模式,不承认整体 概念和普遍联系,让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天命’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天命’”错,二者是“天命”表露在“人生”上、“人生”顺应“天命”的关系。
B.“不需要用天命来作讨论人生的前提”错,是“不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来作讨论人生的前提”。
C.“这种观念不仅中国古人少有,全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也少有”曲解文意,原文中“除中国古人外”的意思是中国古人具有而全世界其他人类少有。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一个人的人品德性的高低决定了他离天命的远近”因果倒置,原文是“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离于天命远近为分别”。
B.“‘天人合一’……必将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错,原文预测“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不是“天人合一”观;且材料中有“恐必将”“可有”等模态词,比较委婉,留有余地。
D.“取代”错,原文“办法就是回归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是“济……穷”而不是“取代”,且“只有”错,原文是必要条件而未必是唯一条件。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均采用引证法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错。材料二所引诗句不是论证人与自然关系,是证明“中国固有的思想中,对鸟兽表示同情的表现,在在皆有”,且不是引证而是例证。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材料一“中国人是把‘天’与‘人’和合起来看。中国人认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离开‘人生’,也就无从来讲‘天命’。离开‘天命’,也就无从来讲‘人生’”“‘天命’‘人生’和合为一,这一观念,中国古人早有认识。我以为‘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贡献的一种主张”,可见“钱穆把“天”理解为“天道”“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生合一;由材料二“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可见季羡林则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天人合一”指人与大自然合一。
②由材料一“孔子为儒家所奉称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颜渊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离于天命远近为分别”“因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古以来即能注意到不违背天,不违背自然,且又能与天命自然融合一体”可知,钱穆出发点是个人的德性修养,强调人生顺从于天道;由材料二“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人不能把其他动物都视为敌人,要征服它们”“人们首先要按照中国人、东方人的哲学思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彻底改恶向善,彻底改弦更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可见季羡林出发点是人类生存,强调人类同自然交朋友。
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的思想观点的能力。
①钱穆:由材料一“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命,显然是把‘天命’与‘人生’分作两个层次、两个场面来讲,‘天命’与‘人生’分别各有所归,此一观念影响所及,则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两截分开,便各失却其本义。决不如古代中国人之‘天人合一论’,能得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可知,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分别各有所归,因此天命不能体现于人生,人生不能顺应天命,便不能得到宇宙人生会通合一之真相。
②季羡林:由材料二“东方文化基础的综合的思维模式,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人与其他动物都包括在这个整体之中,人不能把其他动物都视为敌人,要征服它们”“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办法就是回归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模式济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之穷”可知,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分析的思维模式,不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让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6.B 7.C 8.B 9.①“生物”的生命力主要指气,气之聚则生,散则亡;“气聚”包括作为生命力的气的出现(神)和作为材质的气的聚集(形)。②涓蜀梁行走于明月之夜,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以为是伏鬼,仰望头发以为是立魅,吓得转身逃跑到家。他因失气(断气、气散)而失去了生命力以致身亡,即亡于气散。 10.①在“物”与“欲”的关系中,“物”是主语,“欲”是谓语。②欲不能够超出物的能力范围、不能让物困穷,而物不能屈从于自己的欲。③人欲即是物欲,欲是物之欲,属于生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最终决定于物本身。④物天生有欲,但物欲要适可而止,一定不能超出人自身的限度。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B.“李晨阳认为先王制定礼是因为厌恶祸乱……满足人的要求”错,张冠李戴。这是荀子的看法,不是李晨阳的看法。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C.“这里的‘万物’并非生命之物”错,曲解文意。原文说“多数人将此文本中的‘物’理解为无生命的物体,如王博先生把物理解为事物,从而无法解释‘物之所同是’的内涵。物乃是能够认知之生物”。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观点是“万物生存的本原便是性,或者说,性是万物生存的初基,性是生之初”。
A.是对“物”的解释。
B.大意是,性是万物的“自然的禀赋”,是生物的天生状态。这与第二段的观点一致。
C.大意是,人之性是不好的,甚至可以说是邪恶的,这是荀子“性本恶”的观点。
D.孟子这里的“性”已经不是荀子的“自然禀赋”了,孟子认为“性”有规定性,不同的生物各有自己的种类属性(多元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恻隐”“羞恶”等属性。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区域在第一段。
①结合“这种生命力,在古人那里,主要指气”“‘气聚’包括两层内涵:作为生命力的气的出现和作为材质的气的聚集。前者指神,后者指形”“失气即断气,断气便没有了生命力。气是人生的生命力”可知,“生物”的生命力主要指气,气之聚则生,散则亡;“气聚”包括作为生命力的气的出现(神)和作为材质的气的聚集(形)。
②“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涓蜀梁行走于明月之夜,低头看见自己的影子以为是伏鬼,仰望头发以为是立魅,吓得转身逃跑到家。他因失气(断气、气散)而失去了生命力以致身亡,即亡于气散。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答案区域在第三段。
①结合“他讨论的是物与其活动即欲的关系,其中,‘物’是主语,‘欲’是谓语。他探讨的是物之欲,而非欲之物”可知,在“物”与“欲”的关系中,“物”是主语,“欲”是谓语。
②结合“‘欲必不穷于物’的意思是欲不能够超出物的能力范围、不能让物困穷。‘物必不屈于欲’的意思是物不能屈从于自己的欲”可知,欲不能够超出物的能力范围、不能让物困穷,而物不能屈从于自己的欲。
③结合“欲是物之欲,属于生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最终决定于物本身”可知,人欲即是物欲,欲是物之欲,属于生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最终决定于物本身。
④结合“物或人天生有欲。这些欲求虽然很重要,但是一定不能超出人自身的限度”可知, 物天生有欲,但物欲要适可而止,一定不能超出人自身的限度。
11.B 12.D 1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不屈从于权势的庄子比作一株孤独的树,赞美了庄子在物欲横流、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对富贵权势的鄙视,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守护。 14.①不屈从权势,不受外在环境所限,遵从自己的本心,洁身自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②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守护心灵家园,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③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境,不为外境所惑,淡定自然,心中充满阳光,守护好自己的心。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是作者告诉我们读一篇美文的感受”错,作者是赞叹庄子的境界之高;
C.“目的在于表现作者对他的不屑一顾”错,作者没有表现对姜太公的不屑一顾,只是说姜太公和庄子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D.“对庄子才智的评价”错,作者并没有对庄子的“才智”进行评价,只是赞赏了庄子的精神境界。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D. “朴素无华”错,本文的语言很典雅唯美。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句子的能力。
此句运用比喻,把庄子比作一棵树,“树”的意象代表高挺、正直,而“孤独”是因为庄子的选择与众不同,他拒绝了楚王的邀请,“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作者赞美了庄子“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在物欲横流、人格扭曲、道德沦丧的社会中对富贵权势的鄙视,对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的守护。而最后一句中的“不可企及的妩媚”更是将庄子的这种品格推向了更高的境界,是凡人无法企及的。
1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的意蕴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文中写了庄子对待权势的态度,“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且他自己“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但庄子的选择却是“持竿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了无聊的打扰”,这就启示我们,不屈从权势,不受外在环境所限,不受权势所累,遵从自己的本心,洁身自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这样评价庄子,“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并赞颂他“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并且认为“庄子似因无情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收到伤害的心灵”。这就启示我们,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守护心灵家园,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会遇到挫折、打击,我们不能一蹶不振,而应该学习庄子内心淡定乐观,充满阳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诱惑,但是不要被外界环境所迷惑,要坚守自己的本心,守护好心灵的月亮。
15.B 16.C 17.B 18.(1)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
(2)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B.“掊”:砸破。句意: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足下始”。句意: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事敏而于言慎”。句意: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语。
C.判断句,“为”表判断,是。句意: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非所以内于孺子父母交”。句意: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文化常识,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错误。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之”,代词,代药方;“以”,目的连词,来;“说”,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
(2)“善”,善于;第一个“为”,动词,调制;“龟”,通“皲”,皮肤受冻开裂;“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宋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人者”;“以……为”,把……作为。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不够坚固,无法拿起来。把它剖开做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19.B 20.D 21.C 22.(1)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处理吗?
(2)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23.①屈尊纡贵的态度;②信任将领,不干预军中事务;③法令不必过于严苛。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句意完整,“魏尚为云中守”作“闻”的宾语,“云中守”后停顿;“其军市租”为偏正短语,作下一句的主语,之间不断开。排除AD。
“远避”作“匈奴”的谓语,“不近”作谓语,承前共用主语“匈奴”,“近”的宾语为“云中之塞”,“不”前要断开,排除C。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的能力。
A.正确。“善”:友善、交好。句意: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善”:友善、交好。句意:一向同留侯张良交好。
B.正确。“搏髀”:指拍打大腿。句意:拍着大腿说。/“搏髀”:指拍打大腿。句意:弹奏筝,拍击大腿打拍子。
C.正确。“让”:指责备。句意:召见冯唐责备他说。/“让”:谦让。句意:遇事懂得谦让,就是礼貌的开端。
D.“含义相同”错误。“以为”:认为。句意: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以为”:把……做成。句意:把它剖开来做成瓢。可见,两句的“以为”含义不同。
故选D。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没有上报战况而被削去爵位”错误。文中说“且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可知,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奈何”,为什么;“众”,名词作状语,当众;“独……乎”,难道就不能……吗;“间处”,私下、隐秘处。
(2)“能不龟手一也”,判断句;“或”,有的人;“或以(之)封”,省略句;“则所用之异也”,判断句。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从“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可知,要有屈尊纡贵的态度;
从“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当是之时,赵几霸”可知,要信任将领,不干预军中事务;
从“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可知,要法令不必过于严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冯唐,他的祖父是战国时赵国人。他的父亲把家迁移到代地。汉朝建立后迁到安陵。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汉文帝说:“我在代郡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和我谈到赵将李齐的才能,讲述了他在钜鹿城下作战的情形。现在我每次吃饭时,心里总会想起钜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知道这个人吗?”冯唐回答说:“他还比不上廉颇、李牧的指挥才能。”汉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担任过统率士兵的职务,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亲从前做过代相,和赵将李齐也过从甚密,所以能知道他们的为人。”汉文帝听过廉颇、李牧的为人,很高兴,拍着大腿说:“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在这时,匈奴人新近大举侵犯朝那,杀死北地都尉孙卬。汉文帝正为此忧虑,就终于又一次询问冯唐:“您怎么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时,跪下来推着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因功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归来再奏报朝廷。这不是虚夸之言呀。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在这时,赵国几乎成为霸主。后来恰逢赵王迁即位。他一即位,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散奔逃,被秦人俘虏消灭。如今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郡守,他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稿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关要塞。
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从村野来参军,哪里知道“尺籍”、“伍符”这些法令律例呢?他们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战,杀敌捕俘,到幕府报功,只要有一句话不合实际情况,法官就用法律制裁他们。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而法官必定依法追究。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法官,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
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63),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
材料二:
宋国有一个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取悦吴王。越国发兵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24.D 25.D 26.D
【解析】24.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句式杂糅,“以……为……”和“把……作为……”杂糅,保留其一即可;二是“得出”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将“得出庄子大言无用”改为“证明庄子的大言无用”或“得出庄子大言无用的结论”。综合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
故选D。
25.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用法的掌握能力。
题干中“实用”的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A项,引号标示直接引用。
B项,引号标示特殊含义,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C项,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D项,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故选D。
26.本题考查补写能力。
联系上文,可知括号里讲的是与“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相关的内容,而根据“只知实用,不知虚用……莫过于此”,可知不能只留下“双足踩踏着的那一小块”,故括号里的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根据下文“不仅让自己寸步难行,还让天地之大变为管窥锥指”,可知先说“你”再说“大地”与下文衔接更紧密。据此分析,D项补写最恰当。
故选D。
27.浑浑噩噩 莫名其妙 无稽之谈 28.B 29.示例一: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庄子笔下的庖丁“依乎天理”,追求“游刃必有余地”的目标,那么我们的企业和社会怎能违背规律而盲目创新?
示例二:如果清醒的你能像庄子眼中的庖丁“因其固然”,成就“进乎技以达道”的境界,那么自由的灵魂岂会囿于炫技的牢笼?
【解析】2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说的是人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为得着什么,用“浑浑噩噩”。“浑浑噩噩”,多用来形容人糊涂,愚昧无知。
第二空,语境指人省悟时,便会觉得自己所作所为是如此的奇怪且说不出道理,用“莫名其妙”。“莫名其妙”,指说不出其中的奥妙,表示发生的事情很奇怪,解释不出道理来。
第三空,语境指对语言的看法,且与“智慧之言”相对,用“无稽之谈”。“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
2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个人……”“人类……”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排除AD;
“遂于”,“于是在”的意思,一般位于后句,排除C。
故选B。
2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
首先分析例句,例句为因果关系的复句,采用“如果……,……,那么……”的表述方式;例句中,“隐机而坐”“答焉似丧其耦”是假设的条件,那么“依乎天理”“游刃必有余地”与“因其固然”“进乎技以达道”这两组词也应做为假设的条件,然后根据条件,分析相应的结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