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目标
通过预习使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从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使学生明白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及其格局;
从生产工具的制造、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社会组织的变化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从万邦时代到王权世袭,使学生了解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明白考古的意义,构建历史研究需将出土文物及文献史料相结合即二重证据法的意识;
通过考古史料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内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及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布局;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如:商周王位的继承方式、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及井田制;
早期国家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早期国家的各项政治制度及特征;
教学难点: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情分析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早期人类的代表,同时对于一些文化遗存也有涉及,但对于文化遗存的分布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知之甚少,对于从原始社会进入国家社会这一部分更是一片空白;对于早期国家的几个制度,初中课本中只涉及到了分封制,其他制度学生不甚了解。此外,初中课本更侧重于知识性的讲述,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理解也只是死记硬背,对于知识背后的逻辑没有深究,而且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对于高中历史的学生方式还不太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课本内容背后的潜在逻辑,帮助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并梳理基本的史学思维及唯物史观。
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资源:历史图片、历史史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抛出问题: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大致有多少年(学生回答)但是长期以来,国际社会上却不承认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因为在他们的语境中,文明是有标准的(PPT展示文明的标志),而且必须经过考古实证,因此大家只承认殷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代表了中国最早的文明,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500年。但是,良渚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却改变了学术界的看法,(PPT展示良渚文明遗址),考古学家发现良渚古城占地630多公顷,其外围的水利工程,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出土的诸多精美玉器,是中国文化史前高峰的遗产,也见证了阶层的分化,埋藏底下储量可观的碳化稻米印证了良渚文明兴旺的稻作农业,与手工业遗存共同成为社会分工复杂化的写照。这一文化遗址的发掘也符合了文明的要素中的大多数(PPT展示文明的要素)。于是在2019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同时也证明了良渚文化已经具备早期国家形态,真正进入了国家社会而不是还停留在原始社会。
那么在良渚文化之前,中华文明的起源又是如何,他们有何特点,又是怎样发展成国家形态的。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明的起源:从石器时代到部落联盟
既然要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我们就要从史前的这几处遗址入手。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这两张地图,思考史前文化遗址的分布特点(PPT展示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图)然后我请同学起来回答(学生回答)知道了这些分布特点后,请同学们阅读这段材料,并结合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谈一谈你觉得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何特点(PPT展示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源远流长,多源性-分布广泛,统一性-以中原为核心,具有相对稳定性--多元一体的格局)。
那这些从全国各地起源的文明又是如何一步步的发展成早期国家的呢?我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生产工具的制造,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组织的变化(PPT展示时间线图 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上注意强调定居生活)在社会组织的变化上,我们知道早期文明是从原始人群迈到母系氏族社会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氏族(PPT展示氏族的概念及社会分工),那为什么是先进入母系氏族呢?(教师解释)因为人类原始农业主要是由女性承担,比如采集,而男子主要承担的是渔猎,渔猎是不稳定的生计,不如采集稳定,所以女性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这也导致了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贫富分化还不明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耒耜等工具的产生,男子显现出了比女子更多的优势,男子的体力更好,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不用把精力用来哺育子女,有更多的时间去征服自然和其他氏族,能创造或者是抢来更多的财富,当你自己抢来了更多的财富时,可能就不会很想拿出来共同分享了,就会产生留给自己子孙的念头,但是母系氏族社会下孩子是属于母亲的,所以就要把孩子的所有权抢过来,就这样一步一步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所以我们说父系氏族社会下社会贫富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明显,氏族联系也逐渐趋于紧密。从母到父的氏族变化,非常完美的印证了唯物史观当中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念。
接下来同学们认真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并与课本第3页姜寨遗址的墓葬情况进行对比,同时思考柳湾墓地与姜寨遗址墓地相比,在墓葬上有什么差异,同时又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的哪些信息?(PPT展示两种墓葬)在墓葬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不一,有些墓葬很多,有些墓葬仅有一两件,差距过大。从随葬品我们可以知道,能带进坟墓就是你自己私有的东西对吧,说明当时有人拥有的东西多,有人拥有的东西少,私有制已经产生了,贫富分化也开始出现,由此带来的阶级分化使得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可以用战争来争夺财富和权力,这也驱使氏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由此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二、国家产生:从万邦时代到王权世袭
说起部落联盟,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学生回答)大家提到的三皇五帝都是,五帝后期的尧舜就是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的即位方式是禅让制,即传贤不传子,他们所居的时代大体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时代,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万邦林立,也被称作万邦时代。比如陶寺遗址、龙山文化等就是当时规模较大的遗存,有着高大的宫殿建筑、祭坛神庙,还有精美的玉器,这些都彰显着当时阶级的分化更加明显,中国社会由部落迈向国家。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中国由此进入奴隶制国家。夏朝已经基本设立了某些职官,已经具备国家机器,但是夏王朝依然属于聚族而居,对于其他地方的控制十分有限。公元前1600年,商汤讨桀,桀被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
大家可能发现了,在我们讲述这一小段历史的时候,并没有用到当时的人书写的史料,或者是直接资料,用的大多数后人的追述。这其实并不能从科学的角度来实证从部落到国家的演变过程,而考古资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相较于夏之后拥有甲骨文的商朝来说,夏朝及之前我们都只能将其算作传说时代, 直到商代,我国才进入信史时代。在传说时代,我们一般依据考古,信史时代,我们则采用史书记载和考古出土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历史,这一方法我们称为二重证据法,是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先生提出来的,也是我们学习历史所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
·三、国家发展:从内外服制到封疆裂土
相较于夏朝来说,商朝的国家机构更加完善,但也有奴隶制国家的神秘色彩,不知道大家假期的时候有没有看过封神第一部这部电影?影片当中,殷寿他也有登上王位,成为天下共主的念头,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呢?我们来看这则材料(PPT:《史记·殷本纪》)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王位继承方式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所以说他有这个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掌管天下所有领土,但是为什么冀州苏氏还在反叛?北海叛乱导致闻太师远征十年呢?这是因为当时对于地方的管理制度是内外服制,内服是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幾地区,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地区,王具有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利,但他对于附属国的控制十分有限,附属国大多是原本存在的部落组织,首领只是臣服商王,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大多处于独立或半独立的状态,商王只能通过军事征服或者订立盟约的形式来控制他们,因此,我们说内外服制其实是一个松散的方国联盟,。那为什么当时要实行的是松散的内外服制呢?是因为当时仍然处于早期国家,社会生产水平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尚未完全打破,商王没有能力进行直接控制。当武力不能直接控制时,王就会将目光转向神和法制。
商朝的法制已经十分成熟(PPT展示材料)同时,在夏朝奉天伐罪的基础上,商朝进一步的尊重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比如盘庚迁殷时就拿出了天命和先王两面大旗来告诫臣子,商朝的天命观非常迷信鬼神,神权色彩严重。在进行国家大事时,要先通过占卜,通过卜辞判断吉凶,同时,无殉不祭,有人殉制度,王权与神权相结合,通过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同时,当时的商朝已经开始根据文化上而非种族上的优势来区分中国人和蛮人。
尽管商王朝各方面教于前代来说都有所完善,但仍然未能摆脱被取代的命运,公元前1046年,商纣王自焚,也未能挽救商朝灭亡的命运。周朝建立之后,在思考商人灭亡的原因时,产生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观念,(PPT显示材料)统治者把重心从神事转到人事,对后世儒家民本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周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发端时期,所以孔子才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在这样的天道观下,周朝是怎样建立起他的统治的呢?他又采取了哪些制度(学生回答)。分封制是周初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举动,就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封邦建国,以拱卫王室,左边这幅图是当时周天子分封诸侯的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分封对象是哪些呢?(同学回答,老师总结,殷商旧族...),周王是最高的统治者,天下共主,他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这些诸侯,即授民授疆土,让这些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和一些相对的独立自治的权力,诸侯在享有权力的同时也要履行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负责镇守疆土、随从周天子作战、向周天子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有一个说法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当时分封的比较大的诸侯国有齐、鲁、燕、晋、卫、宋。天子分封诸侯,在这之下又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并且从封地的位置及分封的对象来看,分封制是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同姓多处于战略要地或富庶之地。
分封制度的落实也使得周王朝巩固了刚打下来的江山,那在第一代诸侯老去之后,又由谁来接替他的位置使分封制继续落实下去呢?(同学回答,老师引导)儿子-大的儿子-正妻的儿子--嫡长子,规定这一继承方式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讲到的第二个制度:宗法制,在课本第7页历史纵横有关于宗法制的解释,PPT上也有相关的补充,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来了解。宗法制就是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问题,是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当天子年老时,他的嫡长子就继承王位,成为新一代天子,其他的儿子就分封到各地成为诸侯,他们所占的封地就可以叫做国,诸侯一旦去世,他的嫡长子就会成为下一代诸侯,其他的儿子在诸侯国内可以获得一块封地,这块封地就叫做家,家的主人就是大夫,大夫死后,在由嫡长子继承,其余儿子就成为士,士就是最低一级的贵族,他们没有封地但是不在降级,士的儿子依旧是士,这样,天子、诸侯、大夫、士就组成了我国早期的贵族阶级,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天子要平天下,诸侯要治国、大夫齐家,士要做到修身。士下面是没有身份的平民,被称为庶族阶级,在往下就是无财产无身份的奴隶了。所以我们将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起来,他们互为表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的等级结构,大宗与小宗相对应,妥善的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为其确立了一个继承执行标准,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为了更好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公废除了商朝的人祭制度,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重构了礼乐秩序,礼乐制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礼仪,由于是针对统治阶级,所以也有“礼不下庶人”的说法。《礼记》中说:礼者为异,礼强调的就是尊卑等级防止僭越,每个等级享有的仪式规格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列鼎制度,从出土的周代墓葬中我们能很直观的看出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是七鼎六簋,在宴会中不同等级的人能吃到的菜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周天子可以吃到9个肉,最低级的士只能吃到一个干肉。礼乐制当然还有一个侧重点是关于“乐”的,请大家看这样一则材料,乐的侧重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对,就是“和”,乐者为同,同则相亲,乐起的作用主要是调和,和同。所以礼乐制就是礼,贵贱有序,乐,上下和同,同时礼乐是不分家的,礼之所及乐必从之,当分封制将诸侯分往各地时,他们也将这些制度文化带到了各封地,最终实现天下归姬。
西周晚期国人暴动之后也迎来了王朝的暮光,什么是国人?首先国是指国都,是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国都及其近郊的居民称为国人,野指国都郊外的地区,在野的农业生产者称为野人。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群众武装暴动,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场贵族的维权运动。公元前841年诸侯共伯和被推举摄行政事,以共和纪年,形成临时政府,此后直到1911年民国成立,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年号纪年。共和行政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明确纪年,大家所熟知的周幽王在烽火戏诸侯后不久即被犬戎所杀,西周的历史到此终结。
相较于夏朝来说,商和西周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商代的甲骨文,顾名思义就是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以占卜的文字,西周的钟鼎文或者叫做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为我们研究商和西周的历史提供了直接的一手史料。
这里提到的青铜器大多数被作为礼器来铸造,其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比较著名的青铜器有商代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西周的四鸟扁足方鼎、毛公鼎等,气势磅礴,同时,商人重酒,青铜器很多酒器,周人更注重粮食。
在商和西周的历史上,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生产工具仍是以传统的木、石、骨、蚌为主,青铜的农具极少,但也呈现出金石并用的局面。商和西周的土地制度是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土地的经营方式是井田制,即把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形状像井字,所以成为井田,以一“井”为一个耕作单位,长、宽各百步面积约为百亩。领主占有最中间的一块田,称为“公田”,面积约占一井的九分之一。农奴占有的叫“私田”,围绕在公田四周。农奴们要为公田提供无偿劳动和服公田的赋税、徭役,要将私田的收获的一部分以贡赋形式献给领主。
商业上,商朝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西周实行“工商食官”政策,百工和商贾由官府统一管理,按照官府的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
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井田制就是当时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就是与之适应的上层建筑,因此我们将西周的社会治理用这样一个框架图来表示,方便同学们厘清结构。
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下这节课的内容(看课堂具体时间)
首先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其次是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并厘清他们的关系,(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出现一定的剩余,一些氏族部落首领和少数家长利用担任公职的方便条件,把一些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贫富分化出现。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逐步产生了阶级。随着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加剧,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出现,国家开始形成)第三是从多元角度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
板书内容
可以随手写关键词
九、教学反思
内容过多且多数时间为教师讲述,学生参与感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