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表格式)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8 22: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型:新课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原因;孔子、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的背景、意义。
关键能力: 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归纳史实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核心价值: 华夏认同观念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及百家争鸣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论断导入新课,作为本课的明线。 【新课教学】 一、春秋战国经济大变动 师:展示西周木质农具与战国铁制农具的图片,并提问:据图片分析西周到战国农业工具有何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生:农业工具更加结实、便利。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力进步。 师:展示都江堰及其工程示意图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讲授春秋战国农业进步的原因及其与工商业发展的关系。 师:展示材料 春秋年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蓬蒿藜藋(lí diào)”之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之野,以及诸侯国境之间的旷土隙田,逐渐得到垦辟,而公田却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丛生茂草,弄得“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一幅“野有庾积,公田不治”的景象。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中出现“公田不治”的原因,进而得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原理。推理如下: 铁器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提升,诸侯、民众大量开垦私田,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生产关系发生变动。 备注:
二、春秋战国政治大变革 (一)列国纷争 展示春秋、战国列国形势图及两则材料: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教 学 过 程 ——《史记·六国年表第三》 请学生据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并思考如何才能在列国纷争中获胜。 生:春秋时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战国时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政治形势由分裂走向统一。 生:获胜靠战功、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师:如何才能提升综合国力? 生:改革。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战国时期的改革范例——商鞅变法。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11页第3自然段给商鞅变法分内容进行类。 商鞅变法内容可分为3类:即经济、军政、治安。 教师引导逐条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 军政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县制,君主任免。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 治安管理上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加强了户籍管理,有利于增加赋税。 师:由于经济上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使新兴地主阶级、士阶层崛起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政治改革不断,推动社会转型,由贵族政治转型官僚政治,体现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中制度、法律的决定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基础的变动还影响了文化的大繁荣。 三、春秋战国文化大繁荣 (一)孔子与老子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子影响力最大,请同学们跟据教材第11页至第12页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那么实现“仁的方法是什么呢?展示材料: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除了克己复礼、推己及人以外,中国古代实现“仁”的方法还有“中庸”,即不偏不倚。 2.老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主张是积极入世的,而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主张则是消极避世的,与儒家差别很大。我们通过下面的材料来分析下老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1: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 生: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 材料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丑)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生:这则材料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世间万物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生:这幅漫画体现了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师:除了孔子、老子所代表的儒家和道家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商鞅所在的法家、及墨家、阴阳家等多家学说,各家思想相互攻讦,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下材料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1)经济: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发展,为百家争鸣奠定物质基础。 材料1: 伴随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出现相应的变化。……这时,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代表或者接近他们的知识分子便把这些要求和愿望系统化,以思想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知识分子通称为“士”。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中国哲学史新编》 (2)政治: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壮大,“士”阶层活跃。 材料2:在诸侯割据纷争的时期,统治者还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为了扩大实力,“诸侯并争,厚招游学”,招揽大批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礼贤下士成为社会风尚。当时的士,可以各持一说,在诸侯间奔走游说,“合则留,不合则去”,有相对的自由,生活也有了保障,这为从事学术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先秦诸子精神》 (3)文化:①学术环境相对自由;礼贤下士成为风尚。 材料3:西周之时,学校都是官府的。《周礼》明确规定,“古者学在官府”。随着周王室的衰微,一些“王官”便散入各诸侯国,有的则流落民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先秦诸子精神》 ②“学在官府”被打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文化的大繁荣也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列国纷争、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百家争鸣表现在各家思想相互交锋,请阅读教材第12页最后一个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2.代表人物及主张 3.百家争鸣的意义 展示材料: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师:据材料及教材最后一个自然段归纳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总结升华】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以其繁荣盛态得到周边民族的认同,各族同源公祖观念得到发展,此为华夏认同。华夏认同利于华夏族吸收周边民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更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影响至今。 备注:
课后作业 练习册及相关高考真题
教学反思 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契合主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对学生的自学、预习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提前落实预习任务并进行抽查,如能辅以学案教学效果会更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