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导学课件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导学课件 江苏专版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苏教版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8 16:33:36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节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第1课时 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 标 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0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
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
二、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
1.脱水缩合过程图解
2.肽的名称确定:一条多肽链由几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就称为几肽。
3. 中各元素的来源: 来自 和 , 来自 。
三、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______能够在______环境下,与______形成________复杂化
合物,也就是蛋白质与________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步骤
肽键
碱性

紫色的
双缩脲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分析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特点
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具有中心碳原子,至少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该碳原子上。
(1)注意理解“至少”的含义,比如当 中含有氨基或羧基时,这个氨基酸分子就不是
只有一个氨基或羧基了。
(2)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 ,细胞内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在结构上的区别就是 的不同。
典例1 [2023·江苏泰州高一校考期末]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
D
A.&1& B.&2& C.&3& D.&4&
[解析] A、B、C项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B、C不符合题意;D项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但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D项符合题意。
对点演练1 [2022·江苏盐城阜宁期中]以下是四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D
A.构成上述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 、 、
B.上述四种氨基酸的 依次是 、 、 、
C. 中可以有氨基或羧基
D.只要含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就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解析] 构成四种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 、 、 ,A项正确;题干中四种氨基酸的 依次是 、 、 、 ,B项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其结构通式为&5& , 中可以有氨基或羧基,C项正确、D项错误。
要点二 蛋白质的合成
1.多肽的形成过程
(1)一条肽链上氨基数或羧基数的确定: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
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其余的氨基(或羧基)在 上。
(2)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肽链数目 1条
氨基酸数
肽键数目
失去水分子数
多肽链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数目 至少1个
羧基数目 至少1个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以血红蛋白为例)
典例2 [2023·江苏宿迁泗阳县期末]两种氨基酸结构式如下图,它们在形成二肽化合物
时,最可能相互缩合的基团是( )
B
A.①与③ B.②与④或①与⑤ C.②与⑥ D.③与④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④表示氨基,②⑤表示羧基,③表示 上的羧基,
⑥表示 上的氨基。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
的氨基相连接,形成肽键,因此,最可能缩合的基团是②与④或①与⑤。
对点演练2 [2023·江苏南通高一统考期末]从195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
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三家单位联合攻关,终于在1965年
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下图为牛胰岛素部分肽链放大图,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图中含有4个氨基酸残基
B.图中表示 的序号是②④⑥⑧
C.图中含有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
D.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 中的氢来自氨基
[解析] 根据图示肽链结构可知,图中含有4个氨基酸残基,A项正确;图中有4个 ,
序号是②④⑥⑧,B项正确;图中有3个肽键,含有肽键的序号是③⑤⑦,C项正确;
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 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项错误。
要点三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多样性
关键点拨
1.多肽 蛋白质
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往往没有生物活性,由一条或多条肽链通过一定化学键(如二硫键等)盘曲、折叠形成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能行使特定的功能。
2.蛋白质变性的常见问题分析
(1)变性的实质: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2)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乙醇、加热、紫外线照射等。
(3)温度对蛋白质的影响
①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不是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是破坏了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所以变性后的蛋白质仍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
②低温一般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但会引起其活性下降。
典例3 [2023·江苏苏州高一开学考试]如图
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
示分析正确的是( )
C
A.A中肯定有 元素
B.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C.①过程反应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氨基和羧基
D.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解析] 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是C、 、 、 四种元素,A项错误;链状多肽中,B
氨基酸的数目不等于C肽键的数目,肽键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B项错误;①过程反
应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氨基和羧基,C项正确;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酸残基中,D项错误。
对点演练3 [2022·江苏扬州高邮期中]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分子功能的是( )
C
A.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B.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C.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D.抵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害
[解析] 淀粉酶是蛋白质,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该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A项不符合题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B项不符合题意;性激素是脂质,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不能体现蛋白质的功能,C项符合题意;抗体是蛋白质,抗体抵御病原体对人体的侵害,体现了蛋白质的免疫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
要点四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关键点拨
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
(1)鉴定还原糖时使用的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的原因: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产生
蓝色的 沉淀,所以应将 溶液和 溶液分别保存,使用时现配。
(2)鉴定蛋白质时,加入 溶液后,如果没有产生明显的紫色反应,可能的原因:
加入的 溶液过量, 在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蓝色 絮状沉淀,会
遮蔽实验中所产生的紫色,影响观察结果。
(3)斐林试剂中的 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中的 溶液完全相同,将斐林试剂中
的 溶液用蒸馏水稀释5倍后便成为双缩脲试剂中的 溶液,可用于蛋白质的
鉴定。
典例4 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在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样液颜色作对照,增强实验
的说服力
B.如果用蛋清作为实验材料,一定要进行稀释后再使用
C.应先加 溶液,形成碱性的反应环境,再加 溶液
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反应
[解析] 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产生紫色反应,D项错误。
对点演练4 [2022·江苏南通如皋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了一种组织颜色为白
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欲检测这些野果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下列有
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可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直接观察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
B.进行脂肪的检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 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C.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可用斐林试剂直接代替双缩脲试剂
D.还原糖检测实验中剩余的斐林试剂可装入棕色瓶进行长期保存
[解析]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隔水加热,故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
试剂不能直接观察到砖红色沉淀,A项错误。制作核桃种子子叶临时切片进行脂肪检
测时,需用体积分数为 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B项正确。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
的 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的 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
糖;双缩脲试剂由质量浓度为 的 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的
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用于鉴定还原糖的 溶液和鉴定蛋白质的
溶液的浓度不同,故斐林试剂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C项错误。斐林试
剂需要现用现配,因此,还原糖检测结束后,不应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D
项错误。(共26张PPT)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微专题一 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水解过程相关的计算
一、蛋白质(链状肽)分子合成中的相关计算
链状肽可以用如下的模式图表示:
1.肽键数 失去水分子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
(1)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 肽链数。
(2)游离氨基或羧基数 肽链数 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3.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 。
(不考虑形成二硫键)
4.许多蛋白质还含有二硫键,故计算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时还应考虑形成二硫键时脱
去 的相对分子质量。一个二硫键(“ ”,见下图)是由2个“ ”脱 形
成的,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要脱去2个 。故计算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时除减去 的
相对分子质量外,还应考虑脱去 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1 [2023·江苏盐城联考期末]某条多肽链由31个基本单位构成,如图为其部分结构示
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该多肽的 有31种
B.该多肽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
C.该多肽有30个肽键
D.该多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0
例2 [2023·江苏盐城联考期末]下图为某条多肽链被加工后的产物,原多肽链的第15位、
16位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形成了两条多肽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图中箭头所指示的结构称为二硫键
B.该产物至少含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
C.两条多肽链可能盘绕成更为复杂的空间结构
D.该产物比原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
二、环状肽的相关计算
若为环状多肽,则可将公式中的肽链数视为零,再进行相关计算。
1.环状多肽主链中无氨基和羧基,环状多肽中氨基或羧基数目取决于构成环状多肽氨
基酸 中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由图示可知: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 氨基酸数。
2.若氨基酸数为 ,肽链数为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则
类型 直链多肽 环状多肽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例3 [2022·江苏南京十三中期中]下图为牛胰岛素结构图,该物质中的 是由
两个 脱去两个 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牛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
B.牛胰岛素中至少有2个游离的 和2个游离的
C.牛胰岛素水解产物含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
D.牛胰岛素形成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2
[解析] 牛胰岛素为五十一肽,其含有的肽键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 个,A项错误;由题图知,牛胰岛素含有2条肽链,每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 和一个 ,因此牛胰岛素中至少含有2个 和2个 ,B项正确;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牛胰岛素水解产物不一定同时含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C项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牛胰岛素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数 个,此过程中还形成3个二硫键,即脱去6个 ,所以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牛胰岛素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项错误。
例4 [2022·江苏徐州一中期中]二硫键“ ”是蛋白质中连接两条肽链之间的一种
化学键。如图是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的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A.该蛋白质至少有2个游离的羧基
B.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脱去了277个水分子
C.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三方面决定
D.该蛋白质至少含有280个氨基
[解析] 该蛋白质由3条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链状肽和一条环状肽,而每条链状肽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因此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A项正确;该蛋白质合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目 (个),B项错误;该蛋白质的功能由氨基酸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决定,C项错误;每条链状肽中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因此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D项错误。
【易错速明】蛋白质分子计算的2个易错点
(1)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氨基酸数 肽键数 失去水分子数。
(2)在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中,若通过图示或其他形式告知蛋白质中含有二硫键,要考虑脱去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每形成一个二硫键,脱去2个 。
三、脱水缩合过程中的各原子数量变化的相关计算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解答此类题目的突破口。在一个氨基酸中,若不考虑 ,至少含
有2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在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时,要失去
部分 、 原子,但是碳原子、氮原子的数目不会减少。其数量关系如下:
1.C原子数 氨基酸分子数 上的碳原子数。
2. 原子数 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
3. 原子数 肽键数 肽链数 上的 原子数 各氨基酸的 原子数之和-脱水数。
4. 原子数 肽键数 肽链数 上的 原子数 各氨基酸中 原子数之和。
5.由于 上的碳原子数不好确定,且氢原子数较多,因此以氮原子数或氧原子数的计
算为突破口,计算氨基酸的分子式或氨基酸个数最为简便。
6.含2个氨基的氨基酸数 原子数-肽键数 。
7.含2个羧基的氨基酸数 原子数-肽键数 。
8.氨基酸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元素数目的变化计算。
(1)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元素有:C、 、 。
(2)反应前后 的变化规律为:反应前的数量 反应后的数量 脱去水分子中的 含
量;反应前后 的变化规律为:反应前的数量 反应后的数量 脱去水分子中的 含量。
例5 [2021·福建三明一中高一期中]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求将其彻底
水解得到的半胱氨酸数、赖氨酸数和天门冬氨酸数( )
B
A.1, , B.1, ,
C.2, , D.2, ,
[解析] 该“十二肽”只含有1个 原子,也只有半胱氨酸含有 元素,所以半胱氨酸的数目为1;②组成该“十二肽”中的氨基酸只有赖氨酸含有两个氨基,其他氨基酸均含一个氨基,根据 原子数可知,分子式为 的“十二肽”中含有的赖氨酸的个数是 ;③组成该“十二肽”的氨基酸中只有天门冬氨酸中含有2个羧基,其他氨基酸均只含1个羧基,设该“十二肽”中含有天门冬氨酸的个数是 ,则其他氨基酸共有 个,根据 原子数 各氨基酸中 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则有关系式: ,解得: 个。
例6 已知某多肽链的分子式是 ,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 。该
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其中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 、天冬氨
酸 、丙氨酸 、亮氨酸 、半胱氨酸 。下
列关于该多肽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苯丙氨酸、亮氨酸和半胱氨酸
B.该多肽中 原子数和 原子数分别是30和5
C.该多肽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解析] 该多肽链的分子式是 ,含有2个 原子,所以水解产物中有2个半
胱氨酸。根据C原子守恒和 原子的数目,可知该多肽由三种氨基酸组成,半胱氨酸
含有3个C,所以另两个氨基酸共含有15个C,可知为苯丙氨酸和亮氨酸。该多肽水解
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2个半胱氨酸、1个苯丙氨酸和1个亮氨酸;该多肽形成过程中
脱去3分子水,形成二硫键脱去2个氢,所以多肽中 原子数为 , 原子数
为 ;依题意可知:该多肽链中含有2个 原子,而且组成该多肽链的
每种氨基酸中都只有1个 原子,说明该多肽链是由三种氨基酸组成的四肽,由4个氨
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多肽形成时脱去3分子水和2个氢,相对分子质量减少

四、多肽种类的计算
假若有A、B、 种氨基酸,由这3种氨基酸组成多肽的情况可分如下两种情形分析:
(1)A、B、 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无限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 (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 (种)
(2)A、B、 种氨基酸,且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的情况下,可形成肽类化合物
的种类:
形成三肽的种类: (种)
形成二肽的种类: (种)
例7 [2022·江苏常州五中月考]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若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则它们能形成多肽的种类最多是27种
B.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非必需氨基酸有8种
C.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十七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
D.狼吃了兔子,狼体内的蛋白质种类比之前多了
[解析] 假设有 、 、 三种氨基酸,在每种氨基酸的数量都足量的情况下,仅考虑
链状三肽,可形成三肽化合物的种类数为 ,但是题干中并没有说是形
成三肽,所以由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形成的多肽的种类有无数种,A项错误;组成生物
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B项错误;对于一条链状多肽来说,肽键数等于氨基酸
个数减去1,对于环状多肽来说,肽键数等于氨基酸个数,所以在一个十七肽(环状
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为17个,C项正确;狼捕食兔子后,兔子体内的蛋白
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被狼吸收并用来合成它自身的蛋白质,狼体内蛋白质种类并没有
改变,D项错误。
五、蛋白质(链状肽)分子水解中的相关计算
蛋白质(链状肽)分子水解中断开的肽键数目等于增加的水分子数目;增加的水分子中的氢分别形成氨基和羧基,而水中的氧原子形成羧基;每断开一个肽键就多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例8 [2022·江苏盐城东台模拟]绿色荧光蛋白简称 ,最初是从维多利亚多管发光水
母中分离出来的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
B. 上的氨基有16个
C.该肽链水解时,反应物水中氢的去向是形
成氨基
D.在合成该物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 250
[解析] 该蛋白质共含有17个游离的羧基,其中有15个在 中,说明该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又因游离的氨基总数是17个,所以 上的氨基有15个,A项正确,B项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中的 来自氨基和羧基,所以该肽链水解时,反应物水中氢的去向是形成氨基和羧基,C项错误;在合成该物质时要脱去水分子,脱去的水分子数是 个,所以该物质在合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D项错误。
【方法速成】有柱状图的蛋白质相关计算类试题的解题技法
(1)由 上羧基数目为15和羧基总数为17,可确定该蛋白质中含有2条肽链(羧基总
数 中的羧基数 肽链条数)。
(2)由氨基酸数目和肽链条数可确定该蛋白质中含有124个肽键 。
(3)由氨基总数和肽链条数可确定 中含有的氨基数为 。
例9 某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
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要的
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
C
A.&1& B.&2& C.&3& D.&4&
[解析] 在这9个短肽分子中,氨基总数的最小值为9;每一个短肽的肽键数 氨基酸数
,故肽键总数为 ;这些小
分子肽共9个,水解成这些小分子肽需破坏8个肽键,需要8分子水,故选C。(共27张PPT)
第三节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第2课时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标 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核酸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
(1)______________,简称DNA
(2)核糖核酸,简称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组成
脱氧核糖核酸
RNA
1.种类
(2)
分类依据:________的不同
类别:脱氧核苷酸和____________
①脱氧核苷酸
五碳糖
核糖核苷酸
种类
②核糖核苷酸
3. 和 的区别
(1)分子组成的不同
① 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而 的则是核糖。
② 特有的碱基是_ ____________,而 的则是___________。
(2)分子结构的不同
由____________连接而成,一般由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 则是由______
______连接而成,一般由____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脱氧核糖
胸腺嘧啶
尿嘧啶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4.核酸的多样性及功能
(1)多样性的原因:核苷酸______不同和__________多样。
(2)遗传信息的储存
①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__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②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_____中,如 、 病毒等。
(3)功能
①核酸是生物体中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生物大分子。
②核酸在生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量
排列顺序
排列顺序

储存
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变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核酸的结构
1.核酸的结构层次
2. 和 的差异
项目
中文名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元素组成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糖核苷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组成成 分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碱基 酸 磷酸 一般结构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分布 主要在细胞核中 主要在细胞质中
续表
关键点拨
运用“三看法”判断 和
典例1 下图为核苷酸链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B
A.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
B.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 和
C.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是
[解析] 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 , 不是一个完整的核苷酸,B项错误。
对点演练1 [2023·江苏淮安高一期末]如图为某核苷酸长链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B
A.④的名称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两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差异只体现在①的种类不同
C.该长链水解后会产生4种核苷酸
D.真核细胞中,该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解析] 核酸分为两种,一种是 ,另外一种是 ,差异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
五碳糖的种类不同, 中为脱氧核糖,而 中为核糖;二是 特有的碱基是
,而 特有的碱基是 ,B项错误。
要点二 生物种类与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种类的关系
1.生物种类与核酸、核苷酸及碱基种类的关系
生物种类 核酸种类 遗传物质 碱基种类 核苷酸种类
细胞生物 8种
病毒 4种
4种
2.生物大分子初步水解与彻底水解的产物不同
(1)水解是指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若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还可以水解则为初步水解,若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不能再水解则为彻底水解。
(2)大分子物质的初步水解产物和彻底水解产物
物质 初步水解产物 彻底水解产物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碱基、磷酸
核糖核苷酸 核糖、碱基、磷酸
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典例2 [2022·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 或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中起重要作用,在蛋白质的合成中不起作用
[解析]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或 ,A项正确;包
括病毒在内的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核酸是一切生物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项错误;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因为碱基排
列顺序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
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项错误。
对点演练2 [2023·江苏盐城高一校考期末]如图是生物体内核
苷酸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若 为核糖,则 有4种,分别是A、 、 、C
B.在 中可以检测到2种 ,5种 ,8种
C.构成人体的遗传物质的 共有8种, 有2种, 有5种
D.若 为鸟嘌呤,则 的名称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或鸟嘌呤
脱氧核苷酸
[解析] 若 为核糖,则 为核糖核苷酸, 有4种,分别是A、 、 、C,A项错误;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 是 病毒,则 有一种, 有4种, 有4种,B项错误;人体内既有 又有 ,但 为遗传物质,因此构成人体的遗传物质的 共有4种, 有1种, 有4种,C项错误; 为鸟嘌呤,但不能确定 是哪一种五碳糖,因此 的名称是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或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项正确。
对点演练3 [2021·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期末]“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
学牡丹开。”结合核酸知识分析,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苔藓与牡丹都以 作为遗传物质
B.苔藓叶肉细胞的 只分布在细胞核中
C.苔藓与牡丹细胞中的核苷酸种类相同
D.苔藓与牡丹的 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要点三 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比较
1.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和功能比较
物质 组成元素 组成单位 功能
多糖 葡萄糖 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 脂肪酸和甘油 主要储能物质
蛋白质 氨基酸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 核苷酸 遗传信息携带者
2.有机物的元素组成与种类的相互推导
关键点拨
对于物质推断题,首先要根据示意图中的元素组成推断出可能的化合物 根据
具体选项中的限制条件确定出具体化合物。解答此类物质推断题的时候要根据图解的
整体关系及提示:信息判断具体类别。如果是综合图解题,则要根据提示:信息判断
具体有机物的名称。首先,观察图形中的元素差别,确定有机物类别;其次,抓住图
中关键词,如由“折叠”联想到多肽,由“储能物质”联想到脂肪,由“结构物质”联想到
蛋白质,由“遗传物质”联想到核酸,由“能源物质”联想到糖类等。另外要记住有机化
合物必含元素及特征元素。
典例3 [2021·黑龙江鹤岗一中期末]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
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 、 、 、 分别为构成生物
大分子的单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图中A和B表示的元素不完全相同
B.图中组成 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
C.图中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麦芽糖
D.图中Ⅳ可以和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析] 图中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淀粉,C项错误。
对点演练4 [2022·陕西榆林期末]如图表示有关
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C
A.若B为葡萄糖,则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
B.若C为 ,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 、 、
C.若C具有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则B可能为氨基酸
D.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解析] 若B为葡萄糖,则C为多糖,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为糖原,A项错误;若C为 ,
则B为核糖核苷酸,A代表的元素为C、 、 、 、 ,B项错误;若C具有催化、
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则C为蛋白质,此时B为氨基酸,C项正确;若B为脱氧核
苷酸,则C为 , 可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D项错误。
对点演练5 下图表示组成细胞的几种有机化合物A、B、C及组成元素。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D
A.A一定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
B.若B是小分子物质,应该是核苷酸
C.C物质大量存在于细胞质膜中
D.若A和C是组成病毒的主要物质,则依次为蛋白质和核酸(共33张PPT)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 习 目 标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构成细胞的元素
1.元素的含量
(1)地壳(包括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其次是___、 、 。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然后依次是___、___、 。
2.元素的种类
(1)常见元素有____多种。根据各种元素的含量分为大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微量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构成了细胞结构和功能所需的__________。



C

20
C、
、B、
C、
基本物质
3.特点
(1)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在____________中找到。
(2)不同生物体内所含的元素种类__________,但每种元素的______存在一定的差异。
4.生物体会因环境中缺乏某种元素而发生该元素的缺乏症。如一些山区居民患有克山
病,该病与缺____有明显关系。
无机自然界
基本相同
含量

二、水和无机盐是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
1.细胞中的水
2.细胞中的无机盐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构成细胞的元素
1.明确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在元素种类和含量上的关系
2.种类:常见的有20多种。
3.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1)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划分依据是元素在细胞中含量的多少,而不是生理作用的大小。
(2)无论干重还是鲜重,细胞中C、 、 、 这四种元素含量都最多。
关键点拨
1.细胞中元素的来源、分类和存在形式
2.细胞中的化合物
(1)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
(2)区分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的鲜重、干重
3.判断元素与化合物的四个“明确”
典例1 [2023·江苏盐城高一联考期末]图1是细胞中化
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
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B分别是水、蛋白质;图2中 、 、 依次表示 、
C、
B.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A化合物中不含图2中的
C.若图1表示完全脱水的细胞,则此时含量最多的元素为图2中的
D.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 ,因此说明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解析] 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是指组成细胞的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没有细胞特有的元素,D项错误。
对点演练1 [2022·山西怀仁期中]下表表示人体和玉米细胞中部分含量较多的元素占细
胞干重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 C
玉米 44.43 43.57 6.24 1.46 0.92 0.23 0.20 0.18 0.17
人 14.62 55.99 7.46 9.33 1.09 4.67 3.11 0.16 0.78
C
A.玉米和人的细胞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
B.玉米和人的细胞中所含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其组成的化合物有关
C.没有表示出来的元素因其含量不足 ,所以不重要
D.若在鲜重中,玉米和人的细胞中元素的含量会有变化
[解析] 细胞中的元素按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是细胞的必需元素。没有表
示出来的元素虽然含量不足 ,但是也很重要,C项错误。
【归纳总结】元素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1&
(2)&2&
要点二 细胞中的水
1.水与代谢的关系
(1)图示
(2)曲线
2.自由水与结合水相互转化的原因
(1)水分子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以氢键相结合。
(2)温度升高,水分子的动能增加,会逃脱氢键的束缚成为自由水。
3.水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现象 对此现象的解释
种子在储存时需晒干 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延长种
子寿命
干种子用水浸泡后仍能萌发 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仍保持其生理活性
低温环境下减少给花卉浇水的次数 提高花卉对低温的抗性
鲜种子放在阳光下暴晒,重量减轻 自由水散失,代谢减弱
干种子放在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 管壁上有水珠 种子晒干后,仍含有结合水,用酒精灯加热
会失去结合水
炒熟的种子浸泡后不萌发 失去结合水的细胞失去其生理活性
典例2 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
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结合水
自由水
(2) 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
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小于
大于
【方法速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种子萌发的不同阶段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与代谢的关系。
对点演练2 [2022·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期末]每年的3
月22日为世界水日,2019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图示为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
及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甲的含义是“组成细胞的结构”,如果这部分水失去会导致细胞死亡
B.如果乙的含义是“运输物质”,则结合水比值升高物质运输速率快
C.丙的含义可能是“为生物体的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D.冬季来临,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水平减弱、抗逆性增强
[解析] 如果乙的含义是“运输物质”,则自由水比值升高物质运输速率快,B项错误。
要点三 细胞中的无机盐
1.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参与物质组成,如:
无机盐 生理功能
叶绿素必需的原料
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
合成核苷酸的原料
人体内200多种酶的重要组成成分
动物和人体骨骼、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2)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如:
无机盐 生理功能
哺乳动物缺少钙时,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而钙过多时,又会出现肌
肉乏力现象
某些酶的活化因子
(3)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生物体液的酸碱平衡
①渗透压的平衡: 、 对维持血浆等的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对维持细胞内液
的渗透压起重要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 平衡):无机盐离子组成重要的缓冲体系,如 和
等调节并维持 平衡。
2.某些无机盐含量异常及其症状表现
含量异常 症状表现
缺少钙 哺乳动物会出现肌肉抽搐现象
番茄果实会出现脐腐现象
钙过多 哺乳动物会出现肌肉乏力现象
缺少钾 番茄植株老叶尖端和边缘会失绿,甚至干枯坏死
缺少碘 人体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少铁 人体会患缺铁性贫血
3.某些元素过剩或缺乏时黄瓜叶片的症状
元素种类 作用 含量异常时的症状表现 蛋白质、核酸和叶 绿素等物质不可缺 少的组成成分 植株不仅生长矮小、瘦弱,叶色淡绿,还
表现为花少,果实少而小
植株生长过旺、叶色浓绿、果实迟熟
细胞的重要组成成 分,对作物体内的 物质合成、转化与 转移都起着重要作 用 作物除生长矮小、瘦弱外,还表现为叶色
暗绿、缺乏光泽,开花结果少
作物叶片大小正常,但呈现失绿黄化现象
元素种类 作用 含量异常时的症状表现 叶色呈暗绿色或紫蓝色,老叶尖端和边缘
逐步失绿,发黄焦枯
叶绿素的重要组成 成分 叶脉之间会变黄,但叶脉周围仍呈现清晰
的绿色
续表
4.运用对照法探究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1)实验目的:探究无机盐 是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2)实验设计
(3)实验中的对照
①空白对照
②自身对照
(4)实验成功的关键
①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应一致等。
②实验组加入 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形成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典例3 [2023·江苏徐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无机盐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
C.血液中钙含量过低会出现肌无力现象 D.无机盐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
[解析] 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A项错误;镁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B项错误;人体血液中钙含量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的现象,C项错误;无机盐离子(如碳酸根、碳酸氢根)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项正确。
对点演练3 [2022·江苏扬州调研]设计实验探究 是否属于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无机盐,
某同学的构思大致如下:采用甲组、乙组进行空白对照,乙组中实验前(无 )与实
验后(有 )进行自身对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对照组是甲组、乙组实验后
B.控制此实验的无关变量只需选一些相同的植物
C.此实验如果是无土栽培,则实验前营养液要灭菌
D.为防止外界影响,此实验需在黑暗密闭条件下进行
[解析] 该实验中对照组是甲组、乙组实验前,A项错误;此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和培养条件等,B项错误;若此实验是无土栽培,则实验前营养液要灭菌,C项正确;由于培养的是植物,故此实验需在光照条件下进行,D项错误。(共13张PPT)
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
本章知识网络
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2
高考聚焦·考情分析
0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02
高考聚焦·考情分析
考情揭秘 解题策略
基本考 查点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 3.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Ⅱ) 4.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 5.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 蛋白质 1.理解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了解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
能。
3.熟记高中教材常见的蛋白质
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种类与
结构组成及两者间的关系。
4.有机物的检测实验的原理、
步骤、实验现象和有关试剂的
使用方法
考情揭秘 解题策略
热点及 难点 1.常以化合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在实践中 的应用等社会热点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 能力和创新能力。 2.常以“某种物质分子”为关键词,将不同模 块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 力 1.理解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了解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
能。
3.熟记高中教材常见的蛋白质
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种类与
结构组成及两者间的关系。
4.有机物的检测实验的原理、
步骤、实验现象和有关试剂的
使用方法
续表
考情揭秘 解题策略
题型及 难度 1.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及 功能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一般中等难 度。 2.蛋白质和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多以选择题的 形式呈现,常结合图表等形式进行考查,一 般综合性较大,难度偏大。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 验常进行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对观察到的生 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的能力, 难度中等 1.理解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了解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
能。
3.熟记高中教材常见的蛋白质
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种类与
结构组成及两者间的关系。
4.有机物的检测实验的原理、
步骤、实验现象和有关试剂的
使用方法
续表
示例1 [2022·浙江]植物体内果糖与 物质形成蔗糖的过
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 与果糖的分子式都是
B. 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
C. 是植物体内重要的单糖
D. 是纤维素的结构单元
[解析] 应为葡萄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为淀粉
和脂肪,B项错误。
示例2 [2022·重庆]合理均衡的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据表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 880 6.2 1.2 44.2
② 1 580 13.2 37.0 2.4
③ 700 29.3 3.4 1.2
A
A.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② B.需控制体重的人应减少摄入①和②
C.青少年应均衡摄入①、②和③ D.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可供能
[解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含主要能源物质最多的是①,A项错误。
示例3 [2022·重庆]在一定条件下,斐林试剂可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去除沉
淀后的溶液蓝色变浅,测定其吸光值可用于计算葡萄糖含量。如表是用该方法检测不
同样本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样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吸光值 0.616 0.606 0.595 0.583 0.571 0.564
0 0.1 0.2 0.3 0.4 0.5
D
A.斐林试剂与样本混合后立即生成砖红色沉淀
B.吸光值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有关,与斐林试剂的用量无关
C.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 ,则其葡萄糖含量大于
D.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
[解析] 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隔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A项错误;吸光值与溶液的浓度有关,故与样本的葡萄糖含量和斐林试剂的用量都有关,B项错误;由表格内容可知,葡萄糖含量越高,吸光值越小,若某样本的吸光值为 ,则葡萄糖含量为 ,C项错误;在一定范围内葡萄糖含量越高,生成的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越多,反应液去除沉淀后蓝色越浅(游离的 越少),D项正确。(共20张PPT)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2课时 脂质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 标 1.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
2.探究植物细胞是否含有脂肪。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脂质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二、探究植物细胞是否含有脂肪——尝试检测核桃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1.实验原理:苏丹Ⅲ染色液可将脂肪染成________。
橘黄色
2.实验步骤
取材:核桃种子(浸泡 ),将子叶削成薄片
制片
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已着色的圆形小颗粒,然后用高倍镜观察
结果:圆形小颗粒呈________(说明有脂肪存在)
橘黄色
3.实验操作注意问题及原因分析
(1)核桃种子浸泡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片不易成形;过短则不易切片。
(2)切片时,要尽可能薄且均匀,切片厚会导致观察不清楚。
(3)用乙醇溶液洗去浮色,且速度要快。
原因:①不洗去浮色,会影响橘黄色脂肪颗粒的观察。
②速度要快,否则乙醇溶液(脂溶性溶剂)会将核桃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
4.实验结果提醒
(1)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的核桃种子,看到橘黄色颗粒,说明植物细胞中含有脂肪。
(2)观察核桃种子切片时,一部分细胞清楚,另一部分较模糊的原因可能是切片标本厚薄不均匀。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细胞中的脂质
1.脂质种类的从属关系
2.脂质的分类、分布和功能
按化学本质分类 元素组成 功能及分布
脂肪 ①主要功能: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很好的绝热
体,起保温作用;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
器官
②分布: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
③水解产物:甘油和脂肪酸
磷脂 ①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物质
②主要分布:人和动物的脑、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

按化学本质分类 元素组成 功能及分布
固醇类 胆固醇 构成动物细胞质膜的成分之一,合成其他固醇类物
质的原料
性激素 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对钙、磷的吸收
蜡 ①比脂肪的疏水性更强
②通常分布于生物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
3.脂质的特点
(1)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
(2)不同的脂质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氯仿等。
续表
关键点拨
1.比较糖类和脂质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别 元素组成
种类 单糖、二糖、多糖等 脂肪、磷脂、固醇类等
合成部位 淀粉:叶绿体 纤维素:高尔基体 糖原:主要是肝脏、肌肉 主要是内质网
生理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②构成细 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③ 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脱 氧核糖 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②构
成细胞质膜及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
分,如磷脂;③调节作用,如性激素
比较项目 糖类 脂质
区别 相同质量 的物质分 解情况
联系 续表
2.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质的变化
类型 非油料作物种子(如小麦) 油料作物种子(如大豆)
种子形成时
种子萌发时
(1)种子形成时,光合作用产物的输入导致干重增加。
(2)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导致鲜重增加,非油料作物的种子由于只进行细胞呼吸导致干重减少,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初期干重有所增加(由于脂肪转化为糖的过程中增加了氧元素),然后再减少。
典例1 [2022·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脂肪中只含有C、 、 、 四种元素
B.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D.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质膜上都存在磷脂、胆固醇等脂类物质
[解析] 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 、 三种元素,A项错误;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
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够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B项正确;
脂肪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中,如花生中含有脂肪,C项错误;动物的细胞质膜上都
存在磷脂、胆固醇等脂类物质,植物的细胞质膜上不含胆固醇,D项错误。
对点演练1 [2022·江苏盐城中学月考]如图表示某油料植物种
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推测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
B.种子萌发初期有机物量的增加主要与氧元素有关
C.种子萌发过程中,结合水/自由水的值升高,细胞代谢旺盛
D.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化成的葡萄糖可为细胞壁的形成提供原料
[解析] 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代谢旺盛,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减小,C项错误。
要点二 脂肪的检测
1.检测步骤
2.脂肪检测的过程中滴加 滴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溶液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理
是苏丹Ⅲ染色液易溶于酒精。
典例2 在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的鉴定实验中,下列有关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
错误的是( )
D
A.用斐林试剂鉴定葡萄糖时需水浴加热
B.核桃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用苏丹Ⅲ染色液鉴定核桃种子时,需用 的乙醇溶液洗去浮色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还原
糖的鉴定
[解析]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含有较多的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作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材料,D项错误。
对点演练2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A.脂质遇苏丹Ⅲ染色液会呈现橘黄色
B.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结构之一,所有的脂肪酸都有一个长的碳氢链,且碳氢链中总有双键
C.脂肪一般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D.动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糖原储存
[解析] 只有脂肪遇苏丹Ⅲ染色液呈现橘黄色,A项错误;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B项错误;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动物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主要转变成脂肪储存,D项错误。(共22张PPT)
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1课时 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和细胞中的糖类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 标 1.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
要能源物质。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碳链是形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
1.碳原子的结构和特点
(1)&1&
(2)碳原子特点:碳原子外层的四个电子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即通过与其他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3)碳是组成有机化合物的核心元素。
其他原子(如氢、氧、氮、硫原子)
2.生物大分子
(1)概念:生物体内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________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糖、蛋白
质和核酸。
(2)结构特点: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
3.碳骨架
(1)碳原子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__相连接的,形成不同长度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结构,这些结构被称为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
(2)碳骨架结构的____________决定了有机物的基本性质。
10 000
单键或双键
分支状、链状或环状
碳骨架
排列和长短
二、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和主要能源物质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1.鉴定淀粉
(1)实验原理: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______,碘分子与淀粉结合产生变色反应,溶液
变成______。
(2)实验步骤
取材分组: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C备用
制备溶液:分别用 清水溶解 葡萄糖、 蔗糖和 淀粉,制成溶液备用
鉴定:分别向A、B、C试管中加入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和淀粉溶液,各滴入等
量的稀碘液
结果:淀粉溶液变蓝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不变蓝
碘液
蓝色
2.鉴定还原糖
(1)实验原理
①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麦芽糖。麦芽糖是一种还原糖。
②葡萄糖、麦芽糖等可溶性还原糖与__________反应,会产生________沉淀。淀粉和
蔗糖等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则不发生砖红色沉淀反应。
③斐林试剂可由质量浓度为 的_______溶液和质量浓度为 的
_ ______溶液按 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
斐林试剂
砖红色


(2)实验步骤
分组编号:取四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3、4备用
鉴定:&2&
结果:1号和4号试管产生砖红色沉淀
(3)实验操作注意问题及原因分析
①斐林试剂现用现配,且 溶液、 溶液应先混合,再添加。
原因:斐林试剂很不稳定。
②一般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而是隔水加热。直接加热反应过快而影响观察效果。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接触烧杯底部,直接接触会造成受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破裂。
(4)实验结果的提醒
溶液颜色变化: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开始时的浅蓝色是 的颜
色,后来的棕色是浅蓝色和砖红色的混合色,最后 全部转化成 ,溶液呈现
砖红色。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细胞中的糖类
1.糖类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分类 概念 种类 分子式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单糖 不能水 解的糖 五碳 糖 核糖 动植物细胞
脱氧核糖
六碳 糖 葡萄糖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
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 分类 概念 种类 分子式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二糖 由两分子 单糖结合 而成的糖 蔗糖 植物细胞 能水解成单糖而供能
麦芽糖 乳糖 动物细胞 续表
分类 概念 种类 分子式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多糖 水解后能 够生成许 多单糖的 糖 淀粉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
能物质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
成成分
糖原 肝糖原 动物肝脏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肌肉 氧化分解时为肌肉收
缩提供能量
续表
2.关于糖类物质的三个误区
(1)不是所有的糖都甜,如纤维素没有甜味。
(2)不是所有的糖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蔗糖、淀粉等非还原糖都不能。
(3)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
典例1 [2022·江苏南京期中]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D.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是单糖,其元素组成相同
[解析] 单糖不能被进一步水解,A项错误;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
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B项错误;淀粉的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
解产物是葡萄糖,纤维素的初步水解产物是纤维二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C项
错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都是单糖,其元素组成都是C、 、 ,D项正确。
对点演练1 [2022·江苏扬州中学期中]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糖类均有甜味,可以制成多种美食
B.麦芽糖水解后的产物不全是葡萄糖
C.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都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所共有的单糖
[解析]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比如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但都不甜,
A项错误;麦芽糖水解后的产物全是葡萄糖,B项错误;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并
不是都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如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提供能量,
C项错误;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核糖构成 ,脱氧核糖构成 ,动植物
细胞都有这三种单糖,D项正确。
要点二 还原糖的检测
关键点拨
1.在还原糖检测实验中,若待测组织样液中不含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隔水加热后的
现象不是无色,而是蓝色,即 的颜色。
2.实验中不宜选取有颜色的材料,否则会干扰实验结果的颜色变化。
典例2 [2022·江苏徐州一中期中]某同学在如图1~6号
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唾液淀粉酶,1、3、5号试管中分别
加入 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可
B
A.2号管和3号管不会呈蓝色 B.仅4号管出现砖红色
C.1号管与5号管的颜色相同 D.6号管为砖红色
溶性淀粉溶液,一段时间后, 号试管用斐林试剂检测,5、6号试管用碘液检测,
则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 )
[解析] 号管中的可溶性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加入斐林试剂,由于没有加热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溶液呈蓝色,3号管没有加入淀粉,加入斐林试剂,溶液呈蓝色,A项错误;1、2、3号管都是蓝色,4号管淀粉被酶水解为还原糖,水浴加热后呈砖红色,5、6加入的是碘液,不会出现砖红色,B项正确;1号管变蓝,5号管没有淀粉,加入碘液,不会变蓝,C项错误;6号管中的淀粉被酶水解,加入碘液不变蓝色,D项错误。
对点演练2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量取 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 量筒而不用 量筒
B.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蓝色,加热后先变紫,再变成砖红色
C.隔水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触及烧杯底部
D.实验结束时剩余的斐林试剂应该处理掉,不可长期保存备用
[解析] 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蓝色,加热后先变棕色,再变成砖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