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8 20: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师用导学案
课题:22、文言文二则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重、难点)  
第一课时 伯牙鼓琴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一)预习环节(课前完成)。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
(二)检测环节(课上完成)。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或看拼音写词语。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zāi( 哉 )乎鼓琴, wēi wēi ( 魏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zāi(哉)乎鼓琴,汤汤( tāng tāng shang shang)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xián(弦),终身不复鼓琴。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伯牙鼓琴:弹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心志,情志
(3)善哉乎鼓琴:好 (4)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不久
(5)汤汤乎若流水: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6)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再
二、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理解大意。(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们友谊深厚?(3)本文赞美的是什么?(采用读——画——写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重难点导学 采取读——画——议的方式
(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胡若流水)(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们友谊深厚?(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本文赞美的是什么?(锺子期和伯牙高山流水般的深厚友谊)
三、展示提升。1、交流2、读本则故事,试背。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巍巍乎若太山。(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伯牙“终身不复鼓琴”的原因(B)A.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六、拓展延伸:
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和同学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 志在太山 志在流水 绝弦
锺子期听 巍巍 汤汤 死
第二课时 书戴嵩画牛
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一)预习环节(课前完成)。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
(二)检测环节(课上完成)。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或看拼音写词语。
一日曝(bào pù)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ǔ fù)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 xù)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蜀中有杜处士_本指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后也指未做官的士人 (2)拊掌大笑_拍手____________
(3)尾搐 入两股间 抽缩 大腿 (4)今乃掉尾而斗,谬矣_错误
二、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理解大意。采用读——画——写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1)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为什么?(2)牧童具有什么精神?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文中哪句话蕴含了这个道理?
2、重难点导学:突破问题(1)采用读——画——议的方式 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为什么?(抚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之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2)采用读——画——议的方式 牧童具有什么精神?(善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处士是个怎样的人?(敢于承认错误)(3)采用读——画——议的方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讽刺了凭空想象的外行人)(4) 文中哪句话蕴含了这个道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三、展示提升:1、交流 2、读本则寓言,试背。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这篇文言文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的观察事物 ,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六、拓展延伸: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杜处士 好 锦囊玉轴
戴嵩 《牛》
牧童 笑 掉尾而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