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师用导学案
课题:17、盼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重点)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一)预习环节(课前完成):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 3.搜集铁凝简介。
(二)检测环节(课上完成):
1.导入新课:童年时,我们的心底里总藏着自己的一点点渴盼,渴盼着穿上漂亮的衣服,渴盼着好玩的玩具,渴盼着和妈妈外出游玩……作家铁凝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期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盼》。
2..检测字词的识记理解情况。
(1)注音
窸( ) 窣( ) 痱( ) 囔( ) 薹( ) 焖( )
瞟( ) 嗒( ) 腥( ) 玛瑙( )( )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喧闹: 喧哗吵闹。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小心翼翼: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3.用自己的话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2)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在书上标记出来)
2.挑选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进行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读——品——悟的方法完成。
3.重难点导学:突破问题(1):采用读——画——议的方法完成。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明确“新雨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随后,引导学生关注题目,默读思考: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让学生圈画讨论,老师点拨,从而得出课文围绕“盼”写了“初得雨衣,盼下雨”“下起雨来,盼出门” “盼来雨天,快乐出门”几件事。
突破问题(2):采用读——画——议——悟的方法完成。让学生再读课文,在解决问题(1)的基础上,再读课文,了解各段描写的内容,圈画关键词并进行概括,组长组织组员交流讨论,给课文划分段落,老师点拨概括段意。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展示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3.小组讨论展示结果。 4.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四、小结强调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围绕“盼”写了“初得雨衣,盼下雨”“下起雨来,盼出门”“盼来雨天,快乐出门”几件事。你都有哪些收获呢?来谈谈吧。
五、检测反馈:
1.辨字组词。
袖( 袖子 ) 用( 用法 ) 嚷( 叫嚷 ) 蓬( 蓬松 ) 崩( 崩溃 ) 宿( 宿舍 )
柚( 柚子 ) 甩( 甩开 ) 壤( 土壤 ) 篷( 斗篷 ) 涡( 旋涡 ) 翼( 机翼 )
2.缩写句子
(1)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雨衣躺。
(2)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 杨树喧闹。
六、拓展延伸:
再次品读文章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17.盼
1-3: 得到雨衣,盼下雨
4-17: 下起雨来,盼出门
18-20: 盼来雨天,快乐出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小作者对新雨衣的喜爱之情,谁能再来读读你喜欢的句子?这节课,让我们看看课文是通过哪些事情来写“盼”的。
2.看拼音写词语。
dǒu peng xiù zi wǎ lán yù bào xuān nào zhē gài jiàng yóu dòu yǐn
( 斗篷 ) (袖子 ) ( 瓦蓝 ) ( 预报 ) (喧闹) ( 遮盖 ) (酱油) (逗引)
3..复习旧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新的疑问?
二、合作探究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写得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2.品读感悟,感情升华。(此环节可以和展示提升环节同时进行)
3.重难点导学:突破问题(1):采用读——画——议的方法完成。首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小事件”,用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组内交流,抓住不同事件品读、体会,领悟。
突破问题(2):采用读——议——悟的方法完成。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围绕“盼”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个事例,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事例来写的。然后让学生比较:哪个事例写得更具体、更详细?为什么要详细写?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盼穿雨衣”事例中的几个“小事件”——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特别能体现课文中心意思,因此写得详细、生动,从而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在全班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对课文中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感悟,感情升华。达到对课文更进一步的理解。
3.小组讨论、展示结果。
4.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四、小结强调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细读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小事件”,揣摩表达效果,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
五、检测反馈
1.选词填空。 指引 引诱 逗引
(1)雨点滴滴答答地敲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 逗引 )我出去。
(2)多亏老班长为我们( 指引 )了正确的方向,我们才能这么快走出草地。
(3)在金钱的( 引诱 )下,很多年轻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因为 )这件雨衣上有袖子,( 所以 )可以伸出手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 虽然 )我一直找借口想出去,( 但 )到底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允许。
(3)( 尽管 ) 妈妈说得都对,蕾蕾( 还是 ) 认为妈妈是在故意为难她。
拓展延伸
读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
“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想的是 下雨了,可以穿新雨衣了。
板书设计: 17 .盼
1-3: 得到雨衣,盼下雨
4-17: 下起雨来,盼出门
18-20: 盼来雨天,快乐出门
对下雨的渴望,对穿新雨衣的渴望
童真童趣,亲近自然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