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本章知识网络
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2
高考聚焦·考情分析
01
核心知识·整合构建
02
高考聚焦·考情分析
考情揭秘 解题策略
基本考 查点 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和分布, 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 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解题时应注意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用的两
重性、顶端优势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
践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生长素
发现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方法等。
热点及 难点 生长素的作用及其特点、植物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究植物 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扦插枝条生 根的作用 考情揭秘 解题策略
题型及 难度 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和分布及 作用特点,试题多结合图示对 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分析进 行考查,选择题、非选择题都 有,试题难度较大。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 条生根的影响常结合实验探究 的结果分析,考查有关植物激 素的作用,多为选择题,试题 难度中等 围绕生长素及其他植物激素所设计的实验
题、图像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应通过
实验设计思路的训练,提高图文转换能力、
图表分析能力来突破这一重点,同时还要培
养实验设计能力和绘制曲线的能力。另外针
对近年命题常以植物激素及调节剂在农业生
产中的应用为背景的特点,精选与此相关的
试题进行强化训练,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和
实验探究能力
续表
示例1 (多选)[2021·江苏卷]下表和图为外加激素处理对某种水稻萌发影响的结果。
萌发速率 表示达最终发芽率 所需的时间,发芽率为萌发种子在总数中的比
率。“脱落酸—恢复”组为 脱落酸浸泡后,洗去脱落酸。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
赤霉素 脱落酸
0 83 83
0.01 83 87
0.1 82 111
1.0 80 未萌发
2.5 67 未萌发
A. 浓度时,赤霉素的作用不显著,脱落酸有显著抑制萌发作用
B. 浓度时,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将种子全部杀死
C.赤霉素仅改变 ,不改变最终发芽率
D.赤霉素促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
√
√
[解析] 据表格数据可知, 浓度时,赤霉素组的平均 为82,与对照
组的平均 基本相同,说明该浓度的赤霉素的作用不显著,脱落酸组的平均 为1
11,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此浓度的脱落酸有显著抑制萌发作用,A项正确;据表格
数据可知, 浓度时,赤霉素组的平均 为80,低于对照组的平均
,说明此浓度的赤霉素促进萌发, 浓度时,脱落酸组不萌发,但
不能说明脱落酸将种子全部杀死,B项错误;综合分析曲线图和表格数据可知,赤霉
素仅改变 ,使种子提前萌发,但不改变最终发芽率,C项正确;不能说赤霉素促
进萌发对种子是有益的,脱落酸抑制萌发对种子是有害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D
项错误。
示例2 [2023·浙江1月选考]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
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
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 处理切口。在
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
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越迟使用 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
C. 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不同时间的 处理效果体现 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 切去叶片的目的是排除叶片内源性 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项正确;据图分析,越迟使用 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低,因此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弱,B项错误;由图分析,不使用 处理,只有乙烯,会促进叶柄脱落,越早使用 会抑制叶柄脱落,因此 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项错误;图中,不同时间的 处理均表现为抑制折断,因此不能体现 作用的两重性,D项错误。(共38张PPT)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合成、分布与运输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解释生长素的分布与植物向光性的关 系。 3.掌握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运输方式和 分布。 1.生命观念——运用图表法理解记忆植物激
素的概念及生长素的作用。
2.科学探究——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领悟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
度。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科学家不断探索发现植物生长素
1.向光性
植物在________照射下有______弯曲生长的现象。
2.发现过程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A组________________; B组尖端__________生长 胚芽鞘的尖端不仅具有
______作用,还可能对
胚芽鞘的生长产生某种
__________,这种影响
因素从尖端向下传递,
A
B
单侧光
向光
仅生长,不弯曲
向着光源
感光
影响因素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C组__________;D组尖端______________ 并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导
致下部的________背光
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
____,结果胚芽鞘弯向
光源生长
C
D
生长很少
向着光源生长
伸长区
快
续表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詹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A组__________;B组__________;C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能让影响因素
通过,________则不
能。胚芽鞘尖端产生的
影响因素能从琼脂块的
上部向下扩散,刺激胚
芽鞘切面以下部位生长
A
B
C
生长很少
弯曲生长
生长很少,不弯曲
琼脂块
云母片
续表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拜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______弯曲生长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不
需要____的,胚芽鞘的
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
影响因素在其下部
_________分布造成的
A
B
对侧
光
不均匀
续表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温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A组______________;B组__________生长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
促进生长的
__________,这种物质
能从______向下运输,
并且它的分布受到
________的影响
A
B
向右弯曲生长
向左弯曲
活性物质
尖端
单侧光
续表
3.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1)外因:________照射。
(2)内因:生长素在__________含量多于__________。
(3)结果:两侧生长不均匀,造成背光一侧细胞生长____于向光一侧,从而形成植物
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4.化学本质
1934年,科学家从________等材料中也分离出这种生长素;1946年,人们从_________
中分离出这种物质,并确认其是吲哚乙酸 。
单侧光
背光一侧
向光一侧
快
玉米油
高等植物
二、生长素的合成、分布与运输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衍生实验
1.胚芽鞘系列实验的重要结论
(1)胚芽鞘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4)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5)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6)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人工处理条件下植物弯曲情况的判断和结论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结论
遮盖 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
在尖端
暗箱 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小孔)弯曲 生长 胚芽鞘具有向光性
①
②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结论
插入 类 ①向右弯曲生长; ②直立生长; ③向光弯曲生长; ④向光弯曲生长 生长素只能在尖端
进行横向运输;琼
脂块具有透水性,
云母片具有不透水
性
移植 类 单侧光使向光侧的
生长素向背光侧运
输
续表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结论
旋转 类 ①直立生长; ②向光弯曲生长; ③向小孔弯曲生长; ④茎向心生长,根离 心生长 植物总是弯向相对
静止的物体;旋转
会影响植物生长素
的分布
续表
3.“三看法”判断胚芽鞘的生长状况
典例1 [2023·江苏南通如皋高二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
的是( )
B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一段
B.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C.拜尔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光照下培养
D.温特实验的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解析] 达尔文通过设计对照实验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A项错误;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B项正确;拜尔的实验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C项错误;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但不清楚该物质的化学本质,D项错误。
对点演练1 [2022·江苏连云港东海期中]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
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
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
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
C
A.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C.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某种化学物质 D.尖端产生生长素促进尖端下面一段生长
[解析] 温特的实验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却没有证明该物质就是吲哚乙酸,A项错误;该实验中没有使用单侧光,不能证明相应结论,B项错误;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能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不能使胚芽鞘弯曲和生长,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某种化学物质,C项正确;该实验未证明某种化学物质是生长素,是温特在实验之后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的,D项错误。
对点演练2 (多选)[2023·江苏盐城阜宁中学高二阶段检测]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
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ABC
A.实验一是詹森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实验二是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是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实验四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因素是种化学物质
[解析] 实验一是达尔文的实验,自变量为尖端是否感光,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A项错误;实验二是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B项错误;实验三中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使得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这是拜尔做的实验,但没有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因素是生长素,C项错误;实验四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种化学物质,D项正确。
典例2 [2023·北京顺义区高二期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
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予光照(如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
鞘生长情况是( )
a
b
c
C
A. 不弯曲、 不弯曲、 不弯曲 B. 向右弯曲、 不弯曲、 向左弯曲
C. 不弯曲、 不弯曲、 向右弯曲 D. 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不弯曲
[解析] 虽有单侧光照,但是因为云母片的作用,尖端的生长素不能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 直立生长;由于有云母片的阻隔,生长素不能从尖端运到伸长区, 不生长,不弯曲;右侧的生长素不能运至伸长区,但是左侧的生长素能运至伸长区, 向右弯曲生长。
对点演练3 (多选)[2023·江苏盐城龙岗
中学高二调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对图中
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BD
A.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
B.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⑤
C.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
D.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
[解析] 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A项正确;图中①⑥光在顶端,不会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因此直立生长;④尖端是感光部位,尖端被锡箔遮住,将直立生长,⑤尖端以下部位被锡箔遮住,会弯向光源生长,B项错误;③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弯向光源生长,因此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项正确;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③④⑤进行对照,④⑥具有两个变量,D项错误。
要点二 生长素的运输
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的区别
(1)极性运输是将物质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如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上运输,而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这是一种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不受任何外力影响。
(2)非极性运输发生于植物的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
(3)横向运输的方向平行于茎(或根)的横切面、垂直于茎(或根)的纵切面,受到单侧刺激的影响时才会发生。有以下几种类型。
图1
图2
图3
Ⅰ.受光照影响: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由向光侧运到背光侧,如图1中
,可引起植物向光生长。
Ⅱ.受力影响
.重力使生长素在幼根中从远地侧运到近地侧,幼茎中生长素也从远地侧运到近地侧,如图2中 、 ,可引起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离心力使胚芽鞘尖端中的生长素由中心向外运输,如图3中 。
2.植物形态学上端与下端的辨别方法
在形态学上,分生迅速、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是上端;分生缓慢、不延伸或者延伸很少的是下端。对于地上部分而言,树枝是形态学上端,而树干是形态学下端。对于地下部分而言,根尖是形态学上端,根基是形态学下端。
3.极性运输的实验验证
(1)将胚芽鞘尖端切去,留下中间一段胚芽鞘,分为A、B两组。
(2)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在A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和B组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将两组胚芽鞘放置在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放置情况如图所示)
(3)一段时间后,将每组下部的琼脂块放在另外一段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一侧。经过一段时间,A组胚芽鞘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既不弯曲也不生长。
A
B
结论:生长素只能由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运至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典例3 [2022·江苏扬州邗江区高二调研]科学家做过如图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
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
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使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实验。请分
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
A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
[解析] 第一组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甲作为接受块放在形态学下端,则甲含有生长素;另一组实验是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乙作为接受块放在形态学上端,则乙不含有生长素。
对点演练4 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
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科研人员做了如图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
述合理的是( )
C
A.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琼脂块A和琼脂块B逐渐有了生长素
B.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琼脂块B和琼脂块C逐渐有了生长素
C.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琼脂块A和琼脂块C逐渐有了生长素
D.仅有实验一和实验二作对照,能充分证明生长素只能单方向运输
[解析] 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不能倒过来运输,故琼脂块B中不会有生长素,A、B项错误;生长素在胚芽鞘内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故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琼脂块A和琼脂块C逐渐有了生长素,C项正确;实验一和实验二作为对照,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要证明生长素只能单方向运输,需要增加实验三才能说明,D项错误。
对点演练5 对胚芽鞘甲作如图所示的处理,形成
胚芽鞘乙,光照后乙的弯曲情况是( )
D
A. 处向右 B. 处向右
C. 处向左 D.不弯曲
[解析] 将胚芽鞘倒置后,尖端以下的部位将没有生长素,因此不会生长,也不会弯曲。
网络构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26张PPT)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
第2课时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1.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2.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学会 分析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生命观念——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简述生物学中的适应与平衡观。
2.科学思维——通过对有关曲线图的分析,培
养分析归纳能力。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1)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 细胞______、______和伸长,叶片扩大,顶端优势,种子______,单性结
实等
抑制作用 侧枝生长,花脱落,__________等
分裂
分化
萌发
叶片衰老
(2)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①含义:生长素既能______植物生长,又能______植物生长。
②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因素
促进
抑制
2.典型实例——顶端优势
概念 植物______优先生长而______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 顶芽产生生长素并______运输,生长素过多地积累在近顶端的侧芽
部位,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解除方法 __________。摘除顶芽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______,侧芽所
受的抑制作用会______,从而逐渐发育为枝条
应用 棉花的打顶、果树剪枝、盆景修剪等
顶芽
侧芽
向下
摘除顶芽
降低
减弱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
(1)作用的特性:低浓度促进生长(图中 点之前,不包括 点),高浓度抑制生长
(图中 点之后,不包括 点)。 点是“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分界点,“低浓度”“高
浓度”不是具体值,而是浓度范围。
(2)关键点的含义: 、 两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作用相同; 点促进作用最强,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浓度; 点表示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
2.植物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
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曲线体现了根、茎、芽的敏感度大小为根 芽 茎。
3.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
分析图示可知,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
4.影响生长素浓度变化的因素及作用结果分析
5.“三看法”判断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与相关分析
典例1 [2022·江苏淮安高二期中]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
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是( )
C
A. 、 、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依次是促
进根、茎、芽生长的最适浓度
B.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
促进作用,对芽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C.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都是浓度较低
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的细胞
对生长素比较迟钝
[解析] 图中 、 、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A项错误;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B项错误;由该图不能判断幼嫩的细胞和衰老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D项错误。
对点演练1 [2023·江苏连云港赣榆高二质量检测]如图是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C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作用可以相同
B.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增强
C. 段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D.该曲线能够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解析] 段位于横轴以上,仍表现为促进作用,只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
作用减弱,C项错误。
对点演练2 [2022·江苏扬州高二月考]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
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
A.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和侧芽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两重性
B.打顶后第20天,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
C.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持续升高
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能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
[解析] 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先降低后升高,C项错误。
要点二 顶端优势原因分析与实验探究
1.原因分析
图1中A为顶芽,B、C、D为侧芽,其生长素浓度关系为 ;从生长速度
看,顶芽优先生长,该浓度下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起促进作用。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且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故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图2中的 、 、
、 。
图1
图2
2.实验探究
取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随机均分为3组 、B、 ,如下图所示。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图 生长状况
A 自然生长 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
抑制
B 去掉顶芽 侧芽生长快,成为侧枝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图 生长状况
C 去掉顶芽,切口处放含生长 素的琼脂块 侧芽生长受抑制
续表
典例2 [2023·江苏盐城龙岗中学高二质量检测]下图的数字表示某枝条上的
一个顶芽和三个侧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中顶芽和三个侧芽都能产生生长素
B.四个芽的生长素浓度关系是
C.棉花的栽培中,顶端优势有利于增产
D.生长素对四个芽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
[解析] 顶芽和侧芽都能产生生长素,A项正确;顶端优势表现为顶芽优先生长,所以
浓度最低,三个侧芽中,②最不容易发育,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强,所以浓度关系是
①,B项错误;解除顶端优势,可以促进侧芽发育,使棉花多开花,
多结果,有利于增产,C项错误;四个芽中,顶芽被促进,侧芽②、③、④被抑制,
所以生长素不是都起促进作用,D项错误。
对点演练3 [2023·江苏苏州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已知植物存在顶端优
势现象,如图所示,将茎剪断数小时后,本来已停止生长的侧芽又
开始生长。而在顶芽中合成并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这一现象密切相
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将茎剪断,数小时后侧芽开始生长的原因可能是侧芽部位生长素含量降低
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
C.茎剪断前,顶芽合成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侧芽不合成生长素
D.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不会受到抑制
[解析]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剪断茎后,顶芽合成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A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B项错误;侧芽也可以合成生长素,C项错误;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仍然很高,侧芽的生长仍会受到抑制,D项错误。
对点演练4 《农桑辑要》中记载:“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 ,旁条长尺半,亦
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该操作可以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合理分配营养,提
高棉花产量。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C
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来的小分子化合物
B.棉花植株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需要消耗能量
C.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从而促进“旁条”生长
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从而促进棉铃生长
[解析] 打去“冲天心”,去掉顶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再运输到侧芽,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旁条”,即侧芽生长,C项错误。
网络构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37张PPT)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2课时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因素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1.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 用。 2.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3.明确光、温度、重力等因素也参 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1.生命观念——通过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
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2.社会责任——基于光、温度和重力等环境因素
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认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
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植物激素在生产上被广泛应用
1.植物生长调节剂
概念 通过__________合成的一些物质,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各种植物激素相似,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作用
原因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优点 能人工______合成,价格便宜,而且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效果______
化学方法
调节
大量
稳定
2.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实验目的:尝试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溶液的最适浓度。
2.实验过程
三、观察乙烯利对香蕉的催熟现象
(1)选择若干尚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均分为两组。
(2)第一组浸在质量分数为 的乙烯利溶液中 ,第二组浸在______的蒸馏
水中 。
(3)将处理后的香蕉分别放入两只塑料袋中,______袋口,置于 左右的阴暗处。
(4)每天观察香蕉的颜色和成熟情况。
等量
扎紧
四、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光
(1)光影响植物的__________。
(2)不同波长的光还可以作为______,控制植物细胞的分化,导致____________的改
变,最终这些改变综合影响了植物____________的生成。
(3)实例
①缺乏光信号,植物会出现幼苗______等现象;
②有些植物的开花要求每天光照必须______一定的时数。
光合作用
信号
结构和功能
组织和器官
黄化
短于
2.温度
(1)温度变化能显著影响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率。
(2)温度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实例
①大多数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在_ _________。
②温带植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则在_ _________。
3.重力
把植物幼苗横放,就会发现幼苗的根向______方向生长,而茎______重力方向生长。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重力
背离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
项目 类别 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来源 植物一定部位产生 人工化学合成
生理作用 对植物生长发育进行调节 作用后去向 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 残留在植物体内继续发挥
作用
作用效果 短暂,只发挥一次作用 持久稳定
实例 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脱落酸、油菜素甾醇类等
2.生长素 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 、苯乙酸 都是生长素,而萘乙酸 和2, 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也具有两重性。使用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时注意使用适宜浓度。
典例1 [2023·江苏苏州吴江汾湖高级中学等高三联考]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
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籽番茄
D.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解析]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A项正确;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开花、果实发育,B项正确;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籽番茄,C项正确;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芽,D项错误。
对点演练1 [2023·江苏南通如皋高二学情调研]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生长调
节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
B.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
C.高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会促进无籽果实发育
D.用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会改变生长素的分布
[解析] 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控制性别分化,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A项正确;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更敏感,B项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抑制无籽果实的发育,C项错误;用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D项正确。
对点演练2 [2023·河北邯郸一模]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不仅能
影响植物花芽的分化,改善果实品质,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还能延缓植株的衰老,使
植株完全落叶的时间推迟 天。下列有关 的说法,错误的是( )
B
A. 对植物生长有着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的调节作用
B. 进入植物体后会快速被酶降解而失去正常功效
C.用一定浓度的 处理农作物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D. 的喷施浓度和时期可能影响其对植物的作用效果
[解析] 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细胞内缺乏分解 的酶,因此
进入植物体后不会被酶快速分解,B项错误。
要点二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1)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插条死亡或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等。
(2)都能生出不定根但根数目不一样:主要与枝条上芽的数量、营养物质的多少等自身因素以及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的浓度等有关。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
2.分析与本实验有关的其他因素
(1)设置对照实验
①设置空白对照——不添加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的一组,如蒸馏水组。预实验中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判断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所起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
②设置相互对照——用不同浓度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组别间相互对照,其目的是判断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程度的大小。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的浓度。
(3)控制好无关变量: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应注意把实验材料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如光照不宜过强,温度、湿度等条件相对适宜。
(4)在预实验确定的浓度范围内多设置几个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但浓度梯度的设置也不是越多越好,原因如下:一是效果不明显,二是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人为增加实验的难度。
典例2 (多选)[2023·江苏徐州高二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浸泡法进行了“探究
2, 溶液促进月季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观察记录得到表中数据。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0 4 5 6 7 8 9 10 11 12
生根数/条 1 1.4 0
A.为避免芽数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每组应设置等量的插条数并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B.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 溶液中培养
C.由表可知 和 的2, 溶液对插条生根有抑
制作用
D.未用2, 溶液处理的月季插条也能生根,可能是月季插条的内源植物激素起作
用的结果
[解析] 浸泡法是指将10组插条基部浸泡在不同浓度的2, 溶液中一段时间,取
出扦插枝条,放到预先准备好的花盆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和记录生根情况,B项错误。
√
√
√
对点演练3 [2023·江苏南京秦淮中学等六校高三联考]某同学在“探究 促进银杏插
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或评价正确
的是( )
B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的浓度和体积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 浓度为
D.用不同浓度的 处理枝条的时间不同
[解析]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 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自变量是 的浓度,因变量是银杏插条生根的情况, 的体积属于无关变量,A项错误;无关变量有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由于侧芽也会产生生长素,因此侧芽的数目这一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实验结果,B项正确;由于图中 浓度大于 时插条平均生根数目不清楚,所以不能确定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C项错误; 处理插条的时间为无关变量,因此需要控制时间相同且适宜,D项错误。
对点演练4 [2023·江苏镇江丹阳高级中学高二段考改编]某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
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D
A.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 的 处理插条
D. 的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解析] 自变量是 的质量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项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不同浓度的 ,有的提高了插条生根率,有的降低了插条生根率,B项错误;用 的 处理插条,生根率低,不能选择 的 处理插条,C项错误;据图中曲线可知, 的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项正确。
要点三 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两种作用
(1)间接作用:光作为能量来源,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2)直接作用: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知识拓展】光的信号传导
(1)光敏色素:植物接受光信号的分子之一。
(2)调控机制
2.温度
(1)树木的年轮表现出季节周期性变化
①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
②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
(2)春化作用
①概念:经一定时间的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②举例: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例如冬小麦、冬大麦、芹菜、胡萝卜、白菜等,如果不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它们就会一直保持营养生长状态或很晚才能开花。
(3)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动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①温度可以通过影响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和叶的衰老、脱落等生命活动,从而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②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
3.重力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典例3 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
麦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②弯曲生长
不明显。根据上述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①
②
③
④
A.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解析] ①中是单侧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④中均匀照光,重力的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因此①和④无法说明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单侧光作用还是重力作用,A、B两项错误;③中遮光处理,重力的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④中均匀照光,重力的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因此③和④能够说明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C项正确;①中是单侧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②中是单侧光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引起燕麦弯曲生长不明显,因此①和②无法说明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项错误。
对点演练5 下列关于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光能够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
B.植物的向光性生长是植物对光刺激的反应
C.对植物来说,光只是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D.光可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植物细胞的分化,导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影响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成
[解析] 光除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外,还可以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细胞的分化,导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这些改变综合影响了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成。
对点演练6 将豌豆的幼苗水平放置,它的根会向下弯曲。若将根冠全部或部分切去,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表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图示 处理方法 一段时间后弯曲情况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冠不切除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冠全切除 不向下弯曲
D
A.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B.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决定根向重力性的部位是根冠
C.此实验必须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由表可知在重力作用下根冠产生了抑制近地端细胞生长的物质
[解析] 由题表不能得出在重力作用下根冠产生了抑制近地端细胞生长的物质的结论,D项错误。
网络构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19张PPT)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微专题四 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曲线分析和实验设计
一、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相关曲线分析
甲
乙
1.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
(1) 点——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2) 段(不含 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3) 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4) 段(不含 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
进作用逐渐减弱。
(5) 点——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
时,将由“促进”转向“抑制”,从而进入抑制生长的“高浓度”,处于此值时,对植物生
长的效应与 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
(6) 、 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7) 段(不含 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2.图乙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依次为根 芽 茎。
3.解答此类曲线题要明确以下两个关键点
(1)明确“高浓度”和“低浓度”的阈值。“高浓度”应为大于图甲中 点或图乙中 、
、 点的浓度,“低浓度”应为小于图甲中 点或图乙中 、 、 点的浓度。
(2)若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效果相同,则最适浓度在此两种浓度之间。
典例1 [2023·山东日照一中高二期末]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
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根、芽、茎3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
程度不同
B.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的生长,
抑制芽的生长
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茎的生长
D. 、 、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
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解析] 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各不相同,说明这3种器官对生长素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A项正确;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B项错误;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茎的生长,C项正确; 、 、 点分别是其所在曲线的最高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D项正确。
典例2 [2023·江苏苏州实验中学高二模考改编]研究人员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丙三
种生长素溶液,分别测试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三种物质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
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在 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
用大于丙
B.乙的浓度大于 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
作用
C.据图推测,用 的丙处理莴苣幼芽不一定
抑制其生长
D.甲、乙、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解析] 与生长素浓度为0组比较可知,乙的浓度大于 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仍然表现对莴苣幼根生长起促进作用,B项错误。
二、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设计
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
(1)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
甲
(2)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
乙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如图):
(2)实验现象:装置 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 和 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1)实验操作(如图):
A
B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4.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2)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则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②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则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③若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A中幼苗水平生长,则说明单侧光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相同。
典例3 为研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将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
单侧光照如图1;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相同的去尖端胚芽鞘甲和乙的一
侧,数天后生长结果如图2,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图1
图2
C
A.光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 B.胚芽鞘甲生长速度快于乙
C.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 D.单侧光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
[解析] 光照不能导致向光侧生长素的分解,只能使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A项错误;图2显示,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因此胚芽鞘甲生长速度慢于乙,B项错误;乙弯曲的程度大于甲,胚芽鞘乙生长速度快于甲,因此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多于A,C项正确;单侧光不能干扰生长素向下运输,D项错误。
典例4 [2023·江苏盐城阜宁中学高二期中]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下列相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
D
A.两天后,胚芽鞘D向左 侧)弯曲生长
B.两天后,胚根 向右 侧)弯曲生长
C.两天后,放琼脂块 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D.两天后,放琼脂块 的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乙
甲
[解析] 从图甲可以看出,由于重力作用,数小时后琼脂块B中的生长素多于琼脂块A,故在胚芽鞘D中,B侧生长快于A侧,胚芽鞘D向左弯曲生长,A项正确;在胚根 中,由于胚根对生长素较敏感,B侧生长素浓度高反而抑制了胚根生长,因而胚根 向右弯曲生长,B项正确;分析图乙可知,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琼脂块 中含有生长素,而琼脂块 中不含生长素,故放琼脂块 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放琼脂块 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C项正确、D项错误。(共31张PPT)
第四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1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及生理功能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习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 2.简述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分析植物激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关 系。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科学探究——分析并尝试提出植物激素在生产
实践中应用的方案。
01
教材预习·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1.植物激素:在______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________。
2.其他植物激素的比较
植物激素 项目 乙烯 脱落酸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油菜素甾醇类
主要分布 高等植 物 高等植物 被子植物、裸子 植物、蕨类植物 以及细菌、真菌 细菌、真菌、 藻类和高等植 物 高等植物
极低
有机物
植物激素 项目 乙烯 脱落酸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油菜素甾醇类
主要合成或 存在部位 高等植 物各器 官都能 产生, 在_____ ______ 阶段产 生最多 植物的根、 茎、叶、果 实、种子都 可以合成, 在将要 ______或即 将进入 ______的器 官和组织中 含量较多 较多地存在于 __________的部 位,如茎端、嫩 叶、根尖、果实 和种子 主要存在于进 行__________ 的部位,如茎 尖、根尖、未 成熟的种子、 萌发的种子和 生长着的果实 主要存在于高
等植物的茎、
叶、花等器官
中,其中
_______中分
布最多
果实成熟
脱落
休眠
生长旺盛
细胞分裂
花粉
续表
植物激素 项目 乙烯 脱落酸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油菜素甾醇类
生理 功能 促进 作用 _______ ___,茎 和根细 胞的生 长和分 化, _______ 的形 成, 促进叶、 花、果脱 落,______ 关闭,侧芽 生长,种 子、芽和块 茎______, 叶片衰老, 促进种子______ 和茎伸长,两性 花的______形 成,单性结实, 某些植物开花, 促进细胞分 裂,细胞膨 大,______生 长,叶片扩 大,________ 发育,养分移 动, 促进细胞
_______和细
胞伸长,促进
根、茎、叶的
生长,
解除休眠
不定根
气孔
休眠
萌发
雄花
侧芽
叶绿体
分裂
续表
植物激素 项目 乙烯 脱落酸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油菜素甾醇类
生理 功能 促进 作用 部分类 型果实 成熟, 叶片和 果实脱 落,茎 增粗 光合作用产 物运向发育 着的种子, 种子成熟, 果实产生乙 烯,果实成 熟 花粉发育,细胞 ______,叶片扩 大,侧枝生长, 果实生长以及某 些植物坐果 ______张开, 伤口愈合,种 子发芽,形成 层活动,根瘤 形成,果实生 长,某些植物 坐果 ________的伸
长以及种子萌
发,提高植物
______、抗旱
和抗盐的能力
分裂
气孔
花粉管
抗寒
续表
植物激素 项目 乙烯 脱落酸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油菜素甾醇类
生理 功能 抑制 作用 抑制生 长素的 转运, 茎和根 的 ______ 生长 抑制种子发 芽, ________的 运输,植物 生长,气孔 张开 抑制成熟、侧芽 休眠、植物衰 老、块茎形成 抑制不定根形 成、侧根形 成、叶片衰老 -
伸长
生长素
续表
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1.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
类型 主要表现 实例
协同作 用 一类植物激素的存在可以______另 一类植物激素的生理效应 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某种豌豆茎的伸长生
长都有影响
拮抗作 用 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可以______另 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 赤霉素有______种子萌发的作用,而脱
落酸能______这一作用;脱落酸对生长
有______作用,但却能被细胞分裂素所
消除
增强
抵消
促进
抑制
抑制
类型 主要表现 实例
反馈作 用 一类植物激素______到另一类植物 激素的合成水平后,后者又反过来 影响前者的合成水平 生长素可以______乙烯的合成,而乙烯
含量的增加又反过来______生长素的合
成
连锁作 用 几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______发挥作用,共同调节植物 的性状 在小麦籽粒的发育过程中,赤霉素、生
长素等相继发挥作用
影响
促进
抑制
相继
续表
2.植物激素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决定植物某一生理效应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及其绝对含量,而是各种激素间的
______含量。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量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如表所示。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 根和芽的分化情况
生长素_ __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生长素_ __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生长素_ __细胞分裂素 愈伤组织只生长而不分化
(2)______变化也影响植物激素的含量。
相对
环境
02
要点归纳·能力素养全提升
要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
1.促进果实的发育 促进果实的成熟
(1)生长素或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即主要是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
(2)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主要是使果实的含糖量、口味等果实品质发生变化。
2.不同植物激素的异同点
(1)生长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具有相同的特点:①均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即由植物细胞产生;②均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③含量极少;④调节作用较为显著;⑤可以共存于同一植物体内。
(2)不同点:①对于植物的生理效应不同;②起作用的时期不同。
【特别提醒】①生长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细胞分裂素的化学本质都不是蛋白质,它们的合成受到基因控制,原因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激素的合成。
②油菜素甾醇类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它能促进根、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伸长、种子萌发等。
典例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A.乙烯可解除休眠,脱落酸可促进休眠,且二者对生长素的转运均有影响
B.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通过维管束向上运输
C.细胞分裂素可促进侧芽生长、叶片扩大、种子发芽以及不定根的形成等
D.油菜素甾醇类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种子的萌发等
[解析] 乙烯可解除休眠,脱落酸可促进休眠,且二者均可抑制生长素的转运,A项正确;根尖合成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沿维管束向上运输,B项正确;细胞分裂素可抑制不定根的形成,C项错误;油菜素甾醇类可促进根、茎、叶的生长,花粉管的伸长,种子的萌发等,D项正确。
对点演练1 [2023·江苏扬州高二期中]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A.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B.干旱条件下梧桐树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C.成熟的香蕉可用于催熟柿子
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
[解析] 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累,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抑制生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的方式为极性运输,因此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A项正确;干旱条件下梧桐树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促进叶脱落,防止水分通过蒸腾作用丢失,B项正确;成熟的香蕉能释放乙烯,乙烯能使柿子成熟,C项正确;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籽番茄,不能得到多倍体,D项错误。
要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具体作用 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
促进种子萌发 赤霉素、生长素、油菜素甾醇类
促进细胞分裂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甾醇类
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伸长 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甾醇类
延缓叶片衰老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脱落酸
2.拮抗作用
具体作用 起促进作用的激素 起抑制作用的激素
器官脱落 脱落酸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种子萌发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叶片衰老 脱落酸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气孔张开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3.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图解
(1)协同作用
①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能够加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分化,生长素促进根的分化;
.细胞分裂素解除顶端优势,生长素保持顶端优势。
②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和赤霉素
.促进: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为生长素来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
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抑制: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
(2)拮抗作用
①器官脱落
②种子萌发
脱落酸保持种子休眠,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综合来看,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赤霉素与脱落酸的比值。种子萌发过程中,两者含量关系如上图所示。
(3)反馈作用在细胞生长方面的表现
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加又反过来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4)植物生长各时期激素含量变化曲线
植物生长发育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不同发育时期激素的含量和种类也不同。
典例2 [2023·江苏无锡江阴四校高二期中联考]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
茎秆的伸长,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赤霉素与生长素在植物茎秆伸长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
B.生长素对细胞伸长的促进作用可能与基因表达的调控有关
C.由图可知植物的生长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D.赤霉素对图中的过程①和②所起的作用最可能都是抑制
[解析] 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起抑制作用,D项错误。
对点演练2 [2022·江苏扬州高邮高二期中]如图表示
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
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据图可以推断出 浓度高于 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的作用效果相反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
结果
[解析] 激素A、B分别表示赤霉素、乙烯,A项错误;由题图可知, 浓度生长素通过促进多种组织合成乙烯来抑制细胞伸长, 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根据生长素两重性的作用特点可知, 浓度高于 浓度,B项正确;激素A促进细胞伸长,激素B抑制细胞伸长,两者的作用效果相反,C项正确;由图可知各种激素共同调节幼苗的生长,D项正确。
对点演练3 [2022·江苏盐城高二期末]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
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甲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B.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C.苹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响
D.乙、丙两种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激素在苹果生长发育的细胞分裂期相对浓度最大,之后迅速减少接近于零;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含量仅次于甲激素,在细胞伸长期相对浓度最高,但在成熟、衰老期减少甚至接近于零;丙激素在细胞分裂期和细胞伸长期含量接近于零,成熟、衰老期相对浓度迅速增加。由以上分析可推知,甲激素可促进细胞分裂,A项正确;乙激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果实成熟,而是促进细胞伸长,B项错误;苹果在成熟期除了受丙激素的影响,还受乙激素等的影响,C项错误;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而乙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D项错误。
网络构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