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08: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21·cn·jy·com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2·1·c·n·j·y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立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雨中的丁香具有( )的特点。
2.“丁香结”的说法是怎么得来的?请用“﹏﹏﹏”在文中划记出来。
3.作者由“丁香”联想到了愁怨。像丁香一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有( ),象征着( )。
4.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最后一自然段划线句子的感受和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草原》一课中的两处文字,完成相关习题。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 )渲染,不用( )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批注: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是
5.第一段文字运用了 的修辞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生动的展现了草原的广阔和羊群散落其间的美景。
6.读到第二段文字中“( )”与“ ”处,按原文填空。
7.阅读第二段文字,用“ ”画出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画出作者的感受,并把批注补充完整。21·世纪*教育网
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www.21-cn-jy.com
8.下面对两组句子的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组不少于三句。
B.每组中各个句子的结构相似,字数都相同。
C.每组中各个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D.每组中各个句子的意义相关。
9.第一组句子充分写出了花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人类的 ,表达了作者对花儿的 之情。第二组句子写出了春雨 、夏雷 、秋风 、冬雪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 之情。
阅读与欣赏。
林海
老舍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落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了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种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 ( http: / / www.21cnjy.com )松。是的,这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的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常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就与建设结为一体,美的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便更加深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栽。我们不仅取宝,也作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但能够万古长青,而且可以综合利用。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10.文章围绕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兴安岭?( )(多选)
A.山的形态 B.色彩 C.物产 D.与人的关系
11.老舍对大兴安岭的“岭”有什么感受?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大兴安岭的“岭”和秦岭的“岭”有一些不一样。
B.大兴安岭的“岭”很险峻。
C.大兴安岭的“岭”姿态各异。
D.大兴安岭的“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
12.“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老舍爱花,却叫不出花名儿,可见老舍并不真的爱花。
B.兴安岭的花种类繁多,有些是连爱花的老舍都不曾认识的。
C.河岸上的花品种奇特,世间罕见,老舍并不认识这些花儿。
D.老舍被树林吸引,顾不上看花,因此叫不出花的明儿来。
13.“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这个句子显露出老舍什么样的心情?以下最恰当的是( )
A.喜悦 B.热爱 C.敬佩 D.赞美
14.兴安岭的美景让老舍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请从想象的角度赏析句子。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句子结构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以下句子。
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中多次写到大兴安岭给人带来的感受“亲切”“舒服”,有人认为这么写显得有些啰嗦,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7.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的月光 的翡翠 的交响曲21cnjy.com
的山野 的柿子 的水墨画【出处:21教育名师】
18.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19.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一句即可。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20.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暖雨
进入二月,下起暖雨来了
这是一个阴霾(mái)的日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中低浮着灰色的云。打下午起,就下起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股复苏的暖意。这样的雨,不接连下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21*cnjy*com
天上烟雨空蒙,我看到行人打着伞,湿漉漉的马儿从眼前走过。连房檐上那单调的滴水声听起来也令人高兴。
我一直紧绷的身子舒展了,我感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出的快慰。走到庭院里一看,雨点洒在污秽(huì)的积雪上,簌(sù)簌有声。再来到郊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暗灰色的土地。田野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呈现出一副布满砂石和泥土的面容。
蔫(niān)黄的竹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枯的柿树、李树,以及那些在我视野之内的所有树木,全被水濡湿了,像刚刚睁开眼睛一般,谁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脸孔。
流水潺潺,鸟雀啁啾,这声音听起来多么舒心!雨下着,这是一场连桑园的桑树根都能滋润到的透雨哩!
冰雪消融,道路泥泞。在冬天悄悄逝去的日子里,最叫人高兴的是那慢慢长出幼芽的柳枝。穿过树梢,我遥望着黄昏时南国灰色的天空。
入夜,我独自聆听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感到,春天确实来临了。
22.请你从文中找出能够准确概括作者对春天的心理感受和体会暖雨的方式的四字词语: 、 。
23.“入夜,我独自聆听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音”中的“淅渐沥沥”是AABB式的词语。请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 、 、
24.细读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为什么这样的雨接连下几场可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章的题目是“暖雨”而不是“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这场雨的“暖意”主要体现在消融冰雪、 、 、 。
26.“我感到说不出的快慰”,你能说说“我”为什么感到快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版权所有:21教育】
27.这篇短文的第四自然段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了雨中的残雪、土地、田野的景色。请仿照这种写法,以“秋风起了”为题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妩媚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3. 竹子 气节 4.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做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2-1-c-n-j-y
【分析】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文章第一段“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香格外妩媚”写了雨中的丁香具有妩媚、朦胧、如梦如幻的特点。雨中的丁香呈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景象,雨中的丁香朦胧绰约,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给人一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让人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久久回味,妙不可言。
2.本题考查查找关键句子。
文章第二段“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这句话写了因为丁香花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所以古人有丁香结的说法。
3.本题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文中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丁香一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有很多,如:玫瑰:玫瑰代表爱情,适合恋人之间相互赠送。康乃馨:康乃馨是代表母亲的花卉,寓意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向日葵:向日葵寓意沉默的爱、乐观、积极。菊花:菊花寓意高尚情操、健康长寿、飞黄腾达。
4.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开的愁怨。每个人一辈子或许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但作者一反古人的情感,没有一味地哀愁,更没有抱怨生活的想法,而是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这句话的意思是: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正因为解不完,人生才不至于平淡无味。所以我们既有赏花的情调,又有解结的心志。生命给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所以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不应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要乐观面对。既然人生的问题解决不完,何不豁达乐观一些呢?平顺的路固然好走,可也失去了行走的乐趣。人生的意义或乐趣不就是在这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吗?有了这解不完的结,我们的生活才有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灿烂。
5. 比喻 羊群 白色的大花 草原 绿毯 6.绿色 墨线 翠色 既 又 既 又 7.直接写景色: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批注:情景融合,所写景物融入感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效果。
【分析】5.本题考查赏析修辞手法。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把“草原”比作“绿毯”。
6.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和文章内容理解。
仔细阅读选段,从“那些小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可知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句子。
从“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可知作者的感受。
在写景中融入感受,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一方面让景物刻画的更加形象逼真,一方面丰富文章内容,有利于表达感情,情景交融。
8.B 9. 无私奉献 喜爱与赞美 细腻轻柔 迅疾猛烈 凉爽惬意 慈祥温厚 喜爱与赞美
【分析】8.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
第一组和第二组句子都是排比句。从字数上看,第一组明显少于第二组,故选项B错误。A、C、D选项正确。
9.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第一组花是“礼品”、“冠冕” ( http: / / www.21cnjy.com )、“祭献”,可以看出花常被人类用来表达真挚美好的感情,体现了花对人类的无私奉献。表达了作者对花儿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结合第二组“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夏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的雷,迅疾而猛烈”、“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冬天的雪,慈祥而温厚”可知,春雨、夏雷、秋风、冬雪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0.ABCD 11.C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B 13.D 14.运用了想象,“打扮”赋予兴安岭以人的情态,把青松想象成衣衫,把白桦想象成裙子,把野花想象成穿着绣花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兴安岭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15.运用了排比的修辞,“……的”句式强调了林海的绿色极为丰富,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16.并不啰嗦。作者三次提到亲切、舒服,第一次是看到摸到树木令人亲切、舒服;第二次是感受到兴安岭的美丽和建设连在一起,美的不空洞,令人亲切、舒服;第三次是感受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作者的这种感受,来自于对大兴安岭由浅入深的认识。“亲切、舒服”反复出现,强调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和赞美。
【分析】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这里岭的确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及至看到了林场,这种亲切之感便更加深厚了。我们伐木取材,也造林护苗,一手砍,一手栽。”“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可以得出文章围绕山的形态、色彩、物产、与人的关系。
1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大兴安岭这个“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可以得出老舍对大兴安岭的“岭”描述正确的是大兴安岭的“岭”姿态各异。
1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可以得出这句话中写出了花的种类非常奇特,连老舍都认不出这些花儿。所以理解正确的是C项。
13.本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
结合原文的内容“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可以得出这句话写出老舍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以及自己内心的赞美之情。
1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原句的内容,可以从修辞手法,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的角度来分析。这句话中把青松想象成衣衫,把白桦想象成裙子,把野花想象成穿着绣花鞋。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兴安岭的美,同样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从“打扮”可以得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当成人来写。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原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即三句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以上的相同句式。即本句话中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所以这句话强调了林海的绿色极为丰富,同时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16.本题考查的是主观性题目。
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注意理由完整充分,不要写错别字即可。注意要结合文本即可。www-2-1-cnjy-com
17. 柔和 碧绿 美妙 空旷 沉甸甸 美丽 18. 不甘示弱 垂涎欲滴 载歌载舞 一望无际 19.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 20.是由小伙子和大姑娘的歌声,以及蝈蝈们的小夜曲,蛤蟆的大提琴,青蛙的歌儿,蟋蟀的伴奏等构成的。 21.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喜爱或赞美之情。
【分析】17.考查了词语搭配。熟读短文,答案在原文中均能找到。
从“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可知答案。
18.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解释。
不甘示弱: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垂涎欲滴: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载歌载舞: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19.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句子把家乡的秋夜比作美丽的水墨画。运用比喻的手法。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句子将柳儿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从“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句式重复,运用排比的手法。21教育网
20.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 ( http: / / www.21cnjy.com )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无与伦比的交响曲”可知,这首交响曲是由小伙子和大姑娘的歌声,以及蝈蝈们的小夜曲,蛤蟆的大提琴,青蛙的歌儿,蟋蟀的伴奏等构成的。【来源:21cnj*y.co*m】
21.考查了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悟。
本文通过描写家乡秋夜里的田野、竹林、大山、湖,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小伙子、大姑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21*cnjy*com
22. 无比饥渴 独自聆听 ( http: / / www.21cnjy.com ) 23. 熙熙攘攘 隐隐约约 悠悠忽忽 滴滴答答 24.这是春雨,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来了,天气变暖,可以给我们抚慰和温暖。 25. 洗净树木 浇灌桑园 预兆春天 26.这场暖雨使万物复苏,使人心情舒畅,因此作者感到快慰。 27.秋风起了,天空乌云翻滚,小河翻起了波浪,树叶簌簌地从树上落下来,人们都穿上了秋衣。
【分析】22.考查对文章和词语的理解。
无比饥渴:饥渴到难以忍耐。
独自聆听:一个人独自倾听。
23.考查词语的仿写能力。
AABB式的词语:唠唠叨叨、期期艾艾、支支吾吾、兢兢业业等。
24.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后文“再来到郊外一望,残雪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暗灰色的土地。田野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呈现出一副布满砂石和泥土的面容。”可以看出每下一次雨都会变得更暖。
25.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蔫黄的竹林,干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柿树、李树,以及那些在我视野之内的所有树木,全被水濡湿了,像刚刚睁开眼睛一般,谁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脸孔。”、“这是一场连桑园的桑树根都能滋润到的透雨哩”、“我感到,春天确实来临了。”可以看出。
26.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结合“入夜,我独自聆听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感到,春天确实来临了。”可以看出。
27.考查学生的文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题,作答时要结合对文章的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语言作答即可,表达合理,答案不唯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