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课时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苏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同步练习--第二课时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03 22:4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苏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
第二课时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被动运输
1.(2021江苏邗江中学期中)人体组织细胞从细胞外液体中吸收脂肪酸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
B.组织细胞内外脂肪酸的浓度差
C.细胞中ATP的数量
D.细胞质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
2.下列有关被动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
B.通道蛋白转运分子或离子时,会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
C.载体蛋白具有一定的专一性,通道蛋白不具有专一性
D.被动运输可促进细胞内外物质浓度趋同
3.(2021江苏扬州高邮中学期中)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红细胞的
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这种物质的转运速率
D.图示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中构象会发生改变
4.通道蛋白是细胞质膜上的一类具有通道作用的蛋白质,如水通道蛋白、K+通道蛋白等。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水通道蛋白和K+通道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B.通道蛋白镶在细胞质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
C.肾小管主要借助水通道蛋白来重吸收水
D.Na+可以借助K+通道蛋白进入细胞
5.(2021江苏淮安学情调研)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质膜上载体蛋白才能完成的是(  )
A.氧气进入红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乙醇进入红细胞 D.水进入红细胞
题组二 主动运输
6.下列关于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动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B.主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
C.主动运输不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离子或小分子物质
D.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或排出物质
7.(2021江苏苏州中学开学考试)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它在跨膜运输物质时需要ATP水解供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Na+-K+泵是维持细胞内外K+和Na+浓度的结构和功能基础
题组三 胞吞和胞吐
8.(2022江苏盐城上冈高级中学期中)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膜成分得到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9.(2022江苏金湖中学、涟水中学等七校期中大联考)受体介导的胞吞是大多数动物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的主要途径。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与受体结合后,经胞吞作用而进入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大分子与细胞质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Na+、K+等无机盐离子通过此方式跨膜转运
C.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形成的有被小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
题组四 比较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0.如图为神经细胞质膜内外Na+和K+的相对浓度。神经细胞表面存在离子泵和离子通道,其中离子泵能将Na+泵出细胞、将K+泵入细胞,而离子通道可介导细胞吸收Na+和排出K+,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介导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C.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11.(2021江苏无锡期末)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主动运输     B.乙为协助扩散
C.丙为胞吞、胞吐     D.丁为简单扩散
12.(2021江苏淮安淮阴中学阶段测试)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图中A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B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C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D表示的运输方式为   。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的。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影响细胞产能),图中     (填字母)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判断
1.(2021江苏宿迁期末)如图所示,甲、乙分别表示物质通过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运输的过程,其中通过通道蛋白运输的速率比载体蛋白的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
B.载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是静止不动的
C.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
D.通道蛋白的运输速率更快,推测其转运物质耗能更多
2.(2022江苏盐城亭湖高级中学期中)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物质运输方向与浓度梯度间的关系判断,顺浓度梯度运输的是被动运输
B.依据是否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判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是主动运输
C.依据运输过程是否消耗能量判断,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被动运输
D.依据运输分子的大小判断,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胞吞、胞吐
3.(多选)(2021江苏南通如皋中学学情调研)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质膜的功能特性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4.如图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物质,a~d表示运输方式。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①表示       ,b、d分别表示    和    ,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    (填字母)。
(2)钾离子带有电荷,不能通过简单扩散穿过①,需要通过细胞质膜上的[③]    和[④]    进行运输,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是                         。
(3)科学研究发现,在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质膜上都有钙离子通道,像一扇大门一样控制钙离子的出入。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以引起细胞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某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该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原理是                           。
题组二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5.(2021安徽六安一中期末改编)如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不考虑胞吞、胞吐),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④⑥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
C.与CO2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D.与乙醇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6.(2021江苏镇江中学调研)无机盐离子在细胞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学习小组研究营养液中O2相对含量变化对某植物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分析得出该植物吸收K+需要消耗能量
B.由图可看出营养液中K+浓度影响该植物吸收K+的速率
C.ab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O2浓度
D.bc段表明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K+的吸收速率
7.(2021河北唐山期末)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氧浓度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的曲线。使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蛋白数量
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8.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1~4代表物质运输的方式)。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图甲
图乙
(1)脂溶性的有机小分子通过图甲中的  (填标号)方式进入细胞,影响这种运输方式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2)图甲中2与3相比,2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
(3)3、4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被转运物质不需要与相应蛋白质结合的是   (填标号)。
(4)图甲中2方式的转运速率与能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b两点转运速率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2.D 3.D 4.C 5.B 6.D 7.D 8.D
9.B 10.B 11.A
1.B 脂肪酸进入人体组织细胞是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运输的,进入的量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脂肪酸的浓度差。
归纳总结
  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其运输动力是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即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2.D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A错误;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或离子时,不需要与被转运的物质结合,B错误;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一定的专一性,C错误;被动运输将物质顺着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输,可促进细胞内外物质浓度趋同,D正确。
3.D 据题图分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不能逆浓度梯度进行,A错误;乙醇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图示的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不会提高这种物质的转运速率,C错误;题图中的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中自身构象会发生改变,D正确。
4.C 水通道蛋白和K+通道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氨基酸,A错误;通道蛋白贯穿细胞质膜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肾小管主要借助水通道蛋白来重吸收水,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通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特异性,所以Na+不能借助K+通道蛋白进入细胞,D错误。
5.B 氧气、乙醇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简单扩散,简单扩散不需要细胞质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A、C不符合题意;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细胞代谢供能,属于协助扩散,B符合题意;水可以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此时不需要细胞质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D不符合题意。
6.D 主动运输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在能量供应下,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离子或小分子,A、B、C错误;主动运输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D正确。
7.D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其运输方向为逆浓度梯度,A、B错误;离子泵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错误。
8.D a是细胞的胞吞过程,b是细胞的胞吐过程,不论是细胞的胞吞还是胞吐都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A正确;a是胞吞过程,需要细胞质膜表面的糖蛋白的识别作用,胞吞是耗能过程,需要细胞内部提供能量,B正确;b是胞吐,该过程中存在囊泡与细胞质膜的融合,因此存在膜成分的更新,C正确;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是细胞摄取养分、排泄废物的基本方式,D错误。
9.B 细胞质膜上的受体具有特异性,生物大分子能和特定的受体结合,A正确;Na+、K+等无机盐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行跨膜转运,B错误;胞吞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胞吞形成的有被小泡的膜可以与溶酶体膜融合,小泡中的物质可以被溶酶体的水解酶降解,D正确。
10.B 由题图可知,离子泵介导的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为主动运输;离子通道介导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为协助扩散,B正确。
11.A 甲表示的运输方向为逆浓度梯度,且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A正确;乙为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为简单扩散,B错误;丙为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为协助扩散,C错误;丁为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不是简单扩散,D错误。
12.答案 (1)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吐 (2)葡萄糖 (3)载体蛋白 核糖体 (4)CD
解析 (1)A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表示简单扩散;B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能量,属于主动运输;D中囊泡中的物质以胞吐的方式出细胞。(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简单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O2,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K+,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葡萄糖。(3)与A简单扩散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载体蛋白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影响细胞产能,则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和胞吐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能力提升练
1.A 2.B 3.ABC 5.C 6.B 7.B
1.A 甲、乙两图物质跨膜运输特点是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通道蛋白,不消耗能量,所以都属于协助扩散。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均具有特异性,A正确;载体蛋白在细胞质膜上是能够运动的,B错误;甲、乙两种方式都是协助扩散,都属于被动运输,C错误;甲、乙两种方式均为被动运输,转运物质的过程中均不消耗能量,D错误。
2.B 被动运输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且不消耗能量,A、C正确;依赖载体蛋白的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错误;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胞吞、胞吐,D正确。
3.ABC 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二者的共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A正确;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细胞质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体现了细胞质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B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C正确;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是胞吞,不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D错误。
4.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a、c (2)离子通道(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前者为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的转运,不消耗能量;后者为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转运,消耗能量(合理即可) (3)钙通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质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进入细胞的钙离子减少,血管组力减小,从而使血压降低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a为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表示简单扩散;b、c为顺浓度梯度运输,分别需要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协助,表示协助扩散;d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表示主动运输;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借助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c和简单扩散a两种。(2)钾离子带有电荷,不能通过简单扩散穿过细胞质膜,需要借助细胞质膜上的③通道蛋白和④载体蛋白进行运输;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是通过③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通过④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3)由题干信息可知,治疗高血压的二氢吡啶类药物是通过阻滞钙离子通道而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的,减弱细胞收缩而降低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降低。
5.C 图①表示影响运输速率的因素为被转运物质的浓度,物质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则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图②表示影响运输速率的除了被转运物质的浓度外,还有其他因素,如转运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图③表示该物质运输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图④表示影响运输速率的除了能量外,还有其他因素,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图⑤表示转运蛋白不影响该物质运输,其运输方式为简单扩散;图⑥表示该物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协助,其运输方式可能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K+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符合的有②④⑥,A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符合的有②③⑥,B错误;CO2和乙醇进出细胞的方式都为简单扩散,符合的有①③⑤,C正确,D错误。
6.B ab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K+跨膜运输的速率增加,说明K+的运输方式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图中自变量是营养液中O2的相对含量,仅由图无法看出营养液中K+浓度对该植物吸收K+的速率的影响,B错误;根据曲线图,ab段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K+跨膜运输的速率增加,则ab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氧气浓度,C正确;O2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增加O2含量,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表明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影响K+吸收速率,如载体蛋白数量,D正确。
7.B 细胞吸收K+和N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结合题图分析,A、B两点为在不同氧浓度下胡萝卜对N的吸收量,氧浓度影响细胞代谢供能,所以使A、B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能量;B、C两点为在同一氧浓度下胡萝卜对N和K+的吸收量,所以使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B正确。
8.答案 (1)1 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 (2)逆浓度梯度运输,消耗能量 (3)4 (4)能量 载体蛋白数量
解析 (1)脂溶性的有机小分子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即图甲中的1方式,影响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是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2)图甲中2为主动运输,其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进行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消耗能量,而图甲中3为协助扩散,其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3)图甲中3、4均为协助扩散,但是4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协助扩散,因此被转运物质不需要与相应蛋白质结合。(4)图乙表示主动运输的转运速率与能量的关系,识图分析可知,图中a点转运速率的限制因素是能量,b点转运速率的限制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