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同步练习--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复习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苏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同步练习--第三章  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复习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03 22:5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苏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酶的本质、产生和作用原理理解不清
1.酶在许多生化反应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如图表示某种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若d、c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a代表蔗糖
B.合成酶的场所只有核糖体
C.酶能够为底物提供能量从而让反应更容易进行
D.只要是结构完整的活细胞均能产生酶,且酶在胞内、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易错点2 混淆不同化合物中的A
2.下列结构中有关圆圈中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脱氧核糖组成
B.D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R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核苷酸中的A为腺嘌呤
D.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含有腺嘌呤
易错点3 混淆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3.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B.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分解葡萄糖消耗的O2少于释放的CO2
C.植物细胞无氧呼吸都能生成乙醇,动物细胞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乳酸
D.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易错点4 混淆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关系
4.长叶刺葵是一种棕榈科植物,如图为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测得长叶刺葵24小时内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表示总光合速率,曲线b表示净光合速率
B.10:00以后曲线b下降的原因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不敏感
C.14:00以后a、b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
D.大约18:0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D 2.A 3.D 4.B
1.D 若d、c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b代表蔗糖,a代表酶,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RNA不在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酶不能提供能量,只能降低生化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
易错提醒
(1)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
(2)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生化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能量。
(3)只要是结构完整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4)在适宜条件下,酶在胞内、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5)酶只起催化作用,不起调节作用。
2.A ATP中的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错误;D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正确;RNA分子中的A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核苷酸中的A为含氮碱基腺嘌呤,C正确;题图中的A都含有腺嘌呤,D正确。
易错提醒
不同化合物中的“A”
物质结构 物质名称 A的含义
ATP 腺苷(腺嘌 呤+核糖)
核苷酸 腺嘌呤
DNA 腺嘌呤脱 氧核苷酸
RNA 腺嘌呤核 糖核苷酸
共同点 所有“A”都含有腺嘌呤
3.D 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生成ATP,A错误;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此时其氧气消耗量仍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B错误;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细胞(如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细胞、玉米胚细胞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错误;植物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正确。
易错提醒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生物 无氧呼吸产物
植物 大多数植物细胞 乙醇和CO2
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 块根细胞、玉米胚细胞等 乳酸
动物 骨骼肌细胞、哺乳动物 成熟的红细胞等 乳酸
微生物 乳酸菌等 乳酸
酵母菌等 乙醇和CO2
4.B 分析题图坐标曲线可知,曲线a表示CO2的固定量,可代表总光合速率,曲线b表示CO2吸收量,代表净光合速率,A正确;细胞呼吸速率=植物总光合速率-植物净光合速率,10:00以后图中曲线b吸收CO2的量减少,但是曲线a CO2固定量增加,说明此时呼吸速率加快,由题图并不能说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不敏感,B错误;14:00以后a、b均下降的原因是随着时间推移,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反应减弱,进而影响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利用,C正确;识图分析可知,大约18:00时,CO2吸收量为0,即植物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D正确。
易错提醒
观察对象 净(表观)光合作用 总(实际)光合作用
O2 释放O2量 产生O2量
CO2 吸收CO2量 固定CO2量
干物质 有机物的积累量 有机物的生成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