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同步练习(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同步练习(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1-14 13:28:54

文档简介

水循环和洋流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有大循环之称的是:
A.发生领域最大的海陆间循环
B.发生在人类居住的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的内陆循环
C.每年循环量最大的海上内循环 D.地球水和太空水的循环
读图1,回答2—6题:
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
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A.信风 B.西风 C.东风 D.季风
4.若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则③表示哪个区域大气的热力状况?
A.陆地 B.海洋 C.高空 D.以上都不是
5.若该图表示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则①是:
A.风海流 B.上升流 C.暖流 D.寒流
6.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河湖,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塔里木河 B.闽江 C.长江 D.太湖
8.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导致长江流域水量不平衡 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
9.关于我国河流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 B.塔里木河的补给主要靠雨水
C.长江的补给主要靠湖泊水 D.黄河的补给主要靠积雪融水
10.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11.下列地理现象中,哪些直接参与海陆水循环过程( )
A.滚滚长江向东流 B.祁连山地冰川
C.塔里木水的蒸发 D.没有登陆的台风
12.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冰川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13.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A.浅层地下水 B.地下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D.固体冰川
14.、季节性积雪融水对河水进行补给是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 C.地下径流 D.入渗和蒸腾
16.水循环的实质是(  ) ??A.水体连续运动的过程 ??B.各种水体的状态变化 ??C.海陆之间的水量交换 ??D.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17。关于水循环的错误说法是(  ) ??A.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数量无限 ??B.海陆间大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C.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D.水循环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全球地理环境 1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秋季节流量最大 ??B.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C.水源污染和过度开采水资源都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D.在水循环各个环节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19.下图是一个水电站大坝下游某观测站在筑坝前后所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这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 ( )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水 D.湖泊水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2005年广东卷)
20.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1.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有一个汛期 C、冬季断流 D、年径流总量大
二、双项选择题
22.读下图,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地区的海陆间水循环,AD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属于环节③
B.我国沿海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时候,也是①数量最大的时候
C.非季风区的河水不可能通过①来完成海陆间循环
D.环节②形成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地面
23.如果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则只有哪两个环节
A.① B。② C。③ D。④
24.如果该图表示内陆循环,则②代表的是
A.水汽输送 B。蒸发 C。植物蒸腾 D降水
25.如果表示海陆间循环,人们在该地区植树造林,则图中各环节中变化比较明显(增大)的两个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三、综合分析题
2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B.
C. D.
(2)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有  、
   、 _。
  (3)在图中把缺少的水循环环节画出来,
并标注名称。
(4)图中包括 种水循环类型,它们是            。
(5)根据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说明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2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直线的一端加绘箭头以正确表示水循环过程。
(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_______环节。?? (3)选择上图中的字母填入下图中相应的方格内,以正确表示海陆间大循环过程。 (4)海陆间大循环的重要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在这一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 (5)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发生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8.读我国两区域河流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两湖泊对河流的作用:
① ,② 。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2)乙图中河流补给水源是 。
径流季节变化较甲图中河流 。径流年际变化较甲图河流 。
(3)甲图所示地区水循环主要方式是 ,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9.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图示的水循环各个环节中,
①表示 ,②表示 。
⑵ B处的地质构造是 , 其发育成河流的原因是 ,B河的补给来源主要是 。
⑶A、B两河流中,含沙量较大的是 , 径流季节变化大的是 。
⑷如在B河上建水库是否可行 ,理由是 。
⑸若山地森林被毁,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是 和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6D 7A8 D9A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A 17A 18A 19A 20C 21C
二、双项选择题
22AB 23BD 24BC 25BD
三、综合分析题
26.(1) A.蒸发 B.植物蒸腾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2) 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3) 图略
(4) 三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5) 大面积破坏植被和排干湖沼;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
27.(1)图略
(2)蒸发或植物蒸腾 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3)图略
(4)陆地淡水不断更新 内陆循环
(5)连续运动 太阳辐射 重力
28.(1)补给 调节 雨水
(2)冰雪融水 大 小
(3)海陆间循环
29.(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2)断层 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 地下水
(3)B A
(4)不可行 位于断层线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
(5)滑坡 泥石流
水循环和洋流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分析下面海洋表面等温线、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澳大利亚简图,完成1-2题
1.表示北半球副热带大陆东岸的是( )
2.在澳大利亚的轮廓图(图14—3右图)中有沙漠分布并与洋流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风漂流环绕四大洋
B.东西流向的洋流按形成原因分类均属补偿流
C、洋流能加快净化污染物,对环境保护大有好处
D.在低纬大洋西岸均属暖流
4.暖流流经的海区与同纬度的其它海区相比
A.盐度、温度偏低,水温、气温偏高 B.盐度、温度偏高、湿度、气温偏低
C.盐度、温度偏高,湿度、气温偏低 D.盐度、水温、湿度、气温均偏高
5.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A.大陆轮廓和岛屿的分布 B.海水温度与密度分布不均
C.地球自转偏向力 D.盛行风
6.下列大洋环流,流向与其他三个相反的是: 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C.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的流向 D.夏季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7.下图2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A. B. C. D.
暖流 寒流
8.若有一艘油轮在太平洋赤道北侧发生石油泄漏现象,下列国家的海域可能受到污染的是:A.日本、菲律宾 B.美国、印度 C.英国、法国 D.巴西、阿根廷
9.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东侧的中低纬海区,按顺时针方向流动,该洋流是:
A.日本暖流 B.巴西暖流 C.墨西哥湾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0.读洋流模式图,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图中,a为洋流,据此回答:
A.图示是各大洋相同位置洋流的模式
B.a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C.a洋流是世界大洋很强大的一支暖流
D.a洋流是世界大洋很强大的一支寒流
12.关于世界重要渔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海渔场附近有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
B.美国东部沿海的纽芬兰渔场,处于东格陵兰寒流与墨西哥暖流交汇处
C.南美东岸的秘鲁渔场是上升流把海水深处无机盐类带到海水上层,使浮游生物等鱼饵丰富,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
D.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13.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要的意义 B.使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降水量增加
C.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 D.在寒暖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14.关于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流动的叙述(  )
  A.向东流入地中海 B.向西流入大西洋
  C.属于风海流 D.冬季时流速更慢
15.下列洋流属于风海流的是(  )
  A.北赤道暖流 B.秘鲁寒流
  C.日本暖流 D.本格拉寒流
16.不属于太平洋的洋流是(  )
  A.阿拉斯加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秘鲁寒流
1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B.影响海岸线地形
  C.给沿岸带来风暴潮
  D.加快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海水污染的范围
18.人类在海洋中的捕鱼量,90%以上来自
A 浅海大陆架区 B 寒暖流交汇处 C大洋的深海区 D 上升流海区
19.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
A B C D
20.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北凸 B.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南凸
C.寒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D.暖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向低纬凸
读大陆和海洋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图中a、b、c、d四海域的水温
A d>c>b>a B d>b>c>a
C d>c>a>b D d>a>b>c
22、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则流经d处的洋流为
A 墨西哥湾暖流 B 巴西暖流
C 日本暖流 D 千岛寒流
23、如果图中大陆为北美大陆,则a、b、c、d 四
海域盐度中最高的是
A a海域 B b海域 C c海域 D d海域
24.下面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二、双项选择题
25、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大洋西岸的海水比大洋东岸的海水 ( )
A.温度低 B.温度高 C.盐度低 D.盐度高
26、下列洋流属风海流的是 ( )
A.北赤道暖流 B.巴西暖流 C.西风漂流 D.西澳大利亚寒流
27、下列地区的气候受洋流影响较大的是 ( )
A.东亚季风气候 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D.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气候
读右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海洋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 )
A.L1向东流,L2向东流
B.L1向西流,L2向西流
C.L1向东流,L2向西流
D.L1向西流,L2向东流
29、假若L1、L2流向相同 ( )
A.开普敦正值炎热干燥的季节 B.北京昼短夜长
C.夏威夷高压强盛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三、综合分析题
30.在下图中用洋流符号(暖流 寒流)把全球的洋流分布规律画成简单的模式图。
31.读“某海域等温线图”,图中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后回答:
  (1)该海区属于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性质,该洋流是_______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洋流位于大陆的_______岸,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_______环境。
  (4)如该海区位于太平洋,该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流。该海区附近能否形成大渔场?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和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海水盐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__________。
  (3)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__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_________渔场等。
  (4)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表明保护海洋环境需要_________。
  (5)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航行方向,并指出整个航程顺次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__________,顺次利用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 4海区中,盐度
最低的是 海区,该海区盐度低的
原因是 、

4海区盐度从高到低排序是 。
(2)图示范围内的世界著名渔场有E海
域附近的 渔场和F海域
附近的 渔场,
(3) 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在
E海域附近交汇。
(4)图中箭头表示由波斯湾外运原油的几条
航线,其中运量最大的是 (填数字)。
34、甲、乙两图为不同海区的海水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局部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回答问题。

(1)甲图位于 半球,乙图位于 半球。
(2)根据寒暖流定义判断,甲图中的洋流是 流,乙图中的洋流是 流。
(3)甲图中的洋流一般分布在大陆 岸,乙图中的洋流一般分布在大洋 部。
(4)若甲图位于太平洋,则该洋流的名称是 ,若乙图位于大西洋,则该洋流的名称是 。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D 5D 6B 7C 8A 9A 10A 11C 12D 13D 14A 15A 16C 17C 18B 19C 20C 21C 22C 23D 24B
二、双项选择题
25BD 26AC 27BD 28BC 29AB
三、综合分析题
30.画图省略
31.(1)南半球 温度由南向北递减
(2)寒流 洋流流经海域温度比同纬度海域温度低
(3)西 降温减湿 荒漠
(4)秘鲁寒流 上升补偿流 能 上升补偿流将海洋底部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丰富。
32.(1)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 东北信风
(2)②①④③
(3)纽芬兰 拉布拉多寒流 北海道
(4)污染范围扩大 全球合作
(5)东北信风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33.(1)A 亚马逊河径流汇入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CDBA
(2)纽芬兰 秘鲁
(3)拉布拉多
(4)①
34.(1)南 北
(2)寒 暖
(3)西 东
(4)秘鲁 墨西哥湾
水循环和洋流 第1课时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的图文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能正确理解和表达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可在课后让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家乡河流的相关资料,以增强感性认识和危机意识。这部分内容学生很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可在课前收集一些直观性较强的图片、视频材料以及文字、数字资料,使学生能更具体、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水循环的意义。?
本节另一重点是学习海洋水体中最主要的一种运动形式——洋流。理解洋流的概念及按性质划分的两种类型:寒流和暖流。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洋流模式图上判断寒流和暖流,注意其分布在大陆的东岸或西岸;全球风带图和洋流模式图的对比可以使洋流的成因这一难点得以很好的化解;“世界洋流分布图”的阅读,要注重让学生来观察、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最后将该图与全球洋流模式图进行对比,进一步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对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重在通过活动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丰富的图片资料生动演绎,印证原理。?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能量转化以及地理意义。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过程简图,洋流分布简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相互联系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地球上的水”,让学生思考、理解本课卷首导语。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
师 地球因为有了水和水的运动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盎然。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运动的呢???
推进新课
课件显示:?
水循环?
?
师 从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的水在不断地进行着连续的循环运动,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水循环。请大家结合屏幕上的问题,阅读教材P59图239“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注意图文结合,观察图中每一个箭头的含义。
投影:?
思考题?
1.什么是水循环??
2.水循环将哪几个圈层联系了起来??
3.水循环的能量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问题。?
生1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生2水循环联系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
生3太阳能、重力能。?
师 (总结)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形式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
请大家再阅读图239,观察水循环有哪些基本环节。?
生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师 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所以说,水循环既是物质更是能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请大家思考:在水循环的每个基本环节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教师鼓励学生发言)?
生 在蒸发环节中,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消耗热能;在凝结降水环节中,水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放潜热;由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进而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水汽输送则可以实现大气中的热量交换。?
师 人类利用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哪一个能量转换??
生 海拔较高的地区,将太阳能转化为势能。?
练习:学生绘制水循环的过程图,并标注各环节的能量转化形式。?
师 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水循环实质上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那么,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对地表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播放视频:“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师 是什么力量使黄土高原形成今天这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生 这里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动的地表径流对高原面的长期侵蚀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阅读材料“黄河输沙造陆——水循环改变地形”,印证水循环对地表环境的塑造)?
师 地壳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河谷、盆地、平原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请大家举例说明。?
生 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河流冲积、堆积地貌,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
师 水循环除了能够塑造地表形态之外,还有什么地理意义?请大家看影像结合以上分析作总结。
课件显示:?
“奔腾不息的长江”?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鼓励发言,教师最后用课件展示结论)?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水量平衡;?
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塑造地表形态;?
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
师 水循环促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得到不断的更新,因此有人说: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请大家讨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纠偏持正。?
师 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一旦水循环的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所以对于特定的地区来说,水循环的数量是有限的,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永续利用。?
师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请大家通过看以下的影像材料,来进一步讨论总结。
课件显示:
“干旱的撒哈拉”“印度的水灾”?
生 (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师 (总结)水循环在地球表面各个区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水循环比较旺盛,则水资源比较丰富,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有些地区水循环过弱,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如干旱的沙漠地区。?
师 不同地区水循环往往不平衡,那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水循环有差异吗?请以我国为例说明。
生 是有差异的,例如我国夏秋季节,水循环强度大;冬春季节,水循环强度就小。?
师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水循环的强度存在时空上的不平衡,这也就导致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也就产生了各地的水灾或旱灾。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呢??
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讨论后发言: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等。?
师 很好,譬如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
(承转)大家来看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些措施改变了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生 地表径流、蒸发和降水等环节。?
师 可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课件显示:?
(承转)人类可以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促进水循环的形成,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也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请看下一案例。
课件显示:?
“济南泉水断流”的有关图文?
聚焦趵突泉
现代地质工作者调查研究认为,济南泉水来源于市区南部山区。大气降水渗漏地下顺岩层倾斜方向北流,至城区遇侵入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
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直接影响着泉水的变化。济南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50~700毫米。由于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2/3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秋季不足1/5,冬春两季降水很少。随着降水量的“少—多—少”的季度变化,泉水水位和流量也相应地出现“低—高—低“和“小—大—小”的季节变化,不过在时间上较降水的季节变化推迟一些。一般年份,泉水变化过程是自年初始,流量逐渐减少,至6月出现最小量和最低水位;7月份随降水量增加而流量开始增大,8、9月出现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一般规律是年降水量多,当年泉流量大,水位高;年降水量少,当年泉水的流量也小,水位也低。
大气降水对泉水动态变化所起的主导作用,是人工开采量不超过泉水流量的情况下显示出来的,如果开采量大于泉流量,雨量因素则处于次要地位。开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泉水的动态变化。据山东省水文地质队资料,1973~1977年,市区水位下降2.25米。所以从1976年以后,雨季后不到1个月,泉水流量就逐渐减少。趵突泉自1981年以来,连续3年在3月上旬至9月初断流,干涸达半年以上。?
(问题)
1.请分析济南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
2.请提出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
(学生阅读图文,分组展开充分的讨论,并推荐代表发言)?
(第一组代表上台发言)
生 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现象,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
(第二小组上台发言)?
生 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师 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区出现、泉水枯竭在全国很多地区极为常见。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人们常常不顾客观自然规律,盲目向自然界要水,必然会对水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必须认识水循环的运动变化规律,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使其永续利用,不断更新。
投影:?
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调查家乡的一条河流?
探究内容:(1)河流的基本概况:源地、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在什么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的基本状况。?
(2)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
(3)河流水质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
(4)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灌溉、航运、养殖、发电等方面的效益如何??
探究过程、方法: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有关资料、登录相关网站。将全班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可安排每个小组进行其中的一项。?
注意事项:?
(1)调查之前,集思广益,列出一张调查访问的清单或表格。?
(2)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
探究结果:将调查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将其中有价值的建议提交有关部门参考。
水循环和洋流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复习回顾)
1.你能描述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吗?水循环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2.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几个风带??
3.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学生回答:问题1:海洋的水蒸发变成大气水,海洋上空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并在一定条件下冷却凝结成降水,到达地面的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流回海洋,水的这一循环运动过程被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循环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运动,从而塑造了各种地表形态;?
(2)太阳能在推动水循环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进行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
(3)水循环可使地球上获得洁净的可再生的水资源;?
(4)水循环对人类活动影响巨大,而人类只能够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问题2:全球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分布图如下:?
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
师 (承转)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呈现有规律的运动,那么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海洋水,其运动是否也有“章”可循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 书:?
二、洋流?
1.概念?
2.洋流的影响
推进新课
师 海水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无风三尺浪”说的是潮汐,“无风不起浪”说的是波浪。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另一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形式——洋流。那么什么叫洋流呢??
生 是指大洋圈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师 洋流有不同的类型,按性质划分它可以分为哪两种??
生 洋流按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即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是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即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洋流是寒流。?
板 书:
按性质分类暖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洋流)?
寒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的洋流)
师 播放全球洋流大规模运动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提出问题:洋流对全球热能传输与交换有何作用呢??
生 合作讨论,总结回答。?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能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寒流:降温减湿,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气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暖流经过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度突出;寒流向低纬度突出。?
师 (总结)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也对所经过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上我们了解了洋流的概念和作用,那么世界洋流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
板 书:?
3.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
师 投影“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问:世界上有哪几类大洋环流系统?它们各分布在哪些海区?每一类洋流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什么特点??
生 阅读教材,将“气压带、风带模式图”与“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对照,从中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投影:

气压带、风带模式图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
师 学生回答后,师生结合板图共同归纳总结:?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洋流的分布和盛行风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许多洋流的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
师 (板图讲解)中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①在赤道附近的南北半球地区,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吹拂,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了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如上图)?
生 画出东北信风、东南信风风向和北赤道、南赤道暖流流向。?
师 ②在南北纬40°~60°的地区因位于盛行西风带,北半球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风向为西北风;在强大盛行西风的吹拂下,洋流分别在北纬35°~45°和南纬30°~60°的海域形成自西向东流的西风漂流,将两幅图叠加,形成如下洋流:?
师 受东北信风作用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在大洋两岸受到陆地阻挡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形成赤道逆流,自西向东流;另一部分分别向北、向南流向两侧的高纬度。受盛行西风影响的西风漂流,自西向东流,在大洋东岸遇到陆地阻挡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向纬度较低的赤道地区;另一部分在北半球流向纬度较高的极北地区。以上南北方向的洋流都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系统,即副热带环流。?
生 将上述洋流连接起来,形成两个环流系统。(如下图)?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
师 引导观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运动方向是否相同?为什么??
2.大洋东西两岸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
生 观察后回答:?
生1 大洋环流方向不相同,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生2 大洋西岸均为暖流,大洋东岸均为寒流。?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情况,那么南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状况如何呢??
生 结合以上分析,画出北半球中高纬度副极地环流。(呈逆时针方向)?
师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图”,思考: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副极地大洋环流,南半球同纬度地区为什么没有出现??
生 (合作讨论回答)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分布着广阔的海洋,没有形成海陆相间分布的轮廓,所以没有形成大洋环流。?
师 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了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其性质为寒流。?
以上我们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分析了南北半球的洋流模式,世界上的洋流分布是否符合这一基本规律呢?各大洋中分别形成了哪些洋流,下面我们将具体了解世界洋流的分布。?
板 书:?
4.世界洋流分布
师 投影“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观察,小组合作探究:世界三大洋(北冰洋除外)中形成了几个副热带大洋环流?几个副极地大洋环流?各环流分别由哪些具体洋流组成?哪些洋流对沿岸的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 ①划分合作小组(太平洋组、大西洋组、印度洋组、综合组)?
②组内讨论,选出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
③组内选出一名同学,板画出洋流位置及流向。?
(太平洋组)?
结论1:该大洋有两个副热带大洋环流,一个副极地大洋环流。?
结论2: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副热带大洋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结论3:北半球副极地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流动,主要由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和千岛寒流组成。?
结论4: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给沿岸增湿增温;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给沿岸降温减湿;秘鲁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
(大西洋组)?
结论1:该大洋在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共形成了两个副热带大洋环流,中高纬度形成了一个副极地大洋环流。?
结论2:洋流由中低纬度,北半球由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纳利寒流组成。南半球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西风漂流组成。北半球中高纬度,由北大西洋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组成。?
结论3: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位于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全年可以通航。?
(印度洋组)?
结论1:完整的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南半球,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结论2:主要由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组成。?
结论3: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在赤道以北的印度洋形成一个随季节风向变化的季风洋流,该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综合小组)?
综合各小组的探究情况,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如下规律:?
结论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在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环流,南半球形成顺时针环流,全球共形成了五个副热带环流。?
结论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全球共形成两个副极地环流。?
结论3: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寒流)。由于南极大陆上盛行极地东风,将南极大陆中的寒冷气流吹入周围海域,汇入西风漂流中,形成寒性的洋流。?
结论4:在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夏季:西南季风——东流——顺时针流动?
冬季:东北季风——西流——逆时针流动
投影:?
(各小组代表画出洋流方向)?
?
师 (激励性评价)同学们对世界洋流分布的观察非常细致,分析得也比较全面,其间同学们还探讨了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P63活动,思考:洋流对地理环境还有哪些影响?
板 书:?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阅读教材P63活动,思考后回答:?
问题1:两地所受洋流影响不同,都柏林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暖流能增温增湿;圣约翰斯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问题2: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地处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因为在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搅动,可以把深层的营养物质上泛到海洋表层,浮游生物因养料丰富而大量繁殖,鱼类众多,经常形成大型的渔场。?
问题3:说明洋流对航运有影响,顺流航行快。?
问题4:说明了洋流对海洋环境有影响,陆地上的污染物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是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课堂小结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形式,是地球表面热量的传输和调节者,洋流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盛行风,因此它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洋流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全球有四种大洋环流系统,即中低纬度海区围绕副热带高压的副热带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围绕副极地低压的副极地环流,环绕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和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漂流。所有这些洋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环境和航运等方面都有影响,这种影响又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板书设计
?
全球大气环流图           南北半球洋流模式   ?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盛行风与洋流的形成
探究内容:盛行风与洋流的形成有何直接关系??
探究过程、方法:
1.实验用品:圆形盛水器、碎茶叶末(一部分要预先浸透)、吹风机、橡胶管。?
2.实验步骤:在盛水器的表面标注出赤道、两极和南北半球的西风带。把盛水器注满水,放入茶叶末(两种一起放入)。用吹风机通过橡胶管向赤道表面吹风(类似于赤道两侧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记录现象并分析:?
(1)水面现象及分析(如图1);?
(2)水槽剖面现象及分析(如图2)。?
洋流分布的演示:用吹风机在赤道、西风带位置同时向水面吹风,观察水面茶叶末的运动方向,并分析(如图1)。?
探究结果:填写实验报告,小组汇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