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案 同步练习(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案 同步练习(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1-14 13:35:06

文档简介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互动的影响 同步练习
  读a、b、c三图,回答1~3题。
a 全球大气CO2体积数变化曲线
b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
c 我国近五千年气温变化曲线
  1 20世纪60年代后…………………………………………………………………(  )
    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解析:从图中可知。
  答案:AC
  2 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  )
    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D.近三十年,大气C0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解析: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大于2℃,近三十年来,大气中C0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致相近,C02的数量增加,气温也逐渐升高。
  答案:BD
  3.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A.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少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华北地区气温升高,春季蒸发旺盛而使旱情加重。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使格陵兰岛水盖面积减少。
  答案:AD
  4 仔细阅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回答下列各题。
啊!地球出汗了!
  (1)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地球出汗了”意即气温升高;从画面上的景观去分析,画面上有汽车排气、工厂烟囱林立,排放大量废气,以及森林被砍伐显示出的遗迹,这些都表明地球上C02增多,导致气候变暖。
  答案:(1)警惕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工厂、交通工具、家庭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加上天然森林被砍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强烈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并把热量保存于大气中,加剧了“温室效应”的作用。
  (3)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两极的冰雪部分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口、城市内迁,削弱了人类生存的基础。
  5仔细阅读“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说明我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第一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3500~前1000年左右)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水量数值都比现在大,是我国历史时期最温暖的时代
第一次寒冷时期
(公元前1000~前850年)
据历史资料记载,汉水曾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气候寒冷干燥
第二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770~公元初)
据历史资料记载,鲁国(今山东)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暖
第二次寒冷时期
(公元初~6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淮河曾结冰,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曾三年结冰,表明气温下降
第三次温暖时期
(7~9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中地区生长,表明气候转暖
第三次寒冷时期
(10~12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华北已无野生梅,太湖曾全部冻结,苏州附近的南运河曾经常结冰,福建的荔枝曾两次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冷得多
第四次温暖时期
(13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任何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显示气候转暖第四次寒冷时期
第四次寒冷时期
(15~19世纪)
这段时间长达500年。 当时北京附近的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达50天左右
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
  答案:我国历史时期气候是波动的,大约可以分为四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冷暖相互交替。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同步练习
1、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时期的三次大冰期之间相隔3亿-4亿年
B、中生代的冰期出现在侏罗纪,那时恐龙繁盛
C、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D、踞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2.关于地球气候变化史的划分,不正确的是( )
A.地质时期 B历史时期 C冰期、间冰期 D近现代
3.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
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 ②海洋蒸发量变大,降水量增加
③温度增高,海水膨胀 ④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恐龙盛行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A.暖干 B冷干 C暖湿 D冷湿
5.近现代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使全球生态系统更加平衡稳定
B造成生物朝多样性和复杂性方向发展
C使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D使一些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可逆转的破坏
6.专家估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现在增加2-50C,这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以下措施能合理控制全球气温上升的是( )
A.认真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各项义务 B营造高层住宅和绿色家居
C降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 D城市扩张和人口迁移
读洋流模式图(图4),回答15—16题。
7.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因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导致农业减产的区域濒临的海域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10、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时期的三次大冰期之间相隔3亿-4亿年
B、中生代的冰期出现在侏罗纪,那时恐龙繁盛
C、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D、踞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11、有关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和生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化会使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减少
B、亚洲和非洲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C、全球变暖会使物种适于生存而大量增加
D、全球变暖会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繁荣
12、气候变化史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尺度,其中历史时期是指 ( )
A.距今一万年以前 B第四纪冰期后的近一万年来
C近一两百年来 D近几十年
13、有关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人为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量砍伐森林,使植被吸收二氧化的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多
B工农业等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能源是以矿物能源为主,燃烧后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C生活取暖、餐饮等以及汽车尾气也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D火山喷发的气体中也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14、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有 ( )
①海水入侵 ②海岸侵蚀加强
③沿海洪涝灾害加剧 ④陆地污水排放受阻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有关全球气温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气候变化即为全球气温变暖
B全球气温变暖的唯一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C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D全球气温变暖,本身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正常体现,当然,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变暖的趋势起了加剧的作用
16.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西经300经线上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试分析形成的原因。
(2)图中A.到C处气温年较差变化很快,原因可能有哪些?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c
d
A.
c
A.
c
c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A.
d
A.
d
16.(1)大致从低纬向高纬不断增大(2分);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2分)。
(2)这里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2分),并且有落基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水汽,使北美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很小,气候大陆性显著(2分)。(从海陆位置和地形两方面评分)
(3)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有利于水稻的种植。(2分,从热量、水分和水热组合评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气候的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中,其变化主要通过气温、降水、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教材列举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情况,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为此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示信息及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的重点在“影响”上,而有些影响可能尚未发生,是预测性的。教材中主要讲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本身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围绕这些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以增强思考性和实证性。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扩展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要提供图示、图表信息,让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的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及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投影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3.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
2.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整理、分析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看下面的网页新闻和材料。你认为导致图瓦卢的岛屿完全被海水淹没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
图片和材料?
图瓦卢的命运只是一个缩影。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同图瓦卢一样举国搬迁的威胁,另一些大国,虽然不至于举国搬迁,但一些重要的沿海城市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1 图瓦卢是一个珊瑚礁岛国。国土海拔很低,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
生2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和高山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师 激励性评价后指出:另一方面,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也会引起海平面上升。?
请同学们用倒推法写出这一过程。?
生 回答如下:?
岛屿被淹没←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化?
师 可见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祸首是气候变化。地球的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而且不同时期的变化也不同,我们现在就先来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情况。?
板 书: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推进新课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哪三个阶段??
生 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通过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衡量。?
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三个阶段。?
师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指怎样的时间尺度呢??
生 距今一万年前,以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时间尺度在十万年以上。?
(承转)冰期是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冰川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是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地质时期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那么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投影:?
教材P96图419“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
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读图并完成图示提出的三个问题:?
1.在图419中标出几次大冰期,并大体估算其时间。?
2.查阅相关资料,看一看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哪个代的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3.据图419,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板 书:
一、全球气候变化?
(一)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师 通过读图,让学生完成第1个问题,师巡视学生在图中的标注情况并及时纠错。?
生 (回答)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以前;石炭纪——二叠纪,距今约2~3亿年;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开始。?
师 多媒体播放,闪跳显出上述三次大冰期对应的地质时期。并请学生读图分析每次大冰期对应的干湿状况。?
展示恐龙繁盛时期的相关资料,学生根据资料和图示回答第2个问题。?
曾称霸地球的恐龙
生 恐龙繁盛时期大约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全球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
师 通过上面的读图分析,可以看出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 总体来看,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那么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如何呢??
板 书: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师 (设疑导学)
1.什么叫雪线?其分布高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2.什么叫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 (自主学习,交流后总结)雪线是长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受气温、降水量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冰盖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冰盖目前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
师 多媒体播放P97图“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提出要求:阅读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分析全球气候的波动。?
生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公元前5000年到前1500年的温暖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4 ℃;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年均温比现在低1~2 ℃。?
师 很好。我们通过下面这幅表格来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多媒体播放我国历史时期的寒暖变化表:
第一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3500~前1000年左右)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估计当时的气温和降水量数值都比现在高,是我国历史时期最温暖的时代
第一次寒冷时期
(公元前1000~前850年)
据历史资料记载,汉水曾经两次结冰,紧接着又是大旱,气候寒冷干燥
第二次温暖时期
(公元前770~公元初)
据历史资料记载,鲁国(今山东)冬天没有冰,当时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分布界限偏北,表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暖
第二次寒冷时期
(公元初~6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淮河曾结冰,从昌黎到营口的渤海海面曾三年结冰,表明气温下降
第三次温暖时期
(7~9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当时的长安(今西安)无冰雪,梅和柑橘都能在关中地区生长,表明气候转暖
第三次寒冷时期
(10~12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华北已无野生梅,太湖曾全部冻结,苏州附近的南运河曾经常结冰,福建的荔枝曾两次冻死,表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冷得多
第四次温暖时期
(13世纪)
据历史资料记载,杭州曾几年无冰雪,西安等地有竹子生长,显示气候转暖
第四次寒冷时期
(15~19世纪)
这段时间长达500年。当时北京附近的运河封冻期比现在长50天左右
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原因不同,研究其变化的来源和分析方法也不同。近百年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的仪器被应用于气候观测,对气候的监测更加深入而细微。下面我们学习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板 书: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投影:?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提出问题)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
生 (自主探究后回答)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1998年则是最暖的年份。?
师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及海水升温膨胀,造成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卫星数据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冰雪覆盖面积减少了10%左右;地面观测表明,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测得数据表明,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
(承转)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升高,那么全球陆地降水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师 多媒体播放图422“1900~2000年全球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
指导学生看教材P99图422。?
学生读图思考,讨论交流。?
生1 近现代,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世纪增加了约2%。?
生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了0.5%~1%,热带地区平均每10年增加了0.2%~0.3%,亚热带地区则平均每10年减少了0.3%左右。?
师这种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变化,会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承转)那么全球气候变化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呢??
板 书: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师 多媒体播放如下网上新闻,说一说新闻中提到了哪些方面的危害?
投影:?
?
生 干旱、洪水、疾病、海平面升高、食物短缺等。?
师 对。全球气候变暖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改变体现出来。而气温和降水本身就是资源条件。因全球变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气候变化会加剧哪些自然灾害?通过哪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人类??
生 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暴雨发生频繁,增加了2%~4%,而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近数十年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通过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师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 合作完成后,教师播放如下知识结构:?
师 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生 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最为显著。就农业而言,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影:?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生 气候变化造成各系统间一系列的变化,使它们发生了紧密的内在联系,进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即全球气候的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目前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变暖后的气候将使极冰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的上升,由此,产生许多问题。具体到我国,海平面上升,会对天津市造成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讨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一)地质时期气候变化?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探究课题:全球变暖导致生态变化?
探究内容:对于“全球变暖”,多数人认为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增多,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地球气候周期变动所致。对于其影响,多数人提出:将带来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有人提出:可使南极大陆冰雪融化、植物得以生长,海面蒸发加强,水循环更加活跃……?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哪些?全球变暖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
探究过程、方法:课后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有根据地预测。?
探究结果:对全球变暖将导致的后果进行预测,撰写一篇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