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丰富积累。
2.查阅相关资料,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意思。
3.理解课文表达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小树立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点
查阅相关资料,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表达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小树立建设祖国的理想信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为了迎接六一,学校将举行童心向党朗诵活动,朗诵篇目恰好为课本上的《少年中国说》,结合海选标准(生读三条海选标准),说一说如何才能读好这篇文章?
2.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读好一篇文章,不仅要读得响亮、有气势,还要读出感情,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感受文字背后的故事,齐读课题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3.解题:学古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中哪个字让你觉得费解,(说),组个词试试。(出示字典中对“说”的解释)
4.解析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并出示问卷调查。同学们,这篇课文出自第四单元“爱国情怀”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课前老师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大部分同学表示本单元学习难点在于不理解文化背景,难以体会思想情感,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知缘晓故,少年明“责”
1.按照要求初读课文。
2.这篇课文,有三小节,你认为哪个小节最容易懂?理解后更容易印象深刻,观察句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前面是写少年怎么样,后面是写国怎么样。中间用一个“则”字连接。读起来简洁有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发现规律,帮助背诵。我们来看第一组句子,怎样才不会记颠倒呢?也就是说这三个词是有关联的,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关系读出来,在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音量的大小来表示递进关系,一起试一试。其余的句子也能你发现——层层递进,把这种关系带进来齐读这组句子。结合海选标准第一条,把握关键词,声音洪亮尝试背诵。对照填空,尝试背诵。
4.完成课中单第一题,成功背诵的涂星星,学生自评。
5.理解“少年”与“中国”的关系:作者在第二句话中认为“少年”和“中国”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作者用一个排比句说明了只有少年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中国才能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少年和中国关系密切。
6. 完成课中单第二题仿写句子:少年()则国()。学生交流答案,仿写后涂星星。
7. 梁启超将少年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所以少年责任重大。梁启超先生在本段开篇就告诉我们: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齐读)
三、知人论世,少年思志
1.梁启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文章写作背景。师总结: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贫穷、落后,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家岌岌可危。日本人甚至称我们为“老大帝国”,但梁启超心中却有一“少年中国”在!
2.老大帝国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区别?明确:老大帝国制度腐朽,官员腐败,百姓麻木,少年中国奋发有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过渡:遭遇变法失败的梁启超眼见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遭到践踏,他痛心疾首!但是他对祖国的未来仍然充满了信心,因为他坚信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中国少年一定能让祖国焕发出英姿。那么在他的眼中少年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四、精读细品,鉴文习法
1.自由朗读第二段。同学们,我们观察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押韵母 ang。这是一段韵文,最后一个字要读的响亮、有节奏,请一位学生范读。
2.大家读的很有节奏,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组词法、借助注释法等)同桌合作借助这些方法理解文意,完成课中单第 3题。
3.汇报交流,同桌互评:请两名同学上讲台来完成句意练习,同桌交换学习单,如果做对了就在句子前涂星星。
4.再次默读第二段,圈画出赞美少年中国的事物,并思考文章为什么用这些事物象征少年中国?
明确: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师引导:红日给人怎样的特点?河给人怎样的特点?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总结:上面的事物大都充满了希望、活力和生机,显示出强壮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力量,这些形象正和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的形象一样。
这种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写作手法叫做象征。
5.结合海选标准第二条,读出感染力,男女生合作读,读出美丽与雄壮!
6.师生合作填空读,大家都得真好,老师也想加入你们。
五、诵读悟情,少年明志
1.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生活幸福美好、前程似锦的东方巨人。想到这里,作者不由得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作者心中的中国少年是一群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少年,想到这里作者不由得感叹: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作者将少年中国与天,中国少年与国联系起来,热情讴歌了二者的美好未来,我们一起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学到这里,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理解,你认为“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
明确:中国少年承担着使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少年强才能中国强;强大的中国为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中国强所以少年强。
3.拓展延伸:1900年梁启超振臂呐喊,这一百多年来有这样优秀人物涌现出来吗?说说你搜集的为国家富强而努力的人物故事。师总结: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少年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少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少年。出示伟人名言,生齐读过渡:祖国养育了我们,我们也要热情的回馈她,正如艾青曾经深情地吟诵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再次出示单元导读页)
4.此时此刻让我们再读此句: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5.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从清末的被肆意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作为当代的少年你想说些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让我们弘扬民族之精神,再现中华之雄魂,用知识武装自己,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6. 结合海选标准三动作表达感情,师生合作,加入恰当的动作,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生机 —— 力量
少年中国——中国少年
希望 ——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