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8 23:53:44

文档简介

怀仁一中高二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按照沉积的一般规律,沉积岩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石灰岩(③)和砂岩
(①)都属于沉积岩,石灰岩(③》在下,较老,砂岩(①)在上,较新:侵入岩与其他地层的关系是侵人与被侵人
的关系,被侵入的地层先于侵入地层存在,由材料可知,②岩层为侵人型岩浆岩,侵入砂岩(①)的下部,则②
晚于①,故图示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③①②。
2.B读图可知,三个岩层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故没有褶皱发生;由材料可知,②岩层为侵入型岩浆岩,岩浆侵人
①岩层底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能发生变质: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②岩层为岩浆岩,没有化石;石灰岩形
成于洱暖的浅海环境。
3.A图1中①为沉积岩,②为变质岩,③为侵入岩,④为喷出岩。图2地貌物质组成为砂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4.D①与②分别为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两种岩石若转化为侵人岩,必须经过高温融化(变为岩浆),岩浆侵人
以及冷却凝固三个过程。
5.C图中地貌为风蚀拱桥,是长期风力侵蚀作用的产物。
6.A特立尼达岛位于美洲板块,受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岛上岩层发生褶皱或断层,形成三条东西走向的
山脉。
7.C由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特立尼达岛位于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区,该岛水系发育,故而流水的侵蚀
作用是山脉变得低矮的主要原因。
8.A图中甲地位于岛上山脉向海洋延伸地带,形成岩石海岸,这里易发育海蚀柱和海蚀洞等海蚀地貌。
9.D甲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由于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形成山地:
乙处两侧岩层有明显位移是断层:丙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为向斜构造,但并没有形成山地;丁处岩层中
心老两翼新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形成山谷。
10.B乙处为断层构造,断层处地质不稳定,且裂隙发有易渗漏,不宜建设水库大坝。
11.A“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述的是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中甲为喀斯特地貌。
12.B景观丙为牛轭湖,为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流地貌。牛轭湖一般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势低
注、河道弯曲处,多形成于凹岸受侵蚀部位;形成牛轭湖前后,河水流速变化大,当主干线路夺路裁弯取直时,
最终形成牛轭湖:形成牛轭湖前后,从河流整体而言,河水流量没有较大的变化
13.C由题意可知,②③为沉积岩,③在②上,故②地质年代老,①将③断开,故形成时间晚于③,同理④断开②
③,年代较轻,但①①新老关系很难判断。
14.B乙处从岩层弯曲形态来看,既不是背斜也不是向斜,也不属于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块,乙处为石灰岩,可
能由于岩层受到差别侵蚀,两侧被侵蚀搬运,中间部分被侵蚀较少形成山峰。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092B怀仁一中高二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題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区域岩层结构示意图,②岩层为侵入型岩浆岩。读图,完成1~2题。
轮>岩
片浆为

i灰岩
1.图示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①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岩层形成后发生过褶皱
B.①岩层底部可能有变质作用
C.②岩层中可能有化石存在
D.③岩层多形成于陆地环境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24092B
下面图1为岩石图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示意我国某地砂岩风成地貌景观。读图,完成3一
5题。
江积沟
1
2》
图1
图2
3.构成图2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A.①
沉积岩
B.②
喷出岩
C.③
侵人岩
D.④
变质岩
4.图示①、②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需经历的地质过程是
A.重熔再生一风化作用一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固结成岩
C.地壳抬升一岩浆侵人一固结成岩
D.重熔再生一岩浆侵人一冷却凝固
5.塑造图2中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化学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重力塌陷作用
特立尼达岛位于西印度群岛西南部,岛上大部分地方为平原,北部、中部和南部有三条大致
东西走向的低矮山脉。下图示意特立尼达岛山脉、河流分布。读图,完成6~8题。
61“30
619
加制比海
H添流深涂太
10230

帕屮亚湾
大西洋
念山脉
10
河流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24092B
6.特立尼达岛三条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
B.板块之间的彼此分离扩张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
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火山带
7.特立尼达岛三条山脉海拔均较低,主要是受到
A,高山冰川的刨蚀作用
B.强烈海风的侵蚀作用
C.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
D.沿岸洋流的搬运作用
8.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看到海蚀洞和海蚀柱地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数字为岩层编号。读图,完成9一10题。
新+
烈州
若2心-g-0-
9.下列关于图中构造地貌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为背斜山
B.乙处为向斜谷
C.丙处为向斜山
D.丁处为背斜谷
10.图中四地,不适宜选做水库坝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列景观图片,完成11~12题。

1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描述的地貌景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景观丙中后期可能有牛轭湖的形成,关于其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B.形成前后,河水流速变化较大
C.由凸岸受侵蚀而形成
D.形成前后,河水流量变化较大
【高二地理第3页(共6页)】
24092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