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07:4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课前系统部分)
【教材版本】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教学立意】
探寻制度创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
【设计理念】
隋唐制度的创新和变化对于后世有深远影响。基于此,本课教学设计体现“联系现实,以古鉴今,渗透制度沿革,培养创新意识” 、“解说史料,神入历史,情境体验,调动学生兴趣” 、“问题探究, 由浅入深,激活学生思维”等三大理念。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对社会变革的革新认识,由制到人也要与时俱进的历史规律。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主要通过三大制度的创新三个子目全面体系的介绍了隋唐制度的发展历史变迁。 内容上承秦汉魏晋,下启宋元明清,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2.现实意义分析:深入了解制度创新,理解制度变化创新的一般规律和汲取历史经验和智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可为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学情分析】
1.心理认知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初步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个性鲜明,对事物能 够做出自己判断,理性认识困难。基于此,本课教学将提供多角度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通过问题探究提高认识水平。
2.知识能力水平:初中学习已对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对历史概念的内涵理解存在困难,尤其是对赋税制度。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化历史概念解读,尤其是租庸调和两税法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赋税制度的发展历程,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时空观念:将隋唐制度创新置于中国政治制度历史长河中,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理解制度创新的历史意义。
3.史料实证:运用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分挖掘教材一手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分析三大制度的演变,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4.历史解释:通过探究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重大历史影响的原因,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和客 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隋唐时期制度创新,联系当下中国的制度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
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科举制度的创新、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和两税法
2.难点:两税法的变化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师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制度设置对应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案例问题分析理 解这一阶段制度创新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史料研读法。坚持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通过史料分析得出历史结论,全面客观地概括 罗马法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时代特征,全方位理解掌握历史概念。
3.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理清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三大制度发展演变的
基本线索。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素材,完成教学设计,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准备好课内探究材料、 课堂分析的具体案例和课堂探究问题等。
2.学生准备:结合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预习教材内容,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 【教学环境】
多功能教室,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
【课时安排】
1 课时 (40 分钟) 完成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部分)
【新课导入】
导入案一 :创设情境,引入制度,直击目标。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分好小组
习近平主席说,要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制度建设是国家大事,制度创新是时代要求。今天我们特地成立国务院制度建设观察团,共同了解隋唐制度的变化和创新,以古鉴今,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治国的智慧。
学生活动:知道自己所分所属小组,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教师过渡:首先我们跟随观察团1了解选官制度的发展,隋唐建立后如何为隋唐统治提供人才的保障呢?过去的制度是否能继续沿用?隋唐前又是什么选制度呢?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对古代选官沿革进行简单回顾。结 合学案预习,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设计意图】学生从初中课本、影视作品中已经多次接触过唐朝历史, 但是不了解前期的历史沿革--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揭示九品中正制后及时引导学生回顾演变,意在为学习科举制发展演变历程做铺垫。
第一篇:探史——制随时变
环节一:观察团一:选官制的创新
问题1:阅读材料和教材P38,概括九品中正制选拔方式、标准、范围和选拔权力?
材料1: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选拔方式
选拔标准
选才范围
【设计意图】回顾历史沿革,贯穿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所说,了解制度发展都是在前人的经验之上的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
讲解员挑战1:从历史古迹看科举制度
解说词:自己尝试提取重要且关键信息
读书人最高荣耀,最是金榜题名时说的就是大雁塔
大雁塔的得名,一说来源于梵文的音译。佛教梵语称塔为亘娑,唐言译为雁,故称雁塔。另外一说源于唐代的雁塔题名一“妙有行列,宛若雁阵”。冠以“大”,则是因为后建的荐福寺塔与此塔遥遥相对而较小之故.
说到雁塔题名,它始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在考取进士以后,都要等上雁塔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留在雁塔的墙壁上,日后若是升为卿相还要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当时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的就是三十岁考中明经科就算老的了,而五十岁考中进士科还算年轻的呢。白居易在27岁便考取进士,并作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表现出他少年得志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人称"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时考中进士,赋诗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著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原始史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史料的认识,突出强调当时科举制度的发展。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并梳理,科举制形成发展过程?
问题2:结合教材第一目和材料探究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2: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史料实证素养的落实。通过史料解读了解科举制度创新之处和历史意义。
环节三:
观察团二:中央官制的创新
沿革:
时期 政权组织 权力分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设计意图】回顾中央官制的发展沿革,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强化学生对制度的深度认识。
讲解员挑战2:从经典古籍看中央官制制度
最早的行政法典,完备的职官制度《大唐六典》
解说词:自己尝试提取重要且关键信息
法制史小科普【现存最早的行政法典—《唐六典》】
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我可是我国第一部行政法的NO.1哦
开元年间,唐朝国家发展繁盛,国力强劲、经济、文化繁荣,从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也需要更加完善健全。在该背景下,唐玄宗令张九龄、李林甫等人修订了一部系统规定官制的政书—《唐六典》。该典籍以《周礼》中的六官为指导和模式,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最终成书30卷,分为:治职、教职、礼职、政职、刑职、事职六部分。
这部法典在内容上详细规定和记录唐朝的官僚机构和官职的编制情况,主要包括:国家机构及官职设置情况、官职设置管理制度、国家机构的权责范围、官员编制及品阶划分规定、监察及监察管理体系等各方面,由正文和注文两部分组成,有关历史沿革,分别作注于正文之下。此部法典建立起的完整行政体系,对于唐王朝的行政工作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后世行政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样也是后世了解唐朝官制制度的重要文献。
【设计意图】突出强调唐朝官僚机构运行的完备,官僚制度法典记载的完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合作研讨1:阅读材料并观察图示,思考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材料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4: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史料和结构图思考特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能力。
情境1:假如现在地方要申请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批复的流程的是怎样的呢?(画在学案上)
问题3:比较秦朝九卿的职能和唐朝六部的职能有何不同,这有何积极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历史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挖掘九卿和六部职能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明白中央行政制度职能逐渐专业化,突出说明三省六部制的创新标志着中央官制的成熟。
环节三:
观察团三:赋税制度的创新
1.概念辨析
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
2.租庸调制
时间 赋税制度
魏晋
唐初
讲解员挑战3:从挖掘古物看赋税制度
怀集庸调银饼
解说词:自己尝试提取重要且关键信息
唐朝银饼饼的自述,请叫我“富贵儿”~大家一定想知道,我是做什么用的吧?我为什么叫“富贵儿”~?我在当时能换多少米?又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读完你就懂我了。这些银饼錾文反映了唐开元年间岭南地区可能用银缴纳赋税。“怀集”、“洊安”属唐代岭南道,是当时重要的产银、用银地区。怀集庸调”银饼唐开元十年(722年)最大径10.8厘米,厚0.3-0.8厘米,422克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庸调银饼是唐代的赋税银。唐代实行的赋税制度,在实行“两税法”之前,实行的是“租庸调制”。当时庸调都是交纳布匹,不用银。在开元、天宝年间,“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也就是说金银珠宝都可以替代庸调交纳的布匹。另外也有些地区偏远,布匹和粮食体积庞大,也很重,而且在路途上还容易损失,所以后来为了方便,减轻运输的辛劳,就将这些东西折合成等价的银饼了。这饼银子大约是现代4076.919公斤的米,10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我们的24461.514元。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课本史料,强化学生对赋税制度的感知认识,学生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对赋税制度的抽象认识在讲解过程中更加的形象化。
【合作探究2,重难点突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二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的实施背景和实施前后中国赋税征收发生的变化。(9分)
征税标准:从以 为主逐步向以 为主转变
(2)征税内容:由以 为主逐步向以 为主转变。
(3)征税种类:由 向 转变。
(4)征税时间:由 向 转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挖掘史料。了解两税法的变化背景和趋势。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史料实证的能力。
小结: 隋唐制度变在何处?不变的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彰显本课教学立意,制度变化创新与大一统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变的是大一统民族国家统治的方式,不变的是维护大一统民族国家统治的目的。
第二篇:品史——遗产泽被后世
各位观察团成员们,从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可以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哪些启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深化学生对制度认识和达到以古鉴今的作用。
第三篇:鉴史——法制启迪古今
环节六:【隋唐制度创新的历史影响】跨越时空 ·启迪古今
【设计意图】拉近课堂与现实的距离,联系当下我国的制度建设实际达到情感升华,结合几部 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制度,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需要不断的改变自己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更要敢于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附:【参考文献】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新唐书·食货志》
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
钱穆《国史新论》
司马光《资治通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附:【板书设计】
(课后系统部分)
【教师感悟】
隋唐制度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着奠基性的地位与作用,甚至有学者将此称为“中华文化制定型”时期。从“长时段”来看,隋唐制度前承秦汉,同时为宋元明清制度发展奠定基础,成为中国制度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隋唐制度的“前承”和“后启”体现了国家治理根据时代发展变迁而推陈出新的内在要求。所以隋唐制度创新所蕴含的历史经验、政治智慧和精神品质为今天国家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底蕴。本课以“探寻制度创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为立意,引导学生探求制度变化的本质和基本规律,落实历史的核心素养。
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能够代表中国古代制度文明在改革中继承和发展的重要特质,即是历朝历代探索国家治理方略上的与时俱进,创新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如何传承文明,增强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问题。
【直击高考】
巩固检测:1.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
巩固检测2:隋文帝时,朝廷在门下省之下设殿内局分管皇家事务。隋炀帝时将殿内局扩大为殿内省,独立于门下省之外,自此,门下省成为纯粹的政府机关,为国家服务。此举( )
A强化了皇家的独尊地位
B体现了国家治理的专业化倾向
C推进了国家廉政建设
D提高了隋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巩固检测3: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