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08: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走向共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第18课,本课共有三个子目:一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二是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前两个子目呈现时间发展顺序和递进关系,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开展为武昌起义爆发和民国建立作铺垫。最后一个子目呈现的是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体现了对本课内容的总结和深化。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初中八年级上册教材第8、9课)已经学习过辛亥革命相关内容,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且具备一定历史学习能力,但仍缺乏对革命背景和历史评价的深刻理解。因此高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分析史料,进行本课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 以“走向共和”为主题和线索,通过学习辛亥革命兴起、发展的过程,了解清末新政、立宪运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等重大事件;通过阅读和分析解读史料,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理解中华民国建立的进步意义与局限。【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学习和了解革命党人推翻帝制的伟大事业,让学生体会到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从而认识到今日国富民强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此外,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共同历史记忆,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与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鼓励青年学生为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成果和影响;
2、难点: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歌曲奏响时代旋律,清末民初的新变化(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1、上课之前提前播放《走向共和》电视剧同名主题曲,并在PPT上展示歌词内容:
“一年年花开花落,冬去春来,草木又蓬勃
一页页,历史翻过,前浪远去,后浪更磅礴
一座座,火山爆发,天崩地裂,君王美梦破
一顶顶,皇冠落地,斗转星移,世事有新说
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
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
抚摸着伤痕昂起头
吞咽下屈辱心如火
走过长夜,走过坎坷
走进曙色。”
——《走向共和》歌词
老师:听过歌曲,看了歌词,你们留意一下老师标红的部分——“铁蹄践踏过”、“列强分割过,”,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歌词反映了什么内容?近代中国都遭受过哪些“铁蹄践踏”和“列强分割”的事件?
学生: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老师: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上下求索,他们前赴后继,热血染红江河。而就在20世纪之初,武昌起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中国的前途命运终于迎来转机,“走进曙色”和“历史翻过”唱的就是这个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辛亥革命》,来了解一下他们为“走向共和,振兴中华”所做出的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播放歌曲《走向共和》营造气氛,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绪随着激昂的音乐进入本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同时,通过歌曲《走向共和》的歌词,紧扣本课“走向共和,振兴中华”的主题。
2、时空定位(时空观念)
【教师活动】 通过时间坐标轴设点串线,向学生清晰明了地展现辛亥革命发展的过程性,以及其与前后历史事件的关联性。此时教师需要提示学生辛亥革命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
(二)新课教学
1、寻共和之路
(1)列强环伺,危在旦夕
【教师活动】展示晚清时人谢缵泰所作漫画《时局图》,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观点,点明20世纪初的中国处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危局之中。
材料一(漫画《时局图》):
材料二:“.....中国在千年以来,应该是头一等的强国,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现在变成这个地步呢?......这就是近几百年来我们这个整个国民睡着了,我们是中国人,应该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中国,大家要醒醒,醒来”。
——孙中山《救国方针》演讲
老师:孙中山先生在演讲中反复强调了要救中国,那么面对20世纪初这场危局,清政府和革命党人分别做了哪些事?
【学生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和预习情况回答——清政府开展了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而革命党人策划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企图推翻清王朝。
【设计意图】 联系上一课即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的前后关联性,建构历史时空观念。通过漫画材料和孙中山呼吁救国救民的演讲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挽救中国,并逐渐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清政府与革命党人的不同的“救国药方”。
(2)两条并行线:“保大清”与“救中国”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第108页历史纵横部分总结归纳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指出其实质是“保大清”;简要概括革命党人的早期革命活动,与清末新政对比,指出其实质是“救中国”。两相比较,点明“改良VS革命,一场生死博弈”。
老师:站在清政府的角度(清史)上看,革命党人所策划的一系列反清活动属于什么性质?那么站在革命党人的角度或是近代史的角度看,他们所积极参与的反清活动又是什么性质?请一位同学来进行回答。
学生:从清政府的角度看,革命党人所策划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属于叛乱,而从近代史角度看,革命党人的反清活动体现着进步性。这反映了两种立场的不同,都有一定道理。
【学生活动】 3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P108-109,梳理革命党人的早期准备,完成表格内容的填写。
【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和教材内容,完善表格。随后,展示同盟会成员在东京和孙中山、十六字纲领的照片,以及分布在各地的革命团体的地图,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理解革命党人为推翻清政府所做的早期革命准备。
出示材料(图片):
同盟会成员在东京 孙中山 十六字纲领
分布在各地的革命团体
【设计意图】 借助表格,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整理归纳内容,从而提高从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高效地梳理革命党人早期进行的一系列准备的概况。对比清末新政“保大清”的行为与革命党人“救中国”的革命活动,通过真实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材料中感悟革命先辈们为理想奋斗的革命历程,并体会他们为家国舍身赴死的热血情感。
(3)学思之窗:结合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内容理解三民主义内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学思之窗”所提供的材料——孙中山1905年发表在《民报》上发刊词,结合同盟会十六字纲领归纳概括三民主义的内容。
“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通之 ,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 ,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驰张之。”
—— 孙中山于1905年5月在《民报》发刊词
【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结果进行总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推翻清王朝,实现民族独立(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核心】←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核定地价,国民共享(社会革命)。
【设计意图】 结合教材P109学思之窗部分,根据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设计此环节。学生通过解读分析孙中山的发刊词与十六字纲领内容,了解孙中山先生所设计的三民主义的基本内涵。
2、建共和政体
(1)武昌起义:偶然的枪声,必然的结果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武昌起义爆发是否具有偶然性这一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是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材料二(图片):
(程正瀛)
老师:武昌起义的爆发真的是偶然的吗?
学生: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偶然,只能说武昌起义爆发时,这第一声枪声是偶然的,但武昌起义的爆发有其必然原因。
老师:既然武昌起义的爆发有其必然性,那么为什么会爆发呢?
学生: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有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讲解根据教材P109史料阅读下方课文部分罗列立宪派与清政府之间的“纠葛”,指出“十年立宪活动之失败”;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教材P110历史纵横部分“四川保路运动”,指出其是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索和现实条件。
老师:清政府在20世纪初就派遣大臣外出考察宪政,在1906年正式宣布预备立宪,因此立宪派为之奔走呼告。那么他们所追求的立宪梦想实现了吗?
学生:没有。
老师:对,并没有。历史事实证明,这只是清政府用来迷惑众人的幌子。1911年成立的“皇族内阁”彻底打破了立宪派的幻想,于是“天下之士灰心疾首,一瞑不顾,势破形趋,相率入于革命”。
四川保路运动又是怎样发生的呢?说起来,还是清政府卖国求荣所引发的。粤汉、川汉铁路是沟通南北和深入内地的两条重要干线,因而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目标。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并将其拍卖给帝国主义寻求借款。这一举措,引发了四川地区人民不满,他们纷纷起来反抗清政府统治,牵制了清军武装力量,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师活动】根据教材P110页课文内容,简述武昌起义的经过及结果。
出示材料(图片):
黎元洪 湖北军政府
【设计意图】 以《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中描述性的话语和武昌起义相关图片为引入,带领学生思考武昌起义的爆发是否具有偶然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教材内容和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武昌起义爆发的必然背景和可行条件。根据课堂时间安排,适当简要介绍皇族内阁和保路运动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武昌起义的爆发背景。最后简述武昌起义的过程与结果。层层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武昌效应”:星火燎原
【教师活动】 展示辛亥革命形势图,指出武昌起义带来的“首义效应”——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出示材料(图片):
老师:从这幅地图可以看到,武昌起义爆发后,南方基本上都由革命军所控制,而北方则是由清军控制,但是清政府已经无力逆转败局。这个时候清政府又派出了谁来收拾残局?
学生:袁世凯。
【设计意图】 利用武昌起义爆发后呈现的南北对峙的形势图,一方面指出武昌起义的结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建立了共和政体);另一方面为后面讨论南北议和以及分析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的原因作铺垫。
3、无共和之实
(1)南北议和,多方博弈
【教师活动】 通过箭头与标注等形式展示并分析武昌起义胜利后南北议和时期多方博弈的复杂局势,带领学生分析革命党人妥协让出革命领导权最终被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
材料一(图片):
袁世凯 刘江华著《清朝最后的120天》
【设计意图】 根据教材P110学习聚焦部分“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华民国建立,但革命果实最终落入北洋军阀袁世凯手中”与课标要求“认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结合教材P111课文内容中南北议和的部分和前面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的复杂形势与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
材料(图片):
《清帝逊位诏书》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历史图片带领学生见证“清帝退位 ,袁氏上台”这一重要历史转折点,便于后面进一步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老师: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的手中。但是,为了防止袁世凯个人专制独裁,革命党人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去限制他呢?
学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一章“总纲”: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四、六章:参议员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驶。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找出两部宪法的不同点,对比分析辛亥革命的“临时约法”在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意义。(教材P112学习拓展)
学生1: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在整体上体现了皇帝独尊和君主专制的特点。
学生2: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首先第一条总纲说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即人民主权。第二章“人民”这一部分强调了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第三、四、六章分列了三项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不同的机关行使,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后一条……总统发布的命令要经过国务院副署,是一种责任内阁制的运行原则。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结果进行总结。
《钦定宪法大纲》:主权在君;皇帝独尊;君主专制。以“君”为核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以“民”为核心。
小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两部近乎同时期的宪法对比,让学生体会晚清政府与革命党人两者不同的政治目标和顶层制度设计,从而深入理解革命党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伟大历史意义。(唯物史观)
(3)探究活动: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教师活动】 带领学生回顾三民主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辛亥革命是否实现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老师:回顾三民主义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辛亥革命是否实现了它所描绘的社会蓝图。第一点,民族主义有没有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学生:实现了
老师:对,实现了。第二个——民权主义,它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制度,有没有实现呢?也实现了。
所以从这里我们看到,其实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推翻了皇帝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就是共和制取代了原来的君主专制。
推翻了皇帝之后,谁也受到了影响呢?我们须知,清政府在这个时候已经沦为了“洋人的工具”。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外国列强不停地更换在华代理人,可是他们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够控制中国全局的统治工具。由此可见,推翻清政府具有反侵略的意义。
其次,共和制代替了君主制,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却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这是为什么? 因为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在思想上,辛亥革命还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教师活动】 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有关民族工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探讨辛亥革命在经济方面的积极影响。
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相关法令中关于民族工业方面: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老师:划线部分强调了经济、实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不仅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这些法令,袁世凯政府也颁布了类似的法律法规。它们都不只是一纸空文,政府都想把它们付诸于实践。因此促进了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活动】 展示两张社会风俗方面的图片——剪辫和放足。引导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破除旧俗,弘扬了社会新风。
图片材料:
剪辫 缠足
【教师活动】 针对前面所学,教师进行提问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 “既成功又失败”的矛盾性,培养学生学会使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和理解历史。
老师:从这四点影响来说,辛亥革命有没有实现它的目的呢?首先,反帝反封建。反帝——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反封建——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所以,我们说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可是,为什么说比较完全意义上呢?用今天流行的话叫“实现了,但没有完全实现”。这说明辛亥革命的目标没有被彻底的实现。
首先我们还是来分析一下三民主义的内容,看一看辛亥革命有没有彻底实现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反帝——在三民主义纲领中,有没有一条明确提出了反帝的目标?
学生:没有
老师:对,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帝。并且,在辛亥革命结束后,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都没有废除跟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以这个时候,中国的社会性质还是什么?
学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老师:对,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仍然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呢?因为革命党人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不深刻,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学习西方,就能得到西方的庇护。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没有触动西方列强的既得利益。
其次,反封建,反封建有没有彻底的实施呢?且看民族主义的内容,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以看出来,革命党人把谁当做是唯一的敌人?
学生:清政府
老师:革命党人把清政府当成是唯一的敌人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中有一句经典论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封建旧社会的制度基础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可是这个制度基础在辛亥革命中并没有被推翻。
出示材料: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所有。
教师提问:我们来看民生主义里这样一句话,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以及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这个原主指的是谁呢?地主土地所有制有没有被废除?三民主义纲领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三民主义的特点”。
【教师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不够彻底——没有看清帝国主义的真面目,也没能发动最广泛的人民群众。
不够科学——没有认识清楚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也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真正道路。
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也是为什么我们称它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小结:
【教师活动】 设置课堂讨论活动——围绕“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教师提供一定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方式。
老师:学完以上内容,同学们来思考一下,你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与否呢?成功与否,同学们可以说成功,也可以说失败,但是在历史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我们提出一个观点,需要有相关的史料加以论证。那么哪位同学可以试着来给我们说一下你的观点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是思考时间,可以同桌之间讨论。稍后我会请一位同学分享他的观点。
【学生活动】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并在课堂上分享观点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与目标和阅读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性,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史料、归纳概括和独立思考能力,并提高“一分为二”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课堂小结——追踪热点,忆昔抚今:两岸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
孙中山先生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我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
材料二(图片):
(《辛亥革命》电影剧照)
材料三:
“中国再统一,才是台湾真光复。” ——台湾统一联盟党首任主席纪辛
【设计意图】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台湾统一联盟党首任主席纪辛的话,指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共同历史记忆,我们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与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对两岸关系友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还有利于鼓励青年学生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家国情怀)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第18课,辛亥革命作为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对当今国家建设也具有现实意义。
我将本课内容的重点设置为“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成果和影响,主要涉及事实性知识与概念性理解;难点设置为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性,旨在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判某一历史事件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以“走向共和”为线索,以史料分析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要手段开展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播放音频、展示图片与史料、提问和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活动。
针对教学过程,我的具体说明如下: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新课导入环节,通过课前播放歌曲《走向共和》营造气氛,创设历史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绪随着激昂的音乐进入本课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初步感知和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同时,通过歌曲《走向共和》的歌词,紧扣本课“走向共和”的主题。
(2)紧扣教材,梳理知识
在涉及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环节,我主要是围绕教材内容设计表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整理归纳知识点完成表格。
(3)层层设问,加深理解
围绕教学难点,我设置了以“理解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通过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与目标,以及阅读相关史料、图片材料,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局限性,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史料、归纳概括和独立思考能力。
(4)追踪热点,忆昔抚今
在本课小结中,我重点强调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共同历史记忆,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与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鼓励青年学生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