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义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葡萄糖、K+、淀粉 B.呼吸酶、O2、DNA
C.Ca2+、转运蛋白、胰岛素 D.尿素、氨基酸、血浆蛋白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
B.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人体内的所有液体都属于内环境
C.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低于肌肉细胞中的CO2浓度
D.内环境中发生的呼吸作用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3、下列关于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就是内环境稳态
B.稳态只存在于人和高等动物等个体层次,其他生命系统层次不存在稳态
C.坎农提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4.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测得某人的唾液pH为6.5,则可判断该个体的内环境呈弱酸性
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通过血浆和组织液进入肝脏细胞
C.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
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下丘脑中的某些部位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C.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D.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舒张,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之相反
6.下列关于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可能不同
D.树突可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
7.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犹如汽车的油门与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
D.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神经元组成
C.刺激传入神经,效应器做出与之相应的应答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D.细胞生物都可对刺激做出反应,但不一定是反射活动
9.某生理学家在研究条件反射时做了以下实验: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只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狗不会分泌唾液;若同时给狗投喂食物和听铃声,经过多次重复后,再单独听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单纯喂食后,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唾液分泌较多
B.单独听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铃声的刺激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听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D.长期只给铃声,不投喂食物,唾液分泌量减少,该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0.如图是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3表示相关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同时脊髓也可产生被叩击的感觉
B.图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为3→2→1
C.图中共有5个神经元参与膝跳反射
D.膝跳反射的完成,不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
11.将电位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C.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
D.a点和b点兴奋时,指针均指向中间
12.下图1表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神经肌肉接头与典型的突触结构类似。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灵敏电表测得的是静息电位
B.刺激图1中的N,神经肌肉接头处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图2中A点时,K+大量内流,该过程需转运蛋白的协助且消耗能量
D.如果将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降低,则图2中C的动作电位将下降
13.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递质的降解酶,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单胺类递质与蛋白M结合后,突触后膜兴奋,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C.可选用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回收或分解过程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
D.MAOID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兴奋在患者体内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m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②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A.①为血浆,血浆和淋巴液中都有较多的蛋白质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②增多,出现身体浮肿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
15.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不适应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低原反应症状,即醉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腹泻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
C.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发生了变化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6.“渐冻症”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研究发现,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不断累积后会堆积在神经细胞之间,久而久之造成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引发该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是正常的,大脑皮层可产生相应的感觉
B.患者呼吸衰竭的原因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C.谷氨酸堆积可能引起K+外流,造成神经元持续兴奋从而损伤突触后膜
D.补充ATP可缓解渐冻症可能的原理是其促进突触后膜回收谷氨酸
17.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刺会不自主地收缩,而打针时却可以不收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
A.反射活动产生的兴奋也可以在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内传导
B.被针刺后,先产生痛觉再缩手属于反射活动
C.“飞蛾扑火”和再看到针会躲避都是条件反射
D.若针刺时没有感觉,可能是传入神经受损
18.小龙虾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结构,这种突触间隙极小,如下图所示。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这种突触中的传递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
B.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C.该突触结构有利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应
D.该突触前膜里可能有大量的突触小泡,信号的传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4分)如图所示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表示方向,a、b、c、d表示液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细胞外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_,a~d表示的液体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________。
(2)通过静脉滴注药物治疗疾病时,药物首先进入的体液是[ ](填图中的字母),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
(3)临床上给脑水肿患者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消除水肿。药用机理是:静脉注射后,甘露醇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血浆渗透压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促使水分由_________转移,达到消肿目的。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泌尿、系统。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写出两个)。
20.(12分)人体内的嘌呤80%来源于自身代谢产生,还有20%来源于食物,嘌呤在肝脏中被代谢转化为尿酸进入内环境。尿酸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次通过消化道排出。当人体尿酸生成过多,或通过肾脏排出尿酸出现障碍时,将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太高,引起的尿酸盐结晶会沉淀在关节囊、软骨等组织,引发痛风性关节炎(GA)。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_物质。
(2)高尿酸血症引发GA说明________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减少摄入_________的食物,以控制尿酸来源;增加水的摄入,以增加尿酸排泄。
(3)独活为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理活性。科研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中药材独活醇提物(DH50)具有治疗GA的效果。
①已知氧嗪酸钾是尿酸酶抑制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常用作溶剂。选用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并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注射一定量溶解于0.8%CMC-Na的氧嗪酸钾盐溶液,以构建GA模型小鼠;乙组进行_________处理以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踝关节肿胀度以及小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目的是_________。
②设计如下3组实验:a组(_________)、b组(生理盐水灌胃GA模型小鼠组)、c组(DH50灌胃GA模型小鼠组),并进行相关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c组相关指标与b组差别较大,与a组差别较小,说明独活醇提物(DH50)具有较好的GA治疗前景。
21.(8分)神经系统能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以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坐过山车时,血压会升高,动脉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能产生传向神经中枢的_________;乘客知道过山车是安全的,但心跳还是会加速,这是因为心脏活动受_________神经系统支配。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容易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胃肠道不适,原因是_________。
(2)大量饮酒后呼吸急促与_________的功能有关;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部位是_________。
(3)研究发现,游泳、跑步等可以增加下丘脑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mRNA水平,IL-6的产生可能会激活骨骼肌脂肪燃烧的神经—肌肉回路。切除小鼠一条腿上的部分坐骨神经(即切断神经—肌肉回路),然后将IL-6注射到小鼠下丘脑。观察发现,小鼠正常腿的骨骼肌脂肪燃烧,而采取切除处理的腿却没有发生此现象,该结果表明_________。
22.(12分)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④代表反射弧中的_________,①~⑥代表反射弧的组成部分,其中效应器是_________(填序号),效应器由_________组成。
(2)刺激③,此处的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神经递质由⑥的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使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3)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后膜并不会持续兴奋,据下图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可卡因是一种毒品,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吸毒导致_________减少,为获得同等愉悦感,需要更多的多巴胺,而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可以增加多巴胺的量。
23.(13分)味觉的产生是通过化学物质作用于味觉细胞上的受体蛋白,从而激活味觉细胞以及相连的神经通路而产生。人在吃辣椒时,强大的辣感会使人产生类似疼痛的感觉。痛觉形成的机理如图所示,TRPV1是一种可高效介导Ca2+流入的阳离子通道,静息状态下,细胞外Ca2+浓度高于细胞内,此状态会抑制Na+内流。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③处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证明,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吃辣椒时喝热饮会_________(填“加重”“不影响”或“减轻”)痛觉,结合题干分析原因是_________。
(3)下图1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I、Ⅱ,图1中作为神经递质的图例是_________(填“A”或“B”),若将N处的电极移至N处膜外,刺激P点,电表I测得的电位变化如_________所示。在S点右侧给予适宜刺激,则电表Ⅱ指针发生_________次偏转,原因是_________。
尚义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参考答案
1.D【解析】淀粉是植物特有的多糖,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呼吸酶、DNA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转运蛋白在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尿素、氨基酸、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成分,D正确。故选D。
2.C【解析】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A错误;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但并非人体内的所有液体都属于内环境,如细胞内液,B错误;肌肉细胞中产生的CO2可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CO2浓度低于肌肉细胞中的CO2浓度,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C。
3.D【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A错误;稳态不仅存在于人和高等动物等个体层次,其他生命系统层次例如生态系统、种群数量也存在稳态,B错误;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错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D正确。故选D。
4.B【解析】唾液不属于内环境,因此测得某人的唾液pH为6.5,不能说明其内环境呈弱酸性,A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通过血浆和组织液进入肝脏细胞,B正确;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C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CO2是内环境的成分,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故选B。
5.B【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错误;下丘脑中的某些部位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B正确;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支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是传出神经的一部分,C错误;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对血管无调节作用,D错误。故选B。
6.C【解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神经元的轴突外周有髓鞘,树突外周无髓鞘,B错误;同一个神经元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的膜电位不同,C正确;树突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可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D错误。故选C。
7.A【解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均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A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B错误;交感神经并不是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副交感神经并不是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一般交感神经兴奋,可以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胃肠蠕动减慢;副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与之相反,C错误;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D错误。故选A。
8.D【解析】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不是只由神经元组成,还有其他结构,例如肌肉或腺体,B错误;刺激传入神经,使传入神经产生兴奋,效应器做出与之相应的应答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细胞生物都可对刺激做出反应,但不一定是反射活动。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机体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应答,D正确。故选D。
9.A【解析】单纯喂食后,唾液腺分泌唾液增多是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的结果,A正确;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铃声能引起唾液分泌,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错误;单纯声音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长期只给铃声,不投喂食物,唾液分泌量减少,这是一个新的学习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故选A。
10.D【解析】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被叩击的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A错误;结构1上有神经节,所以1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能将信息传递至神经中枢,结构2和结构3为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分别控制伸肌和屈肌,图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为1→2→3,B错误;图中共有4个神经元参与膝跳反射,C错误;膝跳反射的完成,需要脊髓,不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D正确。故选D。
11.D【解析】神经纤维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从兴奋的部位传向未兴奋的部位,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A正确;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内流而产生的兴奋,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正确;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外(a、c两点)为正电位,指针应不偏转,但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指针向右侧偏转,说明c点为负电位,由此推测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正确;当在a点左侧给予刺激时,a点先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为负,指针由右向左偏,当传至b点时,a点又恢复为正电位,而此时c点由于受损仍为负电位,故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右侧偏转,D错误。故选D。
12.D【解析】在没有接受刺激时,图1中的电位计测量到电位是零电位,不能测量到静息电位的大小,A错误;由于神经冲动只能从神经纤维传至肌肉,因此刺激图一中的N,神经肌肉接头处不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B错误;图2中A点处于静息电位,此时K+经协助扩散外流,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错误;如果将神经纤维膜外的Na+浓度降低,则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即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D正确。故选D。
13.B【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神经细胞胞外Na+浓度始终高于膜内,B错误;由题意可知,单胺类递质增多可缓解抑郁症,故可选用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回收或分解过程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C正确;兴奋在生物体内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D正确。故选B。
14.BD【解析】相对于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由表可知,①中蛋白质含量多于②,可推知①为血浆,则②为组织液。血浆中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A错误;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可能导致②组织液增多,出现身体浮肿,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错误;由于毛细血管壁具有选择透过性,某些物质可以透过,某些物质不能透过,导致①血浆与②组织液的成分存在差异,D正确。故选BD。
15.CD【解析】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A正确;正常机体不会出现腹泻症状,腹泻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B正确;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D错误。故选CD。
16.BCD【解析】患者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故可知体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是正常的,A正确;题意显示呼吸衰竭是患者最终的死因,其原因也可能是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导致无法完成呼吸运动所致,并不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所致,B错误;由题干可知,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会引起Na+内流,造成神经元持续兴奋从而引起突触后膜损伤,C错误;突触后膜上受体接受神经递质传递的信号,但是不会回收神经递质,补充ATP可缓解渐冻症可能的原理是其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D错误。故选BCD。
17.BC【解析】反射活动产生的兴奋也可以在低级中枢与高级中枢内传导,A正确;被针刺后,先缩手,后产生痛觉,B错误;“飞蛾扑火”属于非条件反射,再看到针会躲避是条件反射,C错误;若针刺时没有感觉,可能是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损,D正确。故选BC。
18.ABD【解析】分析题意可知,信号在该种突触中的传递所利用的蛋白质通道(属于两个细胞间所形成的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无信号的转化,A错误;据图可知,A和B之间存在通道蛋白,可允许局部电流和带电粒子直接通过,而局部电流的传递方向是可以双向的,B错误;由于信号在突触间传递无需转换,则信号的传递速度快,时间短,因此该突触结构可能有利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应,C正确;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未体现胞吞、胞吐、细胞融合等现象,因此未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ABD。
19.共14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1/3(1分) a(1分)
(2)d 血浆和组织液(b和d)
(3)升高 组织液向血浆(b→d)
(4)循环 营养物质、O2
20.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7.35~7.45(1分) 缓冲(1分)
(2)内环境稳态(1分) 高嘌呤(1分)
(3)①注射等量的0.8%CMC-Na溶液 确定GA小鼠是否建模成功
②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小鼠 小鼠踝关节肿胀度以及小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
21.共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兴奋 自主 人处于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活动减弱,导致消化功能降低(2分)
(2)脑干 小脑
(3)骨骼肌脂肪的代谢离不开下丘脑和肌肉的神经连接(2分)
22.共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神经中枢(1分) ②(1分)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 突触前膜(1分) 特异性受体(1分)
(3)多巴胺起作用后通过转运蛋白被回收 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蛋白数量
23.共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加重(1分) 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Ca2+内流会导致细胞内外的Ca2+浓度差减小,故对于Na+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Na+内流增多,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3)A 图3 2 兴奋可由S处传递至R处(S处先兴奋,R处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