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共6页)
I卷(选择题,45小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有氧呼吸酶 B.核酸、H2O
C.血红蛋白、抗体 D.Na+、葡萄糖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的
B.人体内环境中含有胃蛋白酶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细胞可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液中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约2/3的体液属于内环境
B.组织液、血浆、淋巴液均可相互转化,以维持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D.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的pH、温度等影响
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的是
①水、无机盐、血浆蛋白②葡萄糖、CO2、胰岛素
③激素、呼吸酶、氨基酸④受体、载体、消化酶
⑤乳酸与缓冲对发生反应⑥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
A.①②⑤ B.③④⑦ C.①②⑥ D.②③⑥
5.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路是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脊髓 D.脑干
6.人们在剧烈运动时,部分肌肉细胞由于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此时血液中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H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不变、CO2、H2CO3 D.不变、乳酸、H2CO3
7.大量的组织液积累在细胞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血管壁破损②长期坚持素食③小蛔虫进入淋巴管④花粉、海鲜等引起过敏反应使血浆蛋白透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尿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
B.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
D.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机体生命活动仍能正常进行
9.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手上容易磨出水疱,疱内的液体是甲、A或a
B.图1的乙相对于甲和丙,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图2中的B主要由A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隙形成
D.图3中的a在淋巴管中流动,并最终汇入血浆
10.如图是肝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②处的CO2浓度最高
B.饭后0.5小时①处的葡萄糖浓度低于⑤处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
D.①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11.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12.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
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
13.下列关于人体血浆中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Ca2+含量过低时,会引起机体出现抽搐等症状
B.血浆成分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内无机盐的数量密切相关
D.血浆中的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并为其代谢提供能量
14.下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②③④是人体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当长期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可能出现②处渗透压上升,③处渗透压明显下降,导致组织水肿
D.当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人手掌可能会磨出水疱,其主要由②中的水大量渗出到③处形成的
1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晕、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16.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相邻内皮细胞的边缘像瓦片般互相覆盖,形成向管腔内开放的单向活瓣,内皮细胞间的间隙大,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甚至细菌、癌细胞等都可通过这种活瓣进入毛细淋巴管。下列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和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毛细淋巴管吸收组织液形成淋巴液,该过程不能反向进行
C.协助机体抵御疾病的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液中
D.淋巴液在淋巴管中单向流动,最终汇入血浆
17.人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对体液的组成和组分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胞内液
B.细胞内液通过细胞可以直接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
C.部分组织液形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从毛细淋巴管壁渗出进入组织液
D.由细胞外液体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18.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只要内环境相对稳定,人体一定就处于健康状态
D.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维持机制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
19.奶被人们誉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奶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途径是
A.奶→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
B.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C.奶→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D.奶→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
20.“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21.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不会影响细胞内液渗透压
B.尿液不属于体液,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存在抗体
C.血浆中出现代谢废物就表明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
D.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主要是由于血浆蛋白含量增加
22.现分别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等量等渗的5%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两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两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两组小鼠血浆pH减小 D.乙组小鼠组织液中葡萄糖增多
23.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人体不能产生感觉和效应
24.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并叮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不能饮酒。如图是酒精在肝脏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已知头孢呋辛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造成乙醛中毒,重者可致呼吸抑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是组织液
B.血浆中的少量酒精随肺部呼气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2层生物膜
C.酒精进入肝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通道蛋白协助
D.乙醛中毒引起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CO2积累,血浆pH显著下降
25.2022年9月泸定地震,各地志愿者奔赴救援,多天奋战、高温烫伤和摩擦,志愿者手脚上磨出了水疱,有一定痛感,几天后水疱往往自行消失。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志愿者水疱产生的同时出现刺痛感的原因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B.水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生成增多
C.水疱自行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高温烫伤后可立即用凉水反复冲洗,预防水疱产生
26.如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一般包含①③和④三部分 B.神经元的长轴突称为神经
C.多数神经元有一个④和多个① D.①接受信息,④将信息传向其他细胞
27.现象一: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二: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关于两个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现象一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现象二是条件反射的结果
B.现象二的发生需要大脑皮层相关中枢的参与
C.两种现象都涉及多个神经元的先后兴奋
D.现象一中参与的反射弧是完整的,现象二中参与的反射弧不完整
28.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可以由一个神经元完成
B.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C.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D.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的完成都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29.上课时老师忽然提问某个同学,这种情况下,该同学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会发挥作用。下列有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是自主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按照信息传递方向,它们分为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C.它们调控躯体运动,一般不受意识控制
D.该同学在突然听到老师提问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30.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缩手反射需要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参与
C.膝跳反射不仅受脊髓的控制,还会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D.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并给予适宜的刺激,就会有反射发生
31.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和神经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轴突是神经元长而较细的突起,外包髓鞘,称为神经纤维
C.若干根神经纤维集结成束,称为一根神经
D.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
32.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基本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外周神经系统的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只有脊神经可以支配内脏器官
C.排尿反射中枢、呼吸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脊髓、脑干和下丘脑
D.脊髓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33.瞳孔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缩瞳纤维兴奋;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纤维兴奋,进而控制通光量。此外,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瞳孔大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缩瞳纤维、扩瞳纤维分别属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完成瞳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C.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脑干,继而控制瞳孔大小
D.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表面可能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
34.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活动
C.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D.当图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35.当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相同神经通路时,神经中枢便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由于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c点处神经元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B.牵涉痛为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图中皮肤内分布有a神经元的传出神经末梢
D.由内脏痛引起体表牵涉痛时a没有参与,支配内脏的神经有脑神经和脊神经
36.科学家在研究条件反射时做了以下实验:给狗喂食,狗会分泌唾液;只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狗不会分泌唾液;若同时给狗投喂食物和听铃声,经过多次重复后,再单独听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刺激是食物
B.给狗听铃声而不喂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此时铃声属于无关刺激
C.单独听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一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高级神经冲动
D.若反复听铃声而不给予投喂食物,狗的唾液分泌量就会减少
37.下图显示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给予电刺激)。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予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若小鼠建立该恐惧反射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一段时间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灯光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建立
B.小鼠的恐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正常机体条件反射的数量可以是无限的
C.小鼠恐惧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P>Q
3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B.接受适宜刺激后感受器和神经中枢依次产生并传导兴奋,最后效应器对刺激做出应答
C.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无限的,因此条件反射的数量也是无限的
D.刺激传入神经,使传入神经产生兴奋,效应器做出与之相应的应答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39.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
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后者出生后就具有
B.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
C.前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六应和脊髓
D.前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后者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和脊髓
40.科学家利用脊蛙,在脊柱下段剖开椎骨并保留神经,如图剥离出背根、腹根和由背根腹根合并而成的脊神经。刺激脊神经任何部位左后肢都会发生收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剪断背根中央位置,电极刺激背根外周段,引起左后肢收缩,则背根为传入神经
B.若剪断腹根中央位置,电极刺激腹根外周段,引起左后肢收缩,则腹根为传出神经
C.若捣毁脊髓灰质部位,电极刺激背根腹根都不能引起左后肢收缩
D.若剪断脊神经指示处,电极刺激腹根中央,可能会引起左后肢收缩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10分)
41.如图为人缩手反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阻断③,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运动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的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
C.如果①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的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做出反应
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42.脑脊液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它向脑组织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B.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会导致脑脊液增加引发脑水肿
C.脑脊液中可能含有尿素、性激素、纤维素等物质
D.脑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I
4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错误的是
A.“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体现的是条件反射
B.新冠病毒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咳嗽属于非条否反射
C.吃过辣椒的哺乳类动物再次看到辣椒后不敢取食,该种反射一旦建立不易消退
D.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44.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犹如汽车的油门与刹车,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更为精准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属于传入神经
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D.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
45.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患的即为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应属于传出神经元
B.呼吸衰竭的原因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C.患者的大脑皮层一般不受影响,能够调控交感神经的一系列活动
D.患者体内一般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元是正常的,前期可以有感觉
Ⅱ卷(非选择题,3小题,40分)
46.(12分)读图,比较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
(1)缩手反射是由_________个神经元完成的,膝跳反射是由_________个神经元完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射需要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2)两种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_________、传出神经、_________组成。
(3)假若在膝跳反射中的C、D之间剪断,再用橡皮锤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小腿无反应。说明反射的完成需要的_________反射弧。
(4)膝跳反射属于_________反射,其中枢在_________。
47.(15分)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①为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
(2)神经元的树突较_________(填“长”或“短”),其主要功能是;轴突较__________(填“长”或“短”),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3)神经元的细胞体大都分布在脑和脊髓,这两部分构成_________;神经纤维大都分布在脑神经和脊神经,这两部分构成_________。由此可见,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48.(13分)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b、c代表的系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表明:细胞必须通过_________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生物学科试卷答案
I卷选择题
1-5DDCAC 6-10BDDAB 11-15CDDDC 16-20CCCBB
21-25BDCAA 26-30BDCDD 31-35ACDBD 36-40CCBCB
41.AC 42.CD 43.CD 44.AB 45.AD
Ⅱ卷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
46.(12分)
(1)3 2
(2)神经中枢(2分) 效应器(2分)
(3)完整(2分)
(4)非条件(2分) 脊髓(2分)
47.(15分)
(1)树突 细胞体 轴突
(2)短 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2分)
长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2分)
(3)中枢神经系统(2分) 外周神经系统(2分) 结构 功能
48.(13分)
(1)呼吸系统(2分) 消化系统(2分) 泌尿系统(2分)
(2)内环境(2分)
(3)温度 酸碱度 渗透压 神经-体液-免疫(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