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师用导学案
课题:26、忆读书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作家冰心。
2、理清作者思路,正确划分文章层次。
3、能说出作者读书的好处及作者认为好书的标准。
4、激励学生们阅读好的书籍,提高品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预习检测
(一)、预习环节(课前完成):
1、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2、熟读课文。
(二)检测环节(课上完成):
3导入:冰心,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新明媚、玲珑剔透。
4、检测字词。
(1)、给生字注音。
舅(jiù )斩(zhǎn )凯(kǎi)限(xiàn )葛(gě )浒(hǔ )传(zhuàn )着(zhe )鲁(lǔ )
煞(shà )蔻(kóu )贾(jiǎ )卷(juàn )刊(kǎn )琐(suǒ )栩(xǔ)呻(shēn )某(mòu )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弄清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能自已、津津有味、若有所失、索然无味、人情世故、无病而呻、风花雪月、自作多情、栩栩如生、怒发冲冠、一知半解
(3)教师指导难字、易错字书写。
二、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在书上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些往事的?并回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七岁时;此后;在我十二三岁时;中年以后。
时间顺序 条理清晰
2、作者通过回忆自己80多年的读书经历,对读书有什么深切感受呢?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三、展示提升
1、展示。 2、朗读。 3、质疑。
四、小结强调: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理清了课文的层次,下节课去更深刻的体会作者读书的经历及感受。
五、检测反馈:
1、这篇文章按照_时间___的顺序,通过记述自己的读书生活、读书感受以及对读书的认识,表达了_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并告诫青少年要_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2、听写生字词
六、拓展延伸:
积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及作者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1、《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2、《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
3、《西游记》 (明) 吴承恩
4、《红楼梦》 (清) 曹雪芹
板书 26. 忆读书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
一、预习检测
jiù fù jīn jīn yǒu wèi yīng xióng wú xiàn yì zhī bàn jiě
( ) ( ) ( ) ( ) ( )
shù shuō yàn fán huāng táng xīn suān fǎng wèn shū kān
( ) ( ) ( ) ( ) ( ) ( )
zhēn qíng shí gǎn kān wù
( ) ( )
二、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深切体会。围绕这九个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
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读《三国演义》的情形并和《荡寇志》进行了比较;回忆了读《红楼梦》的感受;回忆了自己如何选书等。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才是好书。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这句话说明了冰心老人一生对读书的喜爱,同时也说明她在这一生中读的书很多而且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可以体会到冰心老人在她这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用在了读书和写作上,说明她对读书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只有把读书当作自己的快乐,才爱读,才会多读,才会读好书。)
3、重难点导学:
(1),采用读、画、议、品、悟的方法进行。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后,知道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才是好书。
(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悟,通过读,悟的方法体会只有把读书当作自己的快乐,才爱读,才会多读,才会读好书。
三、展示提升
1、展示。
2、在全班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对课文中重点句、段进行品读感悟,感情升华。达到对课文更进一步的理解。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好学、乐读、会读……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读书才会成为一种乐趣。
五、检测反馈:
1、作者欣赏《水浒传》的原因是__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2、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的道理是___课文第8段__。
3、作者认为_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才是好书。
六、小结强调
七、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3 说说你是否赞同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为什么?
板书
26. 忆读书
读书好 开卷有益
多读书 博览群书
读好书 对身心发展有益的书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