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21: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3.学会围绕中心句把意思说清楚、说明白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
学会围绕一个句子把意思说清楚、说明白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教师:同学们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高山巍峨,值得我们敬仰;大海宽广,值得我们赞美。如果把这些美景付诸笔端,形成文字,我们该如何才能写清楚、写明白呢?学完这节课,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二、激趣导入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有的同学见过大海,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海底世界》,看看海底世界是什么样子。齐读课题。接下来老师播放一段视频,大家看后谈一谈你眼中的海底世界。
教师:在海底世界里,无论是广袤无际的海面,还是万米深渊的海底都生活着形形色色、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宛如一座奇妙的“海底龙官”。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引导用文中一句话: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师:找的又快又准,了不起。这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意思,我们把这种句子叫——中心句。(板书)
三、感知文意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呢?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学生: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教师:同学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找到了海底世界不一样的美。
四、随文得法
教师:接下来聚焦课文第3自然段,让我们化身潜水员,一起潜进海底,聆听海底的声音。请大家朗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学生: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教师:读书就会有收获。作者是怎么回答的?学生:不是的。
教师:一起读一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海底有声音。
教师:海底又有哪些声音呢?
预设1:学生: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教师:你找到的声音真不少。(仔细观察这个句子,你有哪些发现?这是一个什么句?仿写一个。 排比、比喻、拟人。) 短短几句话,却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句子是不是值得我们好好读一读?这么多的声音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表示?
预设2:学生:窃窃私语。教师:谁能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学生表演。
教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窃窃私语?学生:两个人小声说话就是窃窃私语。
教师:这里用来形容动物,这是一个什么句?学生:拟人句。(板书)教师:哪些句子描写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呢?
教师:谁来读一读?生1、2、3教师:引导(此时的动物不是在那里大声聊天,而是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发出微小的声音。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分为生1读,鼓励指导,强调拟声词,再读。教师范读,师生配合读,同桌练习读,展示。有点意思,但可以读的更好。更好一些了。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听你朗读就是一种享受。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
教师:让我们化身海底的鱼儿,窃窃私语。齐读。海底虽然很宁静,但当我们带着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一起读。海面上波涛澎湃,而海底深处的动物们却,再读。(齐读)课堂中最美的声音就是同学们的读书声。配乐朗读。
教师:再看这个句子,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关注标点。
学生:句子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声音。
教师:请你说两个。学生再说两个。
教师:你的思维和你的眼睛一样敏锐。除了窃窃私语的声音,还有没有其它类型的声音?学生:吃东西、行进、遇到危险的声音。
教师:善于发现。海底动物发出不同的声音,此时你觉得海底又变成了怎么的世界?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海底世界的奇妙。
教师:同学们,无论是窃窃私语,还是危险时发出的警报,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一个词——声音。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把海底不同的声音写清楚、写明白的呢?同桌之间说一说。学生汇报修辞手法。
教师:同学们,这一自然段作者写了几种不同声音?——四种。在这里,作者可以写4种不同的声音,但是可以写不同的形状吗?——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中心句。所以我们必须围绕什么去写?——中心句。因此,要想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写明白,必须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也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手法。海底的生物发出不同美妙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底深处的奇妙。那海底世界的动物和植物还会有哪些奇妙之处呢?接下来我们默读课文4、5段。思考这两段分别围绕哪一句写的?围绕这句话具体写了哪些内容?4段根据表格圈画。开始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教师:有思考就会有发现。作者围绕这个句子写了哪些内容? 学生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补充。其他组帮助。
出示: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体会“长途旅行”:一个“ 巴”字,让我们仿佛看到这些贝类紧紧地抓住船底,多么可爱啊!形象生动写出了贝类的运动状态,感受贝类的聪明,怡然自得。无论是海参还是贝类,无论是乌贼还是章鱼,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所以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动物如此,那么植物又会如何呢?先找中心句。
学生: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教师:优秀的孩子。围绕这个句子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呢?
学生:色彩,大小。教师:描写色彩时,作者写了什么?没错,具体的颜色;描写大小时,又写了什么?对。最小的和最大的。无论是色彩不同,还是大小不一,其实都是围绕什么写的?——中心句。还是那句话,要想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写明白,必须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也可以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
四、拓展训练
教师:如此看来,要想围绕一个意思去写,第一步就是写好中心句。
教师:那我们先来练一练怎么写好中心句。
1.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
2.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
3.小城的街道很美。
教师:中心句会写了。课前同学们和老师交流了很多美丽的地方,接下来我们运用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写一写你心中的美景。请大家拿出纸和笔,开始吧。先写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用上修辞手法更好。展示环节学生评价是否达成3个目标:中心句、围绕中心句去写、修辞手法。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
学生:(要想把一个意思写清楚、写明白,必须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还可以用上修辞手法。)同学们,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是个美丽的地方;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积极探索(板书),一定可以发现更多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马上就到五一小长假了,我们旅游之后不要忘了用这节课学到的习作方法把你看到的美景写下来。做成班级小报,进行评比。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