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分析 本课所对应课标要求为:通过了解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以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于巩固”中的第一课。讲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西周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时间跨度长,内容复杂。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虽然时间跨度大,但子目间各有关联,是随着时间脉络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史实。呈现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特点,以及早期国家的特征。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且是高一历史新课的第一节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人类起源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有一定的学习,但多停留在浅层认识方面,对重要知识点与难点缺乏概念性的理解与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与观察发现能力,理解归纳能力相对缺乏。但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进入新层次,对事物的认识期望逐渐上升至理性层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私有制,阶级与国际产生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图片资料,史料的展示与讲解,引导学生重视史料对于历史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观念与材料解读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家国认同。
教学方法 讲授法,材料教学法,问答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考古图片资料,多媒体资源,史料资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人是怎么来的? 中国又是从何而来?或者说大家最早是从哪里接触到中国的历史? 生:(预想回答) 女娲造人,进化论。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纪录片,神话传说,历史电视剧等。 师:《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 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是否真的存在五千年呢?如果想要证实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觉得想要得到什么样的证据呢?生:考古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跟随各种遗址与考古发现,一起来寻路中华,探寻中华文明的源头与发展。 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对课题中的中华文明起源产生思考与疑问。并且通过考古资料对证实历史的作用引发学生出现史料实证的初步意识。
文明曙光,满天星斗—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环节一:自主梳理 再次回到刚刚的问题,我们根据进化论,知道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那同学们是否知道,转化的关键点,或者说猿和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从事生产劳动。 时代大致时间区分标准生活方式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完成表格。 环节二:旧石器时代—渔猎,采集,群居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与课本内容,北京人与元谋人已经具备哪些人的特征。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学会用火 学生活动:观察旧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环节三:新石器时代—农业,群居,驯养牲畜 材料一:姜寨遗址 材料二:半坡遗址彩绘陶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社会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聚居,尚未贫富分化,仍处于母系社会。 材料三: 一座13人的合葬墓中,居中者为仰身直肢葬,其余的人骨皆围绕居中者的四周而葬,葬式皆不一样,有的侧身葬,有的屈肢葬……一座5人合葬墓,墓主人为男性,仰身葬于独木棺内,棺外殉葬者有四人,仅存头颅骨。 —柳湾墓地考古资料(新石器晚期) 材料四:良渚文化的城墙分布,与出土龙手镯 材料五:牛河梁遗址祭坛 学生活动:依据材料与课本内容,提取信息,归纳新石器晚期的社会特征。 进入父系社会,出现部落。阶级分化,出现宗教与崇拜。 结构图: 环节四:归纳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人类分布特点 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引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发展的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视角。 自主学习任务,锻炼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并且该板块内容多且复杂,表格梳理较为清晰。 通过图片与材料的观察,阅读,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特征,理解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因。锻炼学生史料分析与理解能力。 采取思维导图形式讲解此时期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增强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视角 通过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特点的归纳与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产生民族自豪感。
文明初成,从万邦到国家 环节一:教师过渡 同学们,我们通过这么多人类文化遗存发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那老师想问同学,有没有想过,到底什么是“文明”? 材料一: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用来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主要。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材料二: 国家是社会文明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阶级、国家的出现;城市的产生;金属工具的出现;特别是文字的发明) 上面我们学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私有制与阶级产生,并且已经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我们接下来来看如何从部落发展到国家,探寻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 环节二:三皇五帝时期,如何看待神话传说? 三皇: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五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帝尧 帝舜 炎黄部落联盟:黄帝与炎帝被后世共称为华夏始祖。 学生活动:思考:1.三皇五帝一直以神话传说的形式被我们所熟知,神话传说是否可以作为史料取证? (神话传说属于史料之一,具备一定的价值,但不能作为史料取证的唯一依据) 2.想要证明三皇五帝的真实性,需要哪些史料? 环节二:从大禹治水看夏朝的建立 互动问答: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曾经发生过大型自然灾害) 大禹治水需要哪些力量?(人,工具等。大规模组织资源) 大禹治水达到了怎样的效果?(生产发展,产生重要领袖 并形成对于领袖人物的崇拜与归附,为早期国家诞生提供 基础。) 环节三:夏朝概况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 传承方式:由传贤变为传子。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 国家机构:夏王是最高统领,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遗址:二里头文化 灭亡: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引入文明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发现从部落到国家,即三皇五帝时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阶段。 通过讨论神话传说的是史料价值,引导学生培养史料实证的观念与能力。 通过同学们所熟知的大禹治水的故事,进行互动问答,引导学生理解从部落到国家的转变。 非本课重点内容,学生根据课本进行简单梳理,理解传承方式改变所体现的历史进步性。
文明传承,家国一体,礼乐之邦 环节一:过渡 其实夏朝的存在至今仍存在着争议,原因在于夏朝并没有留下相关的文字记载,或者说至今未发现,考古资料也并不丰富,难以证实。但是商朝的历史是确定的,考古发掘证实了史书中有关于商的记载。同学们知道是哪一项考古发掘吗? 环节二:从甲骨文看商统治的神权色彩 互动问答: 甲骨文是什么?(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的用途是什么?(占卜)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事以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神的意志如何传达呢?(巫) 强调商王同时具有“最大的巫”以及“政治领袖”的双重身份。从而引出早期国家的特点之一:王权神化,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环节三: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部族与方国。(方国与部族定期向王室朝贡,随商王征伐,他们自身也有一套仿照王室的统治系统) 互动问答: 商王与地方侯伯的关系是什么?(联盟首领) 这种联盟依靠什么维系呢?是否稳固?(依靠武力维系的松散联盟) 除了神事职官外,商朝也已经具备了王室职官系统与民事职官系统,国家机构已相对完善。 环节四:从西周三大制度看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 过渡:商朝实行内外服制,我们知道,这是依靠武力维系的松散联盟,那对于国家统治的稳固作用大吗?所以西周建立后,便吸取了商的教训,不再沿用内外服制,实行了新的制度—分封制。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与老师展示材料,归纳分封制的相关内容。回答分封制相对于内外服制的优点在何处? 材料一:西周分封示意图 分封制的基本概况我们已经了解了,那周天子依据什么来进行分封呢?这就涉及到西周的另一项制度—宗法制。 材料二:宗法制示意图 (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纽带,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相对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与特权地位) 西周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礼乐制 用“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例:不同等级所享有的待遇不同,舞蹈,饮食等均有规定) 用同学来举例子,进行情景设置,班长为天子,课代表为诸侯,小组长为卿大夫,模拟开设宴会的规定。 材料三: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影响了中国。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直到周公制礼作乐,中国人的视野才更多地由神转向人、转向伦理、转向礼仪……中国从此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 —北京大学教授杜维明 三大制度的关系 教师总结: 分封制:封邦建国,天下归周—政治生活等级化 宗法制:宗法制度,天下归宗—家族生活政治化 礼乐制:制礼作乐,天下归心—等级观念生活化 环节五: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 农业生产工具:土地经营方式:手工业商业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公田,八家皆私,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制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西周的何尊上,有哪些文明的印记? (国家,文字,金属工具等) 用“文字”与考古资料的重要性进行过渡,用甲骨文的出土引出下一子目,商和西周。 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通过图片观察与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分封制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史料分析与理解能力。 新课本删掉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在此进行简单的回顾复习,引导学生对西周政治制度更好的理解掌握。 三大制度的梳理讲解,适当运用通俗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的同时也加强印象与记忆。 采用结构图与总结性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三大制度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于国家运行的作用,同时便于记忆。 非本课重难点,内容知识较碎,采用图片与表格结合梳理。通过引出青铜器中的何尊,回顾此前所学的文明概念,加强学生对文明的理解与掌握。将“中国”二字引出,回顾自远古至西周的发展历程提出“中国”这一概念,终会由居天下中心的都城变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标志。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小结 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政治:①神权与王权结合,神秘色彩浓厚(甲骨文、祭祀) 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 ③最高权利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到分封) 经济:①使用石、木、骨器等;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②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 文化:①成熟文字(甲骨文,金文)②礼乐文化(礼乐制) ③开始形成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华夏子孙) 知识点总结性小结,回顾内容,清晰认知。
课后思考 启的继位 材料一: 益(禹选择的接班人)让位于启。 ——【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你觉得这反映了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