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二、教学目标
通过梳理从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制度,呈现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的线索;
通过探究三省六部的分工和职权,作用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其作用,也是隋唐政治制度的核心;
通过不同时间段内赋税制度的变化,让学生加深对隋唐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理解,认识到农民的反抗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得唐朝统治者被迫与民休息。
三、教学内容
本课分为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方面,说明汉唐间制度发生的重要变化、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及在历史上的作用,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的原因及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五、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当中科举制度及三省六部制等在初中已经讲解过,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赋税制度在初中教科书中并未提及,里面涉及的概念学生很少接触,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但是学生基础都比较差,所以对于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等教师还是需要复习回顾,对于知识背后的逻辑需要教师引导梳理。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看左边这幅图,有同学知道这是哪一个历史景点呢?(是西安的大雁塔),现在本地人提到大雁塔时都会说这是烂怂大雁塔,没什么看头的,但是在唐朝时期,大雁塔、曲江池可是当时读书人的追求,大家课本上有一张图是唐朝进士提名贴,就是当时考中进士的读书人都会去提名,那么雁塔提名与什么制度有关呢?(学生回答:科举制)我们今天就进入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去学习一下当时令读书人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制度。
一个国家想要正常运转,必然少不了官吏,官吏是统治的基础。所以历朝历代都很注重选官制度。PPT展示《波峰与波谷》,魏晋以下皇权弱化,控制力松弛,官僚士族化、门阀化,士族政治的最主要体现就是其选官特权,凭借门第而世居高位,还引发了制度层面的变动,出现了九品官人法等选官制度,九品官人法就是九品中正制,保障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在篡汉前夜创立的,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在大家课本第40页的历史纵横。察举是推荐之制,科举是考试之制,而九品中正制是一种评议之制,这制度的内容,就是各州各郡设置中正,由本籍的朝廷官员兼任,负责定期品评本籍人士,品评的标准是德行和才能,品就是把人分为上上到下下共九品。吏部任命士人为官时,必须依据中正提供的品、状,各种官职需要多高中正品的人去做,都一一规定,曹魏西晋士族初兴,中正往往依父祖权势而定子弟之品,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九品中正制恰好与魏晋南北朝的士族政治共始终,就因为他是送给士族的一道特色菜。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时,察举制度依然存在着。汉代察举是“选贤任能”的,由于这种传统影响,中古的察举相对较多地体现了“选贤任能”精神。秀才科和孝廉科都实行考试,要对策、射策;察举员额平均分配到各州郡,郡有士族,员额并不为之増加;郡无士族,员额也不为之成少,所以察举制并不适合士族口味,不像九品中正制那样便于保障士族特权。在门阀最盛的东晋,察举就徒有其名了,举荐和考试若有若无。一流门阀自有“清途”一般不从察举入仕。察举衰落下去了。(PPT展示九品中正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到南朝时走向末路,隋文帝时期被废除。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之后,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来选拔官员呢?(学生回答:科举制)
(PPT展示科举制的背景)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PPT展示时间轴,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回答每个统治者在位时期对于科举制所做的措施及特点,并运用史料来讲解科举制的意义(积极、消极)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汉光武帝刘秀设置了尚书台,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为尚书省,在这之后,中书省、门下省相继而起,共同构成隋唐三省制的前身,他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魏晋以来官僚政治虽然已经萎靡扭曲,但官僚制度依旧处于缓慢的进化中,就像冰封的江面下仍然是流淌不息的江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就像有两匹奔跑的马,一匹叫政治变态,一匹叫制度进化,他们各往不同的方向使劲,如果你只盯着政治变态这匹马的话,你可能会奇怪这马怎么朝不同的方向驶去了,在东晋那里我们已经学习了政治变态这匹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制度进化。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创建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唐初,三省的职权进一步明确划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执行,运行过程更规范化、程序化。(PPT展示具体内容,及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意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书草拟、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三省制,只适用于唐朝前期,三省的分工原则并没有贯彻始终,三省制确立不久,就逐渐向一省制转变。(PPT展示具体内容)
经济制度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它又决定着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是维护封建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经济手段。我们可以这么说,税收是一种拔鹅毛的艺术。鹅毛肯定要拔,高水平的表现是:既把鹅毛拔下来,又不让鹅叫唤,或少叫唤。前面的课程内容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朝代的赋税制度,比如说汉朝编户其民,依据人口和资产承担人头税、田赋、徭役和兵役,汉代田租比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户调制和租调制,户调制就是按户征收租调的制度,租调制就是北魏在均田制背景下,规定授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交租(土地税、征粮)和调(户税,征布帛),北魏孝文帝改革期间,颁布均田令,(PPT展示材料和意义),到隋朝,提一下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引出唐朝租庸调制(用课本讲)用课本史料阅读引出两税法,唐朝实行两税法,首先是为了增加中央财政税收,其次才是为了均衡赋税,减轻百姓负担。两税法本身并非恶法, 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皇帝和官员们的私欲, 不断使法制松弛,让其成为损害百姓利益的恶 法,也最终葬送了李唐王朝。并讲解其产生的背景、税收对象、税收方式、注意事项、利弊(①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②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对两税法造成破坏瓦解。③土地兼并严重;④长期不调整户;⑤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两税法。)(具体内容见PPT)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②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④税种:由繁杂逐渐演变为简化。⑤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法律(具体内容见PPT,参照课本,讲《唐六典》)
小结: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大量延申回顾了之前内容,对于学生很具挑战,同时,本课多为教师讲授,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