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11:2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结合课标要求中的行为动词和教材内容来看,课标在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这些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应用层面,要求学生初步培养史料互证意识,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学习、认识历史。
教材分析
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本课为纲要上的第一课,也是高中学段历史学习的第一课。本课系统阐释了中国境内从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灭亡的发展历程,时间跨度大,概念多,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结合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共同展现了“中国”的形成过程。本课内容跨越旧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贯穿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深度结合历史唯物主义,是为高中学段历史学习奠基的一课。本课共分三个子目:“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第一子目主要讲述早期人类的形成与发展,点明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第二子目主要讲述早期国家的建立,结合传世文献与考古学内容展现夏王朝的制度特点;第三子目主要讲述有确切文字证实的商和西周两代,勾勒出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典型画像与文明成就。三个子目按时间顺序体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立体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学情分析
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学情分析:1.已知: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三课内容:“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以及第二单元中的“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两课内容与本课内容有一定的相似性。初中教材主要介绍了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较早的人类;原始农业工具;河姆渡与半坡人的生活;三皇五帝的传说;夏商周的更替等内容,阐释了农业出现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青铜器铸造与文字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意义等具体史实。学生已对基本史实有所认识,故本课教学应注重提纲挈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深层逻辑,培育文史互证,解读历史的能力。2.能知: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相关理论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体系,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学生能够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形成系统的认识;培育文史互证能力;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形成初步认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堂思考,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信息来源及其价值,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特点,认识从新石器时代到早期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华大地上经历的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组织演变、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进而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通过阅读教材及课堂思考,学生了解不同的历史信息来源及其价值,理解三皇五帝时代与龙山时代的概念与关系,了解阶级、私有制、国家的关系及其在考古资料与文献中的表现形式。(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3.通过探究稻米在二里头先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了解历史研究须具备跨学科思维,并掌握一定的生活常识,在探究中体悟中原文化受周边文化影响,也影响着周边文化,感悟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特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4.通过教师讲授及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形成对夏商周奴隶制社会的整体认识,认识到早期国家的典型特征与统治特点,为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制度与社会治理的认识奠定基础。(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确立依据】“依标托本”,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标要求和本课相关内容的初高中教材分析,以及学情分析等,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及其之间的关系。【突破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及教材内容等确立教学难点,并尝试通过史料呈现、问题设计、情景建构进行突破。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以历史问题探究法为主,辅之以历史影像教学法、讲授法。(三)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原有的三个子目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通过对本课教材逻辑结构、叙事内容的分析,以及学情的考量等,这里将本课教学内容整合为两个章节:第一章: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第二章:从“大邑商”到“赫赫宗周” 总体上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第一章囊括第一、二子目内容,结合考古学资料展开,第二章主要讲述商、周社会。两个篇章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并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其中。(四)教学环境设计与资源整合本课在多媒体课件环境下实施。拓展的文字材料主要依托于《史记》《战国策》等;图片材料依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dpm.)、湖北省博物馆(https://www.hbww./home/index.html)、良渚遗址博物馆(https://www./main)、盘龙城遗址博物院(http://www..cn/)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任务】快速阅读教材,圈画有关历史信息来源、时间的字词。(如:考古发现;约170万年前)【教师引导】考古发现、古史相传、考古学证明……这些词语在告诉我们课文内容的来源,有的来自传世文献,由历代史家编写、抄录,流传至今;有的来自当代考古学家的辛勤工作,从地下抢救出一系列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的文物资料,两者皆为构建中国先秦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资源展示】【教师引导】“文化”“文明”“国家”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的词语,它们的涵义难以定义,比如“文化”常被用作修饰人的受教育水平,“文明”常被用作“道德水平”的代名词,但在历史的学习中,需要厘清“考古学文化”“文明”“国家”的基本含义,这也与历史唯物主义息息相关。 阅读教材,圈画有关历史信息来源、时间的字词,思考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思考文化、文明、国家的涵义,并思考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体现历史信息来源的字词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约”字的出现规律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具体的实物史料与文献材料,为本课将要接触的三个重要概念作基本梳理,培育史料实证与唯物史观。
第一章: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问题1:从原始人群到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中华大地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1【资源呈现】 【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了解从原始社会开始的社会组织演进历程,了解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直至现代的“人种”变化、脑容量变化。1.2【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过程历程,点明生产力的概念以及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变化,在社会组织上呈现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向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的演变。1.3【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良渚遗址的城墙、大型水利工程、墓葬、纹饰、刻画符号等实物史料,点明这些物质资料体现了向国家发展的趋势,具有国家的某些特征。2.【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图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总结两个时期遗址分布的特点,批判中华文化西来说,并作课堂小结,总结石器时代各方面的发展历程。问题2:尧舜禹的时代有没有实物史料的印证?1.【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古史相传”的内容与“考古学证明”的内容,点明虽然三皇五帝未有一一对应的遗址或文物实证,但在大致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华大地上,万“邦”林立,仍待更深入的探索,同时点出史料互证的意识。(拓展)问题3:根据考古材料谈谈二里头遗址先民的主要粮食是什么?1.【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粮食颗粒数与相应的粮食照片,思考相同数量下不同粮食带来的生活所需能量的不同,结合“千粒重”的计算,证明水稻在二里头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中华大地上各文化之间的交流。问题4: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1.【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中有关夏官制的记载,分析夏朝的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立场下对同一历史事件阐释的异同。 1.1阅读教材,观察示意图和图片,初步了解从原始社会开始的社会组织演进历程;结合教师讲授,了解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直至现代的“人种”变化、脑容量变化。1.2观察图片,了解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由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的进步;结合教师讲授,了解耕作和畜牧带来的农业革命和以陶器制作为代表的手工业体现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以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分化、贫富差距等。了解生产力的概念。1.3观察良渚遗址的城墙、大型水利工程、墓葬、纹饰、刻画符号等实物史料,了解国家应具备的特征。2.观察地图,结合教师讲授,认识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如满天星斗,新石器时代在满天星斗的基础上呈现出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特点,结合教师讲授了解中华文化的本土性。1.阅读教材,了解三皇五帝的时代与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培育史料互证的意识。1.观察粟米、黍米、稻米的颗粒大小,计算重量,认识相同颗粒数下,稻米提供的能量高于其他粮食,了解黄河中游的二里头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流带来的巨大影响,感悟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1.阅读、分析材料中有关夏官制的记载,提高阅读理解文字史料的能力;了解不同立场、目的或史料导致的历史解释的区别。 1.从社会组织形式的角度切入,逐渐深入至人类进化、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化等内容,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2.通过地图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巩固所学,培育时空观念、学生家国情怀。1.通过传世文献内容与考古实证的展示,点明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之间的关系,培育史料实证素养。1.通过探究稻米在二里头先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考古研究的某些方法以及部分生活常识,体会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并涵育家国情怀。1.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培育文献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材料分析益、启易位的不同说法,培育分辨不同历史解释,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的能力。
第二章:从“大邑商”到“赫赫宗周” (拓展)青铜铸造技术袪魅1.【资源呈现】夏商时期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教师引导】引导学生观察青铜器具与示意图,点明三星堆青铜器大都发掘于与相当于商朝的时期,在技术上落后于中原青铜技术,只是结合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在长江中游的盘龙城遗址等亦有结合当地特色的青铜器具;介绍商周时期主要采用具有中国特色范铸法制作青铜器,到春秋战国时则流行失蜡法。问题5:商朝的统治有何特点?1.【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分析长江中游武汉盘龙城遗址兴起到兴盛的时间与中原夏商文明兴起的时间关系,介绍盘龙城出土器物形制先后呈现二里头文化与殷商文化的显著区别,体现夏商地方统治的制度特点;通过分析甲骨与甲骨文、青铜钺以及殷商人祭风俗,展现商朝统治的特点。(拓展)问题6:武王伐纣的时间何以确定?1.【资源呈现】【教师引导】一般认为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但教材在记载“牧野伐纣”时并没有使用“约”字,这是因为《尚书·牧誓》的内容得到了出土文物“利簋”铭文的印证。问题7:西周的社会是何图景?1.【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分析“曶鼎”铭文的内容,了解奴隶制的历史信息;结合文献史料,介绍井田制的土地经营制度。2.【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结合示意图,了解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基本内容以及三者间的关系,三者相互配合,体现出西周政治的部分特征。(拓展)问题8:最初的“共和”是何意义?1.【资源呈现】【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了解“republic”的含义与中国古文献中“共和”的意义,了解“共和行政”在纪年上的特殊意义。结合史记的年表,了解史籍经典的阅读方法和史学家的伟大贡献。 1.了解青铜的相关知识,提高对互联网错误信息的思辨能力。 1.结合时间轴、图片与教师讲授,了解夏、商对地方的间接统治,并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了解商朝的历史有文字的实证;了解商朝统治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奴隶制等特点。1.阅读材料,了解武王伐纣时间的不同说法,结合利簋铭文和教师讲授,理解史料互证的意义。1.通过分析“曶鼎”记载的奴隶买卖的内容以及传世文献记载的井田制内容,了解西周的基本经济情况。2.阅读分析材料,了解西周的基本制度及其之间的关系,总结西周统治的特点,归纳早期国家政治的共同点。1.了解“republic”除“无王”之外一般还有民选的含义,而中国古籍中的“共和”则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了解《史记》年表的特点,理解公元前841年的特殊意义以及司马迁的历史思考。 1.通过对青铜器制作方法和青铜器形制差异的简要介绍,引导学生提高分辨错误历史解释的能力。1.通过对时间轴、实物史料的分析,了解商朝的统治特点,进而了解分析历史的方法,提炼早期国家的特点,提高迁移能力,培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1.通过分析不同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体现不同史料的价值以及互证的意义,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唯物史观。1、2.利用文献史料分析和对实物史料的分析,展现西周的井田制、奴隶制、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等制度,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1.通过分析“共和”的概念以及阅读《史记》年表部分,引导学生培育历史解释能力。
结课设计 【资源呈现】 阅读材料,体会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通过名家的论断,回顾本课所学,得到升华。
教学评价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相关要求,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1.第一层次:能够认识从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的生产工具变化;社会组织演进;阶级、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早期国家的特征。2.第二层次:能够在特定时空的背景下分析夏商周统治的特点。3.第三层次:能够结合不同类型的史料认识、分析历史;能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4.第四层次: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早期国家的特征,对益启易位、商周易代等相关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通过课堂思考,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本土性、多元性、一体性,感悟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精神。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