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三年级上册《赛马》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音乐三年级上册《赛马》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9-29 19: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赛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通过作品节奏、强弱的变化以及二胡演奏技法,学生能够感知作品音乐要素以及所要传达激烈欢腾的赛马场景,并能感受到蒙古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艺术表现:
学生通过视唱曲谱、声势律动、小乐器伴奏、划旋律线等表现方式展示艺术美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
学生结合日常,通过自主创编新的律动形式和小乐器伴奏方式,行成自己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展示学习成果。
文化理解:
学生通过作品,了解蒙古族传统文化习俗,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树立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视唱 B段主题旋律以及为整首乐曲各段分别进行打击乐伴奏和声势律动。
教学难点:能够分辨乐曲第三段与 A段相似并得到再现三段式结构,熟悉二胡这件乐器的音色并了解其特殊演奏技法。
教学方法
聆听法,示范法、练习法预习内容预习之前所学过的乐谱视唱知识。
教具 多媒体,钢琴,二胡,
学具 响板,串铃 响板,串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的音乐课,这节课呀,老师将带领大家欣赏一首耳熟能详的蒙古族音乐;那这首音乐是什么名字呢,下面由老师给大家演奏一次,请同学们知道的话可以说出来。
二、完整欣赏
1、第一次欣赏演奏《赛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赛马、二胡独奏。引出作者。·这首乐曲之所以如此经典,是因为它有它独特的音乐风格,那么这节课呀,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深入的领会和体验这首曲目带给我们的深刻感受。我们再来听一遍,你能不能听出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好让我们一起聆听。
2、第二次欣赏引导学生分辨乐曲分为三个部分。那这三个乐段究竟是怎样来分的呢?让我们来分段欣赏。
三、分段欣赏
1、播放 A段音频。(板书)感受 A段情绪。引导这是比赛开始阶段。
(1)讲述老师感受到枪声响起,马儿尤如离弦之箭喷射而出。【设计意图:展示二胡特殊技法“喷弓”。体现强弱对比;比赛一触即发。】
二胡演奏 A段前八小节,喷弓第一个音,一触发突出力度,并简单讲解。
(2)视唱开头八小小结感受赛马开场气势。
(3)再次播放引导学生进行旋律线的绘画,并根据旋律线为 A段进行响板与串铃的交替打击伴奏。
【设计意图:展示强弱对比,培养学生节奏感,提高音乐基本素养与创意实践能力。】
2、播放 B段音频。(板书)感受 B段与 A段相比情绪有什么区别。进行 B段主题旋律视唱学习及听辨 B段出现了几次主题旋律。引导学生了解 B段分成三个部分、三种技法、三种场景。
【设计意图:以作曲家视角实况转播赛马比赛进程以及现场展示二胡三种演奏技法丰富课堂体验。】
(1)演奏 B段第一部分,技法运弓,神态自信乐观。引导学生模仿骑马姿势并有自信骄傲神情。
(2)演奏 B段第二部分,技法拋弓,姿态马背颠簸。引导学生模仿骑在马背上颠簸动作。
(3)演奏 B段第三部分,技法拨弦,模仿马蹄声。 引导学生用弹舌音模仿马蹄声。学生总结 B段三个部分,并进行整体演绎。
3、A’段(板书)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感知这一段为冲刺阶段。课件播放 A’段。感受此段与 AB哪段更为相似,情绪有何变化得出A’。将响板串铃同时为音乐伴奏。
四、整体演绎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作曲家是以 A B A’再现三段体结构将赛马比赛完整记录,并提议在课堂上在举行一次赛马比赛。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整个作品每段演绎细节,教师二胡演奏,学生 A段打击乐交替,B段二种律动及声势,A’段打击乐同时以及声势动作。
五、最后总结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提高文化自信,弘扬民乐以及更加热爱音乐课。。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 A、B两段引导学生进行了对作品旋律的视唱,应对学生进行抽样检查;单独的视唱不仅能够发现个别学生的视唱问题,也能锻炼学生音乐课上表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课程的最后,也应再拓展出二胡的其他情绪的作品,感受这件民族乐器除热烈激昂外的另一面,可以优美也可以悲伤,丰富民族音乐在学生心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