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选必1第11课
从“传统夷夏观”探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 学 依 据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课标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管理制度与对外交往的方针、政策,对内认识中国古代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对外认识中国针对国家外交关系的处理原则——朝贡体制。
学情 分析 学生经过《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各朝代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基础史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通史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的方法。但本课涉及的诸多政策、机构及制度内容繁杂、零碎,学生对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与相关内涵的理解还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创设历史情境,提供恰当的史料支撑以帮助学生串联本课知识,进一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情况。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第1课,包含“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四个子目的内容。本课讲述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边疆治理情况与对外交往的情况,其中重点介绍了秦汉、隋唐至两宋和元明清三个历史时期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政策,以及与各民族开展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交融。此外,第四个子目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过程中有关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等表现,展现了中国古代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的过程。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在通史的学习基础上对古代中国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情况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与把握。 与初中教材和《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涉及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内容相比,本课内容更为集中、琐碎,且对学生整合提炼知识并形成史识性理解的能力要求更高。
单元与 单课主题 单元引领性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课主题: 传统夷夏观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内容主旨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在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对外)关系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子。传统华夷观作为古代中国处理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指导理念,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也为中国确立当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下基础。
教学 目标 1、以史料为支撑,提供不用类型的材料,学生在辨析与解读史料的过程中了解古代中国传统“夷夏观”的具体内涵与演变过程,辩证看待古代民族交往过程中的战争与和平,对具体史事能够从历史的角度作出解释;(学业质量水平2-3、2-4) 2、结合中国古代王朝疆域图和历史分期,了解并概述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对外交往的相关基础史实,了解传统“夷夏观”在民族交往与边疆治理和对外交往中的变化的实际体现;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感悟古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学业质量水平3-2、3-5)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
难点:理解传统“夷夏观”的内涵与变化。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总体 构思 一个主题: “传统夷夏观”影响下的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两条线索: 传统夷夏观的演变及近代民族观、国家观的更新; 传统夷夏观的实践——各朝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情况 三大环节: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三、近代民族观与国家观的转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概念理解:如何区别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针对本课重要的名词,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加以思考和理解。 学生理解和区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结构划分标准,便于学生学习。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 边疆治理 (一)先秦时期的夷夏观 1、“华夷之辨”的由来与基本内涵 材料一: ·夏,大也。——《尔雅》 ·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尚书》 材料二:儒家的“夷夏观” 【①华夷有别】 ·内诸夏而外夷狄。——《春秋公羊传》 【②强调文化认同】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春秋》 【③强调“以华变夷”,反对“以夷变华”】 ·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孟子·滕文公上》 2、“华夷之辨”的实践与演化 (1)华夷观念首次实践与“五服”制度 材料三: 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 于是乎有刑罚之辟,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国语·周语上》 (2)春秋战国: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材料四: ·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战国策·赵策》 ·尊王攘夷。——《春秋公羊传》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 学生阅读两则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先秦时期儒家所主张的“夷夏观”的基本内涵。 教师点拨、提示,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归纳。 教师讲解: 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辨是在与“四夷” 群体的冲突中,由华夏人的主观意见构成的,确立了自身的文化认同,代表了华夏人的利益, 同时给“四夷” 群体文化定位。 儒家的华夷观是对诞生之初的华夷观的引申和阐发。总结起来,华夷之辨的主要内涵包括: (1)地域之分。以中原地区为诸夏,以四方之人为蛮夷,东夷南蛮西狄北戎中夏; (2)文明之分。以诸夏为文明,以夷狄为野蛮落后; (3)以文化为核心,而非血缘为核心。以文化程度作为华与夷的界限; (4)华夷互化。华夷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但是主张以夏变夷,反对以夷变夏,认为华尊夷卑。 【难点突破】 理解中国古代各朝代所施行的民族管理政策与民族交往行为,首先需要了解传统华夷观念的由来及基本内涵。通过阅读史料,感悟古人对于华夷关系的看法,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观念的基础上解析史料分析各朝代的民族关系情况。
教师讲述夷夏观在先秦时期的实践(五服制度与“尊王攘夷”),引导学生体会先秦时期的夷夏观的特点,即强调从中原王朝向边缘扩散的差序秩序,有一种文化和政治优越感。 学生在理解先秦时期的夷夏观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时期在夷夏观影响下的实践,便于学生加深印象。
(二)秦汉时期的夷夏观与实践 1、汉朝:“华夷手足论”与“大一统”思想 材料一: 贾谊认为汉匈关系呈“倒悬之势”,华夷失序,“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也。何也?上也。蛮夷者,天下之足也。何也?下也。贾谊首倡“夷夏首足论”,……汉朝天子为天下“夷狄”之首,周边“夷狄”为足,华上夷下,尊卑有序。……(其)本质是把华夏腹地与边疆看作一个整体的天下,并且视匈奴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匈奴之众,为汉臣民”。……寄希望于匈奴“渐染华风”,以高度发达的华夏文明实现“化夷为夏”的目的。 ——摘编自 段超 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材料二: 董仲舒把《春秋公羊传》中的“大一统”思想与“华夷”观相衔接,为把周边“夷狄”纳于华夏政治体系之下找到理论上的支持。……“大一统”在“华夷”民族关系上的体现就是坚持华夏文明是周边民族归附的中心,是“夷狄”文明的必然归宿。“华夷”之间以礼乐文化作为评判标准,“进于夷狄则夷狄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摘编自 段超 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2、秦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1)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始 (2)周边少数民族: 东北的夫余、乌桓; 北方的匈奴; 西北的羌、氐; 南方的夷、越; …… (3)边疆管理: ① 设置典官、典属; ② 北方修筑长城(匈奴); 南抚夷越,设郡 3、汉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① 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② 对匈奴: 汉初,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三次出击取得大胜 ③ 西北: 设置河西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④ 东北:设乌桓校尉 ⑤ 屯田戍边,开发边疆 4、汉匈:和亲与战争 材料一: 前 127年,汉军击败匈奴,取得河套地区……汉武帝在表彰卫青的诏书中说:“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籍兵,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前121年,霍去病大破匈奴,浑邪王率4万余众投降汉朝,“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朝廷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归降者优厚的待遇。更对上层投降者大规模地封侯加爵。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殚得到汉武帝厚爱,后来竟然跻身于托孤大臣之列,他的子孙后代因忠孝显名,历经七世而不衰。 ——摘编自胡岩涛、徐卫民:《论夷夏观与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第6期 材料二: 《咏史》 (唐)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昭君》 (明)孙蕢 莫怨婵娟堕虏尘, 汉宫蕃地一般春。 皇家若起凌烟阁, 功是安边第一人。 教师讲述: (过渡)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 汉文景帝时华夏不断遭受夷狄南下侵扰,由于国力上的劣势,在处理民族关系理念上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华夏与“夷狄”恪守华夷有别、守土安疆,凸显“夷夏”之大防。武帝朝达到全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旗帜的政治家为适应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民族关系理念上倡导“夷夏之变”,强调“以夏化夷”,纳“夷狄”于华夏,实现“华夷”一统。“华夷”关系理念前后转变,受制于汉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具体情势。 学生思考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聆听教师讲解,思考并认识汉朝时与匈奴的关系,理解基于汉匈关系与国家治理,时人提出的“华夷手足论”与“大一统”思想。
教师讲述(略)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秦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教师讲述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 教师设问:汉朝的“屯戍政策”有哪些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1、经济上:把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西北开垦土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强边疆与内地联系;2、政治上:巩固汉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3、文化上:推动各民族间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汉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学生活动: 阅读材料一,回答教师设问。 邀请学生朗读两首有关昭君出塞的古诗(材料二),并回答老师提问。 教师设问: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对匈奴发动反击战争的依据,并简要评价一下西汉统治者在战后优待匈奴投降者的政策。 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依据:匈奴违背天理,不守人伦;欺凌其他部族;进犯汉朝边境,破坏边境生产生活 评价:减少匈奴内部抵抗情绪,分化匈奴统治集团;彰显西汉朝廷宽宏大义,以德服人,树立汉王朝天下正统地位;弘扬华夏文化,增强民族和文化认同;有利于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教师设问: 材料二能否作为史料运用于历史研究?在使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 教师追问: 两首诗都涉及昭君出塞,两位诗人对昭君出塞的评价存在怎样的差异 ?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某一特定历史事件 ? 此处以汉匈关系为切入口,学生通过具体分析汉朝处理民族关系的行为实践(战争与和亲),认识西汉在制定以匈奴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政策时华夷观念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比较两首纪念昭君出塞的古诗,学生通过辨析其内容、观点,归纳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并学会辨析选择史料,从而更好地进行历史解释。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夷夏观与实践 1、“夷夏皆正统”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分裂时期。这期间的少数民族政权,没有颠覆历史上形成的大一统观念,不约而同地祖述华夏。……其提出的华夷皆正统,赋予正统观以新的涵义。……表面上,南北政权之间争夺的是华夏正统地位,互相排斥。深层观察却是南北政权对华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即认同华夏的传统政治伦理,认同华夏大一统及华夷共祖共融的理念。这是“华夷之辨”的一次升级,即“华夷互变”,为“华夷”皆正统的民族理念打牢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 段超 高元武:《从“夷夏之辨”到“华夷”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思想史考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2、实践 教师讲述: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分裂时期。在儒家“大一统”观念影响下,各政权都以华夏礼乐文明承袭者自居,坚称自己“奉天承命”,以“大一统”为政治目标。 比如北魏孝文帝为了推动鲜卑族发展及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治,继承了华夏文化和政治伦理,通过一系列改革,鲜卑贵族与汉族门阀氏族逐步合流,不仅政治上息息相共,胡汉血统更逐步凝为一体,这是华夷皆正统理念践行的鲜明体现。 同学们可以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课的内容和本课历史纵横部分加以理解。 通过教师讲解与自主回顾所学,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交往情况有一个印象与了解。
(过渡)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再一次实现统一。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治理,隋文帝实施“守御安边”之策,隋炀帝“混一戎夏”,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夷夏大防”的传统民族观被打破,开启了“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的大格局。
(四)隋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1、结束了统一国家长期分裂的局面 2、礼部及鸿胪寺:负责民族事务 3、在边疆主要推行 郡县制 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 4、民族关系: ① 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 ② 589年,册封百越首领为谯国夫人,为隋朝统治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 加强与琉求的接触 教师讲述(略)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隋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五)唐朝的夷夏观与实践 1、“夷夏一家” 材料一:【唐初民族观】 ·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唐太宗《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材料二:【羁縻制度】 公元 646年,回纥归顺,“太宗为置六府七州,府置都督,州置剌史,府州皆置长史、司马已下官主之(长史、司马是中央派遣的文官,职责是监督羁縻府州)。以回纥部为瀚海府,拜其俟利发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时吐迷度已自称可汗,置官号皆如突厥故事。” ——[日]王柯著:《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32页. 材料三:【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观】 故当时特出之文士自觉或不自觉,其意识中无不具有远则周之四夷交侵,近则晋之五胡乱华之印象,“尊王攘夷”所以为古文运动中心思想也。 ——陈寅恪 2、唐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1)唐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密切联系 西北边疆各部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礼部及鸿胪寺:负责民族事务 (3)方式: 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会盟(唐蕃长庆会盟) 设置机构 册封(加封南诏王) (4)边疆管理机构: 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学生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唐代羁縻政策的特点。 教师点拨(参考答案:在归顺唐朝的民族地区设置相应地羁縻州府;州府长官一般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少数民族内部的社会制度和管理制度予以保留;中央设置官职进行监督;“因俗而治”) 学生阅读材料三, 思考:相较于唐初“胡越一家”的开放民族观,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在文人中间又出现了“尊王攘夷”思潮? 教师点拨(参考答案:边镇割据,少数民族进犯中原,引发中原地区恐慌) 通过分析阅读史料,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与引导,自主概括与解析材料,有利于提高分析史料从而进行史料实证的能力。 并通过对比唐初与安史之乱后的民族观,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与稳定对于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教师讲述(略)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唐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六)宋朝的夷夏观与实践 1、“变了味”的华尊夷卑 材料一: 四夷不服,中国不尊,天下不实。 ——欧阳修 材料二: 切以契丹宅大漠,跨辽东,据全燕数十郡之雄,东服高丽,西臣元昊,自五代迄今,垂百余年,与中原抗衡,日益昌炽。至于典章文物饮食服玩之盛,尽习汉风,故虏气愈骄,自以为昔时元魏之不若也,非如汉之匈奴,唐之突厥,本以夷狄自处,与中国好尚之异也。 ——韩琦 材料三: · 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如斯而已矣。 ——石介《中国论》 ·(“中国”的三要素为)“天地之所合”、“先王之所治”、“礼乐刑政之所出”。 ——陈师道 2、实践 (1)多民族政权并立 (2)中原王朝的封建文化向少数民族拓展 (3)民族交融未因政权割据与争战而中断 教师讲解: 宋朝自立国,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相继崛起,中原华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战和不断。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紧张,矛盾尖锐。 由于金、辽、西夏推行的汉化政策,其大兴礼乐、扩建宫室、典章制度几于宋无异,给宋造成了心理压力,宋朝所自恃的正统地位和华夷优越感受到挑战。 而“四夷处四夷,中国处中国,各不相乱”等主张表明,宋人在“华夷秩序”处理上,更多是从现实政权的管辖出发,“治”成为考量的基础。 学生思考 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中,两宋时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通过简要分析两宋面临的少数民族的冲击与压力,理解两宋时虽坚持传统华夷观念但又因为现实形势接受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
教师讲述(略),并提示学生结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加以理解。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七)元朝的夷夏观与实践 1、“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材料一:圣人有云,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苟有善者,与之可也,从之可也。 ——郝经 材料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 ——郝经 2、元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1)结束了唐末以来政权并立和对峙的局面,完成统一 (2)统治政策: “行汉法” 对不同民族差别对待 “四等人制” (3)边疆管理: ① 封 八思巴 为帝师,领宣政院事,管理佛教和藏族事物; ② 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征发徭役; 教师讲解: (过渡)如果说宋朝仅仅是受到压力,那元朝则直接统治了中国。 由于有金朝全面汉化的基础铺垫,郝经的理论“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为元朝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辩护。 学生思考 通过阅读材料,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元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统一王朝,革新了传统的夷夏观为其政权提供合法性与正统性辩护。
教师讲述,提示学生结合纲要里的内容进行理解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 教师设问:元朝“行汉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并回答(参考答案:① 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交融;② 促进蒙古政权封建化,维护国家统一。)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元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九)明朝的夷夏观与实践 1、华夷之辨由宽到严 材料一:【元末明初:承认元朝的正统性】 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 ——朱元璋《谕中原檄》,1367年 材料二:【中后期:否定元朝正统地位,重提华夷之辨】 (嘉靖帝)苦虏之扰, 最厌见夷狄字面…… 世庙晚年, 每写夷狄字必极小, 凡诏旨及章疏皆然, 盖欲尊中国卑外夷也。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2、明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1)行政机构: 中央: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 提督四夷馆—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 (2)民族交往: ① 修筑长城,布置军镇 号“九边” ② 开展贸易,开放马市 (3)边疆管理: ① 东北:设 都司、卫所; ② 西北:卫; ③ 西南:土司; ④ 西藏:敕封僧俗领袖为“王”、“法王”、都司 教师讲解: 元末农民起义时期及明初的士大夫,对于元朝并无过多反感,明朝最初也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 然而到了正统以后,瓦剌、鞑靼相机崛起,土木之变、庚戌之变相继发生,明朝士人开始否定元朝正统地位,重提华夷之辨,明蒙对抗由此变成了夷夏民族矛盾。 通过阅读史料,了解明朝夷夏观的前后变化。
教师讲述,提示学生结合纲要里的内容进行理解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 教师设问:军事防御的长城,为什么不能完全隔断长城内外的交流?(参考答案: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明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十)清朝的夷夏观与实践 1、空前广阔疆域下的“大义觉迷” 材料:“上天厌弃内地无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为内地主”。 ——雍正《大义觉迷录》 2、清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1)机构: 理藩院—— 管理边疆民族事务 (2)方式: 满蒙联姻 军事斗争(平定准噶尔叛乱)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办事大臣(青海、西藏等地) “改土归流” 教师讲解: 雍正在《大义迷觉录》中这样为清朝的正统性辩护,他认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并认为“中国”的概念也范围也是不断扩大的,满洲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为驳斥 “清入主中原是以夷变夏,不是正统”的观点,雍正以“有德”作为核心判据。前朝的华夷关系,在雍正看来都已经变成了清朝的内部关系。 但是,在另一方面,清朝也继承了传统华夷之辨,如乾隆接见马嘎尔尼时,仍然抱着天朝大国心态,贬斥对方为夷狄,大论礼仪,为近代中国缺乏对世界的了解埋下隐患。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对清朝的夷夏观有所了解与认识,并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与满清中国固守传统夷夏观而落后于世界潮流的理解打下基础。
教师讲述,提示学生结合纲要里的内容进行理解 学生记忆,在教材上勾画做笔记 教师设问:“改土归流”的作用?(参考答案: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推进一体化格局) 学生结合地图与教材内容,了解清朝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总结回顾: 根据课堂所学,师生共同完成《中国古代各朝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表格填空 通过表格整理的形式,让学生对一些基础史实进一步加深印象。
二 、 中 国 古 代 对 外 交 往 (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现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完成《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现》表格填空。 教师立足于教材文本设计表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梳理文本,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现。
(二)朝贡体制 材料一:洪武四年,朱元璋曾跟他的大臣们说:“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并将朝鲜、日本、安南等国列为不征国。 ——摘编自南炳文、汤纲著:《明史》(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86页 材料二:明太祖建国之初,……宣称:“朕仿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惟欲中外人民各安其所”。郑和在下西洋过程中,对所经的各国进行“厚往薄来”的贸易活动,甚至无偿援助,以争取其归服之心;对信奉宗教的东南亚和南亚诸国如锡兰等,组织树碑布施等仪式,以密切感情,增进友谊;对西洋属国因误会而导致的“犯上作乱”之举,采取忍辱负重的克制态度,化干戈为玉帛;对周边诸国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实行开诏颁赏、互相调和的策略,促使其和好如初,平等相处……当然,这种和平友好也是有原则的,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对极少数“蛮王之梗化不恭者”和“寇兵之肆暴掠者,郑和也毫不留情地诉诸武力。 ——摘编自萧季文:《郑和下西洋的外交启示》,载《文史杂志》,1994年第1期 学生活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初推行的外交原则。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试说明郑和采取了哪些方式促进了中外交流。 (过渡:明朝中期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开始积极地殖民扩张,建立了殖民制度) 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比较你对中国朝贡制度与西方殖民制度的差异。 教师点拨(参考答案: 1、外交原则:明初推行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原则,只要不为患中国,则不会讨伐,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恃强凌弱。2、郑和的方式:开展贸易往来;尊重他国信仰;理性对待外国纠纷;对敌视行为进行反击;调节周边国家矛盾,彰显大国形象。3、比较) 在中外历史纲要中学生已经对明清时期的朝贡体制、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此处再次通过两则材料让学生通过解析材料,对比分析中西差异,有利于让学生感知传统夷夏观念在古代中国对外交往关系中的体现。
总结 传统夷夏观 教师总结: 1、主张华夏与夷蛮五方之民共为天下 ; 2、强调“华夷之辨”:强调以文化和区域分布的不同来认识、区分民族; 3、主张“用夏变夷” :承认夷夏是可以转换的,华夏统治者应该主动用华夏文明来改变周边民族or国家。 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能够对传统夷夏观有一个整体的认知。
三、 近 代 民 族 观 和 国 家 观 的 更 新 教师讲解: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天下观、文化观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传统的朝贡制度与宗藩体系也逐渐被西方近代的条约制度所取代。 在这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随着西方“民族”概念的传入,梁启超超越了传统夷夏观,破天荒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而这一概念我们至今仍然在使用。 教师设问: 相较于传统的华夷观念,“中华民族”有怎样的进步性?在今天,我们又应当践行怎样的民族观、文化观、天下观?(开放性问题) 此环节引导学生认识从传统夷夏观到近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转型与更新,有利于学生对传统夷夏观有更深刻的认识,还有利于学生展望当今与未来,思考今日的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民族观、天下观与文化观。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民族主义是一个近代性或现代性的范畴。它是一种建立在“主权”观念基础上的民族自我意识。……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多种因素综合激发的产物。从思想来源上说,它既包括传统族类意识、华夷观念、“大一统”和“正统”、“道统”观念的延续作用,更包括近代西方种族、主权观念,历史、地理和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新知乃至专门的民族主义“学理”输入的观念启导。 ——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第387页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你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选取上述材料所提的一种或几种因素,举例谈谈它(们)是怎样影响、塑造了近代的“中华民族”观念。(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补充第11课与第13、14课之间有关中国民族关系、观念与政策在近代这一历史阶段的缺失环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与材料理解答题,培养和锻炼学生答题能力和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反 思 1、本课内容较多且零散,如果仅仅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进行简单罗列,无法达到历史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水平对学生的相关要求。且选必的教学是专题性质的教学,需要与纲要的通史教学有所区分。因此,我选取了“传统夷夏观”这个大概念来统领本课的教学,希望通过讲解传统夷夏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具体实践(即教材内容),学生能够在纲要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古代夷夏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并理解在夷夏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原王朝对内所采取的一系列民族关系和便将管理政策和对外交往所实行的朝贡体制。 2、在备课时,我的想法是尽可能将华夷观念讲清楚,因此对于夷夏观在每个朝代的特征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并结合教材内容的具体表现加以印证。虽然全面,但是面面俱到的弊端在于课堂容量太大,具体所用时间会超出固定的40分钟课堂时间。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将采取下面这个方法以缩减课堂讲授内容和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传统夷夏观的具体表现(教材内容),我在课上不做具体讲解,而是将我梳理的关于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两个表格以及两个材料分析题(两汉的和亲与战争+明清时期的朝贡体制)作为一个导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作为预习作业。学生先通篇浏览教材,自主梳理相关基础知识,完成表格填空;并且结合纲要所学内容完成两道材料分析题。 在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表格的填写,在这个过程中记忆并理解;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不再给学生阅读材料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而是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预习作业中所形成的答案回答教师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导。 课堂结束之后,我会将在PPT展示过的文献材料等整理在一张纸上发放给同学们课后再去理解、巩固,经过了本节课的学习之后,重读相关材料,加深印象和理解。 但是自己在备课过程中陷入一个困境,便是材料堆砌、难以取舍的问题,想讲清楚但是对使用的材料难以充分利用并讲得透彻与清晰。我觉得原因在于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不牢和相关知识储备较少,这才使得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不足,并出现以上这种情况。我个人感觉自己在备选必的课的过程中比较艰难,自己也不是很满意,但是尽力做到目前的成果。自己还有待夯实专业基础,多多积累,并熟悉纲要上下和选必教材内容,结合教师用书吃透教材。 此外,在师生互动方面,我觉得自己的设计略显幼稚和生硬,我不太会设置有效的问题,无法具体把握学生回答与自己预想答案的这个度。以及,自己的临场反应较差,对于课堂生成内容我个人是比较担忧的,担心自己被问倒,归根到底还是专业知识的基本功不扎实,需要自己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