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教案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17: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必1 第11课 10分钟片段逐字稿
同学们,打开你们的课本,翻到单元导言部分。这节课,我们即将进入到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学习。这个单元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民族关系”,一个是“国家关系”,说明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名词展开的对不对?同学们翻一翻教科书,这个单元的第1课,也就是第11课是什么呀?
生: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师:第12课呢?
生: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师:第13、14课呢?
生: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当代中国的外交
师:我们刚才一起粗略地过了一遍这个单元的课文题目,它们都与民族和国家关系密切关联。民族关系是什么?国家关系又是什么?在今天我们很容易理解它们的含义。同学们看老师的PPT,一般来讲,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而对外关系则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古代中国,同学们能区分清楚吗?老师问一个问题,看看同学们是怎样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们都知道,在宋代,它的北边建立了很多政权,有西夏、有辽,还有后来的金和蒙古,它们与宋的关系应该称为什么关系呢?同学们可以结合PPT上的提示和所学知识来组织答案。
有请左边第一排这位同学回答一下,你是怎么认识的,说说你的理由。
生1:老师我认为它们就是一种民族关系,宋是汉族建立的政权,西夏是党项建立的政权,辽是契丹建立的,从这个角度看它们就是一种民族关系。
师:请坐。还有没有同学有不一样的看法?或者有想要补充的?好,这位同学。
生2:我部分同意前面那位同学的看法,但是根据两位学者关于国家的定义,我有一个疑惑点在于,辽、西夏、宋不是各自建立了各自的政权,都有各自的领土和人民,从这个角度看,它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一种国家关系呢?
师:请坐。从刚才两位同学的对话来看,同学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种能力,便是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非常好。两位同学都是有理有据,阐发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呢,就在两位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同学们来区分和界定一下,辽、西夏、宋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今日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我们一般意义上,是把在我们今天的国土领域之内,各民族在不同时期建立的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称作民族关系。而古代中国的国家关系,则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比如说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等等。讲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怎么定性辽、西夏和宋的关系了吧?
生:知道了,它们之间是一种民族关系。
好,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如何区别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之后,我们正式进入到本课的学习。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问题。在探讨具体的政策实施之前,传统夷夏观是我们无法避开的一个话题,它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对内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处理国家交往的方针与政策。
早在先秦时期,中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耕经济所哺育的先进的农业文明,同中原周边其他民族的游牧经济及其游牧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先民们称自己为华夏族,《尔雅》有言:“夏,大也。”《尚书》也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 从这两句话,我们能够感受到,“华夏族”这种自称自谓,无疑是充盈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赞美和难以言喻的文化自豪感和优越感。这便是“华夷之辨”最初,也是最朴素的由来。
儒家又是如何看待华夷关系呢?同学们看到下面这几句话。
有哪一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谈谈自己的想法?就算说错了也没关系,尝试一下。好,第三排举手的那位同学,你来分析一下第一组这两句话叭,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再谈谈你的理解。
生:“内诸夏而外夷狄”……这个意思应该是有一种排外的思想,华夏族是不认可夷敌的。
师:好,老师打断一下。这个“内”、“外”怎么理解呢?
生:……额,……
师:请坐,可能这几句文言材料对大家有一定难度。老师来给大家翻译一下,同学们理解意思了之后,我再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儒家华夷观的概念好不好?第一排的这位同学你来,听完老师的翻译后,说说你的理解。
“内诸夏而外夷狄”,“诸夏”是华夏族的自称,这句话的意思是以周的统治范围为内,周边华夏各族为外;又以华夏各族为内,周边其他少数民族为外。【教师画图,帮助理解】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强调的是?
生:华夷有别。
师:对,是哪方面的区别呢?
生:地理位置
师:没错。再看下一句,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就说了,“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但孔子不以为然,认为:“有君子去住,那里就不闭塞落后了。”第二句呢,说得是当时的诸侯如果采用夷礼的,我们就把他看做是夷人;夷人如果能够采用中原地区的礼仪,就把他看做中原地区的诸侯。这两句话反映了什么?
生:只要夷人能够学习中原文化,华夏族也会认可他们。而如果中原的诸侯学夷礼就会被斥为夷人。说明华夏族很看重文化和礼仪。
师:对,这里强调了一种文化认同。请坐。最后一句不用我来解释了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生(齐声):要用华夏的文化、礼仪去改造夷人。
师:对。这一句强调的是“以华变夷”,反对“以夷变华”
儒家的华夷观是对诞生之初的华夷观的引申和阐发。儒家首先承认华夷有别,首先体现在地理位置的区分上,其次是最重要的文明之分;与此同时又淡化相关的界限,强调文化认同,并相信夷夏可以互化的,但是华尊夷卑是主旋律。
在传统的夷夏观的影响下,先秦时期的五服制度是华夷观念的首次实践。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由内而外,体现了一种从中原王朝向边缘扩散的差序秩序。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又对周边民族进行文化打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展现了强烈的文化、政治优越感。
秦统一中国之后,传统的夷夏观和中国境内的民族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过渡】随后,秦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动荡格局,首次实现了华夏“大一统”。
汉文景帝时华夏不断遭受夷狄南下侵扰,由于国力上的劣势,在处理民族关系理念上仍沿袭先秦时期“华夷之辨”思想,华夏与“夷狄”恪守华夷有别、守土安疆,凸显“夷夏”之大防。武帝朝达到全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旗帜的政治家为适应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在民族关系理念上倡导“夷夏之变”,强调“以夏化夷”,纳“夷狄”于华夏,实现“华夷”一统。“华夷”关系理念前后转变,受制于汉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具体情势。具体是怎样的情况呢?我们一起看一下汉朝时期的汉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