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14: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一、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
二、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线索清晰明了,逻辑简单,但内容相对庞杂且理论性较强,可依据课标要求作适当的取舍。
2. 教学对象分析:
进入高二,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相互关联的历史知识体系,理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分析历史问题时有意识的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看待。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强化学生的知识联系和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叛逆性很强,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知识,但对赋税演进的规律缺乏整体的认知与把握。教师可补充部分资料,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分析赋税制度的内容及变化,进而探究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进的规律。对于近代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及危害学生有所了解,但缺乏从古今贯通的宏大视野全面了解关税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情况;对财政税收等方面的知识则缺乏整体认识,知识结构不完备,难以从制度本身的视角理解其影响。个人所得税这一内容,学生在政治课上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不同时期实行情况的原因。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⑶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⑷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⑸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史料和比较学习,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通过研读史料,了解关税制度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历程,理解关税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
3.了解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实行概况,理解影响其实行的时代因素。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历代重要赋税制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关税在近现代中国的实行情况。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重要赋役制度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关税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近期电视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已经圆满收官,它是根据马伯庸以真实晚明“徽州丝绢案”为背景写的故事改编而成。晚明徽州的一个数学学霸,在查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徽州府六个县多年来上交丝绢税银的标准有误,其案件影响超出了徽州范围,直达天听,把皇帝和当朝的宰辅大臣都牵扯了进来,可谓震惊朝野。一个小小的“徽州丝绢案”看似只是地方案件,实则是当时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一个缩影。
播放《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预告片。
根据《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请你设计一个历史问题。
答:……
我设计的问题:
1.真实的徽州丝绢案,是怎么一回事?
2.赋税对政府有什么重要性?
3.明代赋税征收的是实物还是银两?
4.为什么赋税错误长达百年却无人纠正?
……
【问题探究一】(改编自2008·广东单科·26)。
材料一 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单位:钱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答: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406+2300+4918+2732+300)=-2439(钱),即亏2439钱;
  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
(2)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对西汉时期纳税标准和农民负担你有什么认识?
答:农民纳税的主要标准是人丁;农民把全部收入的35%交给国家,负担沉重。(283+406)/8500=8.11%;(283+406+2300)/8500=35.16%
利用HiTeach的“作品观摩”功能收集学生作品,通过即时反馈功能,让学生投票:“你是否同意上述同学的计算结果?”结合数据分析,以学定教。
【问题探究二】阅读课本P.94,结合“史料阅读”中的材料,解释租、庸、调的含义。
答:租:受田农民按丁向国家缴纳的粟或稻。
庸:不服徭役的丁向国家缴纳的绢或布。
调:成家的人按户向国家缴纳的纺织物及原料。
【问题探究三】
材料二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役杂税,不分主户与客户,只要有当地资产,即为当地人,一律上籍征税;无固定居所的商人,所在州县按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征税。课税不以年龄而异,而是根据贫富,拥有资产多的人,多缴税,反之,则少缴税,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分别在六月和十一月征收完毕。“量出以制入”,根据预算国家一年的支出来制定下一年相应的税赋。
——摘编自沈露璐:《两税法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9期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答:特征:税制统一,由分税到并税;纳税对象扩大,主客户和商人均要纳税;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纳税时间调整:分夏秋两季征收;课税原则为“量出以制入”。
影响:税制简化,减少官吏乱摊派的可能;扩大了纳税范围,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对商人征收的税额较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税收标准从人丁逐渐转向财产,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纳税时间集中,有利于农民安心生产和生活;“量出以制入”,防止地方滥征苛敛,减轻人民负担;国家不再干预土地分配,土地兼并。
【问题探究四】
材料三 (一条鞭法)合并编派、合并征收,即把之前的各种劳役进行合并,分摊于田地中,编征时结合百姓的土地和财产以及劳动力状况,把土地的夏、秋两税一起征收。用银缴纳,选择上等佳品以供皇室,其余上交钱银。一切的税银均由官方统一征收、押运,避免了地方贪污税银和提高了征税效率。
——摘编自张辉:《论赋税制度对政权的影响》,《商业财会》2019年第6期
材料四 清王朝建立后,田赋征纳仍遵行一条鞭法,按明朝万历年间的则例,地赋和丁赋分别征课。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针对“户口日增,地未加广”的情况,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将固定的丁银首先在广东摊入田亩征收;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此后,地丁完全按田亩征收,使赋税负担趋于合理。
——摘编自张守军:《中国古代的赋税与劳役》
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清赋役制度改革的异同点。
答:相同:简化赋役征收方式,推行并税改革;不同程度实行田赋折银和徭役折银,实现了田赋与徭役的统一。
不同:明朝仍征收部分人头税,清朝取消了人头税(促进人口增长);摊丁入亩进一步减轻了失地农民和商人的负担(表明人身控制逐渐放松,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问题探究五】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税收种类由繁到简;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到财产为主;服役方式由必须服役到可以代役;征收方式由征收实物到征收货币。
1.算赋是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汉朝规定,“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惟贾人与奴婢倍算(即加倍征收算赋)”“人有产子者,勿算三岁”“今诸怀妊……复(古时免除赋税徭役称复——作者注)其夫,勿算一岁”“年八十复二算(家中有八十岁以上老人,免除二个人的算赋)”。这些政策说明汉政府(  )
A.注重发挥赋税的社会功能 B.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利用赋税调节收入的分配 D.将“人文关怀”政策化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有关算赋的规定在三个方面具有导向作用,即重农抑商、鼓励生育、敬老养老,这些都是赋税社会功能的体现,A项正确;B、C、D三项均体现了其中的一项功能,但不全面,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下表是唐朝某时段赋税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时间       税户数    赋税收入总额
天宝年间(公元755年)   534.9万    5700万贯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   308.5万    4600万贯
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 144万     3515万贯
A.商业税成为中央政府的主要税源
B.两税法的施行相对增加政府收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是税户减少的主因
D.输“庸”代役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答案】B
【详解】根据图表信息,唐朝这一时期税户数不断减少,到807年减少了十分之七,而赋税总额减少了不到一半,没有大幅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政府控制人口减少,财政困难,于780年推行两税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的收入,B项正确;唐朝时期农业税依然是主要税源,排除A项;这一时期税户减少的主因是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掌握的地区及人口减少,排除C项;输“庸”代役主要是唐前期的赋税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3.万历九年,张居正清查全国土地,全面推行一条鞭法。规定除苏、淞、杭、嘉、湖地区征米麦外,其余地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这一做法(  )
A.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废除了人头税的征收 D.加重了百姓负担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条鞭法规定赋役一概征银,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A项正确;土地兼并指的是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材料中的做法不会加剧土地兼并,排除B项;清朝的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排除C项;一条鞭法的实行,老百姓在缴纳税收的要折为白银,因而百姓就需要将自己的谷物等与商人进行兑换,受到盘剥,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负担,但不是材料的主要意思,材料主要强调征收赋税内容的变化,主要征银,排除D项。故选A项。
4.康熙末年,1711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就让丁税固定了下来。雍正时,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二者经济改革的落脚点是(  )
A.清初长期战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B.从重视农业、稳定农业入手
C.土地兼并,政府收入减少 D.社会矛盾激化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可以看出两者都涉及税收,落脚点都是农业,B项正确;清初长期战争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土地兼并的状况,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农业,并未涉及社会矛盾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材料五 原来税种繁多时,虽有官吏易于上下其手之弊,但这些税种包括了能够“巧立”的一切“名目”,也使后来者难以再出新花样。如今并而为一,诸名目尽失,恰好为后人新立名目创造了条件。时间稍移,人们“忘了”今天的“正税”已包含了以前的杂派,一旦“杂用”不足,便会重出加派。黄宗羲精辟地把它总结为“积累莫返之害”。
——秦晖:《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年第3期
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宗羲关于中国古代赋役发展规律的观点,并加以评价。
答:观点:历代赋税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
评价:这一观点不正确。从长时段看,农民的税负总体上应呈周期性变化态势,而不是单边上扬的;中国古代王朝呈现的是“低税——王朝兴起——重税——起义爆发——建立新王朝——低税”的循环。
赋税是古代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是国家建设和运转所需经费之来源。从本质上讲,古代国家的赋税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尽管这样,两千多年来在历代王朝的不断改革下,形成的一套适合古代国家的赋税制度,对促进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曾起过积极作用,其中某些合理有用的部分对我们今天的税收制度改革不无可借鉴之处。
在古代社会,农业税一直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进入近代,工商税逐渐超过农业税成为主体,中国的税收制度由以农业税为主体的古代税制蜕变升华为以工商税为主体的近现代税制。近代以来,关税和个人所得税这两个税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表1 近代以来关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时代 内容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20世纪20-30年代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
阅读教材,将表格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关税制度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答:鸦片战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前:收回了部分关税主权,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统一的关税制度;改革开放后:关税制度进一步制度化和法制化。
个人所得税是近代中国税制发展出的新税种,它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种。
教材P.97“思考点”:为什么直到1980年中国才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答:……
1.如图是1928—1936年间中国海关税收总额变化表。对图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东北易帜推动关税收入增加 B.中国关税斗争取得胜利
C.日本侵华导致税额持续下降 D.税额受到内外局势影响
【答案】D
【详解】由材料可知,1928-—1936年中国海关税收总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在不同年份增减情况不同,说明这一时期的海关税收受到当时“改订新约运动”“中日民族矛盾变化”等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D项正确;东北易帜使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对推动关税收入增加影响有限,排除A项;中国关税斗争虽然收回了一些关税利权,但并没有真正收回关税主权,没有取得最终胜利,排除B项;日本侵华导致税额持续下降,与材料中1933年的关税总额增加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1940年中共中央对党内发布指示,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额,一切有收入的人民,不论工人农民,均须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该指示的推行
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了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立场
C.促进了土地改革运动顺利开展
D.加快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指示“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其目的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这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改变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材料反映中共中央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的努力,与土地改革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3.新中国建立后,未向公民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反映了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国民收入迅速增加
C.社会制度日趋公平公正 D.社会经济形势变化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未向公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落后及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1978年后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主要和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关,B正确;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A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并非是材料强调的是本质意图,D排除。故选B。
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近期热播剧集《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引入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选取秦汉、隋唐、明清三个典型阶段,理清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历史发展脉络,以史为鉴,增强学生“四个自信”,明确赋税制度对于国家发展乃至于兴衰的重要影响。通过史料阅读与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赋税制度的特点、影响,做到史学教育与国情教育的有机融合。利用HiTeach的“作品观摩”功能收集学生作品,通过即时反馈功能,结合数据分析,以学定教。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