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中国科举制影响
影响中国公务员制度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学科素养】
时空观念: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变革进程。
史料实证:通过材料认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
历史解释: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演变的趋势及特点。
家国情怀:树立对民族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自信。
Contents
目录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1.基础落实: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时期 制度 方式 标准 影响
西周至春秋
春秋战国 (商鞅变法)
秦朝
汉代 (汉武帝)
魏晋南北朝 (始于曹丕)
隋唐至明清
1.基础落实:梳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血缘
废除贵族特权;
提高军队战斗力
孝廉
(品德和才能)
后期难以选拔
到真正的人才
考核
荐举
家世
后期禁锢思想;
抑制科技进步
2. 先秦:从世官制到荐举功劳制
活动1:据教材和材料,你是如何理解世官制?世官制为何被取代?能否举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荐举功劳制?
现实需要
思想领域
原制度弊端
③世官制的局限性。
3.汉代:察举制
材料一: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晋书·段灼传》
活动2:据教材和上述材料,请你解释“察举制”。
后期用人权被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汉武帝开始推行
地方官员
定期、不定期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活动3:结合产生背景及实施情况,简要评价九品中正制。
高门(上品)
寒门(下品)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③察举制的局限性;
④曹魏求贤若渴,需要人才
成为维护门阀士族势力的工具。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4.隋唐至两宋:科举制的确立与完善
材料二: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汪洙《神童诗》
材料四: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五:(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活动4:据教材和上述材料,分析科举制确立的背景,思考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
4.隋唐至两宋:科举制的确立与完善
②统治者扩大统治基础、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③九品中正制的局限性
⑥影响西方文官制度,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局限:①促使官本位的社会风气形成;②后期禁锢思想,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4.隋唐至两宋:科举制的确立与完善
活动5:据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科举制的完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④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南北分卷制度
5.元明清:科举制的繁荣与衰落
活动6:据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科举制的繁荣与衰落的主要表现。
④考试内容与学习内容相对应;
⑤考试形式为八股文,标准统一。
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日益僵化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
活动7:思考下图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什么趋势?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标准
方式
选官权收归中央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1.基础落实:知道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时期 制度 考核时间 考核机构 考核方式 考核标准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隋唐 两宋
明
清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1.基础落实:知道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御史
土地人口
财政、治安
吏部
考满 满三、六、九年 任职期满官员 分三等、升降调依据
考察 三年 朝觐考察 品德、 政绩 外地官员 查处官员贪、酷和不作为
六年 京察 京官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2.合作探究:归纳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发展总趋势。
①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②品德与政绩并重
③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
④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
⑤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1.基础落实:知道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秦汉 隋唐 宋 元 明清
中央
地方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1.基础落实:知道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制度。
(汉)
州刺史
道
路
通判
(明)
监察御史巡按各省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
2.合作探究: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材料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刑官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设提刑按察使司等强化对地方官员的监察。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三、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
2.合作探究: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前
475 221 202
220年 581年 618年 907年 1271年 1368年 1644年 1840年
先秦时期
秦
汉
魏晋
南北朝
隋
唐
两宋
元
明
前清
选官
世官制
荐举制
军功制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考核
都察院
六科
考察、考满
考课
监察
上计制
考核大多
流于形式
严格考核标准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刺史
御史台
道
御史台
“台谏合一”
路、通判
御史台
行御史台
肃政廉访司
课堂小结
实质:三大制度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不断变化,
是巩固封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轻松一练
1.(2021·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2.(2022·1月浙江选考)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 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 )
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
B
B
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