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30 11:15:51

文档简介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朝贡体系下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一、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讲了两个主题,一是古代的民族关系;二是古代的对外交往;第一个子目是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第二个子目是“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第三个子目是“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第四个子目是“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前三个子目基本是按照时间顺序自秦汉至元明清依次排列,第四个子目以专题形式简要讲述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对外交往的历史事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的历程有了基本认识,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课教学的同时,应该进行适当的升华和规律探究,避免与必修知识的简单重复。
四、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了解朝贡体系是如何兴起发展并走向衰亡,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
2.时空观念:运用时空坐标和地图,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的历程,观察不同时期对外交往地图形势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史料实证:授课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多种形式的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客观分析朝贡贸易体制。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读懂图片和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探究明清政府维持朝贡体系的根源,认识到朝贡体制走向衰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5.家国情怀:了解丝绸之路精神并弘扬丝路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体制,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难点: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区别,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万国来朝图》视频导入,《万国来朝图》描绘的清乾隆皇帝时期,万国来朝使团穿着艳丽的服装,带着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贡品云集在指定区域,等候皇帝的接见,充分展示了天朝大国,万国来朝的盛世气派。
师:那这幅场景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哪一体制有关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本堂课的学习。
【新课教学】
(一)朝贡体系的含义
师:朝,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最早是先秦时期形成的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但在秦汉以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与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大家根据材料现在能找出来概括朝贡体系的文字吗?
展示材料: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到访中国,条约体系和朝贡体系方发生了全面的碰撞 。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
生: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
(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
师:上节课交给了大家一份学案并让大家根据教材内容完成,那现在请大家根据手里学案并结合教材和地图的变化,归纳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
小组活动:
生:小组讨论后派出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朝代 对外交往
先秦时期 是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
两汉时期 打通了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最远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东汉,光武帝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唐朝时期,造纸术等技术传到西亚地区。与外国的海路交流活跃。日本遣唐使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
宋元时期 宋朝海路发达,泉州成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很通畅。马可波罗来华,《马可·波罗行纪》。
明清时期 明清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8世纪,清政府拒绝了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贸易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
师:我们归纳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历程,现在请大家思考:
思考1:根据上图,指出唐朝和秦汉对外交往的不同?
生:唐朝:唐朝路线更多更复杂,交往的国家增多,海上交通线变长。
师:原因: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思考2:根据上图,指出宋朝和唐朝对外交往的不同?
生:宋朝:陆上交通线基本断绝,海上交通线增多。
师:原因:宋朝北方陆路交通阻隔,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师: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程有了大致了解,那现在请大家讨论并概括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生: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①由开放走向封闭
②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
③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
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师:刚刚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程和特点,那么大家能举几个例子说一下曾经有哪些人来到了中国吗?
生:阿倍仲麻吕、井真诚、马可波罗、马戛尔尼
师:这幅图上展示了三个不同时期来到中国的人,请大家探究,这三个外国人在中国的命运为何不同,明清统治者固守朝贡体系的根源何在?
问题探究:
(四)朝贡体系的评价
师:乾隆皇帝没想到的是,他自大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他失去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而康乾盛世也成为了落日余晖,朝贡体系也在走向衰败。假设,你有机会回到过去,你会如何做?请同学们结合给出的材料和所学知识,分为两组辩论。
小组辩论:正方:选择进言
反方:选择漠视
教师总结: 应当客观的看待朝贡体系。
积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作为东亚朝贡体系的中心国家,对于维护中华文化圈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增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以天朝上国自居,妨碍了古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统治者盲目自大、故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过渡:而朝贡体系的形成过程亦是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丝绸之路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
小结: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所以,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共11张PPT)
第11课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延时符
选择性必修一
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二、朝贡体系下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导入新课:
《万国来朝图》
(一)朝贡体制的含义:
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是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正式到访中国,条约体系和朝贡体系方发生了全面的碰撞 。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
朝贡体制
朝,指臣下觐见君主;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最早是先秦时期形成的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但在秦汉以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与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
小组活动:根据以下地图,归纳出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历程。







汉代的丝绸之路
唐朝的对外交往关系图
宋朝的对外交往关系图
郑和下西洋图
马可波罗东行图
马戛尔尼访华图
思考1:根据上图,指出唐朝和秦汉对外交往的不同?
思考2:根据上图,指出宋朝和唐朝对外交往的不同?
(二)历程
①由开放走向封闭
②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
④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③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
课堂讨论: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特点?
(三)特点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
马可波罗
18世纪,马戛尔尼访华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大唐帝国
海陆畅通
开放包容
海陆畅通
闭关锁国
朝贡贸易
天朝上国
愚昧无知
问题探究:以下三个外国人在中国的命运为何不同?
明清统治者固守朝贡体系的根源何在?
小组辩论:如果你穿越回清朝,对于乾隆皇帝固守朝贡体系,盲目自大的想法,你是会冒杀头风险进言还是会漠视,并就此谈谈你对朝贡体系的认识?进言VS漠视
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清高宗实录》卷1435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乙卯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史西洋”,“皇上命和等帅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选自《明史·郑和传》)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作为东亚朝贡体系的中心国家 ,对于维护中华文化圈长期的和平与稳定、增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以天朝上国自居,妨碍了古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统治者盲目自大、故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评价
古代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开幕式上强调,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小结:
朝贡体系下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历程
评价
特点
形成:秦汉
发展:隋唐
完善:宋元
顶峰—衰落:明清
板书设计:
含义
作业设计:为这些图片设计一个展示主题。
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拓片
《燕然山铭》石刻
89年,汉大败北匈奴,勒石记功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唐朝《礼宾图》
西藏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
汉倭奴国王金印和印文
马戛尔尼使华
东罗马使节
高丽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