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20: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标要求】
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共有三目,分别是:“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时空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作用;理解家族命运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志向。(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已经学习过西晋的统治特点和少数民族内迁,知道八王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对黄河、长江在地图上的位置已经比较熟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能力方面:经过大半学期的历史学习,从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总结概括材料的能力已经有所提高,有利于开展史料探究活动。
心理方面:从广东以北来到粤人数较多,容易激发对“人口迁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思路】
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围绕六句话:
立足教材内容,扎实核心素养;落实课标要求,打造温度课堂;把握概念教学,引导能力增强。
我以学生经常会提到的“老家”导入,以钟氏家族南迁历程为主线,围绕“南迁”“江南”两个关键概念,贯之以本课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打造出基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课堂。
本课的一个难点是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南迁,以“南迁”为线索贯穿始终,其实也是将难点突破贯穿始终,突破难点于无形之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的老家是哪里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引出“人口迁移”一词)。
师:江西有一处钟氏南迁总祠,祠堂门口写着颍水赣水血浓于水,诉说着一千六百多年前钟氏一族的南迁之路。颍水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赣水则在长江以南的江西,也就是江南地区。在安土重迁的当时,钟氏一族为何要奔波至此?他们的南迁之路又经历了什么?他们的到来又给江南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设计意图:引出本课线索“钟氏家族南迁”)。
二、讲授新课
1.探南迁之由:江南安定
材料:《钟氏族谱》有这样一段记载,311 年后,“颖川(许昌)隐士钟皓之七世孙钟雅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南京)”。
问题1:请大家根据老师给的提示,思考此时在北方颇有地位的钟氏家族为何会南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第17课所学习的八王之乱、五胡内迁,总结得出南迁的原因是北方战乱。)
问题2:他们选择建康作为落脚点的理由有哪些?
(设计意图:结合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让学生体会到南迁之人的思乡情怀,为接下来讲北伐奠定情感基础,同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学习。)
2.寻南迁之路:江南政权更迭
(1)东晋
①东晋建立的概况
学生根据教材和地图总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从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地图了解东晋成立时的南北政治形势。)
②东晋的政治特点
学生根据教材总结。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从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了解东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特点;为接下来介绍北伐失败奠定基础。)
③东晋北伐
学生讲解祖逖的故事。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祖逖北伐的决心意志以及最终失败的无奈。)
④东晋后期
材料:有钟简者,世居颍川(许昌),生三子: 长曰善,次曰圣,三曰贤。元熙二年(420 年),避寇南迁。
——《钟氏族谱》
问题1:钟善、钟圣、钟贤为什么要从北方南迁?
(设计意图:了解淝水之战和北方的又一次分裂以及东晋后期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问题2:420年,为什么钟善和钟贤会往更偏僻的绍兴和赣州迁移呢?
学生回答后展示朝代更替图。
(设计意图:了解东晋的灭亡和刘宋政权的建立。)
(2)南朝
①南朝的政治特点
问题:观看地图和表格,总结南朝的政治特点
(设计意图:增强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的素养,知道南朝时政权更迭频繁、建都建康、武将篡权的突出特点。)
②南朝时宋、梁的统治
问题:南朝时期哪个政权的面积最大,哪个政权的面积最小?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立足教材,重点了解南朝宋的安定和梁的动荡,感知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同时也理解南方“相对”安定这一表述的严谨性。)
展示政权更替图,总结第二部分并过渡到第三部分:北方躲避战乱的人们来到江南后,经历了五个政权的更迭。但是和北方长时期分裂的局面相比,江南仍是相对安定的。
所以,从西晋八王之乱开始到隋统一中国这二百年间,源源不断地有北方人迁往江南地区。那么他们的到来又使江南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3.看南迁之果:江南开发(重点)
(1)感知江南变化
根据教材课后活动所给的两则材料,概括西汉时期和南朝时期的江南面貌分别有何特点,知道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有所发展。
(2)江南经济发展表现
①农业
通过分析文字史料、地图资料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东晋南朝时江南农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②手工业
通过地图资料,让学生概括得出手工业方面多个生产部门都有所发展。
通过欣赏六朝青瓷,感知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先进。
③商业
通过观察地图,得知南朝时江南重要的商业都市;
通过文字史料,感知南宋建康的繁华;
通过罗马玻璃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了解南朝时海外贸易的繁荣。
(3)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
结合学案【合作共探】,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答案其实已经贯穿在讲课的过程中,此时让学生合作讨论,既是对本课内容的回忆总结,也是对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总结:南北人民共同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设计意图:对历史知识进行理论升华,渗透唯物史观。)
三、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这段历史深刻告诉我们个人命运和家族沉浮与国家命运患难相系、休戚与共。国安、民富、国富、民安是相辅相成的。
(设计意图: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2.教师寄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护国安邦而努力奋斗。
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要忘记自己来时的路,如钟氏一族扎根江南千载百代,虽不能重归故土,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颍水源来”。老师衷心地希望大家在课后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通过族谱、宗祠或者长辈,去探寻你们家族的发展史,去了解你们祖辈的奋斗史,我深信他们的历史会成为你们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你们未来会在不懈拼搏中开创新的家族荣光。
四、课堂检测(应用再探)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