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公来,孰视之 孰:仔细
B.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赶得上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D.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
C.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D.时时而间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入朝见威土才美不外见(《马说》)
B.皆以美于徐公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C.受上赏乡为身死而小受(《鱼我所欲也》)
D.闻寡人之耳者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B.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②呜呼!其真无马邪
C.①燕、赵、韩、魏闻之;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D.①欲有求于我也; ②所欲有甚于生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与徐公孰美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①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①乃下令 ②乃不知有汉
D.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②若听茶声然
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6~24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徐公何能及君也( )
(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3)臣之妻私臣( )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5)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6)时时而间进( )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孰视之(仔细) B.臣之妻私臣(偏爱)
C.皆以美于徐公(在) D.不以物喜(因为)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
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
D.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执策而临之 B.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
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D.朝服衣冠朝晖夕阴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 B.今齐地方/千里
C.吾与徐公/孰美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1.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齐王被邹忌说服,欣然纳谏。请简要分析邹忌讽谏的高明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邹忌的讽刺艺术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巧妙设喻 B.欲扬先抑 C.首尾照应 D.开门见山
14.对“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原因理解正确是一项是( )
A.害怕齐国的攻打 B.佩服齐国内政修明
C.作为处理与齐国关系的权宜之计 D.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15.对选文中人物对话的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式参差错落,庄严典雅。 B.句式整齐,通俗简介。
C.句式对仗工整,言辞恳切。 D.多用长句,言辞含蓄。
16.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③段结尾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2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21.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邹忌本来并不美,妻、妾、客却都违心地说他美。
B.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了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的结论。
C.群臣吏民只有获得奖赏,才能说出想说的话。
D.妻、妾、客虽然身份不同,但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相同的。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
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
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
2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邹忌由“受蔽”到“清醒”过程的叙写,实际上就是对“受蔽”与“除蔽”道理的说明,是紧扣文章的中心来写的。
B.文章未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
C.文章对邹忌的描写,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文章虽短,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写了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进谏的结果,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2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
B.选文第③段写齐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奖赏进谏的群臣吏民,从“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反响来看,齐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选文第④段写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作者以夸张之语收束全文,意在从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
D.选文在语言上运用了众多排比句,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无可辩驳之感。
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1.【答案】D【解析】D项中的“谤”的意思是“公开批评别人的过错”,而非“诽谤”。
2.【答案】C【解析】C项中两个加点的“朝”都是“早上(早晨)”的意思;A项中两个“修”的意思分别为“身高”和“修建”;B项中两个“期”的意思分别为“一周年”和“约定”; D项中两个“间”的意思分别为“偶尔、间或”和“夹杂”。
3.【答案】C【解析】A项中两个“见”的意思分别为“进见”和“表现”;B项中两个“以”的意思分别为“认为”和“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C项中的两个“受”都是“接受”的意思;D项中的两个“闻”的意思分别为“使……听到”和“扬名,闻名”。
4.【答案】A【解析】A项中“虽”均为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即使”;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语气;C项中“之”前者是代词,后者是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D项中“于”前者是介词,介进对象,后者是介词,表比较。
5.【答案】B【解析】B项中两个“虽”都是连词“即使”;A项中两个“虽”的意思分别为“介词,跟、和”和“通欤,语气词”;C项两个“乃”的意思分别为“连词,于是、就”和“副词,竟然”;D项项中两个“若”的意思分别为“介词,比”和“副词,像、好像”
课内阅读
6.【答案】(1)比得上(2)仔细(3)偏爱 (4)受蒙蔽而不明(5)使……听到 (6)间或,偶然
【解析】要结合语境释义。如,第(2)题中的“孰”字,在这里通“熟”,是“仔细”的意思;第(3)题中的“私”,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是指“自私”,但在这里是“偏爱”之意;第(6)题的“间”,在此应念“jiàn”,是“间或”“偶然”的意思。
7.【答案】C【解析】C项,“于”是介词“比”的意思,不是“在”的意思。
8.【答案】A【解析】A都是“早晨”的意思; B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 过错/到;D 名词:集市/动词:买。
9.【答案】D 【解析】A.前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代词,代“千里马”。B.前者:偶尔,后者:参与;C.前者:“谁”通“熟”,后者:仔细;D.都是时间名词“早晨”。
10.【答案】B【解析】B项,主语是“齐地”,谓语是“方”,这里的方是方圆的意思,“地方”是两个词,与现代汉语不同,因此,要在“地”和“方”之间停顿。
11.【答案】(1)邹忌身高八尺多,身材、容貌光艳、美丽。(2)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3)(邹忌)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4)诸位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5)命令刚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
【解析】第(1)句要注意“修”是“长,身高”的意思,“形”是“形体,身材”的意思,“昳”现代汉语不常用,这里是“光艳”的意思。第(2)句“明日”是第二天的意思,第二处“孰”是仔细的意思,第三处“视”是观察的意思,第四处“以为”是认为的意思。第(3)句中的“自视”,是指“看看自己”;弗(fú)如远甚:远远地不如。弗:不。第(4)句要注意“面”是“当面”的意思,“刺”是“指责,批评”的意思。第(5)句中的的“初”译为“刚刚”;“初下”,是“刚发布”之意;“门庭若市”翻译为“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
12.【答案】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邹忌从比美的生活经验中深刻认识到一个统治者听到真话之不易。在齐国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齐威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于是他把切身体会告诉了齐威王,揭示了这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并以此来讽喻齐威王纳谏去蔽。为了使齐王能接受谏言,先述说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先给齐王一个清晰的印象,然后再以齐王所处的生活环境和自己的经历作比较,指出齐王受蒙蔽的严重。这样现身说法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解析】一定要答出邹忌讽喻的劝谏方法,以小见大,现身说法,让齐威王自己体会、感悟、决定,而不是采取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方式。
13.【答案】A 【解析】邹忌通过借用自己与徐公比美的切身感受,达到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目的。这是一种“设喻说理”的劝诫,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规劝。
14.【答案】B【解析】正是因为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是写纳谏的成效,突出齐王广开言路、修明内政的政治主张所产生的明显的效果。
15.B【解析】本文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句式整齐,用笔简洁,辞约意丰。A项,非“庄重典雅”,相反整个故事通俗生动。C项,“言辞恳切”不当。D项,“多用长句”有误。
16.【答案】(1)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在与人的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2)从齐威王纳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见或少犯错误。
【解析】邹忌通过三问三答,可以看出他讲究说话的技巧,看对象,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并且还通过举自身的例子,来让对方心悦诚服。齐王听取了邹忌的意见,说明齐王是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而后齐王有改正,说明齐王能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17.【答案】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解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这样的道理
18.【答案】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解析】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结合齐王纳谏的事例谈启示即可。
19.【答案】C【解析】C项,“夸张手法”判断错误,因为这是基于事实改编的故事,赵韩魏朝于齐历史上确有其事。“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判断也错,这是“侧面衬托”的手法。
20.【答案】D。【解析】D项中 对开头详写比美作用的说法有误,应是文章详写与徐公比美,正是为写讽齐王纳谏作铺垫,使读者明确“讽”时所用喻体的具体内容,透彻地显示纳谏除蔽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1.【答案】B【解析】A项,“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可知邹忌是“美男子”,只不过与“徐公”相比,徐公更美。C项,只要君主广开言路,群臣吏民便敢说话,并非一定要有奖赏。这里齐王悬赏臣民,只是表明齐王纳谏的态度和决心。D项,由“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可知,妻、妾、客赞美邹忌的心理原因是不同的。
22.【答案】D 【解析】“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
23.【答案】C【解析】C项中的“不仅注重形体的细致刻画,而且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错误,这与课文主旨相悖,应该是“文章不注重形体刻画,而是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
24.【答案】C 【解析】C项,“夸张手法”判断错误,因为这是基于事实改编的故事,赵韩魏朝于齐历史上确有其事。“正面突出邹忌的治国之才”判断也错,这是“侧面衬托”的手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