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
第二课时
基础训练
一、记忆性默写
1.遥看是君家,________________。(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2.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________________,雉从梁上飞。(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7.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______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9.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0.望西都,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1.中庭生旅谷,________________。(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12.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
14.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兴,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6.舂谷持作饭,________________。(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17.中军置酒饮归客,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天下英雄谁敌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9.轮台东门送君去,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出门东向看,________________。(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21.________________,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3.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理解性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5.张养浩在《山坡羊 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9.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5.《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20.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21.《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比较阅读阅读下面曲词,完成第1~2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贏,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解释“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选曲词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3~5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C.乙诗“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全军将士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D.乙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唐军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4.体会乙诗中“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中“抱”“践”两字的含义,并赏析这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诗尾联在抒情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两首诗分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重登云台山》一诗,完成第6.7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凤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释】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 ② 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 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6.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两首课外古诗,完成第8~9题。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⑴,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⑵,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释】⑴沅溪:沅江,湖南境内的大河之一,源出贵州,流经黔阳,北上注入洞庭湖。足:充足。⑵远谪(zhé):贬官到离京城很远的地方。
戏为六绝句(之一)
杜 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⑴,轻薄为文哂未休⑵。
尔曹身与名俱灭⑶,不废江河万古流。
【注释】⑴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闻名于初唐文坛,后世称他们为“初唐四杰”。体:指诗文的形式和风格。⑵轻薄:轻浮浅薄。哂(shěn):讥笑。未休:不止。⑶尔曹:你们这些人。这里指轻薄为文之人。
8.读了《龙标野宴》,说说那时王昌龄是如何对待生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戏为六绝句》(之一)中,你能看出杜甫对诗歌创作和评论的态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下边一段文字是对“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诗的赏析,请你仿照这个赏析“示例”,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诗写一点赏析文字。(字数:200左右)
【赏析】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基础训练
一、记忆性默写
1.松柏冢累累 2.千树万树梨花开 3.满眼风光北固楼 4.辛苦遭逢起一经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6.兔从狗窦入 7.狐裘不暖锦衾薄 8.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9.身世浮沉雨打萍 10.意踌躇 11.井上生旅葵 12.瀚海阑干百丈冰 13.坐断东南战未休 14.零丁洋里叹零丁 15.百姓苦;亡,百姓苦 16.采葵持作羹 17.胡琴琵琶与羌笛。
18.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9.去时雪满天山路 20.泪落沾我衣 21.纷纷暮雪下辕门 22.留取丹心照汗青。 23.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理解性默写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1.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5.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8.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19.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阅读理解
1.【答案】“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悠悠”一般指时间长,在文章既指时间长,又指对过去的事情思绪无穷。
2.【答案】《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包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山坡羊 骊山怀古》咏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要联系诗歌的内容和诗歌的主题进行解答,《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作者渴望为国效力但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山坡羊 骊山怀古》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D项中颔联没有运用对比手法,运用的是对偶的手法。这两句字面上是写物,实际是写人。白天,原野上太阳照耀着横戈的战士,日光分开了戈影;夜晚,天上的星星辉映着持剑的勇士 ,星光与剑文聚合。这两句诗描绘出两幅静态的剪影,使英武的守边战士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眼前。
4.【答案】这两个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这两句诗描写了大军直插敌腹、锐不可当的战斗画面(或:激烈的战斗场面),抒写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的赏析。解答的时候,着眼关键词“抱”“践”,明确是描写将士们的动作,“抱”是描写将士们拉开弓弦的情形,“践”是描写将士们纵马奔驰马踏尘土的情形,很显然,描绘的是激烈的战斗场面,然后结合画面体味诗句包含的情感。
5.【答案】都是直抒胸臆。甲诗表现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忠贞不屈的昂扬斗志。乙诗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的精神气概。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情感的赏析。按要求着眼于两首诗的尾联,先分析抒情方式,两首诗都是直接抒情。然后结合尾联的内容,具体地把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概括出来。
6.【答案】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解析】从颔联的两句所描写的画面看,是写云台山的景色的。上句是从视觉的角度写景的,从“晴犹挂”看出,上句写的是白天,且是晴天;“瀑”是看到的景物,根据“犹”(像)可知,“蛟龙”是用来比喻瀑布的形态的。下句重点从听觉的角度描景,“鸡犬”“有声”描写的是鸡鸣狗叫的情形,描述时,注意时间是“夜”,环境为“云中”。
7.【答案】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逄)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解析】从首联和颔联看出诗人对云台山景色的无比喜爱之情;从颈联看出诗人与朋友重逢时的欣喜(“喜”)之情;从尾联中的“三年”“髯雪已盈”看出诗人感叹岁月易逝的情感。
8.王昌龄虽被贬到龙标,但他照样悠然自得地生活,这种态度既表达了他的豁达乐观,也流露出他对朝廷的不满。
9.杜甫反对那些对文化遗产肆意歪曲否定的作法,并暗示自己的诗歌创作也将追随王杨卢骆,力求为后世留下佳作。
拓展延伸
示例: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梨花盛开比拟雪压枝头,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解析】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除了将诗句所描写的意境画面描述出来外,把有可能出现的而诗句里没有写到的画面也通过想象描写出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