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堂预案(1-4班)
班级: 姓名:
【课标要求】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任务1:通读全文,完成本课预习思维导图。
任务2: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试答:
材料2: 英国政治制度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母体,这些国家多多少少都模仿了英国的政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那一套大同小异的政治制度。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试答: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堂练案(1-4班)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是: ;
同时,革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
3、标志着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文献是: ;颁布时间是: ;
4、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 、 。
5、课后背诵“必背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共15张PPT)
【巩固旧知】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一)早期殖民掠夺的原因
①根本:西欧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需要开拓市场,寻找原料;
②前提:新航路开辟后,开始殖民掠夺。
(二)早期殖民国家及其殖民活动
(1)最早殖民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
①葡萄牙: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建立了一些殖民据点与商站,控制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进行劫掠式贸易。
②西班牙:16世纪拥有“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2)荷兰:17世纪,加入殖民掠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3)法国:17世纪下半叶,加入殖民争霸行列,先后在北美、非洲、亚洲建立殖民地。
(4)英国: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②17世纪,建立北美殖民地,主导欧洲、非洲与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
③17世纪下半叶开始,先后打败荷兰、法国,夺取大片殖民地,建立日不落帝国。
(三)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①对欧洲: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②对殖民地国家:A.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破坏性);
B.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建设性)。
③对世界: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发展
资产阶级
思想解放
富裕农民、市民阶层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革命。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课标要求】: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的进程,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保留君主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统而不治,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英国议会
现任英国国王—查尔斯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学习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史料实证)
2、利用曲线数轴,梳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时空观念)
2、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3、立足史料,初步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一、革命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阅读教材P80第二段,了解《大宪章》和英国议会制度。
1.历史传统:“王权有限”与“王在法下”、议会制度
1215年,英格兰贵族迫使国王约翰签订《自由大宪章》。
除传统封建捐税等议会承认的三项费用之外,国王不可以随意征收任何免役和贡金。
—《大宪章》第12条
王权有限
由25名贵族组成的全国委员会可联合全国人民,共同使用权利来否决国王的命令;甚至可以使用武力,占据国王的城堡和产。
—《大宪章》第61条
王在法下
伊丽莎白一世主持议会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议会掌握征税权。
一、革命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阅读教材P80第一段和P81第一段,归纳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2.现实矛盾: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国王创造法律,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统治者,神圣不可侵犯。
詹姆士一世
君权神授,
越过议会强行征税。
查理一世
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议会与王权的矛盾激化
一、革命背景: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材料:16世纪末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队伍日益壮大,经济力量强大,他们力图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而来自经济落后、政治保守的苏格兰地区的詹姆斯一世和其子查理一世对英格兰的国情极不适应。他们鼓吹“君权神授”,顽固推行专制主义政策,甚至解散议会,使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周一良、吴于廑 《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根本原因:
经济与阶级基础:
历史传统:
现实原因: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不断增强
“王在法下”的法律传统和议会制度的政治传统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不断激化
二、革命经过:曲折反复的革命
阅读教材P81--82,根据时间曲线数轴,梳理出革命中的大事件。
1642
1688
1649
1653
斯图亚特
王朝复辟
揭开序幕
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内战爆发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重开议会
威廉和玛丽加冕
革命结束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夺取了政权。(和平)
革命高潮
1640
1660
二、革命经过:曲折反复的革命
观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线数轴示意图,思考并回答:
(1)革命有什么特点?
(2)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1)特点:长期性、
曲折性、
反复性、
妥协性(不彻底)
(2)启示:任何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长期不懈的斗争。
三、革命成果:《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时间 颁布机构
目的 内容 意义 阅读教材P82第二段,完成表格,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1689年
议会
限制王权
①重申议会“自古就有的权利”
②国王不得废除法律和停止法律执行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建立起来
③国王不得征收捐税
议会定期召开、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1689年《权利法案》
思考:(1)通过学习,结合“课后活动”,议会拥有了哪些权利?
议会权力:立法权、征税权(财政权)、军事权、言论自由权等
总结:用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同时确立议会的权力,将王权置于议会的权力之下。
(议会权力至上)
思考:(2)《权利法案》后,英国王权有什么变化?
变化:从“君权神授”到“君权法授”,王权置于议会之下。
三、革命成果:《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观察图片,归纳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被称为“虚君”。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三、革命成果:《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阅读“知识拓展”,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不断完善的。
君主立宪制
知识拓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这部法律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度的确立
《王位继承法》
《权利法案》
18世纪
1701年
1689年
限制王权,确立议会权力至上
限制王位继承
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禁止国王与天主教徒结婚
行政权属于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
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度正式建立,
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四、革命意义: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2: 英国政治制度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母体,这些国家多多少少都模仿了英国的政体,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那一套大同小异的政治制度。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①对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②对世界: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素养提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变化
资产阶级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后
国家性质
政治体制
议会与王权的关系
权力中心
统治实质
封建国家
君主专制
王权限制议会
国王
人治
资本主义国家
君主立宪制
(民主政体)
议会限制王权
(王权置于议会法权之下)
议会
(议会权力至上)
法治
启示: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思维导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