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青蛙卖泥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巩固复习生字。
2.朗读课文,能按照故事情节反复、相似的特点,根据提示展开想象,扩编小鸟、蝴蝶、小兔等故事情节并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4.整合阅读《好长好长的名字》进行学法上的迁移运用,进行猜读、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学习“吆喝”1、看短片,了解什么是“吆喝”。2、听吆喝,激发学习兴趣。
一、导入课题,质疑课题
师:今天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它也来卖东西?青蛙来卖什么呢?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聚焦表达 梳理顺序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青蛙为什么卖泥塘呢,怎么卖的,最后卖出去了吗?
师:看,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就是烂泥塘。难怪青蛙不愿意呆在这里,要把它卖掉呢。于是,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它会怎么吆喝呢?回想课前我们看的小短片。指名读
2、师:小青蛙这么卖力的吆喝把老牛吸引来了。 (出示:牛头像)谁来读老牛的话。(出示)师:老牛的话到底是说泥塘好~ 还是不好~ 呢?指名说。师总结老牛是先说了泥塘的优点又提出了建议。师:听了老牛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指名汇报。
师:春天来了,烂泥塘周围 长出了绿茵茵的小 草。看,小 草一片 碧绿 ,这就是——绿茵茵(生读)师:现在的泥塘比之前美了不少,青蛙又吆喝起来。生齐吆喝。指名吆喝。
3、师:听到你们的吆喝,野鸭飞来了,看了看泥塘:说(出示野鸭的话)指名读。野鸭 也是像老牛一样先说了泥塘的优点又提出了建议,一个就是就把它连起来了。齐读野鸭的话。“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野鸭说话语速要稍快一点,谁再来读读?野鸭没有买泥塘飞走了, 青蛙想——于是——师相机板画。
三、扩编故事,讲好故事
1、师:可是青蛙还是没有把泥塘卖出去,让我们一起回顾两次卖泥塘的过程。看,(出示两段) 青蛙 两次 卖泥塘 都是先写了-(引读)吆喝—再写谁来了—接着写优点和建议—最后写青蛙的想法和做法。在这一单元,我们还读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 每篇故事中的情节都有反复、相似的特点。这一篇也不例外。
师:后来又有许多小动物来过,也都没有买泥塘。
1、展开想象,编一编故事情节。
师:大家想想看,小鸟飞来了,接着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出示)他跑到周围的山里找到泉水,又砍了些竹子,把竹子破开,一根一根接起来,把水引到泥塘里来。青蛙站在牌子旁边,。一只小鸟飞来了,说:“ 。”小鸟没有买泥塘,飞走了。青蛙想。于是,青蛙。要是能往泥塘里引些水,就能卖出去了。
(1)小组合作编故事,师巡视指导。
(2)汇报编的故事。
3、小组合作编故事、演故事
(1)提出要求:讲的时候,表达要清楚,语气把握好,发挥想象加动作。别人表演时,要认真倾听,安静观看,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能做到吗?那就赶紧开始吧。
(2)生编故事,师巡视指导。
(3)小组上台表演,坐着的同学来当小评委,仔细听,认真看,等 他们表演完之后说说他们的优点,也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
(4)评价表演,指名点评。四、回顾思考,拓展思维师:同学们,故事到这儿,想一想,青蛙为了把泥塘卖出去前前后后做了那些事?指名说。
师:现在的泥塘变成什么样了呀?(指名说)
师:这里变得:水波漾漾、鲜花朵朵、绿树成荫、绚丽多彩。
师:这样的泥塘,他还舍得卖吗?
师:所以,课文最后这样说,师:同学们,你看,曾经的烂泥塘,现在的好地方,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指名说,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师小结。
五、拓展阅读 续编故事
师:这真是一篇有意思的课文,既让我们读到有趣的故事,又带给我们 启发。
1、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看到《好长好长的名字》。
2、请同学们读故事,想一想:好长好长的名字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最后怎么样了?
3、好长好长的名字是什么样子的?指名汇报。(波波红叶绿草桂花高山白云长空......蓝狐狸。)这么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展开想象编一编绿草蛇部分。
4.今天我们读的两篇童话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情节是相似的,读这样的故事,我们可以猜读,续编,表演。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
六、推荐阅读《逃家小兔》
师:像这样即有趣的又能带给我们启发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比如《逃家小兔》,课下同学们可以找来读。同学们,下课!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