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月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月潭名称的由来和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思想感情。
2、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学会生字和新词。
2、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树立祖国统一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师配图讲述《日月潭的传说》。
2、看到课题,你想了解关于日月潭的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
二、 初步感知。
过渡:同学们都想去日月潭看看那里的风光,但是恶龙再一次出现了,我们要想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光,就要找到金剪刀和金斧头,降服恶龙。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 识字。
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朦、胧、境”,前鼻音“环、隐”,还要注意“绕”读第四声。
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 是怎么记住的
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 (1)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学生喜欢的。读得好的词,读得正确的词全班跟读. (2)对照图画读课文,感知字义词义。(3)去掉拼音,用多种形式读生字词,巩固识字。(4)玩游戏:摘星星。读对的奖励一个星星。
四、学写生字
过渡:恭喜大家通过第一关,拿到了金剪刀。下面进入第二关。
1、出示生字:胜现披。学生观察。2、明确相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生书空笔顺,师范写,生练写生字。
五、读议
过渡:第二关也通过了,我们拿到了金斧头,大家一起降服了恶龙。跟老师一起去日月潭欣赏那里的美丽风光吧!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思考:1、日月潭在什么地方,那里风景怎么样?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______________。(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根据板书理解“群山环绕”和“树木茂盛”的意思。(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4、练习写句子()的荷叶像。()的柿子像。
五、作业设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板书背诵)
2、收集有关日月潭美景的资料,下节课讲给同学听,争做最佳“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