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钟表店里》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音乐欣赏《在钟表店里》是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描绘性较强的管弦乐合奏曲,为德国作曲家奥尔特所作。它描写了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全曲由三个乐段组成,第一段用欢快、跳跃的旋律表现了生气盎然的钟表店,工人们愉快地劳动着,钟摆节奏伴随着一段欢快的主题;第二乐段抒情优美,八音钟奏起童话版的苏格兰古老曲调,这是一首如歌的慢板;第三乐段为第一乐段的音乐按变化了的顺序部分再现,情绪更为热烈,展现了钟表店里忙碌的景象。最后布谷鸟报时钟和大钟先后响起,乐曲在时钟报四时整的钟声中结束。乐曲采用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手段,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钟声以及修表师傅的形象,抒发了人们的喜悦心情。乐曲中的所有钟声为色彩性插入,不影响整个曲式结构。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感知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仍较短,将近五分钟的乐曲欣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欣赏过程中需要靠老师巧妙地引导,本节课我运用声势律动、打击乐器和音乐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律动等方式来理解和表现音乐。
【授课类型】欣赏综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情景,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并能用演奏、动作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合作学习,能用声势律动、打击乐器伴奏和音乐游戏参与音乐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
【教学重难点】
聆听并记忆主题音乐,能感受与描述音乐情绪、力度、速度的变化,正确分辨乐段,能较好地应用打击乐器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碰钟、串铃、沙锤、小锣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聆听声音片段,认识并了解几种钟表的形象及声音特点。
师: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她为我们带来一段特殊的声音。听一听,这组声音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请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小律动认识认识几种小钟表吧!
师:律动中出现了哪几种钟表?
师:老师来考考你们!这是什么钟表的声音?
2、作者简介,揭示课题。
师:德国有一位作曲家,名叫查理.奥尔特,他就巧妙地把各种钟表的声音写进了他的作品《在钟表店里》当中。不信我们一起来听段音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开门见山点题。]
二、新授
(一)分段欣赏乐曲
1、欣赏乐曲第一段
(1)初听乐曲第一段前半部分师合乐画图形谱。
(2)感受音乐情绪,并分辨音乐中有趣的钟表声并模仿。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在轻快活泼的音乐声中,钟表店开始营业了!钟表师傅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师: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哪些钟表的声音?
师:我手里有两件乐器,分别是串铃和小锣,请同学们听一听老爷钟钟摆声和闹钟声适合用哪种乐器来模仿?
(3)聆听主题音乐,律动动作参与主题音乐表现。
师:作曲家还用八分音符模仿了分针有节奏地走动声。你们听!
师:老师刚才弹奏的这一小段音乐就是《在钟表店里》里的主题音乐。
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在主题音乐图形谱画四条短线的地方整齐拍手,在弧形处挥动你的小手。
师:主题音乐在乐曲的第一段前半部分里出现了几次?
(4)复听乐曲第一段前半部分,合乐加入律动。
师:一起来聆听乐曲第一段的前半部分,边听边参照图形谱在主题音乐、布谷鸟钟、老爷钟和小闹钟出现的地方加入我们的律动。
(5)初听乐曲第一段后半部分,师合乐画图形谱。
师:接着往下听乐曲第一段的后半部分,与轻快活泼的前半部分相比,后半部分显得喜悦舒畅。我们来听一听,后半部分音乐中又出现了几种钟表声?
(6)听辨音乐中有趣的钟表声并随音乐做时钟游戏。
师:这段音乐中出现了两种钟表声,第一种钟表声共出现多少次?
师:是连续的十二次还是中间有停顿的十二次?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圆形座位上的同学听到钟声响起的时候,从一点钟这个位置开始,随着每一声钟声响起,请同学们顺时针依次起立、坐下。
(7)复听乐曲第一段后半部分,合乐参与音乐表现。
师:把 12声钟声响起小游戏和小闹钟律动动作加入到音乐中。
(8)聆听第一段后半部分出现的主题音乐特点。师:这次出现主题音乐的最后,作曲家在速度和力度上做了一个怎样的变化?
(9)完整聆听乐曲第一段,合乐做出相应的律动表现。
师:刚才欣赏的音乐第一段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合起来,我们称它为乐曲的 A乐段,下面我们完整聆听 A乐段,听的时候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律动表现。
【设计意图:熟悉、记忆 A段音乐主题,体验 A段音乐旋律活泼的音乐情绪;看图听音乐,暗示学生 A段旋律中的三个乐句;通过听辨布谷鸟报时钟、老爷钟钟摆、闹钟音色,训练学生的有益听觉并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欣赏乐曲第二段
(1)初听乐曲第二段,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我们来听听乐曲的第二段。老师这里有两种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地、优美抒情地,你们听听哪种情绪更适合这部分音乐?
师: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忙碌了一上午的钟表师傅放下手中的工作,悠闲地坐着休息。他一边休息一边给钟表店里一只停止走动的“特殊小钟表”补上了发条,我们看看它是谁?
(2)复听乐曲第二段,随音乐舞动,感受旋律的特点。师引领学生随音乐舞蹈并感受旋律的特点。
师:旋律的速度变慢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我们称它为乐曲的 B乐段。
[设计意图:对比欣赏乐曲第二段,律动感受音乐特点。]
3、欣赏乐曲第三段
(1)初听乐曲第三段,感受旋律的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师合乐画图形谱。
师:休息结束,钟表师傅又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中。现在接着往下听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我们熟悉吗?它与前面 A、B两个乐段哪个乐段相似?速度和力度有什么变化?
师:这部分音乐与 A乐段音乐相似,是 A乐段音乐的重复变化,它在速度和力度上发生了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次 A乐段。
(2)复听乐曲第三段,通过肢体动作来感受音乐速度与力度的特点。
师:在次 A乐段速度变快,力度变强的时候,我们一起挥起拳头感受它的速度和力度。
[设计意图:检测、巩固学生对音乐的记忆;引导学生听辨音乐尾声处速度和力度的处理。]
三、完整欣赏,拓展表现。
1、完整欣赏乐曲,合乐多种形式参与音乐表现。师:我们已分段欣赏完乐曲《在钟表店里》,全曲由 ABA’三个乐段组成,现在来完整欣赏乐曲,欣赏到 A乐段时,我们加入小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主题音乐拍手的地方,换成碰钟。挥手的地方,换成沙锤。欣赏到 B乐段时,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与老师一起变成八音钟小娃娃跟随音乐转动起来。欣赏到次 A 乐段时,我们在音乐速度变快、力度变强的时候,挥起拳头来感受速度和力度。
师:钟声响起,下午四点钟了,忙碌了一天的钟表店下班了。
[设计意图:完整欣赏音乐,多种形式参与表现音乐。]
2、简介烟台钟表文化[设计意图: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地方本土文化知识。]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管弦乐合奏曲《在钟表店里》,知道了它的曲式结构是 ABA’,学习了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主题音乐伴奏。说到钟表,钟表记录时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合着《在钟表店里》的音乐,把自己想象成各种各样的钟表,创编最独特的动作离开教室。下课!同学们再见![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