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说课课件(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说课课件(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9 20:3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说课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公元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这个时代的序幕,英国逐步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本课为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上承走向近代的西方——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下启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兴起,课程内容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用三个子目“议会与王权的斗争”、“革命的发生”和“《权利法案》”讲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过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其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
年龄特征
初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学生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学生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已知与未知
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4~15世纪西欧在经济、社会和思想上的重大变革,了解了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等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事件,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背景有一定了解;但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内容,事件发展较为混乱,学生难于理解。
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光荣革命"的时间;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权利法案》的内容;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认识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研读《权利法案》的内容,知道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开始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英国式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探索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曲折性、反复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克伦威尔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难点
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合作探究、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
重点: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的背景及过程、《权利法案》的内容。
难点:英国资产阶级的曲折性、反复性、不彻底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正式授课
历史渊源
教学过程
——正式授课
历史原因
教学过程
——正式授课
革命高潮及持续发展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史料研读、梳理过程并独立思考革命特征
——正式授课
教学过程
通过《权利法案》原文分析:
限制国王的权力、保障议会权力
——正式授课
教学过程
知识拓展
——正式授课
教学过程
课堂练习
——正式授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