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问题:为什么钟氏此时会南迁?
“衣冠南渡”
311 年后,“颖川(许昌)隐士钟皓之七世孙钟雅随晋室渡江,居于建康(南京)”。
——《钟氏族谱》
司马睿
王导、王敦
祖逖
“九十万人”
西晋
316年被匈奴所灭
十六国
东晋
人物:
时间:
都城:
司马睿
317年建立东晋
建康
分裂
王与马,共天下
——房玄龄等《晋书 》
门阀政治
大贵族
门阀士族
皇室
北伐
……
北伐失败,偏安江南
有钟简者,世居颍川(许昌),生三子: 长曰善,次曰圣,三曰贤。元熙二年(420 年),避寇南迁。
——《钟氏族谱》
问题:钟善、钟圣、钟贤为什么要从北方南迁?
420年,钟善、钟圣、钟贤为什么要从北方南迁?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方:再度分裂
前秦
统治局面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4世纪末
淝水之战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北魏
有钟简者,世居颍川(许昌),生三子: 长曰善,次曰圣,三曰贤。元熙二年(420 年),避寇南迁。圣迁居建康(南京),善迁居会稽(绍兴),贤迁居虔州(赣州)。
——《钟氏族谱》
问题:420年,为什么钟善和钟贤会往更偏僻的绍兴和赣州迁移呢?
420年,为什么钟善和钟贤会往更偏僻的绍兴和赣州迁移呢?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宋
南朝
齐
梁
陈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朝
北魏
前秦
分裂
(420年灭亡)
观看地图和表格,总结南朝的政治特点
①偏安南方,定都建康;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②政权更迭频繁;
③武将篡权。
朝代 宋 齐 梁 陈
开国 皇帝 宋武帝 刘裕 齐高帝 萧道成 梁武帝萧衍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59年
23年
55年
32年
南朝时期哪个政权的面积最大,哪个政权的面积最小?原因是什么?
宋:宋文帝、宋武帝轻徭薄赋
梁:盘剥百姓、政治败坏、发生叛乱
江南经济遭到破坏、南朝处于劣势;
北朝的西魏趁乱吞并了南朝大片土地
江南社会安定、民殷国富
西晋
东晋
宋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朝
北朝
北魏
齐
梁
陈
南方相对安定
北人南迁
江南地区变化?
4世纪八王之乱、五胡内迁
6世纪隋统一中国
东汉
十六国
前秦
分裂
分裂
分裂
西汉的江南: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耕….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西汉
材料 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良材)之利,充仞(充满)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南朝的江南:
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生活贫困、商业不发达。
经济发展、粮食充足、手工业发达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钟氏宗祠
江南农业发展表现:①作物:麦稻兼作
江南农业发展表现:①作物:麦稻兼作
②技术:生产工具和技术改进
《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可以断言,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备和系统……火耕已非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粪肥被广泛使用,绿肥也日益普及……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从江以南,千斛为货。亦不患其难也。今且听市至千钱以还者用钱,余皆用绢布及米。”
——《宋书·周朗传》
注:斛为容量单位,此时一斛为十斗,120斤。商品经济很发达,真正的大买卖高达千斛粮食,贸易至千钱以上只允许用米或者绢布作交易。
江南农业发展表现:
①作物:麦稻兼作
②技术:生产工具、技术改进
③兴修水利
④粮食产量高,农业多种经营
你可以用哪些词来概括六朝时江南的青瓷?(制作工艺、实用性、审美)
青瓷莲花尊
青瓷莲纹托碗
青瓷加彩牛形灯
青瓷褐釉十足砚
制作精巧
工艺高超
品种多样
用途广泛
充满生活气息
体现艺术之美
建康
扬州
会稽
江州
荆州
成都
广州
东晋玻璃罐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据考古专家检测,这件玻璃杯上的椭圆纹饰采用磨花工艺制成,玻璃成分也与中国古代玻璃杯有明显不同,应是典型的罗马玻璃。
这个罗马的玻璃杯为什么出现在江南?
表现
农业 ①作物:麦稻兼作
②技术:生产工具、技术改进
③兴修水利
④粮食产量高,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纺织、造纸、制瓷、冶铸、造船等多方面显著发展。
商业 建康是当时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
海外贸易繁荣
北人南迁
社会环境安定
统治者政策支持
生产工具、技术改进
补充大量劳动力
1
2
3
4
5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大规模流动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南北人民共同创造了历史。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A
C
D
B
建康城东晋初年只有4万户左右,而梁代急增至28万,短短200年左右的时间里增长了6倍。而同时期北方最大的都会城市洛阳的人口不过10万9千余户,尚不及建康的一半。
——简修炜等《六朝史稿》
以建康为代表的商业城市的兴起,其周围有许多市场,贸易来往,舟船车辆云集,人口集中,最盛时达一百四十万左右。
——罗宗真《探索历史的真相》
人口增多,商业活跃
建康(今江苏南京)
颍川(河南许昌)
会稽建康(今 浙江绍兴)
虔州(今 江西赣州)
朝代更迭(国)
(家)钟氏家族
休戚相关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北魏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南方相对安定
北人南迁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