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合花》与《哦,香雪》联读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百合花》与《哦,香雪》联读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16: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百合花》与《哦,香雪》联读
青春的时代印记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朝代 发展阶段 小说体裁特点
魏晋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话传说
魏晋南北朝 发展 志怪 志人
唐 成熟 唐传奇
宋元 继续发展 话本演义小说
明清 顶峰 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
二、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神魔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社会、时代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小说快速阅读“四步法”
一、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二、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三、抓住时空,初识环境
四、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①按小说叙述、情节发展的顺序梳理,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时间)
②按线索梳理。先找出线索,然后梳理出线索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顺序。(线索)
③抓住场面梳理。一般一个场面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地点)
外:身份(职业、岗位)、地位(社会地位)、经历(人生阅历)
内: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情感、心理
时间:人物生活在什么时代
空间:人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如南方或北方、城市或农村)
任务一:梳理情节,初读感悟
默读文章,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方式梳理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先在书上作出标记和批注,再填写下面的表格。
题目 《百合花》情节概要 《哦,香雪》情节概要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题目 《百合花》情节概要 《哦,香雪》情节概要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通讯员带路护送
向新媳妇借被子
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给他缝衣
新媳妇执意给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
姑娘们迎接火车,和旅客做买卖
香雪渴望铅笔盒
香雪换回铅笔盒
香雪深夜归来
总结梳理情节的方法:根据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根据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
火车开进台儿沟
《哦,香雪》与《百合花》不同,不是完全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展开的,在主人公出场前有四段背景性文字。
相比而言,《哦,香雪》故事情节更加地淡化。
【比较:两篇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异同】
拓展:“诗化(散文化)小说”
1、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2、注重环境描写,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等意境氛围的营造。
3、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它不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某种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4、语言散文化:或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等。
任务二:欣赏“诗化小说”,再探主题
活动一:精品鉴读《百合花》
茅盾在《评价最近的短篇小说》中这样评价《百合花》:“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感动”是人们阅读的最直观最感性的体验,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你认为《百合花》让人“感动”的地方在哪?
(一)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能为部队做点什么的愉悦;
展现人性的美好,战争是残酷的,但即便在战争年代,人们也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全篇有统一的基调。
第4段: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二)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充满了中秋仪式感和童真童趣的风俗美。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在中秋节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为情节发展埋伏笔,增加小说的悲剧色彩,本应有美好生活的小伙子最终在残酷的战争中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P16:“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幅香烛,几碟瓜果月饼……我想到这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张,那个拖毛竹的小伙儿,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三)细节描写
篇名 细节 情感
《百合花》 破洞 补破洞
野菊花、树枝
馒头
小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又表现了他的执拗,更表现了小通讯员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我”对小通讯员的惦念、关怀;饱含对烈士的敬佩和痛悼。
小通讯员青春活力,对生活的热爱
小通讯员的真诚善良、关心同志;
“我”对小通讯员的思念之情
小结(一)人物形象
百合花
通讯员
新媳妇
英俊整洁 充满活力
纯洁腼腆 热爱生活
憨厚朴实 关爱他人
责任感强 勇于牺牲
美丽娴静 
淳朴善良
热爱子弟兵
军民团结血肉相连
小结(二):主题思想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任务二:欣赏“诗化小说”,再探主题
活动二:自主鉴读《哦,香雪》
小说家孙犁这样评价本文:“从头到尾都是诗的小说。”
铁凝自己说:“我追求穿越复杂的单纯。”
与《百合花》相比,这篇小说的情节更加简单,“诗化”的特色更加鲜明,它究竟美在哪里呢?
(一)人物美——香雪
香雪与台儿沟的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香雪 其他姑娘
相同点
不同点
直接 原因
根本 原因
香雪是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她的同学有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而她只有一只“小木盒”,同学常常取笑她。
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别人的需求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她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所在。
都有着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热烈的向往和追求。
注重外表美、物质
追求知识、文明和进步
(二)环境美
阅读72-82,香雪的内心经过了哪些变化?这些内心变化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1.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2.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3.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4.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害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香雪是台儿沟小山村十七岁的女孩子,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
①外表美丽清纯
②内心纯真无邪
③渴求科学文化,渴望摆脱贫困
④淳朴自尊
⑤坚毅执著,对新生活有着炽热的向往和追求
小结(一)人物形象
小结(二):主题思想
小说以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一段不寻常经历的叙述与她们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任务三:鉴赏核心意象,深化小说主题
活动一:鉴赏核心意象
古人说:“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借“伪装”,借“物象”,以小见大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依据文本,在两篇小说中找到物象并赏析,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目 核心意象 特点及作用 辅助意象 特点及作用
《百合花》
《哦,香雪》
百合花:清丽、纯洁、淡雅。既可以象征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也能够象征小通讯员的淳朴、真诚与高尚,还可以象征纯洁美好军民鱼水情,仍能象征舍已为人的人性美。
铅笔盒: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而言,铅笔盒就像暗夜里的明灯,照着她在追求知识、追求文明的路上奋然前进,而香雪对于文明的追求,恰恰反映了她智慧的觉醒。
作者以《百合花》为题目,有何好处?
(1)“百合花”是小说主人公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小通讯员不怕牺牲、对党和人民忠诚的象征。
(2)百合花是文章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以“百合花”为题,含蓄地揭示小说的主题,即有利于表现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表达了高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4)体现了小说“清新、俊逸”(茅盾语)的风格。
《哦,香雪》为什么不以“一个铅笔盒”为题呢?“哦,香雪”这个标题有什么作用?
(1)“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与文章的风格相符。
(2)题目中加“哦”,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一只铅笔盒这一举动的理解与肯定,并由衷地赞叹了香雪的纯朴自尊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活动二:知人论世,深化主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使命。
《百合花》与《哦,香雪》,一段是战火纷飞的岁月中,闪耀着红色光辉的青春;一段是大山深处,因为火车的到来,面临着巨大变化的青春。
查阅资料,了解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经历,你对文章的主题或写作目的有什么新的思考?
茹志鹃在《我写<百合花>的经过》中这样写到:
《百合花》主题思想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
传达了对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追求和呼唤。美好的人性、温暖的情感和正义的行为正是感动人心的源泉,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哦,香雪》的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一段不寻常经历的叙述与她们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更表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始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这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
“诗化小说”阅读推荐
萧红《呼兰河传》、沈从文《边城》、史铁生《奶奶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