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19: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组别:
一、读拼音写词语
一位著名的máng rén( )演奏家缓缓地走到舞台中央,他坐在凳子上,手法chún shú( )地按起琴键来。大家眼前呈现出yì zhóu( )画卷,在yóu jìng( )的原野上百花齐放,鸟儿互相鸣叫,p xiě( )着美妙的乐曲。观众们不禁táo zuì( )在无边的想象中。
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锦囊(jǐn ) 琴弦(xuán ) 恬静(tián ) 入场券(quàn )
B 莱茵(yīn) 戛然(gá ) 婢女(bì ) 一缕(lǚ )
C 驰骋(chéng) 蜀中(sh ) 奴隶(nú) 尴尬(gān gà )
D 巍峨(wēi é ) 荒谬(miù ) 粼粼(lín) 仆人(pú )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巍巍乎若太山”中的“太山”指“又大又高的山”。
B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向行家请教。
C “汤汤乎若流水”中的“汤汤”,读“shāng shāng”,形容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D “行头” “行当”,分别读”háng tou” “ xíng dang”。
四、补全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 余音绕( ) ② 戛然而( ) ③ 黄钟大( ) ④( )( )如生
⑤ 轻歌( )舞 ⑥ 惟妙惟( ) ⑦( )笔生花 ⑧ 笔走( )( )
⑴ 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的词语有 和 。(填序号)
⑵ 再写出两个与词语④结构相同的词语 。
⑶ 舞台上的乐器声 ,却 ,令人们沉醉其中。(填序号)
五、下列词语填在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京剧是我国人民 的一种传统艺术。京剧有 四大角色。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杰出的京剧旦行演员,他的唱、念、白可谓 ,表演是 ,令人回味。
粉墨登场 唱念做打 余音绕梁 惟妙惟肖 B. 喜闻乐见 生旦净丑 字正腔圆 活灵活现
C. 喜闻乐见 唱念做打 余音绕梁 活灵活现 D. 粉墨登场 生旦净丑 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
1. 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2.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改为反问句)
3. 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完全不必拿上舞台。(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4. 博物馆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 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仿写比喻句)
阳光照在叶子上,
贝多芬花了一夜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缩句)
盲姑娘对哥哥说,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直述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德国的《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
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班级被评为优秀集体。
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货物压得喘不过气来。
小明意识到自己的骄傲自满有多么愚蠢.
七、圈出下边语段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横线上。
晚上,大戏开演了,振耳欲聋的罗鼓声一响,演员们粉磨登场,他们动作有板有眼,说唱字正腔圆,令台下的观众深深淘醉,现场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
八、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ⅹ”。
1.《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尊重事实,不能凭空想象。( )
2.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么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啦,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选段中有两处描写姑娘的话,第一处表现了她渴望听到贝多芬亲自弹奏,第二处表现了她善解人意。( )
3.《月光曲》一文主要写了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的意境及内容。( )
4.《京剧趣谈》,让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历史和由来。( )
5. 书法中的“颜筋柳骨“”分别指颜真卿和柳公权。( )
6. “压轴”、“跑龙套”、“科班出身”,这些词语都跟戏曲有关。( )
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伯牙锺子期成为知音的传说, 、 等古书均有记载。我国古诗也常有,如:“故人舍我归黄壤, 。”“锺期久已没, 。”
2.《书戴嵩画牛》一文中体现杜处士珍爱《斗牛图》的句子是 。
3. 《书戴嵩画牛》一文是____代的_______为戴嵩画的《斗牛图》所作的一篇 。讲述了杜处士和牧童的故事,阐明了“ ”的道理。讽刺了那些 的人,告诉人们 的道理。
十、课内阅读
(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魏巍乎若太山。”少( )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 )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 )世无足复为( )鼓琴者。
1.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
2.《伯牙鼓琴》出自
3.给下面的句子用“/”画出恰当的停顿。
①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②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③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句子“善哉乎鼓琴,魏巍乎若太山。”中“乎”是语气词,在读的时候要根据情感用 或 等方法读出重音。
5.用“ ”画出正面描写伯牙鼓琴之妙的句子,用“ ”画出侧面描写伯牙鼓琴之妙的句子。
6.选文讲的是伯牙和锺子期成为知音的传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 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 。
7.千百年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友情的名言佳句,请写一句:
(二)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③__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____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 , 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涵涌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用“__ ”画出皮鞋匠听音乐时想到的画面。
3.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4.从画面的变化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先是____,再_____,然后_________。(填序号)
A.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5.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
6.为什么盲说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十一、快乐读书吧
1.根据下面的具体情节,写出主人公。
①有时,他从床上跳下来,神气活现地挥动着双手,给我表演纤夫们拉着纤索走路的样子,表演纤夫们如何从船舱里排水,唱着纤夫的歌谣。后来他又像年轻人那样纵身跳回到床上,一举一动都变得优美异常,他的声音更加深沉、粗重了。( )
②母亲的再婚,使得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
③她的头发特别多,密实地盖住了双肩、胸脯、膝盖,一直耷拉到地上。( )
根据书中的情节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在外祖父家和阿廖沙最亲密的人是( ) A 外祖父 B两个舅舅 C外祖母 D小茨冈
②两个舅舅互相争斗的主要原因是( )
A 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 B 为了照顾阿廖沙 C 格里高利的调唆 D 为了阿廖沙的妈妈
③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
A 不幸的童年 B 被生活所迫 C 父亲的影响 D 天生的性格缺陷
④《爱的教育》作者是( )
A俄国的亚米契斯 B 意大利的亚米契斯 C 英国的亚米契斯
⑤《爱的教育》是一部( )小说。 A 日记体 B 文言文 C 章回体。
⑥《爱的教育》一书,主人公是( )。 A 卡隆 B 安利可 C 代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