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标要求:了解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因时而异
(一)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经济
1、食物来源(采集渔猎):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2、生产工具(木骨石):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3、社会生活(母系氏族):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4、生活方式(迁徙用火):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二)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1、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
3、概况:
(1)西亚:农耕——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畜牧——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
(2)东亚中国:农耕——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南稻北粟)
畜牧——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居民也饲养猪和狗。
(3)美洲:农耕——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畜牧——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4、特点:多中心独立发展;具有多样性(多元发展格局)
5、意义: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农业革命)
(1)促进生产条件改善与人口的增长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生产力)。
②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从迁徒过渡到定居,形成聚落(生活方式)。
②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社会分工)
(3)促进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精神生活的产生
(4)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促进了天文历法的较快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因地而异
(一)农业文明的兴起——四大文明古国
1、概况: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古代中国文明。
2、表现: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和灌溉系统
(二)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因地而异、各具特色,具有多样性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大河文明:
(1)食物生产:农业区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2)社会生活:
①古巴比伦: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
②古埃及: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古代中国:
(1)食物生产: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南稻北粟)
(2)社会生活:
①生产方式:战国以后,铁犁牛耕的应用,开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的小农经济
②国家政策:秦以后,统治者为了维持统治,往往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③水利工程: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国家对水利的重视
④农业体系:秦汉到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农业技术体系
3、古希腊和古罗马——海洋文明:
(1)食物生产:大麦小麦由西亚传入,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谷物生产为主,种植葡萄、橄榄
(2)社会生活:
①古希腊: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城邦制度)
②古罗马:长期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生产;随着扩张,贵族和富人拥有更多土地,小农逐步破产。
4、美洲——印第安文明:
(1)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番薯、马铃薯
(2)社会生活: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还有村社公有,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农业产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增加→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1、男女地位变化: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贫富分化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利用职务便利,把一些集体财物据为己有,变成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差别产生:在领导氏族部落对外交战的过程中,军事首领的地位日益上升,个人权力也不断加强。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人们往往不再杀死战争中的俘虏,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这样,在氏族社会中,就有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
4、国家诞生: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有一个强制机关,国家应运而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知识小结】
知识提升1: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从攫取经济转变为生产经济。
(2)食物结构的变化:除了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之外,人类开始食用自己生产的粮食和蓄养的动物。
(3)生产方式的变化:由原来流动的采集渔猎变为相对固定在一个地区进行农业生产。
(4)经济形态的变化:农业的产生改变了原始人群混合的谋生方式,不同经济门类逐步产生。
(5)社会组织的变化: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步形成聚落。
知识提升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亚欧大陆原始社会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1)第一次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引起了部落间的产品交换,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第二次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这次社会大分工促地了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私有制的形成。
(3)第三次分工。奴隶社会初期出现的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它促进了奴隶制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积累了商业资本,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
知识提升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1)食物获得方式的转变: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使人类的经济从以采集、渔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
(2)人类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的劳动特点,促使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并促进了村镇乃至城市的出现。
(3)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人们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促进了人类生产的分工,特别是促使脑力劳动得以分化出来,为人类社会转人文明时代奠定了物质基础。
(4)农业文明的产生: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贫富分化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类进人阶级社会、国家产生;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文学、宗教等发展起来。
知识提升4:从“历史解释”角度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1)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
(2)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
(3)耕作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
(6)区域特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区域之间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明显。
(7)国家干预:一方面国家通过兴修水利、赈灾和救灾,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