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9 17:00:35

文档简介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青年人口的家庭户居住模式直接反馈人口结构的变化,当前青年人口的结构变化,决定着未来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结构变化。下图为中国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家庭户规模的比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一人户 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五人及以上户 合计
六普 全国 14.53 24.37 26.86 17.56 16.68 100
城市 17.95 27.82 33.16 12.13 8.94 100
镇 14.10 24.41 27.78 17.87 15.84 100
农村 12.44 22.07 22.34 21.03 22.12 100
七普 全国 25.39 29.69 20.99 13.17 10.76 100
城市 27.53 29.74 22.35 12.08 8.30 100
镇 23.81 28.43 21.06 14.8 11.90 100
农村 23.96 30.36 19.44 13.42 12.82 100
1.中国"六普"和"七普"中家庭户规模占比最大分别是(  )
A.二人户二人户 B.三人户二人户
C.三人户一人户 D.二人户一人户
2.家庭户规模变化影响最大的职业可能是(  )
A.软件设计师 B.医疗美容业 C.法律咨询业 D.幼儿园教师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山东某镇在"土特产,上下功夫,以特色猕猴桃产业推动"一镇一业,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众多小园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园区进行统一管理,降本增效,成为集产业生态、景观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发展"一镇一业"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丰富的劳动力
C.优质的土特产 D.雄厚的资金
4.建设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园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就业机会
C.增加产品种类 D.扩大种植面积
5.该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最适宜措施是(  )
A.扩大猕猴桃的种植面积 B.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C.依赖科技提高猕猴桃单产 D.加大猕猴桃加工业发展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聚落斑块的近圆形指数(RCC)指示聚落形状,数值越接近0表示斑块越趋向于圆形,越接近1表示斑块越狭长。下图示意中国某地乡村聚落用地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乡村聚落形状最接近(  )
A.长方形聚落 B.条带状聚落 C.正圆形聚落 D.团块形聚落
7.该地将河水引人建筑组团的主要目的是(  )
A.农业灌溉 B.水路运输 C.生活用水 D.军事防御
8.该区域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是(  )
A.水污染 B.旱涝 C.雪灾 D.土壤污染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行业用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该行业发展状况。下图示意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左图)及能源供应工业(右图)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2010-2011年,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变化约为(  )
A.70km B.110km C.220km D.300km
10.关于长江经济带用地市域空间重心变化正确的是(  )
A.2012-2013年,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重心都向西移动
B.2015-2016年,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重心变化空间距离相近
C.2010-2018年,能源供应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重心都位于湖北省
D.2010-2018年,重心变化空间距离能源供应工业大于高新技术工业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空间集聚力指数值上升,表明核心区处于酒店数量快速增长阶段;反之,则表明酒店开始压缩规模。下表为美国某品牌国际连锁酒店海外区位布局核心区国家集聚力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3年 2007年 2012年 2016年
西班牙 1.336 2.356 15.891 8.947
加拿大 11.047 22.828 19.899 25.323
英国 27.192 12.423 8.376 6.228
法国 0.901 1.847 2.310 2.335
意大利 1.146 1.612 2.990 2.050
泰国 1.163 1.603 1.853 1.725
11.自2003-2016年,该品牌酒店压缩规模,呈逐渐退出状态的国家是(  )
A.英国 B.加拿大 C.意大利 D.泰国
12.自2003-2016年,该品牌酒店扩张非常迅速且坚决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加拿大 C.法国 D.泰国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某市居民出行方式中,公交出行为26.2%,私家车为14.3%,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出行方式为60.1%。其中机动车违反禁令、机动车违规停放、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是高频违法行为。下图为该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时间段,非机动车比机动车违法行为比例高的是(  )
A.5:00-7:00 B.9:00-11:00
C.16:00-18:00 D.19:00-21:00
14.该市违法行为最多的时间段违法行为最主要是(  )
A.私家车违规停靠 B.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行驶
C.公交车违反禁令 D.自行车违规停靠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其选址通常会受到水深、流速、海底沉积物、水质、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山东某公司拟建一处海洋牧场,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为拟选址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夏秋季节最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关于四个海洋牧场拟选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靠近海滨浴场,水质好
B.②处海水较浅,光照条件好
C.③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D.④处水质好,海水流速小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抚顺是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为满族的发祥地,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东部地区山势较陡,向西南逐渐减缓,森林覆盖率达到76%。近现代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是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抚顺早期以煤炭开发为主,随着煤炭资源枯竭,抚顺立足资源优势实现转型和发展。
(1)说明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并分析形成原因。
(2)从环境的角度评价化学工业的分布。
(3)提出抚顺立足资源优势实现转型和发展的措施。
18.(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准铁路是一条连接阿勒泰市、富蕴县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铁路,是一条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的区域干线。铁路沿线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丰富,但地理环境复杂、轨年温差达112C,全线房屋引入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到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下图为该区域铁路示意图。
(1)推测阿准铁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
(2)简述阿准铁路引人装配式建筑的作用。
(3)概述阿准铁路开通对北疆地区的有利影响。
19.(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两准盐场(准南、准北)位于江苏沿海,准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准北属温带(季风)气候。1194年黄河夺准入海,海岸不断淤涨,称为"海势东迁,对两准盐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后准南盐场仍采用传统煎盐法,通过近海傍潮的卤旺滩地开辟亭场,引潮浸灌,以潮滩上的草为燃料,煎熬成盐。准北盐场开始采取滩晒盐,晒盐关键的自然条件在于气候与丰富的粘土等。下图一示意明清时期两准盐场盐灶分布图;下图二示意江苏海岸淤进型海涂生态要素演替示意图。
(1)推测明代盐灶到清代盐灶的变化过程。
(2)分析海势东迁后准北盐场晒盐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D
【知识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增长过慢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1.根据表格数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家庭户规模占比最大的是三人户,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家庭户规模占比最大的是二人户。
故答案为:B。
2.在家庭户规模变化中,影响最大的职业可能是幼儿园教师。因为随着家庭户规模的减小,家庭中的孩子数量可能减少,而幼儿园教师主要负责照顾和教育幼儿,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幼儿园教师的需求。
故答案为:D。
【答案】3.C
4.A
5.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该镇通过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众多小园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园区进行统一管理,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带来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高科技种植技术,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这些企业通常具有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可以在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其次,通过整合众多小园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园区,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统一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园区可以集中配备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实现猕猴桃的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并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猕猴桃的单产水平。此外,园区还可以借助生态建设、景观化设计等手段,打造独特的产业生态,提升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建设景观化的园区不仅可以美化乡村环境,吸引游客来观光、采摘等,还可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综合发展。最后,由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这样的猕猴桃园区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园区建设中,可以注重生态环保、水土保持和资源循环利用,采取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3.优质的土特产是推动"一镇一业"发展的核心基础,优质的土特产往往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发展特色土特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当地拥有优质的土特产是实施"一镇一业"战略的重要前提条件,它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C。
4.通过建设高标准的猕猴桃示范园区,可以实施统一管理、规范化生产以及现代化种植等措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整合众多小园,建设大型的猕猴桃园区,可以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示范园区可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优化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从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故答案为:A。
5.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多元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通过开发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农村产业链和农村服务业,实现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故答案为:B。
【答案】6.D
7.C
8.B
【知识点】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多种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是提供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河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为农田和工厂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此外,河流还是水运的重要通道,为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沿河而建的城市通常也会以河流为交通枢纽发展起来。此外,河流还能提供防洪和军事防御的作用,能够减轻洪水带来的破坏,并为一些军事策略和防线提供了自然屏障。总之,河流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根据题目中提到的近圆形指数(RCC),数值越接近0表示斑块越趋向于圆形,越接近1表示斑块越狭长。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该地乡村聚落的形状最接近团块形聚落。
故答案为:D。
7.A、该区域人口稠密,将河水引入的是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地方,A说法错误;
B、该区域引水地方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不是为了水路运输,B说法错误;
C、通过引入河水,乡村聚落可以方便地获得大量的水资源,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提供居民饮水、洗衣、洗碗等方面的便利。进一步促进乡村的农业发展和经济活动。因此,该地将河水引入建筑组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C说法正确;
D、如今是现代社会,该乡村引水的目的不是军事防御,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8.根据材料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处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等。
故答案为:B。
【答案】9.A
10.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推动经济增长:高新技术工业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能源供应工业则为经济提供了必要的能源保障,支持各行业的生产和运营。2. 增强国家竞争力:高新技术工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能源供应工业则能够确保国家能源的稳定供应,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水平,增强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多个地区,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可以促进区域间产业协作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同时,这也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4. 促进就业和人才培养: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发展这些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并推动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9.由图可知,图中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30千米,在左图中可测得自2010年到2011年,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大致移动了2厘米,所以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变化约为70km。
故答案为:A。
10.A、2012-2013年,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向西移动,能源供应工业重心向东移动,A说法错误;
B、两幅图的比例尺不同,2015-2016年能源供应工业重心变化空间距离远大于高新技术工业,B说法错误;
C、2010-2018年,能源供应工业用地的空分布重心在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重庆市之间变化,C说法错误;
D、两幅图的比例尺不同,201-2018年,重心变化空间距离能源供应工业大于高新技术工业,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1.A
12.C
【知识点】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空间集聚力指数反映了某一特定地区或区域内特定行业的集聚程度。该指数是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用于衡量该地区或区域内特定行业的规模、增长态势以及集中程度。当空间集聚力指数值上升时,意味着该地区或区域内特定行业的规模和数量在快速增长,集聚程度越高;相反,当指数值下降时,表示该行业开始压缩规模或者集聚程度相对减少。通过对空间集聚力指数的分析,可以了解和评估特定行业在不同地区或区域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11.根据给出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6年,核心区国家集聚力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该品牌酒店呈逐渐退出状态的国家是英国(UK)。而加拿大的核心区酒店规模增加,意大利、泰国的变化较小。
故答案为:A。
12.根据给出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6年,该品牌酒店在核心区国家的集聚力指数中,只有法国(France)呈现了明显增长的趋势。因此,该品牌酒店扩张非常迅速且坚决的国家是法国。
故答案为:C。
【答案】13.C
14.B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交通区位因素指的是影响交通流动、交通网络结构以及交通需求分布的各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通区位因素:1. 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会对交通网络的布局和交通需求产生影响。例如,商业区的集中程度会增加人口流动和交通需求,住宅区的密度和分布会影响通勤需求等。2. 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人口的分布和密度是交通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集中的地区交通需求较大,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人口分布的特点。3. 产业布局:不同产业的布局会对交通需求和网络造成影响。例如,工业区和商业区的交通需求通常较大,而居民区的交通需求主要来自通勤和居民出行。4. 公共设施和服务点的分布:公共设施和服务点的布局也会对交通需求产生影响。例如,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设施的分布会引起人口流动和交通需求的集中。5. 地形和地理条件:地形和地理条件对交通网络的布局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山区和水域等自然条件会对交通路线和交通方式选择产生影响。6.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区位因素也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包括道路、桥梁、交通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决策需要考虑交通需求和地理条件等因素。
13.根据给出的时间分布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在16:00-18:00这个时间段,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频率比机动车违法行为高。
故答案为:C。
14.8:00-10:00、15:00-19:00时间段内违法行为最多。该市居民出行方式中,公交出行为26.2%,私家车为14.3%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出行方式为60.1%,说明违法行为集中的时间段,主要的违法行为是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造成的,而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是高频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B。
【答案】15.A
16.B
【知识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夏秋季节海水温度升高,这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同时,在夏秋季节,降水量较多,这导致入海径流量增加,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也会随之增多。这些营养物质包括氮、磷等,它们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在封闭海域中,水体的交换受限,使得这些营养物质在海水中逐渐积累形成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状态下,浮游藻类的数量迅速增多,形成了大量的藻类水华。这些藻类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并在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导致水体缺氧和寡化现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体富营养化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等。因此,加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和管理,合理利用和减少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等源的营养物质排放,是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15.夏秋季节,海水温度高,浮游生物生长快,夏秋季节,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河流带的营养物质多,封闭海域,水体交换差,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①处纬度最低,海水温度最高,靠近城区,河流挟带大量营养盐类入海;且位于海湾内部,海水流速缓慢,水体交换差,海水富营养化严重。
故答案为:A。
16.A、①位于海湾内部,海水流速缓慢,水体交换差,水质差,A说法错误;
B、②处于海湾,海水较浅,光照条件好,B说法正确,
C、③地处于山东半岛北部,无寒暖流交汇,C说法错误
D、④处远离陆地,海水摩擦力小,流速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好,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17.【答案】(1)条带状;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城市形态受资源分布影响;)城市沿河谷分布,城市形态受地形影响。
(2)有利:处于季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远离中心城区,对城区污染小。
不利:处于河流上游,水污染较大;处于河谷盆地,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3)利用现有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抚顺市早期的城市形态呈现出一种条带状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浑河南岸地区。这种城市形态的形成与资源的分布有关。早期的抚顺以煤炭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柱,而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抚顺地区的山脉和丘陵地带。由于煤炭开采需要方便的运输和加工设施,因此城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靠近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浑河南岸。此外,抚顺市的地理地貌也对城市形态的分布产生了影响。抚顺位于辽宁省东部的丘陵山地地区,地势相对陡峭,河谷的地势较为平缓。因此,城市沿着浑河谷地展开,形成了条带状的城市分布。
(2)从环境的角度来评价化学工业的分布,可以得出以下评价:有利之处:1. 处于季风垂直的郊外:化学工业通常会选择远离城区的地区进行布局,这样可以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和对居民的影响。季风垂直的郊外地区相对较远离城区,有利于降低化学工业对城区的污染。不利之处:1. 处于河流上游:化学工业常常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生产和冷却,而位于河流上游的化学工业可能会对河水质量造成影响,增加水污染的风险。这可能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威胁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2. 处于河谷盆地:河谷盆地地形一般相对封闭,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化学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可能在这种地形条件下积聚,造成空气质量的恶化,对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为了实现抚顺的转型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利用其资源优势:1. 利用现有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抚顺曾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虽然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但仍可以通过深加工煤炭进行转型。例如,可以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发展高值化石化产品,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2. 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抚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将其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可以保护和利用抚顺的古城区、古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等,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可以开展文化展览、传统节庆活动等,吸引游客来抚顺体验独特的文化魅力。3. 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抚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林下经济的发展。例如,可以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生产高品质的木制品。同时,还可以进行林下种植和养殖,如中药材种植、特色农产品养殖等,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1) 条带状;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城市形态受资源分布影响;)城市沿河谷分布,城市形态受地形影响;(2)有利:处于季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远离中心城区,对城区污染小。不利:处于河流上游,水污染较大;处于河谷盆地,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3)利用现有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点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元化产业发展:资源型城市通常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主导产业,但随着资源的枯竭,需要转向多元化产业发展。可以发展与资源有关的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如煤炭开采转向清洁能源开发和煤化工产业;同时,还可以发展其他相关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2.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资源型城市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吸引和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推动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3. 发展现代服务业:资源型城市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等。这些行业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可以开发和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打造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活力。4. 提升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和创新能力。可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机会,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同时,需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型城市在开发资源过程中往往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
18.【答案】(1)气候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地形起伏较大,经过沙漠、戈壁地区;植被以荒漠植物为主,植被稀疏;土壤发育程度低,以荒漠土为主;北部河流相对较多,南部河流稀少,流量小。
(2)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建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标准化水平。
(3)完善了北疆的铁路交通网络;缩小了北疆地区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当地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外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阿准铁路示意图所示地理环境特征,可以推测阿准铁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如下:1. 气候干旱少雨:示意图中显示该区域没有标注大量的河流和湖泊,说明该区域的水资源相对较少,气候可能偏干旱,降水量少。2.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示意图中显示沿线经过的地区存在较大的轨年温差,说明在同一年内,该地区的气温可能在昼夜之间有较大的变化,同时不同年份的气温差异也较大。3. 地形起伏较大,经过沙漠、戈壁地区:示意图中显示阿准铁路沿线地形曲折,有明显的起伏和转折,可能穿越了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区,地形较为崎岖。4. 植被以荒漠植物为主,植被稀疏:示意图中显示沿线植被不密集,可能以适应干旱环境的荒漠植物为主,植被覆盖度较低。5. 土壤发育程度低,以荒漠土为主:由于沿线为干旱地区,土壤发育程度可能较低,土壤类型以荒漠土或其他较贫瘠的土壤为主。6. 北部河流相对较多,南部河流稀少,流量小:示意图中显示沿线北部有一些标注的河流,说明北部地区的水源相对丰富一些;而南部地区的河流相对较少,流量较小。
(2)阿准铁路引入装配式建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缩短施工周期: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提前加工制作好建筑构件和配件,然后运到现场进行装配和安装。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2. 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由于阿准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复杂,引入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工厂化生产可以减少现场施工噪音、粉尘和废弃物排放,降低施工活动对水源、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 降低施工的难度: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和配件经过工厂加工制作,质量可控。在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使用装配式建筑可以降低施工的难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4. 提升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标准化水平:引入装配式建筑需要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促进了施工工艺水平的提升。此外,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程度,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一致性,减少施工质量问题。
(3)阿准铁路开通对北疆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铁路交通网络:阿准铁路的开通完善了北疆地区的铁路交通网络,提升了区域内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促进了城市间的联系和交流。2. 缩小运输距离:阿准铁路的建设使得北疆地区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大大缩小,减少了运输时间和成本,有利于促进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拉近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和合作。3. 资源外运转化为经济优势:阿准铁路沿线资源丰富,特别是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铁路的开通便利了这些资源的外运,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4.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阿准铁路的开通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运输和物流业将得到提升,相关企业或工厂的建立和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5.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阿准铁路沿线可能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铁路的开通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有利于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6. 发展旅游业:阿准铁路所经过的地区可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铁路的开通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推动旅游市场的繁荣。
故答案为:(1)气候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地形起伏较大,经过沙漠、戈壁地区;植被以荒漠植物为主,植被稀疏;土壤发育程度低,以荒漠土为主;北部河流相对较多,南部河流稀少,流量小;(2)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建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标准化水平;(3)完善了北疆的铁路交通网络;缩小了北疆地区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当地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外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点评】交通运输发展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增长: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连接着不同地区间的流通和交流。发展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加快物资和人员的流动,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2. 提升区域竞争力:交通运输发展能够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融合,扩大市场范围。通过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增强经济的活力。3.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交通运输发展可以连接和整合边远地区,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有无。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够促进区域间的互补协作,平衡地区发展的差异,推动整体区域的均衡发展。4.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运输可以打破原有的区域壁垒,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5. 促进旅游业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完善的交通网络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的经济增长。6.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缩短通勤时间,提供更多的工作和教育选择,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良好的交通网络还可以促进资源和服务的分配均衡,满足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19.【答案】(1)随着海岸不断淤积,滩面淤宽淤高,土壤淡化,旧时宜盐带转变为宜耕带;而其向海一侧的新淤滩地又演替为新的宜盐带;原来宜盐带变成草滩,为煮盐提供了燃料,盐灶转向新的宜盐带。
(2)淮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量或降雨日数少、蒸发量大、靠海大风日数多,适宜晒盐;海势东迁沉积颗粒小为淮北晒盐提供了丰富粘土;海势东迁沉积形成大面积平坦开阔的滩地,有利于晒盐。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世界的气温与降水
【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材料可以推测,明代盐灶到清代盐灶的变化过程如下:随着海岸不断淤积,滩面逐渐变宽变高,土壤也逐渐淡化。这导致过去适宜盐业的区域转变成了适宜耕种的区域,盐灶的分布相应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海岸向东侧不断淤涨,形成了新的淤滩地。这片新的淤滩地具备了盐业生产所需的关键自然条件,如丰富的粘土等。因此,原来适宜盐业的区域转变为了草滩,这些草滩提供了盐灶煮盐所需的燃料。而新的淤滩地则成为了新的适宜盐业的区域。由此可见,明代到清代,随着海岸不断淤积,盐灶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盐灶区域变成了适宜耕种的区域,而盐灶转移到了新的盐业适宜地带,从而适应了海岸淤进型海涂的演替过程。
(2)海势东迁后,准北盐场晒盐有以下有利的自然条件:1. 温带季风气候:准北盐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相比亚热带气候,降雨量或降雨日数较少,蒸发量较大,大风日数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晒盐更加适宜。较少的降雨量和蒸发量大有助于盐池中水分蒸发,从而加速盐的结晶过程。而大风日数多则能够帮助将湿度降低,促进盐的干燥和晒制过程。2. 丰富的粘土:海势东迁沉积形成的新的滩地带来了丰富的粘土资源。粘土含有丰富的胶结物质,使得盐池底部具备良好的防漏性能,避免盐水渗漏。同时,粘土还能够保持一定的湿润度,有利于盐晶的生长和结晶作用。3. 平坦开阔的滩地:海势东迁沉积形成了大面积平坦开阔的滩地,这为晒盐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平坦开阔的滩地使得盐场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摆放大面积的盐田和盐池,提高了盐的产量。同时,开阔的滩地也能够充分接收阳光,促进盐的晶体生长和结晶速度。
故答案为:(1)随着海岸不断淤积,滩面淤宽淤高,土壤淡化,旧时宜盐带转变为宜耕带;而其向海一侧的新淤滩地又演替为新的宜盐带;原来宜盐带变成草滩,为煮盐提供了燃料,盐灶转向新的宜盐带;(2)淮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量或降雨日数少、蒸发量大、靠海大风日数多,适宜晒盐;海势东迁沉积颗粒小为淮北晒盐提供了丰富粘土;海势东迁沉积形成大面积平坦开阔的滩地,有利于晒盐。
【点评】海洋滩涂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1. 生态意义:海洋滩涂是陆海交界带,既具有沿海湿地的特点,又与海洋生态系统相连。它们是独特的生态过渡带,在陆地和海洋之间起到了重要的缓冲和保护作用。滩涂能够吸附和沉积大量的沉积物,净化海水,改善海岸水质,维护生态平衡。同时,滩涂还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场所和觅食地,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 经济价值:海洋滩涂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经济潜力。滩涂环境适宜海产品的生长和繁殖,为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捕捞和养殖条件。许多海产品,如海螺、蛤蜊、虾蟹等,都是滩涂中常见的物种,为当地渔民带来了收入和就业机会。此外,滩涂还能够提供观光旅游和休闲活动的场所,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 / 1安徽省皖江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册地理开学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青年人口的家庭户居住模式直接反馈人口结构的变化,当前青年人口的结构变化,决定着未来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结构变化。下图为中国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家庭户规模的比较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一人户 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五人及以上户 合计
六普 全国 14.53 24.37 26.86 17.56 16.68 100
城市 17.95 27.82 33.16 12.13 8.94 100
镇 14.10 24.41 27.78 17.87 15.84 100
农村 12.44 22.07 22.34 21.03 22.12 100
七普 全国 25.39 29.69 20.99 13.17 10.76 100
城市 27.53 29.74 22.35 12.08 8.30 100
镇 23.81 28.43 21.06 14.8 11.90 100
农村 23.96 30.36 19.44 13.42 12.82 100
1.中国"六普"和"七普"中家庭户规模占比最大分别是(  )
A.二人户二人户 B.三人户二人户
C.三人户一人户 D.二人户一人户
2.家庭户规模变化影响最大的职业可能是(  )
A.软件设计师 B.医疗美容业 C.法律咨询业 D.幼儿园教师
【答案】1.B
2.D
【知识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分布;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解析】【点评】人口增长过慢可能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
1.根据表格数据,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家庭户规模占比最大的是三人户,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家庭户规模占比最大的是二人户。
故答案为:B。
2.在家庭户规模变化中,影响最大的职业可能是幼儿园教师。因为随着家庭户规模的减小,家庭中的孩子数量可能减少,而幼儿园教师主要负责照顾和教育幼儿,人口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幼儿园教师的需求。
故答案为:D。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山东某镇在"土特产,上下功夫,以特色猕猴桃产业推动"一镇一业,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众多小园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园区进行统一管理,降本增效,成为集产业生态、景观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发展"一镇一业"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便利的交通条件 B.丰富的劳动力
C.优质的土特产 D.雄厚的资金
4.建设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园区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增加就业机会
C.增加产品种类 D.扩大种植面积
5.该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最适宜措施是(  )
A.扩大猕猴桃的种植面积 B.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C.依赖科技提高猕猴桃单产 D.加大猕猴桃加工业发展
【答案】3.C
4.A
5.B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该镇通过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整合众多小园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园区进行统一管理,以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引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带来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和高科技种植技术,推动猕猴桃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这些企业通常具有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可以在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其次,通过整合众多小园建成高标准猕猴桃园区,可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统一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园区可以集中配备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实现猕猴桃的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并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猕猴桃的单产水平。此外,园区还可以借助生态建设、景观化设计等手段,打造独特的产业生态,提升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建设景观化的园区不仅可以美化乡村环境,吸引游客来观光、采摘等,还可以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的深度融合,推动乡村综合发展。最后,由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这样的猕猴桃园区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园区建设中,可以注重生态环保、水土保持和资源循环利用,采取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3.优质的土特产是推动"一镇一业"发展的核心基础,优质的土特产往往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发展特色土特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当地拥有优质的土特产是实施"一镇一业"战略的重要前提条件,它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C。
4.通过建设高标准的猕猴桃示范园区,可以实施统一管理、规范化生产以及现代化种植等措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整合众多小园,建设大型的猕猴桃园区,可以实现规模化种植和统一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示范园区可以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优化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从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故答案为:A。
5.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多元化和农民增收致富,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通过开发农村的资源优势、发展农村产业链和农村服务业,实现产业的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故答案为:B。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聚落斑块的近圆形指数(RCC)指示聚落形状,数值越接近0表示斑块越趋向于圆形,越接近1表示斑块越狭长。下图示意中国某地乡村聚落用地形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地乡村聚落形状最接近(  )
A.长方形聚落 B.条带状聚落 C.正圆形聚落 D.团块形聚落
7.该地将河水引人建筑组团的主要目的是(  )
A.农业灌溉 B.水路运输 C.生活用水 D.军事防御
8.该区域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是(  )
A.水污染 B.旱涝 C.雪灾 D.土壤污染
【答案】6.D
7.C
8.B
【知识点】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河流为人类提供了多种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是提供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河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为农田和工厂提供了必要的水源。此外,河流还是水运的重要通道,为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沿河而建的城市通常也会以河流为交通枢纽发展起来。此外,河流还能提供防洪和军事防御的作用,能够减轻洪水带来的破坏,并为一些军事策略和防线提供了自然屏障。总之,河流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根据题目中提到的近圆形指数(RCC),数值越接近0表示斑块越趋向于圆形,越接近1表示斑块越狭长。根据题目中的信息,该地乡村聚落的形状最接近团块形聚落。
故答案为:D。
7.A、该区域人口稠密,将河水引入的是建筑,是人们居住的地方,A说法错误;
B、该区域引水地方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不是为了水路运输,B说法错误;
C、通过引入河水,乡村聚落可以方便地获得大量的水资源,满足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提供居民饮水、洗衣、洗碗等方面的便利。进一步促进乡村的农业发展和经济活动。因此,该地将河水引入建筑组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C说法正确;
D、如今是现代社会,该乡村引水的目的不是军事防御,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8.根据材料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处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台风等。
故答案为:B。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行业用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该行业发展状况。下图示意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左图)及能源供应工业(右图)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2010-2011年,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变化约为(  )
A.70km B.110km C.220km D.300km
10.关于长江经济带用地市域空间重心变化正确的是(  )
A.2012-2013年,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重心都向西移动
B.2015-2016年,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重心变化空间距离相近
C.2010-2018年,能源供应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重心都位于湖北省
D.2010-2018年,重心变化空间距离能源供应工业大于高新技术工业
【答案】9.A
10.D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点评】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推动经济增长:高新技术工业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能源供应工业则为经济提供了必要的能源保障,支持各行业的生产和运营。2. 增强国家竞争力:高新技术工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能够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能源供应工业则能够确保国家能源的稳定供应,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水平,增强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多个地区,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可以促进区域间产业协作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同时,这也可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4. 促进就业和人才培养:高新技术工业和能源供应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发展这些产业,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水平,并推动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
9.由图可知,图中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30千米,在左图中可测得自2010年到2011年,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大致移动了2厘米,所以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工业用地市域空间分布重心变化约为70km。
故答案为:A。
10.A、2012-2013年,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向西移动,能源供应工业重心向东移动,A说法错误;
B、两幅图的比例尺不同,2015-2016年能源供应工业重心变化空间距离远大于高新技术工业,B说法错误;
C、2010-2018年,能源供应工业用地的空分布重心在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重庆市之间变化,C说法错误;
D、两幅图的比例尺不同,201-2018年,重心变化空间距离能源供应工业大于高新技术工业,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空间集聚力指数值上升,表明核心区处于酒店数量快速增长阶段;反之,则表明酒店开始压缩规模。下表为美国某品牌国际连锁酒店海外区位布局核心区国家集聚力指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3年 2007年 2012年 2016年
西班牙 1.336 2.356 15.891 8.947
加拿大 11.047 22.828 19.899 25.323
英国 27.192 12.423 8.376 6.228
法国 0.901 1.847 2.310 2.335
意大利 1.146 1.612 2.990 2.050
泰国 1.163 1.603 1.853 1.725
11.自2003-2016年,该品牌酒店压缩规模,呈逐渐退出状态的国家是(  )
A.英国 B.加拿大 C.意大利 D.泰国
12.自2003-2016年,该品牌酒店扩张非常迅速且坚决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加拿大 C.法国 D.泰国
【答案】11.A
12.C
【知识点】服务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点评】空间集聚力指数反映了某一特定地区或区域内特定行业的集聚程度。该指数是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用于衡量该地区或区域内特定行业的规模、增长态势以及集中程度。当空间集聚力指数值上升时,意味着该地区或区域内特定行业的规模和数量在快速增长,集聚程度越高;相反,当指数值下降时,表示该行业开始压缩规模或者集聚程度相对减少。通过对空间集聚力指数的分析,可以了解和评估特定行业在不同地区或区域的发展情况和趋势。
11.根据给出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6年,核心区国家集聚力指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该品牌酒店呈逐渐退出状态的国家是英国(UK)。而加拿大的核心区酒店规模增加,意大利、泰国的变化较小。
故答案为:A。
12.根据给出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6年,该品牌酒店在核心区国家的集聚力指数中,只有法国(France)呈现了明显增长的趋势。因此,该品牌酒店扩张非常迅速且坚决的国家是法国。
故答案为:C。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某市居民出行方式中,公交出行为26.2%,私家车为14.3%,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出行方式为60.1%。其中机动车违反禁令、机动车违规停放、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是高频违法行为。下图为该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时间段,非机动车比机动车违法行为比例高的是(  )
A.5:00-7:00 B.9:00-11:00
C.16:00-18:00 D.19:00-21:00
14.该市违法行为最多的时间段违法行为最主要是(  )
A.私家车违规停靠 B.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行驶
C.公交车违反禁令 D.自行车违规停靠
【答案】13.C
14.B
【知识点】城镇化的利弊及问题解决;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交通区位因素指的是影响交通流动、交通网络结构以及交通需求分布的各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通区位因素:1. 土地利用结构: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会对交通网络的布局和交通需求产生影响。例如,商业区的集中程度会增加人口流动和交通需求,住宅区的密度和分布会影响通勤需求等。2. 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人口的分布和密度是交通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集中的地区交通需求较大,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人口分布的特点。3. 产业布局:不同产业的布局会对交通需求和网络造成影响。例如,工业区和商业区的交通需求通常较大,而居民区的交通需求主要来自通勤和居民出行。4. 公共设施和服务点的分布:公共设施和服务点的布局也会对交通需求产生影响。例如,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设施的分布会引起人口流动和交通需求的集中。5. 地形和地理条件:地形和地理条件对交通网络的布局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山区和水域等自然条件会对交通路线和交通方式选择产生影响。6.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区位因素也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包括道路、桥梁、交通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决策需要考虑交通需求和地理条件等因素。
13.根据给出的时间分布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在16:00-18:00这个时间段,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频率比机动车违法行为高。
故答案为:C。
14.8:00-10:00、15:00-19:00时间段内违法行为最多。该市居民出行方式中,公交出行为26.2%,私家车为14.3%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出行方式为60.1%,说明违法行为集中的时间段,主要的违法行为是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造成的,而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是高频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B。
(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其选址通常会受到水深、流速、海底沉积物、水质、富营养化等因素的影响。山东某公司拟建一处海洋牧场,下图①②③④四处为拟选址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夏秋季节最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关于四个海洋牧场拟选区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靠近海滨浴场,水质好
B.②处海水较浅,光照条件好
C.③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D.④处水质好,海水流速小
【答案】15.A
16.B
【知识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与途径;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析】【点评】夏秋季节海水温度升高,这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同时,在夏秋季节,降水量较多,这导致入海径流量增加,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也会随之增多。这些营养物质包括氮、磷等,它们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在封闭海域中,水体的交换受限,使得这些营养物质在海水中逐渐积累形成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状态下,浮游藻类的数量迅速增多,形成了大量的藻类水华。这些藻类水华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并在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导致水体缺氧和寡化现象,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体富营养化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造成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等。因此,加强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和管理,合理利用和减少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等源的营养物质排放,是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15.夏秋季节,海水温度高,浮游生物生长快,夏秋季节,降水多,入海径流量大,河流带的营养物质多,封闭海域,水体交换差,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①处纬度最低,海水温度最高,靠近城区,河流挟带大量营养盐类入海;且位于海湾内部,海水流速缓慢,水体交换差,海水富营养化严重。
故答案为:A。
16.A、①位于海湾内部,海水流速缓慢,水体交换差,水质差,A说法错误;
B、②处于海湾,海水较浅,光照条件好,B说法正确,
C、③地处于山东半岛北部,无寒暖流交汇,C说法错误
D、④处远离陆地,海水摩擦力小,流速大,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好,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抚顺是具有2000余年历史的古城,为满族的发祥地,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东部地区山势较陡,向西南逐渐减缓,森林覆盖率达到76%。近现代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是以石化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抚顺早期以煤炭开发为主,随着煤炭资源枯竭,抚顺立足资源优势实现转型和发展。
(1)说明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并分析形成原因。
(2)从环境的角度评价化学工业的分布。
(3)提出抚顺立足资源优势实现转型和发展的措施。
【答案】(1)条带状;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城市形态受资源分布影响;)城市沿河谷分布,城市形态受地形影响。
(2)有利:处于季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远离中心城区,对城区污染小。
不利:处于河流上游,水污染较大;处于河谷盆地,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3)利用现有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知识点】城乡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工业发展的方向与措施
【解析】【分析】(1)抚顺市早期的城市形态呈现出一种条带状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浑河南岸地区。这种城市形态的形成与资源的分布有关。早期的抚顺以煤炭开发为主要经济支柱,而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抚顺地区的山脉和丘陵地带。由于煤炭开采需要方便的运输和加工设施,因此城市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靠近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浑河南岸。此外,抚顺市的地理地貌也对城市形态的分布产生了影响。抚顺位于辽宁省东部的丘陵山地地区,地势相对陡峭,河谷的地势较为平缓。因此,城市沿着浑河谷地展开,形成了条带状的城市分布。
(2)从环境的角度来评价化学工业的分布,可以得出以下评价:有利之处:1. 处于季风垂直的郊外:化学工业通常会选择远离城区的地区进行布局,这样可以减少对城区的环境污染和对居民的影响。季风垂直的郊外地区相对较远离城区,有利于降低化学工业对城区的污染。不利之处:1. 处于河流上游:化学工业常常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生产和冷却,而位于河流上游的化学工业可能会对河水质量造成影响,增加水污染的风险。这可能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威胁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健康。2. 处于河谷盆地:河谷盆地地形一般相对封闭,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化学工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可能在这种地形条件下积聚,造成空气质量的恶化,对周围居民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为了实现抚顺的转型和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利用其资源优势:1. 利用现有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抚顺曾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虽然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但仍可以通过深加工煤炭进行转型。例如,可以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如煤炭气化和煤炭液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发展高值化石化产品,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2. 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抚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以将其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可以保护和利用抚顺的古城区、古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等,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可以开展文化展览、传统节庆活动等,吸引游客来抚顺体验独特的文化魅力。3. 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抚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6%,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林下经济的发展。例如,可以发展木材加工产业,生产高品质的木制品。同时,还可以进行林下种植和养殖,如中药材种植、特色农产品养殖等,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1) 条带状;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城市形态受资源分布影响;)城市沿河谷分布,城市形态受地形影响;(2)有利:处于季风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小;远离中心城区,对城区污染小。不利:处于河流上游,水污染较大;处于河谷盆地,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3)利用现有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点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元化产业发展:资源型城市通常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主导产业,但随着资源的枯竭,需要转向多元化产业发展。可以发展与资源有关的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如煤炭开采转向清洁能源开发和煤化工产业;同时,还可以发展其他相关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2.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资源型城市可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吸引和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推动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3. 发展现代服务业:资源型城市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等。这些行业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可以开发和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打造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增加经济活力。4. 提升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和创新能力。可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机会,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同时,需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型城市在开发资源过程中往往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在转型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和监管,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
18.(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准铁路是一条连接阿勒泰市、富蕴县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铁路,是一条以货运为主兼顾客运的区域干线。铁路沿线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丰富,但地理环境复杂、轨年温差达112C,全线房屋引入装配式建筑(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到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下图为该区域铁路示意图。
(1)推测阿准铁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
(2)简述阿准铁路引人装配式建筑的作用。
(3)概述阿准铁路开通对北疆地区的有利影响。
【答案】(1)气候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地形起伏较大,经过沙漠、戈壁地区;植被以荒漠植物为主,植被稀疏;土壤发育程度低,以荒漠土为主;北部河流相对较多,南部河流稀少,流量小。
(2)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建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标准化水平。
(3)完善了北疆的铁路交通网络;缩小了北疆地区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当地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外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知识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
【解析】【分析】(1)根据阿准铁路示意图所示地理环境特征,可以推测阿准铁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如下:1. 气候干旱少雨:示意图中显示该区域没有标注大量的河流和湖泊,说明该区域的水资源相对较少,气候可能偏干旱,降水量少。2.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示意图中显示沿线经过的地区存在较大的轨年温差,说明在同一年内,该地区的气温可能在昼夜之间有较大的变化,同时不同年份的气温差异也较大。3. 地形起伏较大,经过沙漠、戈壁地区:示意图中显示阿准铁路沿线地形曲折,有明显的起伏和转折,可能穿越了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区,地形较为崎岖。4. 植被以荒漠植物为主,植被稀疏:示意图中显示沿线植被不密集,可能以适应干旱环境的荒漠植物为主,植被覆盖度较低。5. 土壤发育程度低,以荒漠土为主:由于沿线为干旱地区,土壤发育程度可能较低,土壤类型以荒漠土或其他较贫瘠的土壤为主。6. 北部河流相对较多,南部河流稀少,流量小:示意图中显示沿线北部有一些标注的河流,说明北部地区的水源相对丰富一些;而南部地区的河流相对较少,流量较小。
(2)阿准铁路引入装配式建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缩短施工周期: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提前加工制作好建筑构件和配件,然后运到现场进行装配和安装。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2. 减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由于阿准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复杂,引入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工厂化生产可以减少现场施工噪音、粉尘和废弃物排放,降低施工活动对水源、土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 降低施工的难度: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和配件经过工厂加工制作,质量可控。在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使用装配式建筑可以降低施工的难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4. 提升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标准化水平:引入装配式建筑需要依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促进了施工工艺水平的提升。此外,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标准化程度,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和一致性,减少施工质量问题。
(3)阿准铁路开通对北疆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完善铁路交通网络:阿准铁路的开通完善了北疆地区的铁路交通网络,提升了区域内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促进了城市间的联系和交流。2. 缩小运输距离:阿准铁路的建设使得北疆地区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大大缩小,减少了运输时间和成本,有利于促进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拉近了各地的经济联系和合作。3. 资源外运转化为经济优势:阿准铁路沿线资源丰富,特别是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铁路的开通便利了这些资源的外运,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4.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阿准铁路的开通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运输和物流业将得到提升,相关企业或工厂的建立和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5.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阿准铁路沿线可能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铁路的开通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有利于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6. 发展旅游业:阿准铁路所经过的地区可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铁路的开通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推动旅游市场的繁荣。
故答案为:(1)气候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地形起伏较大,经过沙漠、戈壁地区;植被以荒漠植物为主,植被稀疏;土壤发育程度低,以荒漠土为主;北部河流相对较多,南部河流稀少,流量小;(2)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建筑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降低了施工的难度;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标准化水平;(3)完善了北疆的铁路交通网络;缩小了北疆地区城市之间的运输距离;有利于当地金属矿石、原煤、石油等资源外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点评】交通运输发展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经济增长: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连接着不同地区间的流通和交流。发展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加快物资和人员的流动,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2. 提升区域竞争力:交通运输发展能够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融合,扩大市场范围。通过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可以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增强经济的活力。3.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交通运输发展可以连接和整合边远地区,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通有无。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够促进区域间的互补协作,平衡地区发展的差异,推动整体区域的均衡发展。4.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运输可以打破原有的区域壁垒,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促进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5. 促进旅游业发展:交通运输的便利化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完善的交通网络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的经济增长。6.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缩短通勤时间,提供更多的工作和教育选择,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良好的交通网络还可以促进资源和服务的分配均衡,满足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
19.(2023高二上·安徽开学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两准盐场(准南、准北)位于江苏沿海,准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准北属温带(季风)气候。1194年黄河夺准入海,海岸不断淤涨,称为"海势东迁,对两准盐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后准南盐场仍采用传统煎盐法,通过近海傍潮的卤旺滩地开辟亭场,引潮浸灌,以潮滩上的草为燃料,煎熬成盐。准北盐场开始采取滩晒盐,晒盐关键的自然条件在于气候与丰富的粘土等。下图一示意明清时期两准盐场盐灶分布图;下图二示意江苏海岸淤进型海涂生态要素演替示意图。
(1)推测明代盐灶到清代盐灶的变化过程。
(2)分析海势东迁后准北盐场晒盐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随着海岸不断淤积,滩面淤宽淤高,土壤淡化,旧时宜盐带转变为宜耕带;而其向海一侧的新淤滩地又演替为新的宜盐带;原来宜盐带变成草滩,为煮盐提供了燃料,盐灶转向新的宜盐带。
(2)淮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量或降雨日数少、蒸发量大、靠海大风日数多,适宜晒盐;海势东迁沉积颗粒小为淮北晒盐提供了丰富粘土;海势东迁沉积形成大面积平坦开阔的滩地,有利于晒盐。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世界的气温与降水
【解析】【分析】(1)根据图文材料可以推测,明代盐灶到清代盐灶的变化过程如下:随着海岸不断淤积,滩面逐渐变宽变高,土壤也逐渐淡化。这导致过去适宜盐业的区域转变成了适宜耕种的区域,盐灶的分布相应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海岸向东侧不断淤涨,形成了新的淤滩地。这片新的淤滩地具备了盐业生产所需的关键自然条件,如丰富的粘土等。因此,原来适宜盐业的区域转变为了草滩,这些草滩提供了盐灶煮盐所需的燃料。而新的淤滩地则成为了新的适宜盐业的区域。由此可见,明代到清代,随着海岸不断淤积,盐灶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盐灶区域变成了适宜耕种的区域,而盐灶转移到了新的盐业适宜地带,从而适应了海岸淤进型海涂的演替过程。
(2)海势东迁后,准北盐场晒盐有以下有利的自然条件:1. 温带季风气候:准北盐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相比亚热带气候,降雨量或降雨日数较少,蒸发量较大,大风日数较多。这种气候条件使得晒盐更加适宜。较少的降雨量和蒸发量大有助于盐池中水分蒸发,从而加速盐的结晶过程。而大风日数多则能够帮助将湿度降低,促进盐的干燥和晒制过程。2. 丰富的粘土:海势东迁沉积形成的新的滩地带来了丰富的粘土资源。粘土含有丰富的胶结物质,使得盐池底部具备良好的防漏性能,避免盐水渗漏。同时,粘土还能够保持一定的湿润度,有利于盐晶的生长和结晶作用。3. 平坦开阔的滩地:海势东迁沉积形成了大面积平坦开阔的滩地,这为晒盐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平坦开阔的滩地使得盐场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摆放大面积的盐田和盐池,提高了盐的产量。同时,开阔的滩地也能够充分接收阳光,促进盐的晶体生长和结晶速度。
故答案为:(1)随着海岸不断淤积,滩面淤宽淤高,土壤淡化,旧时宜盐带转变为宜耕带;而其向海一侧的新淤滩地又演替为新的宜盐带;原来宜盐带变成草滩,为煮盐提供了燃料,盐灶转向新的宜盐带;(2)淮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雨量或降雨日数少、蒸发量大、靠海大风日数多,适宜晒盐;海势东迁沉积颗粒小为淮北晒盐提供了丰富粘土;海势东迁沉积形成大面积平坦开阔的滩地,有利于晒盐。
【点评】海洋滩涂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1. 生态意义:海洋滩涂是陆海交界带,既具有沿海湿地的特点,又与海洋生态系统相连。它们是独特的生态过渡带,在陆地和海洋之间起到了重要的缓冲和保护作用。滩涂能够吸附和沉积大量的沉积物,净化海水,改善海岸水质,维护生态平衡。同时,滩涂还是众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繁殖场所和觅食地,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 经济价值:海洋滩涂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经济潜力。滩涂环境适宜海产品的生长和繁殖,为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捕捞和养殖条件。许多海产品,如海螺、蛤蜊、虾蟹等,都是滩涂中常见的物种,为当地渔民带来了收入和就业机会。此外,滩涂还能够提供观光旅游和休闲活动的场所,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