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9 21:4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
1.《封神榜》中的土行孙有“遁地”的能力,如果他从家中遁人地心,沿直线前进,在地球另一端钻出地表,此次“遁地”他大约行进了(  )
A. 5.1亿千米 B. 6371千米 C. 12742千米 D. 4万千米
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描述:“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遂越潦(指积水)攀岭……暮抵天封寺……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寺);又三里,将近顶……岭角(指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指开花)”。如图为天台山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2.下列符号可能表示初二日饭前天气状况的是(  )
A. B.
C. D.
3.天封寺与华顶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250米 B. 350米 C. 500米 D. 550米
4.徐霞客从天封寺出发至山顶,攀登的大致方向是(  )
A. 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B. 先向西北,再向东北
C.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5.导致天台山“岭角(指山脚)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指开花)”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6.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距地球4.2光年的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读图,主人公赶往赤道附近的苏拉威西重启发动机,该地(  )
A. 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7.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年龄中位数。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1980年到2050年变化趋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人口分布状况
B. 2050年,中国人口近半数为50岁以上人口
C. 2015年之后,日本人口老龄化速度比中国更快
D. 所有发达国家的年龄中位数在任何时候都比发展中国家高
8.读四种气候类型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气候全年少雨,乙气候夏季多雨,丙气候冬季多雨
B. 甲气候在澳大利亚分布广,丁气候在美国分布广
C. 乙、丙两种气候在欧洲西部都有分布
D. 丁气候生长的植被有利于调节全球气候
9.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亚运会的开展有利于促进亚洲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亚洲体育水平和亚洲的团结精神。以下地理特征符合亚洲的是(  )
A. 四面临海,面积最大的大洲 B. 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 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是发展中国家 D. 孕育产生了世界三大文明古国
10.如图中四条河流中,流量最大的丙河,支流众多水量大的原因是(  )
①流域内降水多
②流经盆地地形
③距海较近
④主要植被是热带草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1.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从地图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也是一项地理技能。读非洲国家科特迪瓦图,完成问题。结合地图,对科特迪瓦的自然环境进行推断,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②该国地势北高南低
③该国气候终年炎热
④该国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东南亚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丰富,下列图片的景观不属于东南亚的是(  )
A. 狮头鱼身像
B. 大金塔
C. 吴哥窟
D. 泰姬陵
13.某同学用某地球软件搜索到我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地理位置为(78°55′N,11°21′E).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黄河站位于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的①地
B. 黄河站有极昼极夜现象
C. 黄河站附近海域多企鹅
D. 北半球夏季是岛黄河站附近科考的最佳时期
14.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各方反对,仍执意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针对日本排放核废水这一事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核废水排放到日本周边的海洋,难以对我国产生影响
B. 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C. 海洋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核废水可能殃及全球海洋
D. 直接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15.日本、澳大利亚工农业均发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有关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日本矿产丰富,澳大利亚矿产贫乏
②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澳大利亚煤炭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③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融合的特点
④两国都四周临海,海运便利,经济发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6.读俄罗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据图可知,俄罗斯(  )
A. 东部以平原为主 B. 矿产资源丰富 C. 针叶林面积小 D. 地势北高南低
17.巴黎市的著名建筑和景点都集中于塞纳河畔。1991年,塞纳河畔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如图是“法国巴黎地区景观图”,其主要意义是(  )
①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
②还原人们旧时的生活方式
③增加旅游和商业收入
④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分)
18.湖南某中学“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初见成效。如图示意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160米至 ______ 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实地距离为 ______ 米。通过观测发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______ 时左右。
(2)A、B两块菜园,在施肥、浇水等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品种喜光蔬菜长势更好的是 ______ 菜园,原因是 ______ 。
(3)学校计划在甲、乙、丙三地块上选择建水土保持园,建在 ______ 地块最有利于保持水土。
19.比较法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某中学地理小组采用比较法来对比学习欧洲与亚洲的气候。图1是欧洲、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气候差异】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老舍《济南的冬天》
(1)济南与伦敦均位于五带中的 ______ 带。
(2)济南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 ,图2中能够反映该气候类型的是 ______ (填序号),其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 。
(3)老舍先生眼中的伦敦:冬天要是能看的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请你从气候角度分析伦敦冬季难见日光的原因。 ______ 。
(4)老舍先生在伦敦可以听到的本土语言是 ______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海的贝贝和同学们在地理课堂上开启了一场网络模拟旅游活动,他们通过上网查询及收集分析资料,设计了两条旅游路线。
材料二:意大利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网络模拟旅游路线简图。
模拟路线Ⅰ:
(1)路线Ⅰ横跨了亚洲和欧洲。从上海到鹿特丹,同学们发现沿线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沙漠、草原、森林。造成沿线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
模拟路线Ⅱ:
(2)第一站:同学们在马来半岛南端的 ______ (植被)中模拟了丛林探险活动,这里自然环境优美而独特。
(3)第二站:同学们在东非高原上模拟欣赏了动物大迁徙的壮观景象,导致这种周期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人类驱赶
D.光照变化
(4)第三站:同学们在阿拉伯半岛上模拟了沙漠之旅,当地 ______ 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请你给出帮助他们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______ 。(答一点即可)
(5)李明在网上查阅到意大利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冬季,读材料二中的“意大利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其原因 ______ 。
21.读图,美国(如图1)和巴西(如图2)两国简图及两国大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的领土构成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 ______ 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2)从海陆位置看,两国共同濒临的海洋是 ______ 洋,巴西和美国的经贸往来称为 ______ (选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
(3)美国、巴西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出产国,巴西大豆主产区位于 ______ (地形区),与巴西相比,美国的大豆生产优势在于 ______ 。
A.人口多,农产品需求量大
B.土地价格廉价
C.农业区域专门化,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D.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仍需大量进口咖啡、可可等农产品,其原因主要是 ______ 。(双选)
A.美国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B.美国没有种植热带作物的技术
C.美国热带面积狭小,种植量小
D.美国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热带作物不便于机械化生产
(5)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关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具体为 ______ 。
①提供木材、药材
②调节全球气候
③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⑤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⑥提供土地,发展农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6)下列词组最能体现巴西文化特点的是 ______ 。
A.穿和服、吃和食、赏樱花
B.击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
C.穿白色长袍、缠白色的头巾、骆驼是传统交通工具
D.桑巴舞、狂欢节、足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结合材料可知,遁入地心,沿直线前进在地球另一端钻出地表即穿过地球的直径,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因此直径为6371千米×2=12742千米,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本题考查地球的大小,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2~5.【答案】A、B、B、C
【解析】解:由材料“初二日饭后,雨始止”可知,初二日饭前的天气状况是有雨。四个选项中,A天气符号表示小雨,B天气符号表示多云,C天气符号表示大雪,D天气符号表示台风。
故选:A。
正确分析出天气预报情况,还要依据对天气符号的认识,我们判断不同的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对对应关系是否正确作出判断。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符号的判读,熟记即可。
解: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天封寺所处海拔是600~700米,华顶峰所处海拔是1000~1100米,两者相对高度为1000-700=300米至1100-600=500米之间。
故选:B。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相邻两条等高线上的高差叫等高距。海拔是指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结合知识点简单计算即可。
解:由题干可知,攀登的线路为从天封寺出发途经华顶庵,再转向华顶峰。据图中指向标所示方向为北可判断,攀登的大致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东北。
故选:B。
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方向的判断方法,读图结合题干分析解答即可。
解: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脚下山花盛开,峰顶上反而不开花,是因为山顶气温比山脚气温低,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故选:C。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同一纬度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受地形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熟记知识点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6.【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
故选:A。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结合图示来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板块的分布,结合图示掌握不同板块的名称解答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不能反映分布状况,故A错误。由图可知,2050年,中国人口近半数为50岁以上人口,故B正确。2015年之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比日本更快,故C错误。并不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年龄中位数在任何时候都比发展中国家高,如美国比中国更低,故D错误。
故选:B。
中位年龄,又叫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中位数越大,说明老龄人口数量越多,
本题以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为背景,考查了中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人口状况,要求学生认真分析解决问题。
8.【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而丙夏季多雨;乙是地中海气候,以地中海周边地区分布最广,丁是热带雨林气候,在巴西分布最广;丙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温带的大陆东岸,在欧洲西部没有分布;丁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故选:D。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和分布范围不同。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气候资料图的判读,据图中所示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的日本是发达国家;亚洲孕育产生了世界三大文明古国。
故选:D。
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要分析理解解答。
10.【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丙河是刚果河,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且流经刚果盆地,汇水量大,河流水量大。
故选:A。
非洲主要的河流是刚果河和尼罗河,不同河流的特点不同。图中丙是刚果河,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刚果河水量大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1.【答案】B
【解析】解:根据经纬网判断可知,科特迪瓦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可知,该国地势北高南低;该国位于低纬度,气候终年炎热;该国矿产资源丰富。
故选:B。
科特迪瓦总面积322463平方公里。位于非洲西部,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为邻,东与加纳相连,南濒几内亚湾。
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A为新加坡的狮头鱼身像,B为缅甸的大金塔,C为柬埔寨的吴哥窟,D为印度的泰姬陵;新加坡、缅甸、柬埔寨位于东南亚,印度位于南亚。依据题意。
故选:D。
东南亚,是指亚洲东南部地区,又称南洋。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这两个地区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
本题考查东南亚的国家及旅游景观,读图解答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黄河站位于北极地区,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选项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本题考查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A
【解析】解:海洋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将核废水排放到海洋是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日本排放核废水会污染海水,直接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进而污染海洋水产品,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对距离日本较近的周边国家,如韩国、中国等影响大,是一种缺乏全球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
故选:A。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西隔日本海和中国、韩国等隔海相望。
本题考查日本排放核废水这一做法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D
【解析】解:据图可知,左图为日本,右图为澳大利亚,日本矿产资源缺乏,主要依靠进口,太平洋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有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其文化具有东西方融合的特点;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有“坐在矿车里的国家”之称,煤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铁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这两个国家都四周临海,经济发达,属于发达国家。③④正确。
故选:D。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利用便利的海上运输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该国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矿产资源出口国,位于印度洋板块。
本题考查部分国家的地理特征,结合图示辨认出国家名称是答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以看出,俄罗斯矿产资源种类多、矿产资源丰富;不能看出东部以平原为主,针叶林面积大,地势是南高北低。
故选:B。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重工业发达、但轻工业较落后。
本题考查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结合示意图解答即可。
17.【答案】B
【解析】解:保护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留存和保护地域文化,利于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①④正确。
故选:B。
法国是欧洲西部的一个大国,它西临大西洋,隔英吉利海峡和英国相望,法国三面临海,三面临陆地,法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法国主要在北温带。地形以平原为主。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本题考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分析答题即可。
18.【答案】165 500 14 A 菜园B位于宿舍北面,被宿舍遮挡住阳光 乙
【解析】解:(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5米,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160米至165米;据图中比例尺1:10000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500米;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即14时左右。
(2)AB两块菜园,施肥、浇水情况相同,同一品种喜光蔬菜长势更加好的是A。因为菜园B位于宿舍北面,被宿舍遮挡住阳光,长势较差。
(3)读图分析,甲、丙所在地海拔比乙地低,等高线稀疏,坡度更缓,不易发生水土流失;乙地坡度较陡,建水土保持园最适合的是乙地。
故答案为:(1)165;500;14;(2)A;菜园B位于宿舍北面,被宿舍遮挡住阳光;(3)乙。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等高距。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图上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指向标;经纬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本大题以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海拔、比例尺、气温的日变化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9.【答案】北温 温带季风气候 ③ 寒冷干燥 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晴天少 英语
【解析】解:(1)读图可得,济南与伦敦均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都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2)济南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图2中能够反映该气候类型的是③,其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伦敦位于欧洲西部,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晴天少,难见阳光照耀,冬季尤其如此。
(4)老舍先生在伦敦可以听到的本土语言是英语。
故答案为:
(1)北温;(2)温带季风气候;③;寒冷干燥;(3)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晴天少;(4)英语。
(1)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2)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不同。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据图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等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海陆因素 热带雨林 B 水 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和研发耐旱品种等 意大利主要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解析】解:(1)读图可知,路线I横跨了亚洲和欧洲,从上海到鹿特丹,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其降水特点是多--少--多,其沿线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沙漠--草原--森林。
(2)马来半岛南端属于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当地的植被是热带雨林。
(3)东非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主要为稀树草原,图示四个景观中,A是稀树草原,B是热带沙漠,C是日本富士山,D是热带雨林,故选B。
(4)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当地淡水资源匮乏,居民大多数为白种人,说阿拉伯语;可以通过淡化海水、发展节水农业等措施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5)读图可知,意大利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洪涝灾害多发于冬季。
故答案为:
(1)海陆因素;(2)热带雨林;(3)B;(4)水;海水淡化、发展节水农业和研发耐旱品种等;(5)意大利主要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等。
(2)马来半岛南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当地的植被是热带雨林。
(3)东非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4)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5)意大利主要为地中海气候。
本题以意大利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网络模拟旅游路线简图和材料为资料,涉及大洲的位置和名称、东南亚的气候类型、非洲的自然景观、中东地区的水资源、意大利的气象灾害等知识,综合考查了学生识图能力及地理文化素养。
21.【答案】阿拉斯加州 大西 “南北对话” 巴西高原 C AC C D
【解析】解:(1)美国的领土构成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
(2)从海陆位置看,美国和巴西共同濒临的海洋是大西洋,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属于发达国家,巴西和美国的经贸往来称为“南北对话”。
(3)美国、巴西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出产国,巴西大豆主产区位于巴西高原,与巴西相比,美国的大豆生产优势在于: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
(4)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仍需大量进口咖啡、可可等农产品,其原因主要是:美国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美国热带面积狭小,种植量小。
(5)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具体为: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等。
(6)巴西文化特点有桑巴舞、狂欢节、足球等。
故答案为:(1)阿拉斯加州;(2)大西;“南北对话”;(3)巴西高原;C;(4)AC;(5)C;(6)D。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海地区。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其植被是热带雨林。据题干中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美国和巴西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