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9 20: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对秋天的赞赏,那请问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1:春天,因为......
师:原来你喜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天。
生2:夏天,
师:你喜欢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夏天。
生3:秋天,因为......
师:你喜欢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秋天。
生4:冬天,因为......
师:原来你喜欢纷纷暮雪下辕门的冬天。同学们,你们跟这些诗人一样有眼光。陶渊明有一首《四时》诗说: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你看春天的水,夏天的云,秋天的月,冬天的松在诗人的笔下都那么有诗情画意。四时之美各有其美,美美不同。四季之美又没有国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诗《四季之美》,请大家跟我一起手写板书。22四季之美
二、扫清字词障碍
请同学们先自己读字词,开火车读。注意凛冽的读法。不落窠臼晕这个多音字除了会读的字还得知道会写的字的写法,黎和逸,注意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三、初读感知
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回答:
1.课文按照什么时间顺序来写四季之美?
2.课文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生:汇报
师:是的,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并且本文构段结构相同,每一段句首是中心句,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这样整篇散文结构鲜明,形散而神不散。你能概括四季的美么?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
四、认识贯通,感知美
1.点名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问题:春天的黎明最美的是什么?作者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天空颜色的变化:泛着鱼肚白-染上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云动词:泛着-染上-飘着 叠词:一点一点,微微,红紫红紫天空颜色变化的过程请
2.用第二单元学过的快速阅读的方法读第二自然段问:夏天夜晚最美的景物是什么?抓关键词说说美在哪里?明亮的夜晚: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里:翩翩起舞的萤火虫蒙蒙细雨晚上:飞行萤火虫动态描 写:是记叙文中最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往往和静态描写一起使用,从不同角度刻画一个事物。分两种情况:刻画运动着的事物和静态事物变化的过程。动态描写的好处:从不同角度刻画事物,赋予事物动态美。
3.先自学三或者四自然段,再小组合学。思考:秋天的黄昏最美的景物是什么?冬天的早晨最美的又是什么?抓关键词后者动态描写的句子,作批注。老师相机指导是的,冬天最美是清晨。美在落雪美在白霜美在熊熊的炭火,这一白一红的颜色对比这一静一动的动静结合,给人无限的和谐感。你看,作者通过选取独特的事物,寥寥数语,动静结合让我们感受到四季里景物的不同的美,字里行间都渗透着 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小练笔:
你见过日出后者日落么?请你用动态描写的手法写写日出日落时候太阳的变化(可以从颜色、样子等等方面入手)
六、作业
必做作业:修改课堂上的小练笔,同学互评。
选做作业:1.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晚 霞》,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做批注,感受动态描写的妙处。
2.读清少纳言《枕草子》第一《春曙为最》(林文月的翻译) 对比有改动的课文,感受不同版本下动态语言文字所能创造的美的意境。《枕草子》第一段春曙为最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夏则夜。有月的时候自不待言,无月的暗夜,也有群萤交飞。若是下场雨什么的,那就更有情味了。秋则黄昏。夕阳照耀,近映山际,乌鸦反巣,三只、四只、两只的飞过,平添感伤。又有时见雁影小小,列队飞过远空,尤饶风情。而况,日入以后,尚有风声虫鸣。冬则晨朝。降雪时不消说,有时霜色皑皑即使无雪亦无霜,寒气凛冽,连忙生一盆火,搬运炭火跑过走廊,也挺合 时宜;只可惜晌午时分,火盆里头炭木渐蒙白灰,便无甚可赏了。